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
主题 : 【原创剧评·拜山之作】康熙王朝系列剧评(深宫可有情,白马绝红城,扇舞桃花雪,遥寄远天星)
宁小莞 离线
级别: 九品司书
UID: 26087
精华: 0
发帖: 7
金钱: 20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10-06-24
最后登录: 2010-09-14
楼主  发表于: 2010-06-24   
0

【原创剧评·拜山之作】康熙王朝系列剧评(深宫可有情,白马绝红城,扇舞桃花雪,遥寄远天星)

管理提醒: 本帖被 雁格儿 从 清溪书屋 移动到本区(2010-06-24)
小女子经某才女介绍,来到这里~发个拜山之作吧~旧作了,以前发在陈道明的网站明阁来着~一个系列~当时看一个视频冲动之下,本来只是抽风写给《康熙王朝》中的容妃一个人,但是后来不知不觉写成了一个系列~于是一直不敢动的康熙的文字也因此提笔了~写的很糟糕了~今后多积淀之后会再写的~
---------------------------------------------------------------
可有情?

——给容妃

看了个视频,叫深宫情。

其实,原本是为了寻八王寻到的,结果打开来看,却是康熙。不,是康熙,与容妃。

看过康熙王朝的人,都会难以忘记那个女子,那个端淑温婉的女子。或许有人说她不美,或许有人说她没气质,或许有人说她不配他。然而都不能否定的是,在这部剧里,她是康熙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之一,她也是这部戏中,赋予康熙少有的柔情的女人。

不同于常见的帝妃戏,这两个人,是真正的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君臣之份,夫妻之情,都在那一幕幕平淡中推展开来——这或许是过去后宫中真正的状态。皇帝坐拥佳丽三千,若有心建功立业,志在天下,那么哪有那么多心力去郎情妾意你侬我侬?更多的,应该就是这种,君臣之礼,各尽本分。

可是看戏的人,仍旧可以强烈感受到两个人之间的浓烈深情。一个会放了另一个妃嫔的鸽子,来到容妃宫中,只是说,“朕想你了,来跟你说说话。”另一个也不觉意外,只是淡然道:“不知皇上要来,不曾准备。”然而二人眉宇间的默契与相见之喜,却足以见得,这样的事,常常发生,想你,并非偶尔为之,或许并非常记心头,但是,有很多那样的时候,我想的就是你;另一个,又是习惯于此,可是习惯归习惯,每每见到你,仍旧是满心欢喜,因为,你的出现,对于我从来都是意外的惊喜。

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御驾亲征的随驾,才有了进药时奋不顾身的尝试,才有了劝女远嫁的支持与相知,才有了至死不渝的期盼和执念……

容妃是幸运的,她拥有坐拥天下的一代帝王的宠爱,甚至死后也被追封为皇后,备受荣宠。然而,就一个女人而言,她确实何其的不幸。深宫之中,是几多红颜的坟场。她既然走入深宫,就不得不面对的一样东西,那就是寂寞。是,寂寞,皇上会想她,但是皇上拥有的不是只有她一个女人。她只得一女,而康熙的子女总数,是历朝之最,足见还有多少人同样享受恩宠。皇上想她了,来跟她说说话,更多的时候,怕是只有自己跟自己说话。这唯一的一个女儿,心尖上的贝,却被丈夫为了换取一时和平,远嫁草原,而自己,还要奉旨去劝说抗拒的女儿。明知这一仗终究要打,爱女远嫁,不过是当炮灰,注定要成为牺牲品,可是还是不得不说,这是皇家女儿的宿命。劝的是女儿,也是自己,是自己那颗忍见骨肉分离的心。奉遗诏阻止皇上废太子,代价是从此自己的沦落冷宫备受欺凌,甚至最终失去了自己的丈夫,自己只能成为一个最底层的奴婢,可是当女儿回京探亲时,仍旧得盛装出面,咽下吃的所有苦楚,扮出张笑脸,对女儿说,我很好,父皇,对我很好,甚至当女儿发现真相,仍旧要替那个男人说话,他只是一时之气,总有一天,他会想通的。

是,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想的。千叟宴宫中一派繁华,喜气充盈,宗人府却是孤窗月冷,寥落凄清。可是她还在心里盼着,盼着,只要让臣妾敬您一杯酒,那么臣妾还是好臣妾,皇上还是好皇上。她心里,不怨,只是盼,只是盼,盼着,有朝一日,能再见皇上一面,这个她一生唯一的男人。可是等来的,却是一车车如山的马桶,容婆子,只是容婆子而已。

