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主题 : [原创]梦里柔然
纳兰馨雪 离线
级别: 版主
UID: 1745
精华: 0
发帖: 271
金钱: 360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52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09-22
最后登录: 2011-12-08
楼主  发表于: 2007-04-26   
0

[原创]梦里柔然

我先声名,有很多地方有些粗制滥造和文艺腔。

    那天看到朋友的博客里说如果想要穿越会去哪个朝代。突然就在想,会否真的想穿越回清朝。无疑,所有的朝代里,这个是最熟悉,最亲切的。而且,自己的小言穿越里也都将清朝作为一个根据地,准确地说,都是清朝的。可是如果真的有机会,会去哪个朝代?

    仔细想去,竟然就想到了柔然。
    其实对于两晋南北朝有一种说不清楚的情愫。那样纷乱的一个时期,中国历史上经历着最大的动荡和民族的融合。南北分裂而治,诸多的诸侯小国,大概是继春秋后最为纷乱的一个时期。满染着血腥,遍布着权谋,却不见得有春秋的兼并吞灭更加令人瞩目,反而默然于历史长河中。乱,怎一个乱字了得。从西晋的八王之乱开始,真正的乱世,让人眼花缭乱,甚至,我都分不清,记不住,那样一串串名字国号以及其他。
    柔然就是这样被人淡忘的吧。
    记得跟同寝室的姐妹说柔然的时候,她是杭州人,南方人发音不清。柔然和楼兰念得基本上不分。她说,你说的是楼兰吧。于是问了很多人,大家都说,你是不是说得楼兰,我只能摇头,说是柔然,柔然汗国,曾经在中国历史真实出现的一个游牧帝国。
    强大的柔然与它在历史上所享有的声名极为不对等。自公元402年柔然部在社仑可汗统率下征服西域强国高车起,柔然一直在西起阿尔泰山、东接朝鲜、北到西伯利亚、南临长城的辽阔领土上维持着它的霸权,直至公元552年被臣服于它的突厥所袭破,立国长达一个半世纪。
    阿尔泰山,朝鲜,西伯利亚,长城,我在地图上描绘着柔然的痕迹,那么大,那么大,一个没有文字的部族建立起来的国家,靠着战马与弓箭建立起来的国家,内心野性的血脉似乎又开始喷张,柔然啊……似乎挑起了我内心所有的游牧民族的灵魂,让我想要打马挥鞭,徜徉草原。
    如果这个仅仅是让我喜欢柔然的原因,我想还不是那么尽然。
    柔然有它繁盛时的霸气与豪迈,同样的,它的悲剧结局也是那样的壮烈。
    柔然是被突厥所灭,突厥在此之前一直是它的臣属国。记得看过的书上这样写着,552年,突厥攻破柔然,555年柔然的一部分余众投奔西魏。后来突厥对西魏施压,到了西魏内部政权变换时,北魏登场,将投奔西魏的柔然族人全部交于突厥,至此,柔然真正的灭亡,或者消失在广邈的中国历史中。一直觉得那样强盛的一个帝国,在短短的时间内,突然地消失,确实是一幕大悲剧,而其还悲剧得那样彻底。被族灭的强盛帝国啊,说出来到底是多么大的悲剧?
