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汉,兆佳氏,满洲正白旗人.顺治十一年,翻译举人,授工部七品笔帖式,累迁刑部员外郎。《清史稿》
-------------------------
翻译举人:
这里的“翻译举人”是清朝的一种和文武科考试并行的特殊考试。
清史稿:清初科举考试制度分四种考试:文科考试,武科考试,制科考试,和翻译考试。文武考试大家比较熟悉。
制科考试是由皇帝特诏举行。清代的制科,有博学宏词科、经济特科、孝廉方正科、保举经学和巡幸召试。但是,孝廉方正科仅在皇帝即位之年举行,重在品德;保举经学和巡幸召试仅在个别地区和特定范围内偶一行之。人们常常谈到的,只不过康熙、乾隆年间的博学鸿词科和光绪年间的经济特科而已。制科程序简单,一般由皇帝下诏开科,文武内外百科各举所知;被举者到京进行廷试,考试内容为制策或诗赋,然后从中择出合格者,分别授以官职。
而翻译科则是清统治者为八旗子弟特设的科目。(因为在清初,满人中懂得汉语的比较少,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考试:考翻译。)有满洲翻译和蒙古翻译。满洲翻译,满洲、蒙古、汉军均可报考,蒙古翻译,则只限于蒙古人。所谓“翻译”,即将满文或蒙文的《四书》、《五经》中的一段文字译成汉文;或将汉文译成满文、蒙文(应考者需精通满汉,或蒙汉双语),此科亦分童试、乡试、会试,然无殿试。(考中后获举人待遇,被称为“翻译举人”,在宫中担当满汉两语翻译。)乡试中额,初无一定。乾隆十三年规定:满洲翻译举人中三十三名,蒙古翻译举人中九名。
再乾隆嘉庆两朝以后,满族汉化,宫中已不需要翻译了,同时满族中习满语的已经很少了,但是考翻译的考试制度一直延续到光绪年间,直到光绪变政时和科举考试一起被废除。
马尔汉是在顺治末年考中翻译举人从而进入仕途的。不过不知道是满汉双语还是蒙汉双语了。估计应该是满汉双语吧。。。
-------------------------
笔帖式:
清史稿:满人入官,或以科目,或以任子,或以捐纳、议叙,亦同汉人。其独异者,惟笔帖式。
京师各部、院,盛京五部,外省将军、都统、副都统各署,俱设笔帖式额缺。其名目有翻译、缮本、贴写。其阶级自七品至九品。其出身有任子、捐纳、议叙、考试。
凡文,武,翻译举人、贡监生,文、武繙译生员,官、义学生、骁骑闲散,亲军领催,库使,皆得与试。入选者,举、贡用七品,生、监用八品,官、义学生、骁骑閒散等用九品。
六部主事,额设百四十缺,满、蒙缺八十五,补官较易。笔帖式擢补主事,或不数年,辄致通显。其由科甲进者,编、检科仅数人,有甫释褐即迁擢者。翰林坊缺,编、检不敷补用,得以部院科甲司员充之,谓之外班翰林。外官东三省、新疆各城,各省驻防文、武大员,俱用满人。甘肃、新疆等边地道、府、同、通、州、县,各省理事、同知、通判,皆设满洲专缺。满缺外,汉缺亦得补用。其有终养回旗,得授京秩。内、外文职选补,一时不能得官,及降调、咨回各员,许改授武职,尤特例也。
-------------------------------
简化并归纳一下马尔汉老爷子的仕途经历:
顺治十一年至康熙十二年,由工部七品笔帖式累迁至刑部员外郎。
康熙十三年至康熙十六年,(以署骁骑参领)参加平三藩叛乱之战。
十七年至二十五年,御史
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理藩院事务,并迁户部郎中。
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兵部侍郎
三十八年至四十五年,左都御史,并迁兵部尚书。(经筵讲官,议政大臣)
四十六年至四十八年,吏部(尚书)。
可以看出马尔汉出身很一般,是后来一步一步升上去的,尤其是最后的十年可以说是很大的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