就在宫中康熙大帝举杯三谢,谢恩人,谢亲人,谢仇人,金杯豪迈,挥斥方遒之际,宗人府中,却有一个人颓然倒地,伴着那一缕芳魂的,竟是劈头盖脸的如山马桶……

记得看过一篇文,有人说,容妃死的,不是被马桶砸死,而是心碎而死,是盼而不得求而不得的心碎。我想是的,哀莫大于心死,心死了,这具躯壳苦苦支撑的又有什么意义呢?不过是枉自受苦而已。

康熙心碎亦然。他说,她是他心中的一根刺,扎的那样深,他老了,不想拔出来了。他说,容妃听旨,朕封你为孝慈仁皇后,从此,容妃你与朕千古相随。他说,所有见过容妃刷马桶的一律陪葬。他说,为容妃撰写本纪,写她与他相伴二十七年里,心心相印,死生相随。这是他能做的最多了吧。追悔也好,赎罪也好,述情也好,论功也好,迁怒也好,这是他所能做的一切了。这也是让很多人感动的一段,因为因这一切,让人相信,他是真的爱容妃,只是有太多无可奈何。

或许吧。或许真的爱,起码,编剧的意图是想让人这么觉得,我们也没必要为此去考究历史,在这种问题上刨根究底,会让故事失去应有的美与感动。记得在这之后,康熙自陵寝中出来,披着厚厚的黑披风,佝偻着背,秋风萧瑟,须发纷飞,那一段,我看一遍哭一遍。可是那又如何?那时还会感动于这一派深情,为这段无可奈何而扼腕,还会想,若我生在那个时代,也心甘情愿做他的女子,哪怕苦一生。

还记得那时,曾经想过写一部小说,写在未来的某一个时空,一切重又回到古代,新开辟的王朝先皇早逝,新皇年幼,于是从上界请来前代的皇帝代为执掌江山二十年,而这一位,正是康熙。于是重又请来那时的后宫,此时,容妃已是皇后。那时的我,还不甘心容妃枉自受苦那么多年,要让康熙给她以赔偿,以皇后之尊与他相敬爱多年,让容妃寿终正寝而非横死于马桶之下,方才敢让自己YY的女主——也就是云妃——出场,专宠一时,一如从前的班昭,助他理政事治后宫。这也算是某种程度对容妃的悲悯与抱不平。

时至今日,再回头想想,怕是对康熙没了想啻之如夫的想法了。因为长大后懂得了,身后的荣宠算得了什么?那不同于功绩。对于女人最实实在在的幸福,不是死后的封号与追忆,而是生前的宠爱和美,死时的平静善终。这,原本也不会属于一个身在帝王家的女人。或许有人侥幸得到,可是,毕竟侥幸的,是少数。大多数,都不得不沦为政治的牺牲品或是只是毫无意义的葬身深宫。

忽见陌上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只因封侯居胥后,便要封入深似海的侯门,从此前途未知;便要看夫婿忙于前厅,自己只能甘受冷落……这对于女人来说,绝不可能是幸福——百合不算,她们另有所需。女人是感性的动物,很多女人其实最终极的梦想,并非是坐拥天下,而是拥有一个可以让她又如同拥有天下之感的男人,因为这个男人,就是她的天下。这是女人的可悲,却也可悲的近乎女人的天性。正因为如此,什么身后名,对于女人来说,有什么所谓?最直接的,莫过于生前的深情。所以康熙欠容妃的,他没办法偿还,即便,是杀尽所有曾欺侮她的人,即便是给她最无上的尊号,也没用,因为,欺侮她最深的,正是她最在乎的那个人,剥夺她全部尊荣的,也正是这个对她最重要的人。

不过说到最后,想来,容妃对他还是爱的,还是没有怨气的吧。因为爱,所以才会心碎,因为不曾怨他,所以只能自我惩罚。其实康熙什么不用说的,因为那个女人,懂得他的一切无奈与牺牲。她心底,一直是理解和宽容的。她只是感性,做着自己情之所至要做的事,做着出自善良和责任应做的事。即便明知没有好结果,只是她觉得这是责任,她非做不可。这才更让人扼腕。因为,如果这是个寻常女子,会讨好君主,那么就不复这些悲剧,她只会自我保护起来;如果这是个寻常女子,会闹会怨,那么,最终的逝去,也不会让人如此哀伤。正因为她的善解人意,她的心如明烛,她的外柔内刚,她的深情坚决,她的不怨,才让人这般惋惜,才让人有了个敬字。她的身上,有两个字,叫女人。