    也许是念多了,所以有很多次,梦里,宛然自己是站在了宽广的草原,或者是风尘阵阵的战场,千军万骑中,见证这一个帝国从兴盛走向败亡。并没有凄厉的北风,只有那轻轻地风吹走我眼前的烽烟战火,我就那样立着,眼睁睁看着,用尽我生平的所有力气。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纳兰馨雪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纳兰馨雪 离线
级别: 版主
UID: 1745
精华: 0
发帖: 271
金钱: 360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52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09-22
最后登录: 2011-12-08
1楼  发表于: 2007-04-26   
[转帖]柔然的资料

附:有关柔然的资料

柔然,亦称蠕蠕、芮芮、茹茹、蝚蠕等等。北朝的碑志、杂曲中,往往泛称之为“匈奴”、“鬼方”、“凶奴”、“猃狁”、“北虏”、“北狄”等。“柔然”名号始于车鹿会之自称。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柔然”一词,有认为是“聪明、贤明”之意,或认为含有“礼义、法则”之义,或认为源于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草”等。
关于柔然人的来源,由于史籍记载歧异、简略,有东胡、鲜卑、匈奴、塞外杂胡诸说。如《魏书"蠕蠕传》提及蠕蠕为“东胡之苗裔”、“匈奴之裔”、“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宋书"索虏传》、《梁书"芮芮传》均认为柔然是“匈奴别种”。而《南齐书"芮芮虏传》则以为是“塞外杂胡”。此外,欧洲历史著作中有称柔然为“阿哇尔人”(Avars),认为公元5世纪中叶,居住在太平洋沿岸名叫阿哇尔的民族,因大洋雾气过重和龙蛇侵扰,向中亚迁徙,迫使Savirs(巴尔干语)等族向西奔逃。阿哇尔即是柔然。而有的学者持否定态度。或认为柔然与悦般同族。
实际上,柔然最盛时,其势遍及大漠南北,北达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到大兴安岭,与地豆于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及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使天山南路诸国服属。在柔然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融合了其它民族成分。根据《魏书》、《北史》及其它南北朝至隋唐有关史书记载,柔然所统辖的姓氏共有60余种,其中属于柔然的民族、部落有郁久闾氏、俟吕邻氏、尔绵氏、约突邻部、阿伏干氏、纥奚部、胏渥氏;属东胡鲜卑的有托跋氏、丘敦氏、无卢真氏、树格干氏、尉迟氏、谷浑氏、匹娄氏、勿地延氏、莫那娄氏、叱豆浑氏、库褥官氏、温盆氏、树黎氏、乌氏(乌洛侯);属于敕勒的有乙旃氏、斛律氏、副伏罗氏(部)、达簿干氏、屋引氏、他莫孤氏、奇斤氏、泣伏利氏以及东部高车等;属于匈奴余部的有拔也稽部(一说属敕勒)、贺术也骨部、乌洛兰氏;属于突厥的有阿史那氏;属于西域诸胡的有龙氏、高氏(一说为汉人)、希利垔、邢基祗罗回、侯医垔等。此外,柔然内部还有一些汉人。由上可知,柔然主要是鲜卑、敕勒、匈奴和突厥等许多民族和部落所组成。因此,东胡之裔、鲜卑一支、匈奴别种之说,亦皆有一定的合理因素。
但就柔然统治者的世袭贵族而言,无疑是从拓跋鲜卑部落联盟中分离出来的。柔然一个归附北魏的首领阿那瓌曾对北魏孝明帝元诩说:“臣先世源由,出于大魏。”元诩回答:“朕已具之”,以表示认可。故有的史书直称柔然可汗社为鲜卑社或河西鲜卑社。说明柔然、拓跋、秃发均有一个共同祖源,皆由鲜卑与匈奴融合而成。柔然贵族是从拓跋鲜卑中分离出来的一支。随着柔然势力在大漠南北的发展,与进入中原地区的拓跋鲜卑分道扬镳,出现的差异也越来越大。
柔然5世纪至6世纪中游牧于蒙古高原。他们辫发左衽,居穹庐毡帐,逐水草畜牧,无文字,以刻木记事。最盛时期,势力北到贝加尔湖畔,南抵阴山北麓,东北达大兴安岭,与地豆于族相接,东南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的库莫奚及契丹为邻,西边远达准噶尔盆地和伊犁河流域,并曾进入塔里木盆地,服属于山南路南北两道诸国。
  族源与族称柔然系东胡苗裔,与鲜卑同源。但也有记载说柔然是"匈奴之裔"、"匈奴别种"、"塞外杂胡"。传说柔然始祖名木骨闾(3世纪后半叶),是鲜卑拓跋部的奴隶。子孙采用与始祖之名声音相近的郁闾为氏。木骨闾之子车鹿会开始拥有部众。4世纪中叶起自称柔然。其族称,北魏太武帝改用音近而有贬义的蠕蠕;唐修《晋书·载记》称为蠕蠕;南朝称为芮芮;齐、周、隋史书中称茹茹,可能是后来柔然族自己彩的汉字名称。柔然等字的原义,东西方学者有种种推测,以为来源于古蒙古语的"贤明"或"法则",阿尔泰语的"异国人"或"艾原"等等,尚无定论。18世纪中叶以来,东西方学者长期争论拜占廷历史上的阿瓦尔人是否即被突厥灭亡后西迁的柔然族问题,近年多数学者倾向于肯定这个说法。
