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主题 : [原创]从奏折朱批看怡亲王之“西北用兵”
toutou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31
精华: 40
发帖: 2871
金钱: 500114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01551 个
在线时间: 2780(时)
注册时间: 2005-07-08
最后登录: 2012-12-13
楼主  发表于: 2006-09-21   
0

[原创]从奏折朱批看怡亲王之“西北用兵”

管理提醒: 本帖被 洗桐女史 设置为精华(2010-03-19)

从奏折朱批看怡亲王之“西北用兵”

雍正朝第二次大规模的用兵动议其实从雍正四年就已经开始了,从这一天开始,怡亲王就陷入了不断和小四论证用兵可行性、可操作性的忙碌当中。雍正急脾气的个性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得特别突出,所以王爷此时最重要的工作即是“泼冷水”。

 

先录一则很重要的上谕,则是小四宗的出兵理由和出兵方略,看看小四有多“可爱”:

此处详酌,在这准格尔来使,请在京时原面言羁留数日,今五六月间从哈密令还。朕思后年进兵,必以索取罗布藏为名,若今去无送罗布藏之暇,一者恐无辞,二者以若伊见大兵之势,若迎送罗布藏则难措置矣。莫若令早些去,伊不送极好,后年便兵到送来,已有辞矣。但又恐令早还,以若即送罗布藏来,则师出无名矣(为了造个打仗的借口,实在煞费苦心)。料伊未必信罗布藏,然亦不可不料及此。在这若令早回,彼见朕旨严切,不似讲好,或闻备兵风声,趁我兵未备齐,秋时骚扰边境,而所关又巨,二者朕意未定,与卿商酌。再西路之兵后年春行,直至巴里坤一带,毋庸议。北路若待草岀起兵,若一气直到厄尔其斯,恐费力,若又待一年,则两路不齐进矣。朕意莫如明岁秋初,齐集阿尔泰,后年青草一出,直抵厄尔其斯,则甚易矣。怡亲王言:“两事徒多靡费一份钱粮,有恐伊预闻为备,若将一切口粮、驼马明年预备阿尔泰,兵到便换前行,三四月间起兵,六七月间可到阿尔泰,九十月间到厄尔其斯。可以一气行得云云。”朕又以王言为是。但朕意七八月间到厄尔其斯,又可获伊之粮稼。王言:“此亦不可恃,比预闻未必种,便种亦未必肯留,我兵还以所带种子,比待下年自种方可恃。”王之言又甚有理。朕意只以一直过阿尔泰抵厄尔其斯为难,朕意亦未定。一者不便向他人商酌,况准格尔来人在京,恐事机不密。亦无晓事练达,讲良心来办国事者。随声附和,亦不过观朕意之所向,迎合诺诺而已,何商酌亦无益。因备细写来,将此事得卿之所见,熟思详细筹划奏闻,朕再与怡亲王酌定。

谕岳钟琪(无年月,我觉得可能是五年)

 

下面是关于西藏的问题,小四在四年就想入兵西藏,当时王爷去办水利了,没在北京,小四也没商量,就在给岳钟琪的朱批里吐露了“毕其功于一役”的意思,于是岳钟琪就进呈了一份入兵计划,小四还廷议讨论通过了,结果王爷一回京就给否了。

朱批:览所议甚属周详,但朕从前之谕系出于一时偶尔之间(搞什么搞啊),续以鄂齐自藏来京,镇江西藏事宜遂交议政王大臣等会议,旋据议覆,应简命大臣带京官一员,令卿再于陕省选派武弁一员同往,驻藏监察等语,朕依议允行,唯所遣人尚未简定。今阅此奏,朕与怡亲王商酌,据王奏称:“前岁面晤卿时,备细询问进藏内情形(王爷真是太了解小四,太有远见的说),卿言可保无事,设或有事两路进取亦属甚易,曾记向日之语如是。兹谅因接奉驻兵弹压之旨,所以复将预防机宜措划奏闻尔,若照此奏而行,故出万全(这回王爷还稍微给点面子)但国家经费未免徒置闲地,且恐唐古忒彝人因事倘生疑畏之心,亦未可定,皇上试再行批询,止遣官驻藏或不烦斯举,岂不省却许多经营。如以为西藏事属可疑,必须用兵此一着,然而再发廷臣确议施行似属妥协云云”朕深以王奏为是(改主意了),因而复有此问。卿可再加通盘筹计,审其利害,权其轻重,确得合宜之策,具奏以闻,候朕更为斟酌,此时所关甚巨,愿当熟虑深谋期于万无一失而后是措置者。(早知如此)