只是,这并不代表我不理解康熙。只不过,这不是此文的意旨。这里,只是写给容妃。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宁小莞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宁小莞 离线
级别: 九品司书
UID: 26087
精华: 0
发帖: 7
金钱: 20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10-06-24
最后登录: 2010-09-14
1楼  发表于: 2010-06-24   
白马绝红城
——给宝日龙梅

写过了容妃,不知怎么,想起了宝日龙梅。可能是因为与容妃的隐忍成对比吧,让人不可避免的想起这个热烈而坚决的女子。

关于宝日龙梅,当初看了那么多遍康熙王朝,对她仍旧没什么太深刻的感触。只是记得那段经典的草原戏。记得当时看过了之后,脑海中一遍遍过着那段的细节。她是怎样带着康熙跑远,是怎样脱下了身上的斗篷铺在地上,太监们是怎样相机而动天晓得从哪儿搞来这么一大堆黄缎子将周围围了个严丝合缝,大阿哥是怎样沉痛的表情将最后的一处缺口封上,然后宝日龙梅是怎样将康熙扑倒,起来后康熙又是怎样淡定的说出那句经典台词(在此不赘述,太深入人心了),她又是怎样给他披上了披风,又是怎样幻想将来可以给他生儿子,而他又是怎样揽她入怀,怎样想给她封号,她又是怎样拒绝……(话说时隔多年未看我竟然还能记得这么完整,真是疯了。)

当年初看时,年纪还轻,还不懂男女之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可是已经觉得这一段暧昧的很,不,已经不是暧昧两个字可以形容的了,是大胆的很。后来大了一些,懂了一些,于是更觉得此处的情节大胆的很(套用阁子里出现频率相当高的一句话,就是红果果的黄暴)。觉得宝日龙梅这个女人真是大胆的很,奔放得很。可是那会对她仅止于震撼,另一面在嘀咕,这个女人实在是不好看。不过放在通剧的背景下,她也算可以了,毕竟这部戏里配给康熙的着实没有美人——苏麻没跟他,蓝奇儿是父女,其他的都不过如此——于是为康熙惋惜,有江山没美人……

不过她长的还算有蒙古特色,大而圆的眼睛,大而圆的脸,应该是草原上的美人,一见便让人觉得直率豪爽。她也确实是如此。看到后来,她给我最深刻的印象,便是四个字:敢爱敢恨。

就是敢爱敢恨。当自己的部族被葛尔丹攻陷,父亲战死,领地沦亡,她孤身一人怀揣着诰封金册,突重围,越关山,远赴京城求援。在明白父亲的真正意图是想以自己之身换取康熙的兵马代为复仇之后,毅然跪求,做妻做妾做奴婢都好,只要可以报仇,只要可以夺回世代居住的草原,什么都可以。虽然遭到了拒绝,但是她了解到时机未成熟,康熙不可能出兵后,选择了忍耐与等待。在这期间,她已经认定了自己的终身所付,已经清楚自己如今的选择都可能影响未来康熙能否对她的部族有政策倾斜,所以,她拒绝了其他人的追求,只是等着那个至高无上的人。这是她的敢恨。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她渐渐为康熙所倾倒。确实,一个男人,相貌也好,年龄也好,都不是太大的问题,关键是他的气度和能力。身为帝王,这一切本来就是卓于常人,更何况,她面对的,是一个在帝王之中也是佼佼者的千古一帝。草原的女儿都爱强者,在这样一个堪称伟大的男人在面前,爱,不过是宿命。于是,才有了平定草原后,那经典的一幕。管别人说什么,我爱你,那么我就要和你在一起,我的身子,我心甘情愿给你。别人求而不得,对你,强(红果果)暴一次又何妨?这是她的敢爱。

然而不同于这部剧中其他的女子,她是理性的。从始至终,她直率也好,执拗也好,但她一直都很清楚的知道她要的是什么。她要的,是领土的恢复,是部族的繁荣,爱也好,恨也好,最终的抉择,仍旧是为了这一个目的服务。大阿哥的感情注定只会是单相思,因为他不能给她光复和繁荣,胸怀大志的女人,眼光只可能看向更高;在康熙身边那么多年,她没有妄用美人计,因为即便是深爱,但是因为各自的身份地位,他们的结合与否,注定打上了重重地政治烙印,她的身体,不仅仅是给爱人的,在这里,也成为了一种政治筹码,她不能浪费;一度春风之后,他动情的,也是受无所愧的要封她为贵妃,她拒绝,因为她清楚地知道,如果她沉入深宫,那么,又有谁能带领自己的部族重建辉煌?倒不如,让他永远牵挂着她,对自己的部族发展也会更有利。