  称汗与制度自鹿会的后裔社仑开始建立军法,以千人为军,置将一人;以百人为幢,置帅一人。作战先登有赏,儒弱退却者以石击首杀之。柔然自此强大起来,吞并高车和匈奴余种。北魏天兴五年(402)社仑自称可汗。可汗原是鲜卑族对贵人的尊称,社仑首先把它用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以后突厥、回忆、蒙古等族都沿用下来。柔然立汗国以来的制度,除立军法,学习中原立法,初具规模以外,总的说来,与中原比较,其"国政疎简"。魏和平五年(464),可汗予成开始用汉字建年号。6世纪20年代,可汗阿那環又仿北魏制度,建立一些官员。柔然族原信萨满教,以后曾传人佛教,北魏僧人法爱作过柔然的国师。同北魏的关系柔然与东方的北燕和西方的后秦和亲,赠送马匹,还经过吐谷浑益州,与南朝的宋、齐、梁通好。其目的都是为了牵制北魏,以便向南进攻。柔然夏季分散部众畜牧,秋季马畜肥壮,就背寒向暖,进入北魏境内,夺取所需粮食和物资。大檀原统别部镇守西界,能得众心,被推戴为河汗,多次进攻北魏。北魏始光元年(424)。大檀率6万骑深入云中,攻陷盛乐宫(什翼犍建都之地,今内蒙古和林格尔)。魏太武帝亲自抵御,被柔然骑兵包围五十余重。柔然成为北魏北面的严重威胁。从始光元年至太平真君十年(424~449),太武帝在灭赫连夏、北燕、北凉的过程中,同时与柔然斗争,七次率军分道进攻柔然。太武帝主动出击柔然,取得重大胜利。魏军舍弃辎重,轻骑前进,到达栗水(克鲁伦河)。大檀大败西走,部落四散,牲畜布野。太武帝沿栗水西进,过汉将窦宪故垒,驻军兔园水(土拉河),分兵追击,北过燕然山(杭爱山)。原服属柔然的高车诸部也背叛柔然,柔然三十余万投降,被俘获戎马百余万匹。高车部落的背叛,以后常常成为柔然内在的威胁。太武帝以后,文成帝和文献帝在位时间不长,也都曾亲自统兵出征柔然,双方互有胜负。文献帝皇兴四年(470),北魏又一次大败柔然,斩首五万级,降者万余人。北魏在出击之外,还致力于防御。自魏明元帝泰常八年(423)修筑长城,东起赤城(河北赤城),西至五原(内蒙古包头西北),到5世纪30年代初,已先后在河套以北自西而东设置了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6镇,派兵戍守,以拱卫京都平城。北魏与柔然并非始终处于敌对状态,在战争间歇时,曾友好相处。文成帝的母亲景穆帝祀,就是柔然人郁久闾氏。柔然人在北魏朝廷中居文武高位,以及与鲜卑贵族结为姻亲的人不少。
  魏孝文帝即位后,冯太后执政。对待柔然,多少改变了太武帝以来的武力进攻为主的政策。孝文帝本人也曾表示:"兵者凶器,圣王不得已而用之",主张停止对柔然用兵。柔然也改变方针,对北魏以媾和为主,如魏承明元年(476)二、五、八、十一月4次遣使,魏太和元年(477)三次遣使。另一方面,柔然势力开始向西扩张,魏和平元年(460)吞灭高昌;魏皇兴四年(470)进攻于阗。于阗向北魏求救,说西方诸国都已服属于柔然。北魏以路途遥远,没有派兵。延兴二至三年(472~473),柔然又连连进攻敦煌,谋求割断北魏通向西域的商路。魏孝明帝熙副产品(516~517),柔然可汗丑奴遣使于魏,态度傲慢。朝廷有人主张不予复书,未被采纳。北魏对柔然的态度软弱下来。
  突厥崛起与柔然汗国灭亡魏分东西后,双方都争取柔然的联盟,以打击对方。柔然也利用东西魏的分裂,更为骄横,不断南攻,东边深入到易水,西边到达原州(今宁夏固原)。然而,至6世纪初中叶,突厥日益强大。552年,突厥酋长土门(伊利可汗)因求婚于阿那環被拒绝,发兵击柔然,阿那環大败自杀。柔然余部立邓叔子为可汗,又屡被突厥木杆可汗打败,西魏恭帝二年(齐天保六年,555)率千家奔西魏。柔然汗国灭亡。

柔然的历史功绩:

一、被历史遗忘的大国
      中国的历史上,北方大漠历来出现骠悍的游牧民族。秦汉时的匈奴,西晋时的鲜卑,隋唐时的突厥,宋时的契丹,金时的蒙古,明时的鞑靼,均以蒙古高原为中心建立过强极一时的军事政权,整部中国古代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游牧民族和汉民族之间长期展开侵略与反侵略、控制与反控制斗争的历史。而在华夏史上民族斗争和民族融合最为轰轰烈烈的南北朝时朝(公元386年--公元581年),统治整个塞外大草原的是一个历史上默默无闻的“超级大国”—柔然。
      柔然的强大是和它在历史上所享有的微不足道的声名不大相称的。自公元402年柔然部在社仑可汗统率下征服西域强国高车起,柔然一直在西起阿尔泰山、东接朝鲜、北到西伯利亚、南临长城的辽阔领土上维持着它的霸权,直至公元552年被臣服于它的突厥所袭破,立国长达一个半世纪。
      柔然这个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对开拓和形成伟大祖国的疆土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民族,我们怎么能遗忘呢?
