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color在2008-03-04 19:37:57的发言:一直都不太明白明珠怎么会给自己的长子娶一个当时已经失势的家庭的女儿,容若的嫡妻卢氏嫁给他时卢氏的父亲已经去世7年了,而且还是被罢官的,应该说家道已经中落。
再看容若和他弟弟揆叙娶的都是汉军八旗的女子(算上妾容若前后娶了三个都是汉军,还有一个直接就是汉人……),这也很奇怪啊,按理说纳兰家这种可以说是皇亲贵胄的纯满人家庭应该和满洲权归联姻的比较正常啊
难道是皇上赐婚?揆叙的有可能,但容若绝对不是
好纳闷啊……
首先从时间角度来说,容若娶妻那会儿明珠虽已经发迹,但还未到权倾朝野的地步。虽然在朝堂上也会有一些权力的争斗,但仍旧没有后期那么嚣张。当时的明珠大约没有必要也没有看重联姻这回事。但是后期揆叙和揆芳的婚姻则不同,明珠在朝堂上的势力已经扩大到一定地步,盘根错节,人对权力的欲望自然也就大了起来。
然后从明珠在众人眼中的一贯作风来看。明珠的仕途发迹是由除鳌拜后开始显现出来的。有不少文章资料都有猜测在除鳌拜这件事情上虽然没有记录明珠有何作为,但对康熙一定是有帮助并且引起了注意的。并且,明珠在康熙乃至众人眼中一向就是一个喜爱汉学,亲近汉臣的人。他帐下走出的有名的汉人谋士之类也是不胜枚举。那么这样一个满洲官宦如果在儿子娶亲问题上仍旧注重血统只娶满州姑娘是否有种让人感觉只做表面功夫的人呢?(幸而他不是,而且鄙人十分愿意相信他是真心喜欢汉学,所以无所谓儿子娶亲是满人还是汉人。)为何会娶卢氏这样一个失势家庭的女儿,鄙人一直认为大约是旧友之女,有人做媒,娶了便是。另有友人说大约是指腹为婚,似乎也是有这种可能的。而且像明珠的女儿、孙女等所嫁,汉军旗也占大部分,足以见得明珠并不是怎么在乎满汉问题。
再然后从明珠爱子角度来说,明珠十分钟爱自己的大儿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从容若和揆叙所差的年岁上就可以知道明珠在之前很多年间就只有容若这么一个儿子。而且鄙人还从一本书上看到过,说自从容若出生,就好像祥瑞的预兆般给明珠的仕途带来了好运。好吧,这虽然没有科学根据,但是并不妨碍明珠爱子之心。容若从小读书识字都由明珠聘请名师教授,骑马射箭则由明珠亲自传授,对于自己儿子这样的性情,我想明珠应该明白不过。所以对于儿子妻子的选择,他也一定会选一个儿子会满意的,找一个可以和儿子琴瑟和鸣的人大约是他的想法。而满州贵戚们家里的姑娘大多对汉学应该没有什么功底,更不用说温婉可人……于是,卢温这样一个好姑娘的选择就变得必然。
最后再说楼上所言容若娶了三个都是汉军还有一个是汉人的问题。卢氏的问题,我上面解释过。继妻官氏的原因可大约参照第二条,而且继妻虽然是正妻,可本身也就没有那么多门第般不般配的考量。至于颜氏,她只是个妾,并不能说娶。而且据资料推测,颜氏应该是在容若娶卢氏之前就已经纳了的,其身份其实更有可能偏向通房丫头等,然后因为怀了儿子,地位才变成妾。至于纳沈宛的问题(沈宛一直是说纳妾),明珠可是一直反对的。按理说明珠对汉人的排斥应该没有那么强烈,对门第也不甚重视,所以鄙人的观点一直是沈宛的出身大约是风尘女子之类,因而明珠会十分反对。书本上对于沈宛和容若爱情故事的描述多为沈宛是一位才女,两人互相倾慕才华,经过顾贞观介绍,然后追随容若如何云云。试问,那时一个汉族的正常人家或者大家闺秀应该决计干不出这种事情,也大约不会被顾贞观这种老老实实的本分读书人认识。当然,也看过有文章里说沈宛出身书香门第如何,于是鄙人还是坚持她的风尘出身原则。
最后的最后ps一句:容若和揆叙大约都没有什么可能皇帝赐婚的,康老爷子,不,那会儿是小玄子没有那么闲。明珠的儿子中,揆芳倒应该是赐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