对她,谈不上有多喜欢,但是欣赏这两个特质,敢爱敢恨,理性自知。前者,是作为一个女人敢于睥睨流言,不顾世俗的骄傲,后者,是她作为一个部族首领必须具备的责任感和智慧。

这样一个女子,想来在历史上也无从考证,那些原型,总感觉似是而非。但是那又有何干?电视剧并非考据学的课程。她的出现,一方面是如很多其他的女子的出场,是为了凸显康熙帝的柔情面,另一方面,如陈道明所说:你们不觉得康熙值得强(某陈就是呆)暴么?是为了说,这样一个男子,值得爱,毕竟,真正爱的,只有这样一个敢爱敢恨的能够自主选择爱与不爱的人才能够证明。

说句闲话,剧中,康熙应该也是对她有真的心动了吧?那么,说明这个女子身上,还是有可爱之处的。不然,就是贬低康熙的眼光了啊~~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宁小莞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宁小莞 离线
级别: 九品司书
UID: 26087
精华: 0
发帖: 7
金钱: 20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10-06-24
最后登录: 2010-09-14
2楼  发表于: 2010-06-24   
扇舞桃花雪——为紫云

昨晚本来就想写给紫云,只是因为夜太深,实在是没有精神,留到了今日。

紫云,怕是康熙身边这些女人中出现的戏份最少的一个,也是演的最糟的一个。她出场的集数,只有区区三集,加在一起,怕是至多不过半个小时。而其表演,不留情的说,作态扭捏,台词做作,加上配音的音色和声调,岂一个糟糕了得。

然而毕竟剧情还是将这个女子的故事呈现出来了。所以抛开那个演员,单说这个人物,还是可圈可点的。甚至可以说,这个女子,是这部戏中最让我欣赏也是最让我扼腕的女子之一。

和其他的女人一样,她的出场,很大一部分只是为了让康熙的形象多那么几分人情味,不那么生硬,她的故事并不重要。一见钟情,红颜薄命,为爱献身……紫云的故事,不外乎这些言情小说中演烂了的情节。然而烂俗归烂俗,烂俗的原因,也是因为,这样的故事总是能够打动人心。

这是个简单的女子,眠月楼的头牌,色艺双绝,却卖艺不卖身。皇上偶一日来到眠月楼,被她所吸引,于是金屋藏娇。可是她却偏偏是叛臣的妹妹,她一心想劝哥哥安守本分,却被哥哥软硬兼施,要她给皇上投毒。这又是个个性柔顺的女子,她只能默默任由哥哥给自己戴上那个做的手脚的镯子,然后独自垂泪到天明。到这里,我们知道,又是传统的后妃戏情节,一见皇上误终身。紫云一次见面,就对那个只听了自己一支曲子的男子芳心暗许,可是哥哥说,他是杀父仇人。再后来,皇上来到了藏娇的金屋,听她唱曲,向她坦白了身份,表述了真情,于是紫云感动了,玉手一错,美酒呈君,鸩酒自饮。然后靠在皇上怀中说,我想靠着你睡一会。这一睡,便是永眠。

这是剧情安排中康熙年轻时的风流韵事,以一位佳人的香消玉殒而告终。我一直有一种情结,就是见不得红颜玉碎,美人迟暮。每每见到这样的故事,不论好坏,总不免为那佳人感慨唏嘘一番。我还有另一种情结,就是见不得一个人为另一个人牺牲,每每见到,总是忍不住狠狠揪心一把。紫云也是如此。记得当时,着实掉了一番眼泪。后来在YY的故事中,仍坚信康熙此生一定会对这个女子念念不忘,于是将女主安排成紫云的转世,连封号,都是云妃。

这个女子,可以说是整部剧中的女子中最柔顺的一个了。宝日龙梅的敢爱敢恨和蓝旗儿的任性骄纵自不必说,苏麻虽贤婉,却敢于抗拒圣旨,宁可出家也不为妃;容妃虽隐忍,却敢于拂逆上意,典型的外表柔顺内心刚强的女子;赫舍里虽淑静,但是却也敢于用心去争取自己的幸福,去争取皇上的心。只有紫云,她所做的,只有接受而已。哥哥的软硬兼施声泪俱下,她拒绝不得,只能半推半就的接受那违心的使命;康熙的坦诚相见言之以情,她抗拒不得,于是满心的不忍满心的动情,让她只能选择,将一切都留给自己承受。这样的女子,在一部男人戏中,注定连炮灰都不如,好听的说,如昙花一现,惊鸿一瞥,在这之后,风继续吹,路继续走,男人们仍旧为自己的丰功伟业而奋斗着,身边总会花团锦簇般地涌满了各色的女人。或许今后的某一天,他会想起曾经在生命中绽放过的那个女人,可是,至多是回忆与惋惜而已。成大事者,与儿女情长处难免会淡漠的多,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身边人尚且照顾不及,何况是记忆深处的一朵昙花?