雍正四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十三在军事将领的选择上也常常提出意见,小四任命陆振扬担任故原总兵,王爷觉得他和岳钟琪关系不好,果然岳钟琪奏折上就说他与陆很难配合

朱批:怡亲王亦言卿必因陆振扬不可与言之人,何暇对此庸夫,今果然矣。

 

王爷管军务真是事无巨细,大到用兵方略,小到军需火炮,无所不包,又一次岳钟琪上折子像自行造炮。

雍正朱批:枪炮成样甚好,大体与京城所造者约略相同,即当为式开炉制造,但炮位据怡亲王说:“京中打造尚只能百位,制造五百其势不能,况亦为数太多,今北路定炮百位,陕省亦造百位可也。”再工价怡亲王言:“若依此价,不敷。”若如此,卿命人打造来不可赔补,今虽奏此数,制造时便过些不妨,只不令浮冒而已,不可令不足用也。

 

雍正在军事上对十三也真的是非常之倚重,后来好多事已经是他不在就不办了。雍正六年七月十三日,岳钟琪就军需问题上折雍正。

朱批:交部议奏,本上有旨,所奏军需、造枪二折,暂留中。今日怡亲王家中有点私事,待王行走时,将事情交与王后,下回奏折来批。(这个私事就是弘暾逝世,可怜的王爷。。)

 

读后感:小四的孩子气在军事问题上表现得太明显了,最让人郁闷的一句话就是不论多要命的事,都是一句:“朕偶有此意”(真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真难想象要不是王爷帮他把关,战争准备阶段他就要惹出多少事。还有王爷真不愧是管户部的,好像总怕小四费钱。大家有没有觉得十三起码在军事问题上比小四考虑问题要多几个角度,而且稳健许多。小四在这个问题上对十三真的是很信任,不论王爷怎么驳她,他还“深以王言为是”,还会把这些话原原本本的透露给外臣,这是由古贤君之风。而且王爷也挺敢说话的,当着皇帝就骂人家大臣为“庸人”,鄙夷之情溢于言表。还有什么“此亦不可恃”,我感觉这话对君主说已经是比较重的了。十三会经常给岳钟琪写信,雍正在岳钟琪的折子上也会经常故意提到十三,不过口气和当年对年羹尧的口气还是不太一样,比如雍正给十三加仪仗,给一些大臣加宫保衔后,在岳钟琪的谢恩折子上就批:“似此微恩何以言酬怡亲王与卿从来之忠功也”。还有一次岳钟琪上了一条比较好的建议,雍正朱批:“怡亲王叹服几至泪下”(这种话好像对年羹尧也说过,雍正总把王爷说得很爱哭似的)。雍正太爱把王爷和其他宠臣扯在一块了。

 


世间公道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toutou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toutou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31
精华: 40
发帖: 2871
金钱: 500114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01551 个
在线时间: 2780(时)
注册时间: 2005-07-08
最后登录: 2012-12-13
1楼  发表于: 2006-09-21   

toutou

二月河在小说里描写十三善战,是不是看了这些材料啊?

洗桐女史:

可是雍正最后还是两路用兵的啊。

前一阵子看《皇帝与秀才》,上面曾说西北用兵,皇帝都是倚靠怡亲王做供应工作,怡亲王死后,雍正就表现出了对西北战事的担忧,不知道toutou看到了类似的资料没,呵呵,感觉某人还真是离了王爷不行呢。

引用
朕意七八月间到厄尔其斯,又可获伊之粮稼。

某人啊,还真是小孩子气,难怪有人说他抠门,处处都想着省钱呢,都不知道敌方有没有粮草就想去抢,晕!想起二月河《雍正皇帝》第三部中,雍正说什么也叫那个被敌人端了粮仓的将领半个月内端敌军一个粮库,也允许他战败二百人,不然朕就要严惩他,嘿嘿嘿嘿~看来还是有原型的。

不过倒是换了廉亲王劝某人,说对方未必有什么粮仓,呵呵

toutou

王爷刚刚去世,小四就让西北暂时休兵,招岳钟琪进京。小四在岳的奏折上朱批:怡亲王仙逝,朕之痛惜苦衷实非墨之能谕,朕方寸既乱,而兼乏枢机运筹之助……

另,王爷没说不让他两路用兵,是说没必要在巴里坤,中转一下,可以两路约好同时直抵阿尔泰。

要从以上材料来看,小四还挺从谏如流的,脑子转弯也比较快。怎么仗打到雍正九年就刚愎到那个地步。鄂尔泰、张廷玉他们难道就不会像王爷这样给他提个醒?真受不了张廷玉,战前极力主战。一点忙帮不上,一看打不下去了,又极力媾和,真是百变玲珑。

怪不得雍正要把和惠嫁给丹津多尔济的儿子,军事同盟嘛,也就是岳钟琪是汉人,要不还不嫁了岳濬。

洗桐女史:

因为怡亲王死就暂时休兵,那不是是错过了大好战机么?

