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称郡王以上称呼爵位,一般书写格式是官职+姓名,比如"贝勒尚善","三等公大将军图海".如果是自己题奏或者比如立碑,那么署名可能长一些甚至繁芜,比如图海的墓碑写全了就是:
" 太子太傅都统三等公议政大臣吏部尚书中和殿大学士佐领仍兼太子太傅 谥文襄 图海"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议政大臣早期就是建州时代和天命时代的五大臣演变而来,主要是各旗固山额真担任(就是都统,当时未分蒙古和汉军旗份),清太宗即位后,正式将每旗增加两名协助固山的职务,叫"扎尔固齐",这些人和宗室四大贝勒以及和硕贝勒组成了议政王大臣体系.随着崇德元年改清国号,正式成立各部,设置内三院相当于后代的内阁殿阁大学士.各部的首长叫承政,就是后来的尚书,侍郎当时叫参政.这些人和宗室王公组成了议政处.
世祖继位后,睿亲王为摄政王,郑亲王为辅政王,其下依然是议政王和议政大臣的格局,此后肃王案,睿王案不赘述.顺治八年起随着宗室王公人才凋零,外姓的议政大臣逐渐成为主导,其中索尼等四人更在康熙初年成为辅政大臣直到圣祖亲政.鳌拜案之后,虽然还是存在议政处的名号,但是皇权大大加强,议政大臣和议政王逐渐只是成为担任各部尚书或侍郎以及各旗都统的一个头衔,并不代表真能进入御前,及至军机处成立,内阁和议政处更是摆设而已,因此到了乾隆年间,终于停掉了议政处的名号,也就不在有所谓议政大臣的头衔出现,这就是清前期议政大臣的大致情形,图海的议政大臣头衔,也可看做一种虚荣封号而已.
比较特别的是,佐领级别随低仅为四品,但是在清代仍有大量大臣在不但在担任参领或者都统将军等职务时兼任佐领,甚至权倾一时的辅政大臣们也莫不如此,索尼鳌拜如此,明珠索额图如此,隆科多鄂尔泰亦然,甚至收复台湾的施琅,更是被任命世管一牛录,此种情况甚是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