如今再看时,心中想起另一个人,王佳芝。记得张爱玲写到易先生送她钻戒的一节时,写她在见到戒指那一刻看到易先生时,他的五官在阴影中,看上去眼中仿佛有怜惜,于是她相信,或许,他是真爱她的,于是那一瞬间,她决定放他走。只不过王佳芝的命运还不如紫云。紫云算是死的安详,而王佳芝却是相当于死在了那个她一时动情放走了的那个人的手下。

果然是时过境迁了,对紫云已经写不出文字。对她的感情已经淡漠至此。回头想想,其实当时对她的钟情,更多的是对这个故事的钟情,对繁花坠影的惋惜。这样一个故事,发生在那个女子身上,我应该都会为之动容。毕竟,这是这部剧中,康熙难得一见的风流。在那之前之后的温情与柔情,都已经是夫妻之情。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某陈在演感情戏的时候真是乱七八糟。他是那种风流不起来的感觉,所以对着佳人说情话,眼神中面容上却见不到与之相称的柔情。面容确实较平时温柔了,但是跟恋爱中的情人感觉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相比较而言,他在与容妃之间的夫妻情倒要好看得多,平淡中的深情。不过,我们姑且将他当成一个脉脉含情的翩翩浊世佳公子吧,反正紫云演的也是一塌糊涂,这一段戏,我们记下故事记下人的模样,其他的,自行想象安排吧,在记忆中美化就好。

最后借紫云的那支曲子,来做个结尾吧。毕竟,如同此曲,这段烟火般的情事,回头也只剩下物是人非而已:

“去年元月时,花灯亮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月时,月移灯如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宁小莞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宁小莞 离线
级别: 九品司书
UID: 26087
精华: 0
发帖: 7
金钱: 20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10-06-24
最后登录: 2010-09-14
3楼  发表于: 2010-06-24   
遥寄远天星——为康熙

写了三个女人了,熙爷,你这个做男人的,就出来一趟,好歹,给这一个系列一个终结吧。

深宫可有情,

白马绝红城。

扇舞桃花雪,

遥寄远天星。

给熙爷署这个题目,是因为想起了一句歌词:“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毛阿敏唱给三国演义的片尾曲,一直很喜欢的一首老歌。想来,他算是个英雄的。

一直不敢给康熙写文,其实因为没有写文的冲动。有不敢的成分。毕竟,这个,才是我心中最深的执念,让我彻底沉沦在某陈手中的角色。我一直都是那种很容易被温柔的男生打动的人,比如贤王,可是,若是真的让我倾心,却一定是那种霸气十足威势冲天的男人。换言之,就是温柔的人让我心动,但是我只会倾心于那种能够让我自心底折服的人。

康熙是。

康熙从来都是,作为人称“千古一帝”的伟大君主,作为稳定了清王朝统治基础,开启了“康乾盛世”开端,立下无数丰功伟绩的君主,怎么可能不是让人拜服震撼?而在康熙王朝这部再次将自己的演艺事业推向顶峰的作品中完美诠释康熙的陈道明,必然也具备了相称的气质。我当初就是为这气质所折服,所倾倒。因为折服,所以深爱;因为深爱,所以不敢触碰。因为当心中太在意一件事的时候,总会担心做得不够好。这也是一样,因为那在心中占据了太深的地位,反倒不能写了,因为,总觉得稍有不慎,会写不好,或者万千字句,仍不足以表其万一。今日,纯是借了三个女人的光,为他提笔。

