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新良写过《中朝关系史》。我最近在写这个(为新文作笔记):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66264。所以一直在看中朝关系史料,我记得这话是他说的。
乾隆时中朝关系就是好,之前朝鲜说对清国的是“含冤”忍痛,不得已才听服的,孝宗甚至还计划训练十万人的军队,恢复汉室,驱赶清人(这计划确实在他生前已经着手进行了,但是他活的时间太短),而乾隆中期之后,中朝关系才是真的趋于好转了,因为全国都兴起了“北学”,而且也有很多书,和学者,比如朴趾源啥的,都夸奖清国,号召大家跟清国学习,而且贸易关系也更亲了,乾隆又推崇“厚往薄来”,给朝鲜的让利确实很大,并不是“小恩小惠”,英宗那不过是嘴上说说,他自己一定深有体会,乾隆时朝鲜人与清朝商业与文化往来比以往都频密,朝鲜人得惠比以往都多。
看中朝史料,判断两国关系如何,不能老看承政院,因为那都是国王和几个近臣八卦,还是得从政治、经济大全局来判断。咱们其实之前有个误区,就是老把国王与几位大臣的私人对话太当回事。 他们很多只是yy,就跟平常随便聊天一样,什么好坏话都有,瞎聊呗,也不能就算是反映两国的实际关系,以及他们对清国的实际态度了(也有些反映,但都是些皮毛罢了)。雍正辱咨这个事,我们光看国王jw,就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看了同文汇考等等资料,我才真地意识到他这样盛气凌人,的确挺过分得。而乾隆呢,你看国王这几人又说乾隆坏话,实际上,当时说乾隆好,清国好的文可太多了,倾向于清国已进入盛世,治世的舆论也很普遍,也包括了国王本人。
你不觉得,我们在这儿的聊天,说到朝鲜,很多人有些过激之词,其实也不是真的就想把韩国怎么怎么样,不过只是不负责任的一说吗?朝鲜国王的茶话会,也是挺不负言责的,说是不欺暗室,其实守着咱们这个宗主国强邻,他们要是一点都不疑惧,成天在背后都没口子的歌功颂德,五体投地,那才有问题,我会怀疑他们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了。
我感觉8,我们中国人网络上对朝鲜人的yy,一点不比朝鲜国王的茶话会更少更高尚更专业更公允,何况那时候信息封闭,他们能知道这些就不错了,起码中国情况是怎么样的,他们是真心地想知道,急于知道,而现在多少国人都是不读书,不看报,不念史,不懂政治外交,也不怎么想深入地了解,广泛地了解,只是听到一句别人怎么骂,他就跟着火冒三丈的拍桌子呢?这能反映我们如今和韩国的实际往来关系否?
聊远了,回到我们现在的话题,对民族关系,藩属关系的处理这一方面讲,乾隆比他爹老到,他爹不是很好的军事家,也不是十分足以称道的外交官。以雍正的才智,他可以做得更好,但是有时他太意气用事,算不得高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