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主题 : 《康熙朝皇十四子称名与玉牒真伪》--作者罗盛吉先生
maudlin 离线
级别: 六品内阁侍读
UID: 29025
精华: 2
发帖: 191
金钱: 286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630(时)
注册时间: 2012-01-31
最后登录: 2016-0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07-15   
来源于 胤禵 分类

《康熙朝皇十四子称名与玉牒真伪》--作者罗盛吉先生

此文发表于《满语研究》2012年第1期,作者罗盛吉先生(新竹清華大學歷史所研究助理)

大家也可以在这个网址上下载PDF的,看得更爽一些,因为我贴到这里的时候符号和图片会失真。
http://www.docdroid.net/qur/-.pdf.html
在网上看会有乱码,请直接点击右上角 Download PDF 下载后看即可 ,对这篇文章看明白的可以参考我二楼的总结。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关于胤祯改名的几种说法,再贴作者的论文

冯尔康先生:原先主张皇十四子确实本名「胤禵」,因为康熙45年玉牒里记载十四为允禵,后改「胤祯」,雍正后又遭改作「允禵」。但是后来他好像又否定了这种说法。认为皇十四子确实本名「胤祯」。

杨启樵先生:主张皇十四子本名「胤祯」。
理由为:一、改名缺理由,与皇长子改名情况不同。;二、改名后反与皇四子名讳相近;康熙45年的玉牒里出现过老四和十四都被误写为胤禛的记录,说明这两个名字在当时很容易混淆的。康熙没有理由把18岁儿子的名字改得和28岁儿子相仿,汉语发音类似的名字。三、改名事在玉牒无反映(与皇长子书有「原名保清」异),在弘旺书中亦无;四、康熙四十五年玉牒型制可疑,有关康熙皇子的几页,不论是格子和人名,都倾向于棕色,而前后几页,则是鲜红色,所以有被抽换的可能。

正文开始之前再来一段《康熙朝皇十四子称名与玉牒真伪》一文作者自述
by罗盛吉先生



本文处理内容大抵为:
冯尔康先生曾主张玉牒载有皇十四子尝名「胤禵」;杨启樵先生则认为该份玉牒恐系出自伪造,即,只有康熙间之「胤祯」与雍正后之「允禵」,并无「胤禵」一名。我以为该份玉牒确实有问题(详内文),然而杨先生所言亦有不尽不实之处。

之所以发表此文,主要目的倒不是为了解决这桩清史上之大公案。单纯仅为呼吁一下重视传统小学而已。例如,有人说「示我」字「音喔,不读莪」,这完全是对汉语声韵发展史无知的外行话。但能说这话的老师也已是用功的了,其余等而下之者,更不足论!

又如「禔」字,无论音 shí 或音 zhī 皆较音 tí 合理些(见下 *),学者亦遭今人误导而以 tí 充其主音,亦属失误。

总之,只不过为了这些琐碎的原因,才使笔者想到要发表这篇文字。

然而发表版与笔者原稿相去甚远,实非所愿。其实编辑先生人很好,学识亦高。可惜笔者不才,文笔欠琢磨。当初仓卒草就,匆匆交稿,编辑过程又缺乏沟通。好些地方编辑先生虽出於美意,却恰好把笔者的意思给弄拧了!这是笔者觉得很可惜的地方。因发之于此,稍求存其原貌。

我自知这篇拙文不是什麼大东西,但也还是自信他能稍稍有一点贡献。至少对於圣祖之诸皇子的读法还是能提出点超出其他转帖文章的内容的。具体内容仍请各位看官不吝指教。


*「禔」字读音,古来有三说,可视为集中在解释司马相如《难蜀父老赋》中「中外提福」一句上。即:刘宋时裴駰《史记集解》引徐广说:「提,一作『禔』,音支」;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则主张:「《说文》云:『禔,安也』,市支反」(按:此音注盖其解释许慎《说文》之「从示,是声」,认为该字音同「匙」,在官话音中与「时」混同),而唐颜师古解该句则认为「禔音土支反」(此处若非手民之误,则声母或同「题」,韵则异)。

前二者见《史记》卷117《司马相如列传》中「中外提福」句之《集解》、《索隐》。后者见颜注《汉书》卷57下《司马相如列传》中「中外禔福」句下注。按:前者作正文作「提」而后者作「禔」,注中则俱涉及「禔」字。又《易》坎卦九五「祗既平」中「祗」京本作「禔」、《史记》卷108《韩长孺列传》中「禔取辱耳」之「禔」通「祗、只」,皆可视为关乎此字之音注。实则具体探讨此字之音值时,更当触及上古汉语通假问题、上古汉语至中古汉语之演变问题。

又,颜注《汉书》禔字「土支反」,问题不小。端组字「土」不应切三等字「支」。据《汉书考正》(佚名,上海市:上海古籍,1995),或者此处「土」为「止」或「上」字之误亦未可知。惟,无论如何,《广韵》确赋予禔字三音值,而该三音值在官话音中恰有三相异对应。