仍是不知道从何说起。不过既然之前说了那三个女人,那么,就先说情吧。康熙此生,负了多少情债,数不胜数。从紫云的代饮鸩酒,到赫舍里的死难瞑目,到容妃的含冤香逝,到慧妃的寂寞深宫……这些女人,有的是恩爱,有的是宠爱,有的是情爱,有的是深爱,总之,都曾是让他爱过的人。这些爱,如同他生命中的点缀,在他人生中的各个时期,绽放出各自的花朵。可是仍是那句,在这样一部男人戏里,女人注定只是炮灰,女人的存在,只是为了让男人的形象更为立体丰满,让他们看上去更有人情味也更为伟大——毕竟时代不同了,没有人肯再相信,英雄是高大全的,没有七情六欲的,毕竟,英雄也是人,无情无欲的,是神,而神,不是英雄。这也注定了这样的戏中,男人虽然会爱,但也会抛开一切情爱,在功业的路上一往无前。此时的绝情,便成了一种牺牲,更有悲壮感和无私感。这在赫舍里和容妃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康熙与赫舍里从刚开始的结合,便是因政治。这让这两个人虽然相敬如宾,可是更多的却是恩义的味道。康熙敬重她,可也自知亏欠她。所以当赫舍里难产临终时,康熙将那刚诞世的婴儿封为了太子,为的,是抚慰那颗伤过却仍在牵挂的心。而容妃……这个与他相伴了二十七年的女子,几乎完整了康熙从中年到终老的全部情感。不知道怎么来的,只是某一天,康熙就去找她说话,那时,两人眼中已明明白白写了恩爱与默契。她的深明大义,她的智慧善良,她的贴心解语,让她拥有了最隆厚的恩宠。她是皇上最宠爱的人,也因此承担了皇上一切的愤怒与悲伤。又是为了那个太子,她咆哮公堂,怕的是骨肉相残,怕的是朝廷动荡,只为劝皇上莫要废太子。可是她面对的男人眼中有的是江山,太子被废了,她也被废了。她如其封号,容,有容乃大,她只是默默地容下了一切。即便是老了,通身疲惫,被折磨的不成人形,仍旧不怨不恨。这,无疑让康熙欠她更多。那一刻,几乎让人恨起康熙的冷血心肠。可是当千叟宴上,原本意兴风发的康熙闻知了“容娘娘死了”时,那瞬间爬上脸上的阴影与半晌后的那一句“朕累的,想歇歇了”;当他向魏东亭回忆容妃时,不知不觉眼角坠下的那滴泪;当他来到容妃的棺椁前时,棺盖打开的那一霎那他急切的扑过去时;当他追封皇后时,降旨时流入褶皱的那滴泪……通剧三次落泪,两次为她,这一切的一切,让人不得不相信,他,爱她至深。这是通剧最动人的一段情,让人不得不慨然扼腕。如果没有这一段,之前的一切,都不足以证明康熙心中的柔情。可是为了政治,为了江山后继,他只能将这朵解语花亲手折断,揉烂,碾做尘土……这是政治的牺牲,在大局面前,没有儿女情长的地位。因了这种牺牲,才让人更感觉这位君主的伟大:因为深爱,所以不舍;因为不舍,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难舍;因为难舍,所以难得……

只是可惜这些女子,爱与不爱,最终都不过成为了政治的棋子。进也好,退也好,死也好,生也好,所服务的,不过是天下二字。即便这个女子,是尊荣如皇后,恩宠如容妃。情,太过柔软,经不起铁与血的摧残,经不起时间的风化;能够碾碎岁月无情的,只有更为坚硬的东西,比如政治,比如江山。

再说他的智慧韬略。这是个近乎废话的内容,因为一个盛世君主的智慧,只能用毋庸置疑四个字来说。这么多年来,赞颂也好品评也好,早已有无数人做过这些工作。然而这毕竟是一位君主不可抹灭的光辉点,让人不得不提。康熙王朝这部剧,自高二之后就不曾再完整的看过,期间只星星点点看过一点。这些年过去,印象最深刻的一段事迹,是平台。那一段很有趣。康熙启用了一个被先皇亲自降旨永不录用的,出了名的刺猬姚启圣。这是个才智出众的宿儒,但也是个难以驾驭的别扭老头子。周培公临终前将这个人举荐给康熙,康熙就将他挖出来,费尽心机的磨他试他:知他恃才傲物,便让他知道自己的学通古今不敢藐视;知他爱说爱书,便攻其软肋,让他知道自己自有治他的手段不敢造次;知他因前朝遗旨其心伤透,就当众焚了那旨意,让他感激涕零……直到他彻底臣服,并甘心奉献自己全部的才智,即便祖坟被刨,百般困阻,也坚持将平台战略进行到底。这一段,是两个智慧的人斗智斗法,因智慧而精彩,因智慧而妙趣横生,因智慧而惺惺相惜。康熙的用人治心之能,在这一段,体现得淋漓尽致。为君者,别的可以不出众,但是用人治人的手段,一定要精绝。刘邦是如此,康熙也不输于人。另一段可以体现这一处的,便是党争的问题。这个要谢老祖宗教导。党争不可怕,只要能用好,便可以成为有力的力量,相互牵制,也相互监督,相互竞争,可怕的,是满朝文武如铁桶般上下一心,那时,才是皇权帝位岌岌可危的时候。康熙记下了,也学以致用了。两边势力的赏罚能用,让这两股钳制的力量都紧紧的围绕在他左右。也正因为康熙的用人之能,才让姚启圣那个别扭老头子甘心为他鞠躬尽瘁;才让周培公即便含冤被贬,仍然死心塌地的耗费十年心血,绘制皇舆全图,如诸葛亮般为他指点天下;才让施琅在反出郑氏之后,能够死心塌地为他出生入死;才让索额图与明珠即便为他服务一生晚年锒铛入狱,也仍旧对他感恩戴德……为政者,下者倚刑,中者伐谋,上者诛心。这是康熙的用人智慧。

