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这图我看过了(我看过画册,比这个更清晰),第一张和朗吟阁读书像风格不一样,朗吟阁那张比较写实,人物装束风格可以说是“时装风格”,更像雍正与大臣们在一起的那张观花行乐图。而这一张行乐图当时我和某大叔一起看的,我们还讨论过,认为其中小儿嬉戏的部分更像是“儿戏图”(儿戏图在中国画中非常频繁的出现,杨柳青年画,瓷器装饰图案,宫廷画……都很常见),往往只有“妻子满堂”的象征意义,并不一定就是皇子写真像(就像那两只猫,未必就是真实存在过的御猫)。
这幅画我们认为有趣在三个地方:
1。人物都是先朝冠带。但女主人身后侍儿所持凉帽为清代礼帽(上有东珠),很明显的影射了画中主人公的身份其实是清代皇室成员。
2。这幅画中有两位妇女较之其他两位妇女与一位侍儿更为高贵,因为一者著紫,一者着朱,“朱紫”当然是最贵的颜色。著紫者金钿压头,著朱者有左右服侍,一者为其披衣,一者为其执扇。有趣的地方就在这里,著紫者必为主妇,因为她与侍儿所面对的方向,是要去为某人更衣(至少是易冕),而其他三位妇女在观看小儿嬉戏。这说明了这几种可能,其中一种是,著紫妇女不看小儿嬉戏,因为她根本没有孩子。或者,古人娶妾本为生子,其他三位较之这位,承担了更多广延子嗣的任务。另两位着蓝,着绿,都不是高贵的颜色。绿色是衬托红色的,诗经中《绿衣》篇中所谓的绿衣黄裳,历来的解释是:“绿,苍胜黄之间色。黄,中央之土正色。间色贱而以为衣,正色贵而以为里,言皆失其所也。”所以穿绿(间色)的人,色贱,地位也一定不高。
3。这幅画像中的每一个人未必都活着。因为穿绿的人在给穿红的人披绿色衣服,我们有理由认为穿红的人很有可能已经死了。因为《绿衣》是悼亡诗篇。其中有句子说: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兮!而另一人手持的扇子,是折起的,说明天气已经冷了。与绿衣女披绿衣的动作结合来看,是当时有风,所以用不到扇子了。正合《绿衣》的后两句: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中间正在披上绿衣的朱衣女子,可能只是被画出来留以纪念的女子,并不是活人。古人对四书五经这些东西是很熟稔的,雍正平日说话就信口援用四书五经里的话,画上这位朱衣女子倘真已死,也都不足为奇。
中国画不但装饰性强,象征意义也是很强的,不但图案有象征意义,而且颜色,人物也都有象征意义,我们据此得出以上的几点结论。仅代表一家之见,欢迎指正。
绿衣原文:
绿兮衣兮,
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
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
绿衣黄裳。
心之忧矣,
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
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故人,作古的人),
俾无訧兮!
絺兮绤兮,
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
实获我心!
这首诗一般被认为是悼念亡妻之作,《毛诗序》中有一种说法是:“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诗也。”若如此,不但画中这位高贵的朱衣女子已死,而且她的地位已经被人取代了(那绿衣女岂非乾隆的妈妈?),当然,毛诗的解释往往被人看作是附会,我们还是取原诗悼亡之意8。这幅画中凉帽,团扇,荷花。芭蕉等物,实在全都是夏天的东西,”絺兮绤兮“就是夏天的衣服,但古怪出奇的是,这画中却偏有一人畏风,要披绿衣,而且旁边的人的扇子也都折起来,可见是”凄其以风”。哈哈,这个意思大家以为如何?不同意便不需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