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是偶没注意看。
此区别非区别,划分等级当然是以拥有的生产资料为基础,我所说的区别是像“标签”的意思。
中国约在距今5000年前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农业成为主要的社会劳动,手工业逐渐与农业分离而出现剩余商品的交换,形成私有制。夏商周三代就是此文化背景中的朝代,当时奴隶主阶级主要藉由「礼」来稳定内部秩序、维护奴隶制度的统治,服饰文化是「礼」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服饰被赋予强烈的阶级内容。奴隶主把服饰功能提高到突出的地位,服饰被当作「昭名份、辨等威」的工具,所以各朝对服饰资源的生产、管理、分配、使用都极为重视。 我国服饰文化的历史源流,若从古典中寻找,总会将其归结于三皇五帝。夏商周时期是中国服饰史由原始社会以巫术象征过渡到以政治伦理为基础的王权象征的重要历史时期。在奴隶社会中,由于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根本对立,奴隶主阶级不仅垄断了服饰资源,而且为了稳定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秩序,规定了等级制度和相应的章服制度。 奴隶制国家的最高统帅称为「天子」,奴隶社会的章服制度便是以「天子」的冕服为中心,这种章服制度的形成,也是逐步发展和逐渐完备的。根据古典的记载,夏、商两代已有冕服,周代冕服则在继承夏、商制度下变革发展,影响后世各朝的章服制度。
服饰者,乃人体衣着兼及人体装饰品,属于人类物质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中国古代很早就把“布帛可衣”,列为“生民之本”[2] 的重要一项。《释名·释衣服》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风俗通义·愆礼》云:“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巾,所以饰首;衣,所以蔽形。”《白虎通·衣裳》云:“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絺绤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
还有作为蚕桑业发展的第三阶段的服饰业在良渚文化中可以说居全国之先。良渚人着装早已不是为了御寒、遮盖,而是为了生活的漂亮,美观。
他们的用料,样式、争泽、花纹、冠饰件、带钩十分丰富多样,据程世华研究,良渚人在夏季早已习惯于“上衣下棠制”,根据夏季特点还有了束腰、短裤(他们的短裤没有裤腰,类似于围裙、布詹)背心、衣襟。
脚上穿的除了木履外,还有玉饰片的丝麻之履、竹布壳,皮革编结的鞋。头上戴的玉珠,身上的玉环、玉镯足踝上的玉链……可见良渚人头戴羽冠、身着丝麻精品,衣缀珠玑,琳琅满目,雍容华贵,美仑美奂。著名专家董楚平先生认为:“冠戴服饰是人类的第二肌肤,是人类文化的标志之一”……这一特色在江南起源甚早。
纹饰可以间接证明当时的人们对衣服的需要不再是原始的功能,开始向更高的要求发展,怎么没有关系。
MM,很细的骨针可以满足制作细致衣物的要求了,从新石器时期到大禹时期缝纫工具不可能没有进步,我也实在不知道金属针具体出现的年代,如果晚于商代,那商代的那些衣服不能穿出去吗?而且金属针也不是一下子就是非常细的,也是随着工艺的发展而逐渐变细,夏朝的衣服难道是从天而降,如果没有基础的话,三百多年的时间不可能形成一套非常完善的服饰制度,而且在这之前就已经有一些服饰制度了。
历史是需要严谨,但我们也可以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