身为一个君主,另一个必备的素质,叫权衡——这也是他的智慧的一部分。说到这,就不得不提起两个人,一个,是他的爱臣周培公,一个,是他的爱女蓝旗儿。这两个人,一个是不世出的人才,一个是他最爱的妃子唯一的女儿。记得当时周培公率了几千家奴,去平定察哈尔王,短短的几个月光景,便发展壮大,队伍扩展成几十万,于是功高震主,满洲的一众重臣担心他有二心,拥兵自重,其实更根本的是怕汉人崛起,威胁到满人的特权。于是明珠索额图等人指使一干御史上书参本。康熙权衡再三,将周培公远放盛京,在冰天雪地中冷落了他十一年。当十一年后,康熙巡视盛京,来看周培公时,就对他说得明白。他说,他知道他是冤枉的。可是满朝文武八旗官兵上下一心,对于他而言,远比一个周培公重要。他只能牺牲周培公。这才是真正的政治家。不像某些古装剧中,一个才华横溢的人,感动了皇上,于是皇上力排众议,破格录用或是坚持录用。在很多情况中,这并不会发生,比如,会动摇统治的根本,或是波及朝廷的稳定。在这种情况中,一个人的清白又如何,甚至生命又如何?政治上,原本就无所谓公平,有的只是平衡。好在周培公懂的,所以才能在这样的遭遇下仍旧殚精竭虑为他绘制皇舆全图。在周培公身上,他是幸运的。而另一次割舍,却没那么幸运了,那就是他的掌上明珠,蓝奇儿。蓝奇儿是他与容妃唯一的女儿,自幼娇宠,天生丽质,天真烂漫。一次偶然,蓝奇儿爱上了康熙新选拔的臣子李光地;又一次偶然,葛尔丹爱上了这个美丽无邪的女孩。葛尔丹向皇上提亲,点名要娶蓝奇儿为妻。其时葛尔丹的不臣之心早已暴露,只是不曾进犯中土,康熙早有心思灭了他。可是台湾未平,江南不安,这样的状况下,是没办法塌下心来平定草原的。康熙狠狠心,要用这金枝玉叶,换取大清朝北方的几年和平。接下来可想而知,蓝奇儿哭求不得,愤而摔碎了代表父女亲情的玉兔。在那之后,康熙与这个他最爱的女儿之间的感情,就一直没能真正修复过。在蓝奇儿眼中,他就是伤害了一切她爱的人的刽子手:她爱上了李光地,可是他逼她远嫁草原;她爱上了葛尔丹并为之生子,可是他挥师北上御驾亲征,将葛尔丹诛杀;好容易她可以理解这一切,奔回京城去看父母亲,却看到自己深爱的母亲沦落到在宗人府刷马桶……犹记得蓝奇儿那两次摔物,一次是那只玉兔,泪流满面,带着女孩子的伤心与任性;第二次是摔碎那个八音盒,不记得有没有泪,记得的是一双怒目与满脸的恨意。第一次,康熙亲自俯下身去将那兔子的碎片一片片拾起来,责令下人将它拼好,犹记得那缓缓低下的身影,与沉痛的语气;第二次,从初见女儿时如同小孩子献宝一般兴高采烈的从橱子中取出那个八音盒,到女儿愤而离去之后,悲痛沉怒之时的迁怒之语:“容妃,朕永远不会宽恕你。”这一切,足见他对这个女儿有多珍视,可是在政治大局面前,他分得清孰轻孰重:在江山社稷面前,儿女情长又何足轻重?