至于他的刚愎自用,我是觉得雍正当时正在病中,他自感来日无多,他很希望西北的战事能够顺利的解决,不想自己晚年有让人诟病的地方。而且你不觉得那个时候的他,心情也是很烦躁的,岳钟琪一败,他就受不了了,觉得自己如此隆宠岳,岳还打败仗,辜负了他,这种心理其实是很不平衡,很不正常的。可能是他太好强了吧,急于事功以自效,反而欲速则不达。

toutou

可见他当时是多么无助,几乎所有的战略计划和军需运输都是他和王爷两个人策划的,别人无从得知,也帮不上忙。当然要停下来,重新整理一下思路。我觉得他这时候急于请十四出山,也是这个原因。

九年、十年他的病不是都好了吗?

洗桐女史:

除了永宪录上提到雍正在怡亲王死后想请十四出山以外,官方的资料有所记载么?

我记得德妃死后也有这样的传言,但雍正说是谣言。不知道这个是不是也是传闻而已。

另,九年皇后去世,雍正没有参加她的葬礼,而十年他又给鄂尔泰看了秘密立储的诏书,我是感觉他的身体未必像他所说的那样健康。其实雍正八年他病重的时候,在一些请安折上他不也说自己甚安么?

张廷玉年谱说他八年十月痊愈,但是实际上九年十月在请安折上他还在说尔等使朕如此畅快,何疾不治,何病不除?朕躬甚安,已痊愈的话来。雍正十年十一月又再次提类似的话,说朕躬颇安,朕病已除。而雍正十一年三月护军统领永福还奏报得知皇帝欠安,而祈祷皇帝痊愈。此后在十一年五月永福的折子上,雍正说自己业已复原。较此数年病之前,尚觉更佳。病俱除。感觉这么多年,他是屡次说自己痊愈,但是实际上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啊。难怪他对鄂尔泰说,勉强支持也不过能支撑数载呢,可怜我家某人啊~那个关于某人身体状况的文文,偶写了好久都没写完,因为每次写都觉得很难过的说~

toutou

反正看他前期军事思想这么混乱,再加上身体不好,亲人频亡,都能想象的出他这一仗很难打好。不过他十一年再度得子,能说明十年左右身体还不错么?

引用
一者不便向他人商酌,况准格尔来人在京,恐事机不密。亦无晓事练达,讲良心来办国事者。随声附和,亦不过观朕意之所向,迎合诺诺而已,何商酌亦无益。因备细写来,将此事得卿之所见,熟思详细筹划奏闻,朕再与怡亲王酌定。

要从这段话来看,张廷玉和蒋廷锡的作用似乎不大。

洗桐女史:

雍正这个人是完美主义者,他自己不是曾经说过要是得人的话,就把所有不称职的督抚换掉么,这话本身就很孩子气。有些事情他只和十三商定,那是因为他信任十三的才干,什么事情交在他手中去办,不会背离自己的设想,不会变了样子。很能体谅他这一点的,有的时候想找人帮忙,但是似乎很多人只能领略他要求的大概,而不是精髓,办来办去总有让他不称心的地方,所以他宁可什么都自己来。其实他就像《梓人传》中被批判的那种类型~

另,张廷玉,我一直都觉得他最大的优势就是记忆力好,是个不错的秘书,但是不是很好的参谋者~而蒋廷锡,他雍正十年就去世了,或许因为身体的原因有点力不从心?

toutou

小四好象充满了个人英雄主义。

洗桐女史:

前天在小三的群里,和喜欢汉史的朋友聊天,才知道取敌粮草的事情,卫青和霍去病都干过,难道某人是想学一下,晕~

toutou

桐桐你知道么,王爷是不赞成用兵青海的,我现在算是知道他跟年羹尧的交恶根本就不只是什么争宠的问题,从根本上两个人就政见不合

洗桐女史:

