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陪着平生:
十三大人也算英年早逝,才才四十五岁不到,这样的男人,正是有魅力的时候哪。。。
洗桐女史:
呵呵,人亡政息一点都不奇怪,营田说白了就是八旗的公有制,想想我国前几年的公社制度,这样要能长久才怪呢。
其实想想雍正和胤祥都用自己的毅力试图完成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是都只能维持得了一时,维持不了一世~~想想那个生息银两制度不也是如此么,唉,可叹,人不能与命争,更不能与时争啊!
toutou:
营田这个事情其实搞的挺“现代化的”,人事上有竞争机制,款项上筹措上也比较灵活。只是这种方法太反常规了,也只有雍正这种皇权背景才能实现。十三要在营田上开捐纳,反对声不断,又把进士出身的人得罪的够戗。像陈仪这种人,从一介布衣一下就成了内阁学士,还挂着天津同知的名,护理营田印信,连李绂都看不过去了。我觉得十三在营田的同时插手直隶地方事物太多了,确实挺招人怨的。
还有,雍正干吗不让直隶建档案呀,这种事情有什么可保密的吗,建了档,后续工作岂不是更方便吗?
不言:
会不会是雍正为了表示他对十三的特别,为了彰显十三的特权?有点说不通。不过,十三应该自己有这些工作的档案吧?
toutou:
这样很容易引起“人亡政息”的,直隶虽然近,但营田毕竟是地方事务,地方官完全不知情,岂不是件很麻烦的事?修三峡工程不是也要与沿线各省相配合吗?不过小四和十三办事向来都这么诡秘,可能是十三不喜欢人家插手他办的事。有一回十三催下边的税催的太紧了,福建巡抚想找雍正单独批个条子宽一宽,雍正好训了人家一大通。有一句我觉得特诡异,他说:“尔果得理,当将情由达部,今便奏朕,朕亦发部议。怡亲王若实问尔等将使用存私之罪,少不得费朕一番心也...”难不成雍正还怕十三怪他“多管闲事”?
不言:
我觉得一方面是十三办事情比较果敢,不希望制肘之人过多,毕竟他打理的事物太多,没有太多精力和地方官周旋。另外从一个侧面也反应出十三的霸道哦。
引用
他说:“尔果得理,当将情由达部,今便奏朕,朕亦发部议。怡亲王若实问尔等将使用存私之罪,少不得费朕一番心也...”难不成雍正还怕十三怪他“多管闲事”?
我到觉得正是雍正这样的人才会这么说。至情至性的人,对自己至爱之人自然会将心比心。这正是他体谅十三的地方。是个好哥哥啊。
洗桐女史:
引用
十三不死,西北不致兵败,岳钟琪得以保全,鄂尔泰不必来京,苗疆无事,雍正末政也不会惨淡收场。
像雍正这样一个想什么是什么的人,必须得有一个能劝得了他的人在身边呢。
其实调鄂进京,雍正事先就有预感,苗疆会出事,可能是身边乏人,急需要有人分担吧。
另,虽然有点不敢承认,但不得不说,倘若没有十三的话,恐怕雍正的初政也不会那么一帆风顺。
toutou:
感觉十三和雍正办事(特别是西北军事)是这样的:十三在京,雍正突然冒出个主意,跟大家商量,大家都说好好好,十三说:“此言不足恃...”雍正说:“朕深以王言为是...”然后发文岳钟琪讨论,岳大多看法和十三相同,于是雍正朱批:“朕偶有此意,廷臣皆以为然,唯怡亲王与卿论同,所以谕问,所议甚是。”
十三不在:雍正突发奇想,交廷议,发文岳问意见。十三回来,说这么办不成,雍正又赶紧给岳发旨纠正。
什么叫“偶有此意”呀,军国大事怎么能“偶有此意”呢?桐姐姐瞧你们家小四,怎么能这样呢!!(充满爱意恨恨的说...)
洗桐女史:
廷臣当然都无异议了啊,雍正可是习惯于“出一言而盈廷称圣,发一令而四海讴歌”。
而且雍正自我感觉总是很好,前阵子看满文奏折,看到一则超级可爱的。原文不记得了,大义就是,朕的谕旨到了,你就照朕的谕旨去办,朕真担心朕的谕旨没到之前,你按照你自己的办法做了,会酿成什么大乱子
御园修竹:
toutou描述太可爱了,笑到翻倒~~~咳咳。。。
唉~某人的军事思维。。。真是跟他的铜禁政策有一拚。。。
(所以一直都很刻意的去回避讨论某人的军事能力。。。 >_< 我什么都没看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