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兄,以前没觉得辽西防线如何了得,后来才发现密密麻麻的编布关城堡台,少说也有上千个城防,一个一个的用炮啃显然不是好受的,所以才引起了到底该从海路直取山海关还是从北路经蒙古回合各部破边的争论,虽然清军得三顺王续顺公的船队,还能征调朝鲜水师,但是实践中风浪的不可抗因素,以及朝鲜水师的表现都不近人意,所以八旗还是失去了大力发展水师乃至海军的机会.扯的远了,计划中的山海关战役一直是我想写的,暂时还不敢动笔
回来继续说明军的城防配合火器利用,实际已经是西方抵御蒙古骑兵的雏形观念了,不过后金不是蒙古,他们更擅长学习新技术,而且能够学到并且应用,入关前几次掳掠以及包衣经济体制在短期内创造了军事经济的繁荣,这点很类似的是西夏,但是西夏是以一隅抗北宋全局,本身领土多为不毛,因此不得长久支撑.后金则迅速与大部分蒙古部落结成同盟,这点离不开明朝政府扶持察哈尔蒙古的失策,再按平了朝鲜之后就可以全力攻明.而明政权显然还是在沿用北宋对抗西夏的策略,可惜他们只记得不能媾和,却忘记了对西夏成功的同时北宋却根本无力抵抗辽金的下场.
清军装备虽然精良,但是无论人数还是武器的数量是不能跟明军比较,我看过一些战例,明军不少统帅对抗清军的时候就如同鸦片战争时天朝对抗英军一样荒谬.比如明军某将领造了木炮,我一个当过炮兵的朋友曾发疑问,难道木炮不会炸吗?(其实土地革命时期各地多有木炮,有荔枝炮仍在博物馆者),果然那炮只一放就伤了自家大员.再如明军不乏忠勇之将,萨尔扈战刘珽本为平定播州杨应龙的勇将(天地良心,贵县里也有苗人吧),无奈被断送在四路大军的溃败中.
武器,人员素质,军事思想.朱可夫的东西值得多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