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47年6月11日,
康熙在老三等人的请安折子上批示:(前略)朕之此文到,急遣诸
阿哥之奶公、男童来,四阿哥的奶公、男童亦尽遣来(后略)
6月14日,老三在折子上写道:臣
允祉等有奶公者,除遣奶公去外,每人男童八名,臣允礽奶公、男童全数,臣等尽力办妥,即遣之起程。
见康熙朝
满文朱批奏折1306、1307
后一折子上的"允礽"感觉是写错了,应为
胤禛(总不至于前一个批示错了,把二阿哥翻译成四阿哥了吧?)
47年6月,是康熙在承德避暑,历时5~9月,9月的时候就是一废
太子了,所以这个时间点很关键
这次随扈的是1、2、13、14、15、16、17、18,两个折子上列名的是3、4、5、8,9,10,12、14(5月12日有折子,14病了,中途返回,说等到哨鹿的时候再换他去)
接下来6月20日的折子上,康熙很诡异的批了:朕欲寄此处情景,但以尔等撒谎,故扫兴乃止。(不知何事撒谎)
再来7月初3,又批老7和14不要来了
再来8月初十,又下旨让3、4抄管领寿成的家,要求所有书籍连同空白纸一起封存。
再来就是9月初四一废了。
总感觉康熙要奶公和男童,好像是要侧面考察所有儿子一样,也就是对子女教育的一次复盘,刚好这次带走了1、2(两个后来获罪的
皇子)以及所有可随扈的年幼皇子(13以下),把所有年长皇子(太子候选人)留京,这种随扈安排也很少见的,感觉是故意要单独和他们的奶公,男童接触,以了解他们的品性,尤其重点了解4?
那么一废就是他有计划的行为,而不是太子做了什么了,那么,4从那个时候就是个特别的存在?
而且这一票奶公男童不知道是否包括那些很小阿哥的,还是只是折子上列名的这8位,就算只有这8位的,加起来也100人了,100人调过去,老二不疑忌才怪,如果不是康熙有所动作,他干嘛帐殿夜警?为啥之前不这么做?总是发现点儿苗头,不知道老爸想干啥,才会窥视的吧?
至于看到18死了不伤心什么的,和4说老3看到13死了不伤心一样吧?挑毛病么,果然“深肖朕躬”
请教有没有其他人研究过这个问题?或者有其他相关史料提供?
[ 此帖被显贝勒在2012-03-22 16:0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