惟此处所关心者仅在康熙帝为皇长子命名时所采何音(官话音),该字上古、中古汉语之发音应如何则非本文之焦点。

《康熙朝皇十四子称名与玉牒真伪》正文开始


罗盛吉(新竹清華大學歷史所研究助理)


摘要:雍正帝迫其同母弟皇十四子改名,致后世史家议「胤禵」一名是否虚构。争议焦点之一,即皇室玉牒尝遭窜改否。问题关键,亦在汉文化素养高又不忘满洲传统之康熙帝如何为皇子命名,而其读音又应如何。本文拟藉此题目略窥传统

小学用於史料辨识之一端,并探讨康熙朝皇子命名之可能规则。

雍正帝承康熙末造宽纵废弛,纠之以猛,革赋役、清隐田、设军机、广密摺、宵旰勤劳,多所建树,洵为一世英主。1 然授受之际烛影生疑,即位伊始,「雍正得位不正」已是攻讦者之口实。或谓同母弟皇十四子是膺大宝,而雍正帝改窜遗诏,竟窃神器。此疑案清史学界迄未达成共识,其中「改『祯』为『禛』说」、「夺名说」,皆与雍正帝及其同母弟之名讳有关。2「改『祯』为『禛』说」以为:康熙帝传位於原名「胤祯」之皇十四子,雍亲王胤禛(其后之雍正帝)改遗诏之「祯」字为「禛」;「夺名说」则云:雍正帝强夺原名「胤祯」之皇十四子名讳以为己名,冒称帝位合法继承人。3 二说致生之由有二:

一、今存官方史料,多称皇十四子为「允禵」。而史家考索其尝名「胤祯」,证据确凿。其余诸皇子避帝讳,但改「胤」作「允」。皇十四子何不径改「允祯」?启人疑窦。

二、「胤祯」与雍正帝之名「胤禛」,无论字型、字音,皆易相混。

上述二点实又相互关联。

延伸此二说,则有胤禵一名是否存在之议。如金承艺先生即认为,既「胤祯」为皇十四子本名,「胤禵」即纯属虚构。对此,冯尔康先生提出皇室玉牒为证,主张皇十四子确实本名「胤禵」,后尝改「胤祯」,雍正后又遭改作「允禵」。杨启樵先生则疑今存「康熙间所修」玉牒有遭窜改之嫌。概言之,关乎皇十四子之名讳,冯尔康先生主张如下变化:
初生未名(康熙二十七年)胤禵 胤祯 允禵

杨启樵先生之质疑,大略为:一、改名缺理由,与皇长子改名情况不同(见下述);二、改名后反与皇四子名讳相近;叁、改名事在玉牒无反映(与皇长子书有「原名保清」异),在弘旺书中亦无;四、康熙四十五年玉牒型制可疑。4 徵引玉牒,说服力极高,纵似稍悖常理,仍难推翻。虽然,此数份康熙朝皇室玉牒,无论是否已经窜改,本身果具如此强之证据力否?

清初定制,玉牒十年一修,分直格本、横格本与帝系叁种,每种又分满、汉文两体,各缮叁部,分藏於皇史成、宗人府、礼部叁处。5 今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原皇史成各年玉牒。冯先生指出:该套玉牒中,皇十四子名讳最早见於康熙三十六年,汉满一致,胤禵对应in ti。6 而康熙四十五年该满文玉牒中皇十四子名讳叁作 in ti,一作 in jeng,汉文亦叁作胤禵,一作胤禛(盖胤祯之误书,冯先生论之已详),冯先生认为此系改名之反映,而不尽完善。为例示玉牒对改名反映未尽完善,冯先生另举康熙十一年生之皇长子为比。皇长子本名保清,后改胤禔以从胤字辈,而满汉文本玉牒对应不一:汉文本康熙十八年、二十七年皆作「保清」,康熙三十六年、四十五年作「胤禔」;满文本则除康熙十八年作 boo cing外,余皆 in ti。若然,又另致一疑点,即,特定期间内,皇长子与皇十四子之满文名重复。盖皇十四子称「胤禵」时,其满名恰亦作 in ti。康熙帝似不应将其所生之皇长子与皇十四子命以重名。7 杨启樵先生言「禔」字数音,其一作 tí,「当时的发音可能就是这个」,「可见皇室取名也有疏忽的时候」,8 岂其然欤?

又,诚如王钟翰等先生早已指出者,胤祯之满语对应作 in jeng,「祯」字韵尾似合乎早期官话韵部归属:庚青韵或庚部。9 然庄吉发先生亦已指出:「祯」字於天命至康熙间之满语对应多作「jen」,10 与「真」(禛之同音字)同。皇十四子名胤祯时,何故独采古韵?是否亦因疏忽方取此一易与皇四子名讳相混之名?

