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刚回归时,桐桐就问某人对胤祥的态度是否一样,某人作了肯定的回答。但现在回想一下,又觉得不是这样的。刚到怡亲王府时更多的是带着女孩子的春梦,认为爷是个高大全的完人;而现在呢?则更能用客观的眼光能看待(虽然,依然找不到爷的小辫子,所以爷依然是最完美的人~~
就容许某人花痴一阵吧)。
其实很早就觉得胤祥跟我们的开国总理的风格很相象,现在从他的种种行迹来看,更能证实了。他是一位政治家,并深谙人情、且熟知世务。或许早两年已经有这样的认知,但当时对这点评论还是有些抵触,想来就是那句“人情练达即文章”所误吧。
人情练达于某来说这是个大大的贬词,这象征着虚伪!是那种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人。但是现在慢慢认识到,其实这些种种如果是出于一心为公的话,这不是能达办事目的的捷径吗?
记得张居正评论海瑞,认为海瑞就个人道德修养上是好的,但他不会任用这种人,因为他认为没有办事的能力,他一心追寻的是自己的名誉,这一点也是普遍清流的作风。
社会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一个再有才能的人也不能干十个人或百个人所干的全总工作,怎样才能策使这十人、百人或更多人的能动性。这就必须揣摸这些人的心理,这就是人情的学问。所以人情练达就是为了更有效的完成工作,并不等于虚情假意的与别人接触交往。
而胤祥亦深知此理,并能运用到极致。无论为下者、为上者都充分发挥出他的才干。这不比那些自视高洁的清流更有益于国家吗?
过去由于清末民初有关雍正以血腥的手法夺嫡(虽然在民间好象已成为铁一般的事实,但现在尚未能证实)的事迹被广泛流传,又由于,受到当时大时代背景的影响,雍正成了被批判的对象。于是雍正就留下了阴刻残忍、不孝不悌的一面来昭示于人间,而对于他的功献亦一概抹杀。亦因如此,辅助他取得这些政绩的胤祥就被人们所遗忘了。
一个人若有才则令人畏服,若有德则令人敬佩,而胤祥则是位令人敬畏佩服的人。又纵观雍正一朝,有才的人比比皆是,但既有臣德,又有为上者之德的人亦仅得胤祥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