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起看《清西陵史话》里作者提到年妃参与揭发年糕的一段记载,当时我当小说来看,现在想想,难不成“肃”字的来历与这有关?徐广源先生并非信口yy?将那段录于其下:
“年氏善于观察事物,很有政治头脑。她的兄长年羹尧有拥戴之功,是皇帝的宠臣,以后又屡立战功,加官进爵,荣耀异常,因而恃宠而骄,狂妄自大起来,多有目无君主、欺压群众、僭越违制之事。年氏(注意:小说情节即将展开)从皇帝的言谈话语中敏锐地洞察出对兄长的不满,为此年氏为其兄整日地担惊受怕,忐忑不安。她不相信兄长会做出不轨之事,但愿社会上的传言是虚。雍正二年的一天,年氏回家省亲,她在家里看到了被兄霸占强娶的蒙古贝勒之女,看到年府的家人们身穿朝服于国家命官平起平坐,看到了兄长年羹尧妄自尊大、狂傲骄纵的神态。眼前的事实证实了传言是真的,她的心更加沉重起来了。回到皇宫以后,她左思右想,权衡利弊,心一横,吧回家看到的一切一五一十地都告诉了皇上,并表示了对兄长的不满。胤禛对年氏这种忠君爱国、大义灭亲的精神深为感动,大加赞许,对年氏更加宠敬。后来年羹尧获罪时,年氏没有受到株连,并得到了祔葬泰陵地宫的殊荣。”
说实话情节实在够狗血,可是联想一下年氏那个谥号,倒真不一定全是杜撰的吧?清廷家法那么严,从立国到亡国统共只有孝庄和慈禧两个女人“干政”,那年氏能显示其有“执心决断”之能的也就这一件事了吧?且若她果然大义灭亲,以四那么爱你爱到骨头里、恨你恨到骨头里的性子,对这么个“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的宠妃,爱心、哀心大爆发给个至美之谥“敦”字也说的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