欲探此题,整体检视康熙帝如何为其诸子命名,其汉字抉择、满文音读如何,似有必要。《爱新觉罗宗谱》内录有康熙帝所有子嗣之汉文名讳,含不序齿之早殇皇子,11 而《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民族卷》第34 册中有《玄烨谱录》一书,12 恰录有诸皇子之满汉名讳对照(惟胤字皆改允)。整理后,参考表一、表二




表二:《玄烨谱录》所见,康熙帝诸子中,胤字辈之满汉名。本表仅列非辈分字之满汉对照,另附《康熙字典》音注。同音之反切,仅取其一为代表;一字多音者,於取音栏中注出所取何音







综合表一、表二,易知至迟於康熙十九年早殇未序齿之胤禶以降,诸皇子命名特色有二:一、上一字皆排胤字辈,下一字选字皆取部首「示」部,且每多罕用吉字;二、若某字多音,满拼取音或取韵书音之北读,或取俗音,要之多同於《康熙字典》多音字之首音官话音读。14《康熙字典》虽属晚出,15 然大抵徵引详实,姑列於表二供参考。

表二所据《玄烨谱录》中,皇长子允禔(即胤禔,雍正后改胤作允)之满语拼音作 yūn jy,「禔」字读同官话音之「支 zh自」,与《康熙字典》所列首音同,不音tí。惟该《玄烨谱录》盖道光间书,此拼写确否犹或可疑。仅可充佐证。查今存康熙叁十五年满文《起居注册》内,四次提及皇长子胤禔,其满文皆作 in jy(对应音与「酳支」同),16 而非玉牒之 in ti。或谓雍正帝有窜改史料之可能,彼既捏造「胤禵 in ti」,遂变「胤禔」作「in jy」。然且不论此举大费周章,几近无聊;雍正帝如欲动手脚,大可彻底改动如杨启樵先生所言「字数并不太多,修改起来不困难」之《玉牒》,易「禔」之 ti 作 jy。不此之图,既已更改文字量多又乏篇目,难检内文之《起居注册》,17 反使《玉牒》中残存「禔」字对应「ti」之痕迹,着实匪夷所思。是则,「胤禔」满音对应作「in jy」当较为正确,而《玉牒》中皇长子之「in ti」必误。(亦参考文末表叁、推理)至於「禵」字,虽《龙龛手镜》列为「禔」之俗字,18 然明末清初流通极广之字书《字汇》、《正字通》19 均未列「禵」字,《字汇补》竟迳云「音『题』」!《康熙字典》纂辑诸臣且漏检《龙龛手镜(鉴)》但引《字汇补》,20 或者暗示时人罕有识此二字为互为异体者。

又,康熙帝诸皇子命名原则,似不避近音。「胤祺」、「胤禨」、「胤禝」、「胤禧」、「胤祁」音皆相似(满文无音调标记);其甚者,「祺」、「祁」二字於北音中竟全同,满文对应遂以前者对北雅音,后者对北俗音。21 至若皇三子胤祉之「祉」,若不论声调,音亦近「支」(即「禔」之读音);皇八子之「禩」字与皇十一子之「禌」字,在满文形略似而音亦近。22 「祯」之与「禛」,晚明已有混淆趋势,或者即便操官话音者,口语音读相同者亦众。23 康熙帝为皇十四子命名,参酌传统韵理而对「祯」作「jeng」,仅出自人为的区分。虽有理据(jen 为譌音,jeng 音较合传统韵理),恐非口语,应属「为区分而区分」耳。24从而,为皇十四子命名用「禵」字者,无论其为康熙帝或雍正帝,无论其是否知晓「禵」仅为「禔」之俗字,仍大可用此罕用吉字(一释为福)而为之作发音区分。至少应可肯定,雍正后,一为「yūn jy」,一为「yūn ti」,并不重复。

问题之所由生亦在此。据冯、杨二位先生所见,玉牒中「禔」、「禵」二字同对应 ti,则皇长子与皇十四子遂尝持重复之满文名讳。何以如此?康、雍两朝之玉牒恰仅康熙五十四年本未存世,不禁令人怀疑事有蹊跷。诚如金承艺先生之所疑,隆科多於雍正五年闰三月尝被控收藏玉牒缮录清本在家,帝以「玉牒关系紧要」降旨询问缘由,隆科多「又不据实具奏」,遂见革职并遭拏问治罪。25 若隆科多但私藏雍正二年本之玉牒,其上应已将康熙帝之第十四子改名允禵,此事应不具敏感性。但如隆科多所藏乃康熙五十四年之缮录清本,则该本应记第十四子为胤祯,此或将触动不愿「胤祯」一名存世之雍正帝(详下附论),而成隆科多所犯四十一款重罪之头一条。26康熙间,犹为皇四子之雍正帝,亦尝与父皇康熙帝并皇长子等同征漠北,相关诏令奏报,及於皇长子名讳者,亦当知悉。27 换言之,无论康熙帝抑或雍正帝,皆当知皇长子自保清改名胤禔后,下一字满拼为「jy」。玉牒中皇长子满拼作「in ti」,非惟有误,甚且可能出於仓卒修改,未及校检。本文并不主张「胤禵」一名必然出於伪造。人之更名,原因或极琐碎不足道,当时史家以为不必记,不意日后竟有如许风波。即便皇长子改名以从胤字辈,至迟康熙二十七年已然,玉牒中亦不过於康熙四十五年补记一笔。28 且雍正帝如欲造假,示部仍有字可选,不必定择易致误之「禵」字。29 皇十四子於康熙间尝更名否,固不得而知。惟玉牒竟误拼皇长子满名致生重名矛盾,则其难作论据可知。综前所论,康熙帝钦定下,「胤禔」乃「in jy」,「胤禛」是「in jen」,而「胤祯」则为「in jeng」。若玉牒中皇长子名讳满拼果作 in ti,则必有误。今本玉牒中康熙朝部分可能已为雍正帝所改。是则,不足以作皇十四子尝名「胤禵」之证。25


图一:胤禔、胤禛、崇祯、司马承祯、胤祯在康熙朝之满文写法并其汉字、拉丁字母转写对照。30

?



