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决定发一个关于十三的专题,叫做“从奏折朱批看怡亲王”。以《雍正朝满文奏折》和《宫中档雍正朝奏折》为主,《实录》、《起居注》为辅,从各个方面重新认识十三。我尽量发原文,有些地方会加以解释说明,希望大家喜欢并广泛参与讨论。
第一篇:从奏折朱批看怡亲王之“身后炎凉”
雍正王朝的前八年,十三在风光与悲情中度过。八年五月初四,这一切都结束了,但作为一个时代风云人物,一切围绕他的褒贬、争夺却没有结束。我从两个方面介绍十三的身后炎凉,希望一切喜欢十三的朋友们作好心理准备,人心冷暖、世
1、外省督抚颂声迭发
大家可以在这一部分里评比最肉麻吹捧,再跟下面的内容对比一下,看看为官者君前君后的面孔。
表现十三死后无限哀痛的话:
山东巡抚岳濬:惊闻怡亲王薨逝,不胜感慕悲哀,数日以来寝食不宁。
直隶总督唐执玉:臣仓皇惊讶,寝食不宁。感悼不觉涕零。
浙江总督李卫:臣闻之不胜惊悼。
福建巡抚赵国麟:今忽闻怡亲王薨信,惊悼悲泣,五内摧裂。
总管年希尧:为臣悲哀惊悼实不自胜。
山西巡抚石麟:臣涕泗交流,哀痛靡已。
陕西总督查郎阿,西安巡抚武格:臣等惊闻此信,涕泗交流,伤悼不已。
宁远大将军岳钟琪:惊痛莫知所措,摧决肺肝。
河南总督田文镜:跪诵呜咽,不觉其泪与声下也。
四川巡抚宪德:臣跪读未毕,不仅悲悼由衷,泪零流沸。
云南总督鄂尔泰:臣伏读之下,不胜悲恸,不胜怏悒,不胜感激,不胜悬切,万念交集,百虑并生,恍惚萦结,不自知其意欲云何也。言念及此,泪流覆面不能仰视。
赞扬十三的话:
山东巡抚岳濬:王佳言懿行为百官之楷模,一代之柱石,自古名臣实莫能及。
福建巡抚赵国麟:王之丰功伟烈,懿德美行诚不世出之贤王。
总管年希尧:其伟业在朝,而盛德垂不朽者,故以为天地之全人,圣朝支柱石。
宁远大将军岳钟琪:以天湟之硕彦,作臣道之师资,是以圣主慈眷之殷,交予之笃,虽腹心手足不足以方此惇诚。周旦虽称硕彦倘不逢文武而无功,颜渊纵获永年如不遇文宣而奚逋。唯怡亲王生际文明之圣代,遭逢至圣之君师,加以质本纯粹,得时雨化为最速,以而精研忠孝得无隐之教为独深。于圣言无所不悦,遂举念默契天心。
云南总督鄂尔泰:怡亲王忠孝完人,乾坤间气,诚明廉直而济以和平,敬慎仁慈而本于刚毅,实无有及者,复其谁代之?王之厚德丰功长留天地,可谓死而不亡者乎?
御使舒喜:怡亲王治水之功不独不在禹下,其教稼之功更当与后稷并垂不朽矣。
以上是一些有代表性的,类似的还有很多。
2、雍正密查十三丧仪上百官表现的结果:
雍正八年五月十九日。奴才塞因图、尹扎那谨奏,为揭报失礼王大臣事。经观察议事处所之王大臣,于本月初五,信郡王早上来后,即在西厢房内北炕上躺卧。良久,传一人进来捶腿,太阳早已升高之后,才起来走出。固山贝子弘春(十四的儿子)早来之后,即在廊下台阶上躺卧,在信郡王起来走出之前,才起来坐下。所有聚集之王公等,均铺有黑色缎面铺垫,惟有公诺拖和、永奇二人每次皆有花铺垫。副都统宗室色布肯在诸大臣列坐之前,将凉冒摘下后执于手中扇风。监察御史关柱(此人是十三的小舅)摘掉凉冒在大臣等背后门槛上背对着坐。
初六日:公满都护在供设饽饽桌子进来时,卷起褂子,如同骑马一般。
初八日:为副都统伊都善执拿凉冒之人带有绒缨凉冒。
初十日:公满都护早来后,在东厢房廊下台阶上坐,不久摘下凉冒躺卧。
十一日:满都护在供饭时未进去,站在门外,从此每次站在大门之外。
十五日:都统伊里布带缨穗去聚会,前几次去皆带缨穗。
十六日出去,早晨满都护在聚会处所,当行至大街时,已不见满都护。行至门洞时,又回到人群中。出城之后,各王公等皆骑马先行,只有裕亲王、贝子弘春,公弘日至步行至昌运宫。(雍正还说什么:“宗室王公人等及举朝文武大臣官员皆遵例步送数十里,尽哀尽诚,出于自然之本良,无一人觉劳倦者”不知他看了这个密报,作何感想)
十七日:内大臣,散秩大臣等共同供设中午之饭桌,饽饽桌。前去这有九人,供毕出来后八人才到(包括孝敬皇后的弟弟武格)而其余人未去。
公噶尔萨于初九日剃头,侯马兰泰在聚会处只见一次,再未见到,为此谨奏闻。
雍正八年五月二十二日。奴才塞因图、尹扎那谨奏,为揭报失礼王大臣事。