二、促进了北方各民族的统一融合和社会经济发展
      公元402年,社仑率领强大起来的柔然骑兵征服了高车(即敕勒)各部和匈奴余部,自号“丘豆伐可汗”。在以后的岁月中,来去如风的柔然骑兵迅速征服了伊吾、乌孙、夫余、库莫奚、契丹、勿吉、悦般、恹哒、契骨等各部族,建立起面积广达数百万平方公里的流动汗国。茹茹(柔然)国所辖的居民姓氏约有60余种。其中属于柔然的民族及部落有:
      属茹茹皇族的有:郁久闾氏、闾氏、茹茹氏、茹氏、俟吕邻氏、尔绵氏、约突邻部、阿伏干氏、纥奚部;
      属东胡鲜卑的有:拓跋氏、丘敦氏、无卢真氏、树格干氏、尉迟氏、谷诨氏、匹娄氏、勿地延氏、莫那娄氏、叱豆诨氏、库姆官罗氏、温盆氏、树黎氏、乌氏;
      属于敕勒的有:乙旃氏、斛律氏、副伏罗氏、达薄干氏、屋引氏、他莫孤氏、奇斤氏、泣伏利氏及东部高车等;
      属于匈奴余部的有:拔也稽部、贺术也骨部、马洛兰氏;
      属于突厥的有:阿史那氏;
      属于西域诸胡的有:龙氏、高氏、希利垩、邢基袛罗回、侯医垩等。
      柔然进入漠北前,那里的民族长期游牧于漠北高寒地带,土地贫瘠、荒凉,气候寒冷、干旱,资源匮乏,人口稀少,诸多的社会原因使那里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尚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各部族互不统属,经济、文化、社会相当落后。柔然的进入,促进了各民族的文化传播和思想感情交流,也促进了社会和经济发展。
     汗国的经济占支柱的是较为发达的畜牧业,史籍上虽未记载过畜牧兴旺的数目,现在已无法考证,但可从点滴史例中可见一窥。在公元385年秋,前秦部将刘眷袭击柔然别帅胏渥掠“获牛羊数十万头”,可见柔然人当时畜牧业之兴旺了。柔然人在发展畜牧业中,对马匹的饲养极为重视,这大概是进行战争和生产交换有关。公元407年,社仑可汗为了交结后秦,共抗北魏,遣使至长安,给后秦“赠马”。公元411年斛律可汗为了和北燕冯跋和亲,政治上还是为了对抗北魏,就“献马三千匹”,可见柔然人养马之盛了。牛羊是游牧民族的财富,而马匹的兴盛也说明其牛羊牲畜饲养业的发达。狩猎业也是游牧民族衣食来源之一,在当时也是较为发达的。在社仑之前,作为鲜卑拓跋的一个“部帅”、臣属,每年向拓跋氏贡奉马匹牛羊牲畜外,还要进贡“貂皮”等。在与南朝宋、齐的交往中,也有把“貂皮”等作为礼物赠送的记载,可想当年狩猎业的发展情况了。另外,在汗国的后期也已经有了农业。还有手工业,手工业主要冶铁、造车、制恺、穿庐、毡帐和毛毯等。1925年,苏联考古学家波罗夫卡在俄国土拉河的诺颜歹斯穆发掘了一座古墓。出土的器物中有铁刀、铁箭链、铁马蹬、马缀等物。经鉴定认为是公元四、五世纪的产物,是属于我国柔然族的遗物。蒙古高原铁器生产工具的出现早在柔然前数百年的匈奴时代,后来的柔然因袭下来是毫无疑问的。当时活动在金山(今阿尔泰山)之阳的突厥人,在长期被柔然奴役时,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柔然人“冶铁”,成为柔然人的“锻奴”(铁工),其住地成了柔然的生产基地。
      在商业往来上,柔然早就把他们生产的牲畜、皮革、铁器、手工制品和北朝、南朝以至中亚地区换取他们所需要的粮食、药品、布匹、食盐、工艺品等。由于大漠南北及西域都统一于一个汗国,进一步促进了商路的畅通和贸易的发展。
总的来说,柔然对北方各民族的统一,带来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传播和思想感情交流,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他们从蒙昧野蛮跨进了“文明时代”。
三、中原文化的传承者和胡汉民族文化交流融汇的承载者