?
本表仅列示可能影响康熙朝皇子命名音读者。音、训大抵相同,虽或具重要意义,亦不列示。(如《集韵》、《礼部韵略》,又《洪武正韵》於此四字或未列、或官话之音读对应略似《广韵》,亦从略)其余各书或亦列有「禵」字(如《新修絫音引证群籍玉篇》、《新校经史海篇直音》等),大抵不过以「支题二音,福也」释此字,未引来源亦未断言其为俗字否,兹不具列。
表中* 原侧邻切,依韵目改。
** 其声符「贞」亦列於照母根韵。
(空白)示该书未列该字☆记号为凸显独有论点,
◆记号则为凸显「禛」字训解始误。
其余如中古韵「祯」「征」声母有别而官话混淆者,因与本文无关,不另加注。又,《合并集韵》采其声母韵母,《字汇》系列采其直音,不采反切。
表中文献说明:《说文》大徐反切:北宋徐铉於雍熙三年 (986) 作注。此处版本为台湾中华书局1975 年据大兴朱氏依宋重刊本影印。
《龙龛手镜》:辽僧行均撰於统和十五年 (997)。此引高丽版,见注18。
《广韵》:北宋陈彭年等奉诏编,成於大中祥符元年 (1008) 。此处版本见注9。
《四声篇海》:金韩孝彦撰。此引明成化版,见注20。
《合并字学篇韵备览》:明徐孝、张元善撰於万历三十四年 (1606)。此引其二部:《合并字学集篇》:依部首划分《合并字学集韵》:依韵部划分据周赛华研究,此书音系以明末北京话为基础(《合并字学篇韵备览研究》,武汉市: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此处所据版本见注20。
《字汇》:明梅膺祚撰於万历四十三年 (1615)。首部意图系统化部首查字之书。惜多以方音乱正音。此处所据版本见注20。
《正字通》:明张自烈撰,规模大於《字汇》,以方音乱正音,好驳《说文》。此处所据版本见注20。
《字汇补》:清吴任臣辑,补编《字汇》,收字稍滥,考据不精。此处所据版本见注20。
推理:
已知:0. 康熙晚期,皇长子名胤禔、皇十四子名胤祯。
1. 雍正后,官方史料多改皇十四子作允禵。

假设:2. 皇长子「禔」本读 ti。图示?

?
疑点:○1 何故择此易混之字?纵然欲示皇十四子党他人,择「祀」(同禩)岂非更佳?
○2 「禵」字新择,名「禔」者已行年五十余,盍径读「禵」若 jy?反修改大量存世禔字作 jy?且既改起居注册等,反遗易改之玉牒未改,何故?以此观之,假设2. 似难成立。雍正帝或者但粗改玉牒,至於早年起居注册等则未之动。(康熙末之起居注册,或原阙,或整篇抽去,大抵亦非改造)

附论:关於「禛」与「祯」推原论始,「禛」、「祯」二字,训解本异(《说文》:禛「以真受福」,祯「祥也」),31 韵部亦殊,乍观之,康熙帝为皇四子命名「胤禛」而为皇十四子命名「胤祯」,区别见在,似并无问题。32

然此论不过纯就理想面而言。迄於近世,「真」、「贞」二字,通语 (linguafranca) 中耿简易讹,载籍 (liber impressus) 上亥豕难分。音声之混,前已略及之。至若字型,无论本字偏旁,皆尝相误:本字有明成化六年 (1470) 之《五音集韵》误「贞观」作「真观」;33 声符则元泰定元年 (1324) 西湖书院刻本《文献通考》书唐昭宗子雅王禛与端王祯时,字型极似,34 其后误「崇祯」作「崇禛」者,不乏其例。最甚者竟使四库本失检而将世宗讳字误入书中!35(见图二)?