本月二十一日公满都护在天黑蒙蒙时即来到聚会处所,站立于正门前香殿之后东侧房山墙根前,叨着烟袋对属下人高声怒曰:“令尔带来我之缎面褂子,何以带来此褂子”等语言毕,即于就地铺上铺垫,面东而坐,又吸三四袋烟,喝一碗茶后又面北而坐。正门前东侧搭有棚子,所有聚会大臣都坐于棚子内,而公满都护独坐于两丈开外之处。祭文送来之前,又起而往西来…王公等皆不插翎子,唯公弘燕插翎子。公纳木图、副都统马哈达、署理副都统曾保等已经剃头,经奴才等观察得,剃头已有五日。为此谨奏。
观后感:雍正查人之严,为此为甚,看的我心里一阵阵发凉。做给皇帝看的极尽溢美之词,自以为背着皇帝时,不但无理而且丝毫无情。大呼小叫者有之,晚到早走者有之,剃头带缨者有之,还都是皇室宗亲,沾亲带故,不能不让人寒心。
雍正重惩老三,实际就是杀鸡警猴。十三生前得罪人真是很多,雍正总是担心“小人妄议”,专门点了那个满都护的名,说:而包藏祸心,如公满都护辈者;谓朕过于悲哀,而妄生庆幸者,亦未必无人。雍正甚至怕小人毁坏他十三弟的祠堂,说那些人都是:与朕为梗,与王无涉也。雍正这样维护十三,十三为雍正担了这么多骂名,真让人既感动又痛心。
二、乾隆对怡亲王的前恭后倨
雍正活着的时候,不用想都知道乾隆对十三的态度,看看他给十三死后的诗,不可谓不极尽哀感,就算他即位之初,对十三和弘晓也近乎尊敬、爱宠。
乾隆前期:
1、刚上台一个月询问众大臣如何给怡贤亲王子孙加恩。
2、元年十二月,从泰陵回京,到怡贤亲王园寝奠酒。
3、弘晓十五岁生日赐诗,一年后又赐一首。
4、乾隆二年元旦家宴,怡亲王弘晓越过庄亲王、果亲王、和亲王,居首席。
5、乾隆三年到七年弘晓管理藩院、造办处、任都统,在乾隆祭陵多次以留守亲王身份总理事务。
乾隆中期以后:
1、乾隆十年以后,弘昌、弘晈、弘晓都没再担任过任何职务。
2、弘晓以违背祖制受到乾隆点名批评。
3、弘昌成为死后唯一没有获得谥号的“弘皙逆案”成员。
4、乾隆三十九年乾隆大尊清初世袭罔替诸王,怡贤亲王的特殊地位至此完结,十三的神位在太庙、盛京贤王祠(本是十三独祠)列于清初诸王之后。
5、乾隆五十四年完稿的《钦定八旗通志》一改乾隆四年张、鄂主编的《八旗通志初稿》中对十三“胤祥”的称呼,全部改称“允祥”,并删掉了近万字的《怡贤亲王传》,也就是说八旗官方最权威的文献中,没有十三的传。(实在让我不能容忍!)
6、宁郡王爵位的世袭罔替被乾隆不声不响的剥夺了。
大家要问乾隆为什么如此忌惮十三,我们对比一下乾隆朝修的《世宗宪皇帝实录》和雍正在世时的上谕就可以知道。(我写上谕原文,加括号的是乾隆删掉的)
乙亥,谕大学士九卿等:兹因怡亲王之事,朕心悲戚,尔等请朕节哀,再三陈恳。朕每事保惜精神,不肯为勉强之举,时时以此训喻臣工,岂至今日而遂忘之。(但怡亲王之痛出于朕之至情,实有不能自已之处。)但以王之事朕一片忠(赤之)心,至诚至敬。(不但自古以来无此贤王,即史册所载名臣良佐,辉煌简编者,亦未能如王之毫发无遗憾者)王之年齿小朕八岁,不但赖王襄赞朕躬,且望王辅弼于将来。(为擎天之柱石,立周公之事业,使我国家受无疆之福。此实朕之本怀。)岂料王竟长逝耶!(尔诸臣试思之,君臣之间求如王之与朕同心同德,无欺无隐者,岂可再得,何能遣朕心之悲也?)王显名厚德为宇宙之全人,垂休光于竹帛,固不以寿算之修短计,而国家失此股肱心膂之贤王,在朕躬则甚苦矣。因廷臣等奏恳,略将朕意宣谕知之。
这道上谕是十三死后第八天雍正发的,是雍正最痛心的时候,说话也比较少顾忌,什么“周公之事业”,简直是说到乾隆的痛处。乾隆深知怡亲王是雍正政治的最大代表,新君上台,自然要倍加尊奉,以显示他和先帝的一德一心,这和他礼尊张、鄂是一个道理。再者怡邸旧僚最多,督抚多有联络,雍正可以不在乎,乾隆怎么能视而不见。我觉得十三和雍正选择弘晓袭爵的最大原因,就是年幼的弘晓无法立即利用十三留下的人脉资源,这样可以稍微缓解一下怡亲王府树大招风的形象,也给新君减轻点疑心。郡王虽然也是高爵,但毕竟不是直袭,还是差了一层。乾隆十年以后,新君大位稳定,雍正旧僚成了绊脚石,张、鄂先后受到打击,雍正理想中的“周公”自然也成了新君的精神障碍。就算不连根拔起,也要让你混迹成一般的王公,而不是什么“擎天柱石”的遗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