      柔然起初和大多数漠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一样,没有自己的文化,据说在统计人员时,将帅总是用羊屎粗计兵数,后来使用了刻木记数。在长期与中原地区的冲突、碰撞、往来、融汇、融合、贯通的过程中,有了文化、语言、思想感情等方面的交流,受到了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也逐渐开始接受了汉族的先进文化。中原地区的文字、算术、医术、历法、占卜等在柔然汗国已广为传播。汉文在柔然也广为流行,并多有学者高人。官方也开始使用汉文,用汉人做幕僚。在柔然国的后期也学会了按照中原地区的作法设置一些官僚机构。
      柔然最初的信仰是萨满教,这是在草原上广泛流行的一种最原始的用作祭天祈福的巫术。从柔然汗国起,也就是在1500年前佛教开始传入草原。官方聘请僧人担任国师,掌管宗教事务,佛教就此开始在草原上兴盛起来。
      在柔然汗国时期,大漠南北及西域地区和中原双方人员往来也极为频繁,官方使用各种方式和北朝政权以及东边的后燕(后来的北燕),西边的夏、后秦,南方的宋、齐有着广泛的联系,进行外交外事活动。在民间已通过通商贸易、迁徙定居、婚姻、投诚反叛等形成,人员频繁地往来流动,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语言、文化、思想感情的交流,加快了各民族的文化融合和同化。汉族文化的进入,促进了草原文明的进程。同时胡汉文化的进一步融汇贯通,也丰富了中原地区的文化,共同形成和影响了大中华文化的内涵,也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形成起着承前启后的历史作用
      作为东胡后裔的柔然人,从氏族、部落到部落联盟,经历了近百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到了社仑时代,终于摆脱了北魏的统治后,在兼并北方各游牧部落的同时,也带领他们跨入了社会的“文明时代”,建立起国家政权,统一了我国北方草原地区。其疆域之大不亚于当年的匈奴。社仑作为统一的北方大草原的“始可汗”,其功绩可与中原地区的“始皇帝”齐驱。随着人们对草原文化和北方民族的了解和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社仑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可。
      柔然汗国对北方大草原的统一造成的结果是,对大漠南北和西北的新疆等地区与中原的联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对各部族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之间的文化、思想感情的交流,各民族之间的融合融汇都得了进一步提升。是在继匈奴、鲜卑之后又一次起到促进全国统一的作用。
      柔然汗国的时代正是我国各民族纷争迭起、相互对抗的时代。它矗立于北疆,以某种意义上讲,不仅仅是简单地继承匈奴、鲜卑统一北疆的问题,而是开拓和捍卫我国北疆的领土以及促进中华民族的融合、同化等方面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以致到突厥、隋、唐、辽、蒙古(元)和清因袭之而成自然。
      柔然时代,正处于中国各民族大融合的南北朝时期,中原是一个大熔炉,促使大融合的火焰则是中原发达的文化和文明。而我们的祖先柔然人正是积极参与了这种交流和融合。柔然人对启动大蒙古草原乃至北亚的文明,对促进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对开拓和形成伟大祖国的疆土都作出了重大贡献。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纳兰馨雪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雍正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Tai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泰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