?
诚如冯尔康先生所言,雍正帝对具政治潜力之乃弟必须压抑之,而「禛」、「祯」二字又复极易相混。他人他词,用「祯」便也罢了,若皇十四子用之,天下谣言已多,岂不更生困扰?职是之故,雍正帝必欲抹去「胤祯」字样之痕迹,当可理解。

后记:
庄吉发、杨启樵、冯尔康、金承艺诸先生,皆笔者所敬之清史界前辈。惟诸先生或皆於声韵学稍失措意。如冯、杨二位先生似皆以「禔」字当时读若「tí」,不知此字对应官话三音中,「zhī」、「shí」二音皆较可靠且可能为康熙帝所采。又如「祯」字官话音由曾梗摄转入人辰韵,具体时间恐早於北音韵书所反映,从而「zhēng」音不过为拟古表现,并非口语,诸先生似皆未厘清此理,持续以「祯字二音」含混处理,致谜雾始终未散。再如庄吉发先生误以后人考据未详又复过度简化之《辞海》揣度两百年前之汉人发音,轻率论以「满人读汉字,与汉人读汉字,不尽相同」,殊不知除少数误读、变读外(似此者汉人亦有之),大抵而言满拼汉字对当时北音作之对应,参照传统韵书,系统整然,并非特殊。且既知满人有其口语习惯,又何能罔顾对应关系,单以满语语汇习惯断言某汉字音读?若此为然,则普通话遇一方言即应造一破音,岂刘德华仅应读若「老得格瓦」而鲁迅之迅必得读若「sin」?是则普通话之破音字将无穷无尽,不可学矣!

以上诸先生犹为论证较佳者,至於其他诸如断言「汉语里没有ki音」者,甚者如妄言满拼汉字 ki 皆为敬避(敬避者当有所敬有所避,避ci作ki,所敬者谁?所避者何?),通篇不知所云,缺乏常识,直教人齿冷!

音声训诂虽小道,於考据或不无补阙之功。本文略陈管见,尝试以语学证史,但求抛砖引玉。若能使学界更重视文史互证,则笔者幸甚!

最后是表中注解和所有引用来源:
表一的注解
○0 :满语名。
○1 :汉语名,满拼连写。
○2 :汉语名,满拼分写。
○3 :原名保清,后改名胤禔。
○4 :「胤」字辈。
○5 :满拼见诸满文起居注册。
○6 :满拼见《玄烨谱录》。

表二中的注解:

○1:参考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北京市:中华书局出版:新华发行,1988)页284–290。
○2 :疑受《字汇》、《正字通》所误。
○3 :彻母字,今音盖异乎中古韵之「有边读边」。
○4 :《玄烨谱录》未书,今据康熙朝满汉文起居注册补之。
○5 :满文无声调,i) 与 ii) 无别。
○6 :部分音盖受「叶音说」误导,不确。
○7 :同祀。音全取「祀」字。
○8 :i) 与 ii) 皆平声,中古音亦无别。
○9 :引用书目品质稍差,应举《龙龛手镜(鉴)》。又,此栏即胤祯又名。
○10 :书中 u 之旁点消失,此依注2 庄吉发先生所摘引之史料补之,谨此致谢。
○11 :lii 盖乾隆后改,此前应作 li 。
○12 :ii) 源於《字汇》,盖俗误音。
○13 :此蟹摄二等字,同音者乾隆后拼作 giyai,或为刻意复古。顺康间 –iei 应较属北方口语。
○14 :官话中止摄数韵已混,直音之误在官话无害。
○15 :盖取i) 之俗音。按:此处 ci 为送气音,必非「旨」音。
○16 :官话无入声,i) 与 ii) 无别。