这就是为什么说伴君如伴虎。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会让他选择牺牲你,即便是他再宠爱你再珍惜你,甚至,有些祸事,还来自于这宠爱与珍惜。做君主不幸福,因为眼前的一切,在你眼中都要当成可利用的势力与须提防的威胁;所有的爱与恨,都不能萦怀于心,因为所有的一切,都要随时做好牺牲掉的准备。

说的严肃了。不管怎么说,陈道明的康熙,是值得人崇拜的。因为他大气,所以有长城之上,从此不修长城那段言论;因为他霸气,所以有金銮殿上正大光明那段震撼人心的训责;因为他包容,所以有试西药受西学的作为;因为他多情,所以有了那些平淡而动人的感情;因为他的胸襟,所以他可以举金瓯谢前仇,可以说“来生,让我们再为敌”的话;因为他的真实,所以他可以在南巡中出错但是自己又利落的处理掉……他的喜与忧,爱与恨,内敛而沉郁。他身上的气质不是悲悯,因为他的功绩是开疆扩土,是戎马枪戟,所以注定了他不能是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菩萨,他是虎,雄踞峰顶傲藐百兽的虎,无需吼啸不怒自威的虎。

说到这里,可以总结出康熙身上最根本的两个字,那就是王气。他的胸襟也好气度也好霸气也好韬略也好,都是身为一个君王应具备的素质。他是个称职的君王。这世间,原本就没什么做的好与坏,只要做的称职了,完成了自己应尽的一切义务,履行了自己的一切责任,将加之于自己的一切工作做好,那么,如果你是皇上,那你一定是一代圣祖,如果你是臣子,那你一定是一位良臣。

这世间原本不缺乏有才能的人,但是不是有才能的人就能成为好皇上好臣子,到现在,就是好官员好工人好商人。很多有才能的人,才能却没能尽数发挥。并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他们做的不称职,没有将分内之事做得恰如其分。康熙是个称职的君王,他将他执政期间应做的事处理的漂亮利落,于是他成为了一代圣君;陈道明是个称职的演员,他将他应诠释的角色诠释的精当贴切,于是这个角色成功了,他是一个好演员。

依旧说几句题外话,写完这篇文,也确实感觉证实了,当你爱一个人爱的太重,那么如果诉之言语,则总感觉虽万千言语不足以表达其万一。熙爷,写这么一篇文,我对不起你了~不过为了那三个女人,你就牺牲一下,成全一下她们吧~顺带也当成全一下我吧~这个身居事外的第四个女人~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宁小莞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雁格儿 离线
凝尘
级别: 总版主
UID: 51
精华: 8
发帖: 543
金钱: 2316 枚
威望: 980 点
金币: 101000 个
在线时间: 85(时)
注册时间: 2005-04-02
最后登录: 2023-09-16
4楼  发表于: 2010-06-24   
嘿嘿,移到这里来了~感觉这篇和我那个十载纪念像是姊妹篇似的。
你提到色戒了,不说我还真不觉得呢!
~雁~玄心烨意
品清敛燕雀 高洁许宾鸿
衡阳时有忆 留伴佐雄风
~和~雁心君鉴
燕雀安识志 宾鸿最相知
雁字若有回 还看雄风姿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雁格儿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宁小莞 离线
级别: 九品司书
UID: 26087
精华: 0
发帖: 7
金钱: 20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10-06-24
最后登录: 2010-09-14
5楼  发表于: 2010-06-24   
回 6楼(雁格儿) 的帖子
呵呵`谢谢啦~~
有点诶~~不过你那个是才思泉涌啊~我这个是拼凑之作~~不值一提呵呵~~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宁小莞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景叶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25574
精华: 0
发帖: 12
金钱: 22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87(时)
注册时间: 2009-12-01
最后登录: 2016-07-19
6楼  发表于: 2010-06-24   
一直都很喜欢康熙王朝,虽然和正史的差距很大,但是喜欢玄烨,那个是正式的开始,十年过去了,看了不下百遍其他的角色都审美疲劳了,只有陈道明的康熙还是很爱。那种感觉一直都在。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景叶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hanhui 离线
级别: 七品翰林院编修
UID: 26072
精华: 0
发帖: 94
金钱: 98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5(时)
注册时间: 2010-06-20
最后登录: 2010-12-06
7楼  发表于: 2010-07-08   
康熙王朝前半段还凑合……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hanhui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hanhui 离线
级别: 七品翰林院编修
UID: 26072
精华: 0
发帖: 94
金钱: 98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5(时)
注册时间: 2010-06-20
最后登录: 2010-12-06
8楼  发表于: 2010-07-08   
我孝庄……斯琴高娃在康熙王朝中的经典台词。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hanhui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若妍 离线
级别: 六品内阁侍读
UID: 26205
精华: 0
发帖: 191
金钱: 147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28(时)
注册时间: 2010-07-22
最后登录: 2013-06-18
9楼  发表于: 2010-07-25   
我觉得《康熙王朝》还是很好看的!!!
就是里面貌似四爷都没有出现过啊,所以连个打酱油的也算不上呢!
漆园非所慕,适志即逍遥。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若妍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康熙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Jing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景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