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理的,但也不是啦,李煦这套小院不是高级住宅,也就是普通胡同瓦房,我的理由有三:
1。赏年羹尧的时候某人明说是要赏大将军李煦自住的,那一套要8000多两,凭李煦好歹也是天子近人,他怎能住套16屋的小院呢?你看他随便一套衣服都要二三十两,住宅却只住三百多两,不嫌硌碜人呢~
2。李煦的其他两处大宅都有马厩的,他出门没马,没马车,没轿子还得了吗?而这处院子奏销档上记得明白,马厩都没有,那就是说,这也就算分给平常上街走步级别的家丁们住得地方罢了。人当年的北京好歹也是封建等级社会,凭这能装修出什么豪宅来?
3。且天子脚下达官贵人们的住宅用料,大小规格是有等级限制的,李煦要逾级搞装修,大概在江南还行,他可以借口说是为了迎驾康熙南巡,在北京,他就是有心大兴工事的盖自宅,好多种贵重木料,石材都是官方禁用的,而且他三十年除了叙职办事,都不回一次北京,16间的小院,居住面积大概两百平方米还不到呢,且不自住,至于为它大砸工本,精工细造么?因为李煦是当官的,家人住房用料好点有可能,可这才几间屋阿,有一百两和三四百两的差价似乎太多了点8?
奏销档上别人家的房子报价也多得,一百两就买套整院的,我不记得有见了。回头再查查8~雍朝一石大米平均价钱在1两银子上下,一整套院才=100石大米?哈哈哈,要知道大清帝国一个最小最小的兵,步兵,远算不上中产阶级8(当然也不是社会最底层),一个月月饷就有1两半银子(合计全年18两银子),一年有11石大米(大米加银子总值近30两),倘若是真的100石大米就换一整套院子,那比现在这个河蟹社会河蟹得太多了,一个小兵初参加工作,不几年就能独立出资,为一家子人置产二百平米了。感觉是不是太容易了一点儿?二三百两才比较说的过去8?
看老舍小说给我的印象,北京平民往往是几户人家合住一院的,也就是大小杂院,那种凭《四世同堂》祁大个子一家人有当老师的,给衣料铺当掌柜的,那才叫中产阶级,但可也只能全家四辈人都住在一起(十口人),最老一代的祁大个子也要奋斗几十年才买的下来一套胡同瓦房。李四爷的院子一院要住三户人呢!住杂院的不是做窝脖儿的,就是搭天棚的,剃头的,拉车的,拉洋片的(“转盘的话匣子”)。冠晓荷家一妻一妾三个仆人,那才是小资阶级。买套房子大概才不那么艰辛。当然老舍时代的中国人挺穷的。大家伙的住房条件搞不好离雍朝差远了。俺家二少嫁女儿,送给“天下第一家”曲阜孔府金丝楠木盖新房,那在当年,全中国屈指数不出几人,他李煦在北京,还玩不起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