引文来源
1 参见冯尔康《雍正传》(台北市:台湾商务,1992)第十七章总结,有精彩整理。
2 参见庄吉发,〈满文史?与雍正朝的?史研究〉,发表於2009 年11 月在台北举办之「?岸故宫第一届学术研讨会:为君难—雍正其人其事及其时代」;杨启樵,《雍正帝及其密摺制度研究》(香港:三联书店,1985,增订二版),页37-70;冯尔康,《雍正继位新探》(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王钟翰,《王钟翰清史论集》(北京:中华书局,2004),册2,页1064-1236;杨珍,《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第二版),页279-296;金承艺,《清朝帝位之争史事考》(北京:中华书局,2010),页82-203;金恒源,《雍正称帝与其对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页44-67。
3 参见注2 引金承艺书中多篇。
4 诸先生文俱见注2 所引。杨启樵质疑之数点,为笔者自行综合其五点并文末所概括。仍请读者再参考杨先生原文。
5 允祹等,《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乾隆十二年成书),卷1,页6。按:依冯、杨等先生所见,今存康熙间玉牒似是九年一修,与本文所论康熙帝之主要诸皇子相关者始於康熙十八年。
6 以下为打字方便,正文凡遇满文皆以von M?llendorff 式转写法转写。
7 康熙三十二年二月初十日谕内阁:「……又宗室中今名有犯者,宗人府悉察改焉。自兹以往,岁所送名,亦即详察其有犯者,驳之令改焉……」此谕当为针对远支闲散宗室而发,然亦可见康熙帝本人对此事之重视。见康熙帝《御制文第二集》(《清代诗文集汇编》景印清康熙雍正本)卷12,页6b – 7a。又,雍正十三年九月,甫即位之乾隆帝亦尝言:「朕与诸兄弟之名,皆皇祖圣祖仁皇帝所赐,载在玉牒」(《清高宗实录》,卷2,页169),皇孙犹然,当可知圣祖亦不轻忽诸皇子之名。
8 参见注2 引杨启樵文。
9 「祯」字中古汉语属清韵,见陈彭年等著,余乃永校订,《新校互注宋本广韵(定稿本)》(台北市:里仁书局,2010),页191。平水韵中梗摄庚、耕、清三韵通用,见黄公绍等著,甯忌浮整理,《古今韵会举要(明刊本)》(北京:中华书局,2000),卷8,页26a。元时官话,此字入庚青韵或庚部,仍为 –? 尾。见周德清著,陈新雄拟音《中原音韵》,附於陈新雄,《新编中原音韵概要》(台北:学海出版社,2001),附册页63;罗常培、蔡美彪编著,《八思巴字与元代汉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增订本),所附朱宗文增校《蒙古字韵》(影印大英博物馆藏本)卷上,页11a(该书页131)。主要元音改 ?,当与知照系声母卷舌化有关。其与官话人辰辙之「禛」混淆,详注23 并文末附论。
10 「祯」字早期满音参见注2 引庄吉发文,另亦见下文注23。此类对音应可证时北音早有多人读「祯」异「征」而同「真」者。「真」、「贞」、「祯」字满音对应作 jen,「政」、「正」、「徵」等字,满音对应作 jeng,俱见清初翻译诸书所译汉语人、地、宫观爵制名,兹不详引。至若雍乾之后「贞」偏旁字对应 –ng 尾,理由之一盖出於避雍正帝嫌名,未必果为口语。作为旁证,《满文老档》举凡「镇」字亦对应至 –ng 尾而非 –n 尾,而实际汉语官话韵中「镇」字显然保持 –n 尾。
11 《爱新觉罗宗谱》(北京:学苑出版社,据1938 年爱新觉罗修谱社铅印本影印)目录表甲册六至九,内文甲册页1185–1188 则为早殇诸皇子之资讯。
12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北京图书馆藏家谱丛刊.[二],民族卷》第34 册(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其中圣祖诸子载於页97–130。按:本谱题作「玄烨谱录」似不尽允当。谱内诸王宗室他人皆直书名讳,仅定亲王三代阙之(页173、193、194);且迄道光帝止诸帝皆不书,而道光帝之皇四子奕詝则仅列作皇子而直书名讳(页218),据此,可推测该谱或为道光间定王家所藏私谱。
13 本表制作型制参考阎崇年《康熙大帝》(台北市:联经,2009)书末附录二之皇子表,谨此致谢。又,《玄烨谱录》中生卒年项部分有误,参考《爱新觉罗宗谱》校正之。
14 依《康熙字典》凡例观之,「一字兼数音,先详考《唐韵》、《广韵》、《集韵》、《韵会》、《正韵》之正音作某某读,次列转音,……」,则居首者当为纂辑诸臣所相信之正音。
15 书成於康熙五十五年。出版时多数皇子皆已出世。
16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康熙朝满文《起居注册》:康熙三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康熙三十五年四月二十八日、康熙三十五年五月二十八日、康熙三十五年七月二日。感谢庄吉发老师提供资讯。
17 此处须作一说明:实则除各皇子本人上奏需用自名外,即便康熙帝称呼彼等,多半亦仅作「皇某子」(满文对应为「某阿哥」),不之名;间有及於皇子名讳者或为较重大之诏令。此故,起居注册中亦并非凡皇某子出现即有其名。亦见杨珍,《康熙皇帝一家》(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修订第4 版),页152。
18 辽,行均撰,《龙龛手镜》(??特别市:亚细亚文化社影印高丽本):页112。
19 《四库全书总目》《康熙字典》提要:「(世)所通用者率梅膺祚之《字汇》、张自烈之《正字通》」;又,朱彝尊〈重刊玉篇序〉:「今之塾师……专考稽於梅氏《字汇》、张氏《正字通》」。见《四库全书总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41,页50a;《曝书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清代诗文集汇编》景印清康熙五十三年刻本)卷34,页15a。
20 明,梅膺祚,《字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景印万历四十三年刊本)午集,页82–90;明,张自列,《正字通》(《续修四库全书》景印康熙二十四年刊本)午集下,页25–42;清,吴任臣,《字汇补》(《续修四库全书》景印康熙五年刊本)午集,页33b;康熙帝敕修《康熙字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康熙间殿本)午集下,页47b。按:纵或有某今人未见之珍本《字汇》、《正字通》收录「禵」字,而就《字汇补》补收此字观之,是二书之常见本盖未收此字。又,虽明成化版《四声篇海》(台南县:庄严文化,《四库存目丛书》景印明成化七年本)、万历间字书《合并字学篇韵便览》(《四库存目丛书》景印明万历三十四年本)亦收「禵」字,释音皆不尽同於「禔」,似未视二字互为异体,仅作同训字解。分别见《大明成化丁亥重刊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海》篇12,页55b,示部九划、页57a,示部十八划;《合并集篇》卷7,页38a、40a、《合并集韵》卷1,页19a(禔、禵)、卷9,页22a(禔)、页26a(禔、禵)。至於《龙龛手镜(鉴)》,时人或对之带偏见,参张涌泉《敦煌俗字研究导论》(台北市:新文丰,1996)页278–300。此二字之相关资讯,亦见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b/frb/frb03067.htmhttp://dict.variants.moe.edu.tw/yitic/frc/frc09017.htm