可是出兵青海是势在必行的啊,所以十三才让雍正完全信任年羹尧,不要掣肘。

不过说真的,年糕这个人太狂妄目中无人了,康熙朝时曾出使朝鲜,朝鲜人都看出来了,估计他不是那种太讨人喜欢的主。

 

 


世间公道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toutou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飘雪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2550
精华: 0
发帖: 43
金钱: 53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18
最后登录: 2007-10-17
2楼  发表于: 2006-12-21   
我现在相信13很爱哭,要不44不会给他"血泪巾帕",大概担心13在另外一个世界没东东擦眼泪.好兄弟到底不一样,考虑的就比别人周到.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飘雪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6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4-06-11
3楼  发表于: 2006-12-21   

默,那个血泪巾帕是雍正自己悲痛十三,用来擦拭眼泪的。雍正说把血泪巾帕和香囊放到金棺中,是“适含玉之意,志永诀之哀”。表示天人永隔,这才是雍正的用意。妹妹的理解似乎有所偏差哦。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维乐 离线
级别: 认证会员

UID: 2200
精华: 5
发帖: 1294
金钱: 1026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50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12
最后登录: 2008-05-18
4楼  发表于: 2006-12-21   

吐血,要是擦眼泪,也是新的比较合适吧

含玉之意,唉,汉人墓葬,都是一大套玉器,如玉衣、玉含、玉组佩什么的,原因是当时的人比较相信“道家”羽化成仙那一套,认为服玉能帮助人成仙,四四说这个的时候,不会想到十三前生是个道士吧,唉,胡思乱想中

不过,我觉得,十三的随葬品虽然未必有四四描绘得那么简朴,但也未必有传说的那么夸张,因为这种传说通常都比较夸张的,前一阵子讲秦始皇陵,连几大史书(包括史记)都记载陵被盗被毁了,但是现在根据水银测试,基本可以肯定保存完好根本没被盗过(他可能挖得很深,所以很难被盗,当年挖秦景公的大墓,就因为那个墓挖得太深,二百多个盗洞,只有二十几个打到了墓穴),连史记都记得很多不准,别的就别说了,还有那四个陪葬棺材,想也不可能,都什么年代了,不可能有殉人吧,若说疑冢,也不可能,都打到墓穴了,多放几个棺材有啥用?要想保护不被盗,如果不像秦始皇或武则天那样花无穷多的人力物力,就只有不封不树。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仁近于乐,义尽于礼。(《礼记·乐记》)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维乐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toutou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31
精华: 40
发帖: 2871
金钱: 500114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01551 个
在线时间: 2780(时)
注册时间: 2005-07-08
最后登录: 2012-12-13
5楼  发表于: 2006-12-21   

爱哭从何说起啊?3楼是说:“怡亲王叹服几至泪下”这句话么?某四向来就这样,表现得很多愁善感的样子,他看鄂尔泰的奏折不知道哭过多少回了,十三死后人家上的奏折,他也是“垂泪览之”,刘备嘛,笼络人心嘛,不能当真的。

他说十三也是一样,就是表示一个信任,喜爱,肯定的意思,九成九都是他自己编的,十三四十多岁的人了,穿的衣冠楚楚,开着开着议政王大臣会议,拿着份奏折泪如泉涌,他缺心眼啊!!不过要说他向某四撇清的时候比较容易掉金豆,那倒是有可能,某四就喜欢这么“挚诚”的孩子嘛

世间公道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toutou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维乐 离线
级别: 认证会员

UID: 2200
精华: 5
发帖: 1294
金钱: 1026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50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12
最后登录: 2008-05-18
6楼  发表于: 2006-12-22   
说到哭,我觉得中国古人这习惯真是与现代人思维很不相同,制度化的要求大家哭(比如举哀什么的),我上铺说,小的时候他们村里死个人,即使住得很远,也能立刻知道,因为哭声震天,有的时候,因为死的老人年纪已经nnnn大了,按说是“喜丧”,但也必须大声地哭,表示很哀伤,弄得家人很无奈,只能干嚎,还有专门经营的职业哭丧队伍,真是让人受不了,要是现代人,特别是男人,伤心的时候能抑制悲伤,表示坚强,才是美德吧
无良的想起悠悠yy四四拿试管量人家眼泪
又无良的想起小十三同学袖子里藏着胡椒芥末,一旦有需要,就往脸上一抹,于是…………………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仁近于乐,义尽于礼。(《礼记·乐记》)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维乐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康熙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Jing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景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