21 此处「北雅音」指见组细音字与精组细音字有别,而「脂」、「之」数韵大抵混淆之普通话前身。按:今人论见、精二组细音字之混淆,多标举乾隆后力矫时弊之《圆音正考》或承认北音之《李氏音鉴》。实则满拼汉字於天命、天聪间尝大量混淆,而满语本身牙音细音字犹在。顺治间以迄康熙、雍正,官方满文渐使见、精二组细音字对应判然,不必晚至《钦定清汉对音字式》。惟部分混淆残存於惯用语。乾隆间满拼汉字实稍向传统韵部靠拢,嘉庆后又渐趋松散。要之,「祺」、「祁」於北雅音中本应俱作「ki」,后者作「ci」实为俗音。又,胤祁生於康熙五十二年,至康熙六十一年圣祖升遐时亦已十岁,应非雍正后方命名。
22 「祉」字满拼作送气音 c?y(耻),合乎《康熙字典》所注之中古韵韵理,《洪武正韵》同。惟,题明宋濂撰,屠隆订正《篇海类编》(《续修四库全书》景印明刻本)卷19,页22a,已优先列不送气之「止」音。而《合并字学篇韵便览》(同注19)於《合并集篇》卷7,页36b,亦注「止耻二音」,《合并集韵》卷3 页13a、14b 子韵下亦列照、穿二母(此指官话中止、耻二音)。至若满文dz 音符号,纯为拼汉音所造,源自满文之s 音符号,尾则稍异。23 《合并字学集韵》(同注20)已列贞於「登」「根」二韵(卷1 页3a、卷2 页11b)。满文证据则见《起居注册》(同注16):康熙二十九年三月附阅通鉴论断语「司马承『祯』」、康熙三十年正月二十日「王梦『祯』」、康熙三十年五月二十一日「崇『祯』」、康熙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九日「崇『祯』」。又如康熙十四年赵国祯及妻卞氏封诰碑中赵国祯作 joo guwejen,见《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郑州市:中州古籍出版社:中华发行,1989)第63 册,页88,京2708 号。至若「贞」「桢」二字,大抵古今韵书、字典皆视其为与「祯」同音,於满文《起居注册》康熙二十三年七月十一日中可见「李士『祯』」(按:当作「李士桢」,汉文本误书)之桢满文亦作 jen。「贞」字亦参考台北故宫藏本雍正版《翻译潘氏总论》页41a 之「李茂『贞』」(此处 jen 未改,或因满文版刻於雍正前)、又台北故宫藏本康熙十一年之御制翻译《大学衍义》多处之「贞观」皆作 jen guwan。
甚者,乾隆版之《翻译四书》中,《孟子.万章上》之「司城贞子」亦被译作「hoton be aliha amban je? dz」(乾隆间三益堂刻本),而四库本之《御制增订清文鉴》(《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乾隆四十六年成书)竟亦不顾满文避讳常例,将「贞」字汉音对应作「je?」(卷3,页25b、卷7,页36a),与「真」同(卷11,页60b)而与「征 jeng」(卷8,页12 以下征伐类多处)异!实则所有以「贞」形声之字,本皆应收 –? 尾,而天命至康熙间满文文献中似多数已对应至 –n尾。影响所及,《西儒耳目资》虽未之误, du Halde 《帝国志》中竟使「贞观」、「崇祯」之「贞」与「祯」不同韵!亦参考钟明立,〈少数中古梗、曾摄字今读“人辰”韵探因〉,《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年第03 期,页57–61。
24 笔者稍疑满族旧俗本有偶以近音字为兄弟命名者。如太祖兄弟努尔哈齐、舒尔哈齐、穆尔哈齐、雅尔哈齐,仅稍变首音,巴雅喇则异韵。大抵为人父者,皆愿兄弟团结一心,取近音名或亦此一心态之展现,初不料或不愿料诸皇子同室操戈兄弟阋墙也。(感谢李华彦同学提供此一观点)至若诸皇子幼时称呼,恐另有小名,不致混淆。如雍正帝之子弘历、弘昼各自之幼名实为元寿、天申,参见杨启樵〈故宫密档暴露康雍乾三朝秘辛〉(四)乾隆幼名及雍正诸子处境,见《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香港:商务印书馆,2000)。
25 《清世宗实录》,卷55,页846、卷58,页883。26 《清世宗实录》,卷62,页947-949。27 同注16:康熙三十五年昭莫多之役期间,太子监国,而皇长子、皇三子、皇四子等皆随驾北征,皆有奏报与表现。彼等名讳俱见载於该时期之满、汉文起居注册。
28 参考注2 引冯尔康文。按:笔者虽主张玉牒不尽可靠,惟皇长子何时改名,当非雍正帝所关心,不必作假。
29 例如「祊」:门内祭、「」:除灾求福(祓之异体)、「祫」:合祭、「祰」:祷、「禈」:祭、「?」:福、「禬」:除殃祭,等等,似此训解似「禩」(祀)似「福」者犹有。雍正即位时《康熙字典》早已出版,捧字典随手挑字,盖非难事。
30 满文部分:前四者摘自康熙朝起居注册:康熙三十五年七月二日、康熙三十五年四月二十三日、康熙三十五年五月二十一日、康熙二十九年三月附通鉴论断语,详注16、注23;「胤祯」摘自冯尔康前引文,谨此致谢;最右方之「崇祯」则摘自满文《圣祖仁皇帝实录》(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卷300,页15a,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甲午圣祖遗诏内文,「祯」字满拼异乎多数康熙朝所拼之「祯」。
31 按:《合并集篇》(见注20)中「禛」字释作「音真,禛祥」(卷7,页38b),与传统异而与「祯」字训「音征,祯祥」极似(卷7,页38a);《正字通》「禛」字项下直接主张「同祯」(午集,页39a);而康熙三十年佟世男《篆字汇》(《四库存目丛书》景印清康熙刻本)「禛」字项亦释「同祯字」(午集,页47a)。此说固当为识者所笑,如顾景星《黄公说字》(《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据淸钞本影印)即辟其非(午集,页20b)。然亦可见二字易混之趋势。
32 诚如冯、杨二位已指出者:圣祖《御制文三集》卷14,页12–14,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初十日〈谕宗人府〉一文,不但证成皇十四子名「胤祯」为实,亦证成皇四子名「胤禛」为实。即,此二名分别为二不同人物所有,非甲盗乙名或其中任一纯属虚构。四库本圣祖《御制文三集》卷十四该文(文渊阁本,页8b)反弄巧成拙,既略去列名皇三子胤祉后之皇四子世宗御讳,又改皇十四子作允祯而非允禵!
33 韩道昭著,甯忌浮校《校订五音集韵》(北京市:中华书局,1992),该书以《大明成化庚寅重刊改并五音集韵》为底本,於校订本页8 有误书「真观」。甯忌浮主张此为「贞」、「真」二音相混之证,惟字型致譌亦为可能之一。
34 马端临,《文献通考》(北京市: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中华再造善本》系列据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泰定元年西湖书院刻本影印)卷276《封建考十七》唐昭宗子。元本仅字型易混,其后四库本《文献通考》或因避世宗讳,彻底混书二人作「祯」。
35 以下仅举《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诸书:清圣祖敕编《佩文韵府》卷99 之8,「漠」字「合气於漠」条(商务版页1027–453):按,司马承禛当作司马承祯为是。又雍正版《四川通志》卷2「直隶叙永厅」小字注(商务版页559–83)。又乾隆版《江南通志》卷164「庐州府人物」「李籛」(商务版页511–711)。


[ 此帖被maudlin在2012-07-25 05:27重新编辑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长乐未央 贡献值 +10 2012-07-16 录入辛苦
隐藏评分记录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maudlin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maudlin 离线
级别: 六品内阁侍读
UID: 29025
精华: 2
发帖: 191
金钱: 286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630(时)
注册时间: 2012-01-31
最后登录: 2016-02-26
1楼  发表于: 2012-07-22   
这篇文章比较长,总结下我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

1.作者认为玉蝶的确有被换过的可能性,所以里面的‘胤禵’不能证明十四是否曾用过这个名字。

2.但是杨先生和其他先生用以推断出十四原名胤祯的的某些论据也有问题。

(1)比如说老大的褆字应读ZHI,而不是TI,玉蝶上只是不小心写错而已。(这反驳了认为康熙不可能给儿子起重复的满文名从而认为‘胤禵’是虚构的说法)

(2)根据康熙给皇子命名的规则,似乎不避近音,而且‘胤祯’的满文标记似乎是故意选择了与‘胤禛’相区别的读音标记法(另外一种读音标记和胤禛完全相同),所以康熙给十四改名,选取这个和老四相似的名字不是不可能的。(反驳了杨先生认为康熙不可能给18岁儿子取和28岁儿子如此容易混淆的名字)

3.康熙如果真的给十四改名胤祯,当时或许没有想那么多,只是在理想化情况考虑,实际上祯禛二字的确很容易混淆,连四库全书里都有不少混淆的错误。所以在当时传言得位不正的情况下,雍正肯定异常敏感,抽换玉蝶,不想留下任何‘胤祯’这一名字的痕迹也是说得通的,同时或许也解释了隆科多当时藏玉蝶,雍正为什么会那么生气,因为那本玉蝶可能上面还留有‘胤祯’,触动了雍正敏感的神经。

综合来讲,十四是否曾用过‘胤禵’仍然不得而知,而不能肯定说一定没有用过。

以上是我理解的作者的观点。
[ 此帖被maudlin在2012-07-22 11:28重新编辑 ]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maudlin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6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4-06-11
2楼  发表于: 2014-01-20   
这个MARK下,明天看,和吴秀良先生的文字做下对比~~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雍正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Tai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泰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