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
主题 : [转帖]雍正帝与圆明园by阎崇年
jiojio 离线
级别: 九品司书
UID: 2106
精华: 0
发帖: 5
金钱: 19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03
最后登录: 2006-11-09
楼主  发表于: 2006-11-07   
0

[转帖]雍正帝与圆明园by阎崇年

之前看到的文,不知有没有人转发过,如有就请斑斑删去好了。另,本人尚属初级四饭,所以文章若出现不实处,还请各位大人指正~~~

 

圆明园的第一主人是雍正帝,他继位后不出巡,所在之处除了紫禁城就是圆明园,最后又死在圆明园。雍正帝与圆明园结下了不解之缘。

  圆明园的文化基因

清朝的皇家园林,要从满洲的文化特征说起。

  满洲先世过着牧猎生活。满洲牧猎文化对北京城外和京畿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大规模地兴建皇家苑林。其中以康、雍、乾三帝为甚,而雍正帝是承上启下的。

  先是睿亲王多尔衮率清军占领北京,御政中一件大事,就是定都的问题。多尔衮建议迁都北京,但其胞兄英亲王阿济格反对,认为应该趁此机会大肆屠戮,留下诸王镇守燕京,而大部队或者还守沈阳,或者退保山海关。上述意见如被采纳,燕京宫殿必遭残毁,北京清代皇家园林也无从谈起。然而,多尔衮向顺治帝奏言,说“燕京势踞形胜,乃自古兴王之地,有明建都之所”,建议迁都于此。年方7岁的顺治帝,自然采纳多尔衮迁都之奏。同年十月一日,顺治帝因皇极殿(今太和殿) 被李自成焚毁,便在皇极门(今太和门)基址上张设御幄,颁诏天下,定鼎燕京。

  此前,在北京都城历史上,凡是牧猎民族建立的王朝,都大规模地兴建苑囿行宫。契丹建延芳淀(今京东),女真建太宁宫(今北海),蒙古辟飞放泊(今南苑)等,都是例证。而明朝汉族朱家皇帝,属传统农耕文化,喜静怠动,不善骑射,囿于宫廷,沉湎声色。但满洲先民是关外的牧猎民族,他们喜林莽、长骑射,喜凉爽、恶溽暑。满洲建立的清朝,其前期又呈现一统富强的局面。这就使得清朝皇家苑囿行宫的兴筑,达到了中国皇朝园林史上的高峰。

  顺治时期,清军入关不久,满洲骑射习俗,保留尚多,眷恋自然。多尔衮曾谕建喀喇避暑城,便于在京城之外往来避暑。多尔衮死,此意遂罢。顺治帝虽修葺南海子,但他笃信佛教,痴情董鄂妃,又过早离世,没有大兴园林。康熙兴建畅春园,游幸静宜园(香山)、静明园(玉泉山),其规模都不算大。康熙经始的避暑山庄和木兰围场,虽是满洲牧猎文化在园林艺术上的两颗明珠,但限于当时财力拮据,囿于康熙节俭本性,没有将造园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雍正继位后,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圆明园。

  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君主

  圆明园在北京城西北郊,畅春园(今北大西)之北、清漪园(今颐和园)迤东,原为明代一座私园,清初成为官园。康熙三十七年(1698)皇四子胤禛被封为贝勒,四十六年(1707)十一月十一日,胤禛请康熙帝从畅春园到他的园子吃饭。时康熙帝以畅春园作为紫禁城外的治居之所,胤禛随驾护跸,可能受赐园子。有学者认为:这所园子就是后来的圆明园。

  四十八年(1709)胤禛晋封为雍亲王。对父皇赐园,略加修葺,增建堂馆,粗具规模。园名为康熙帝所赐,雍正帝《御制圆明园记》说:“园既成,仰荷慈恩,锡以园额曰‘圆明’。”圆明园的匾额有两方:其一为康熙帝手书,悬挂在大殿;其二为雍正帝手书,悬挂在大宫门。

  雍正帝继位后,圆明园由藩邸赐园,而成为皇帝治居之所。雍正二年(1724)正月,雍正帝一边服丧,一边兴建园林。同年设圆明园八旗。三年(1725)八月,雍正帝服丧期满,开始到圆明园居住和理政。圆明园从此开始成为清帝治居的御园。后每年春末到秋初、秋末至春初两个时节到园中治居成为定制。雍正帝住圆明园的原因,一是嫌宫内窒息嘈杂,二是喜园中景物宜人,三是宜于酷暑纳凉。这年,开始大修圆明园,后逐渐完成二十余处重要景点建筑群。就是说圆明园已经初步具备朝廷、衙署的规模,可以在这里御政。

  但是,这时雍正帝继位不久,忙于巩固权力,敛于建筑奢华,崇尚康熙俭朴风气,没有大兴土木建筑。所以,乾隆帝说:其建筑“不尚其华尚其朴,不称其富称其幽”。

  圆明园同皇宫一样,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

  外朝区在园的南部,前为大宫门,门前为左右朝房。其后,东为宗人府、内阁、吏部、礼部、兵部、都察院等,西为内务府、户部、刑部、工部、钦天监等。大宫门内为出入贤良门,又称为二宫门。门额为雍正帝手书。门前有河,河形如月。

  门内正中为“正大光明殿”,是为雍正帝坐朝听政的殿堂。殿联:“心天地之心而宵衣旰食;乐兆民之乐以和性怡情。”雍正八年(1730)元宵节,这里安设鳌山灯,“万国来朝鳌山灯”。其东侧为“勤政亲贤殿”(又称“勤政殿”)。雍正帝日常上午在这里批阅奏章,召见大臣,处理政务。殿额为雍正帝手书。殿后楹额是雍正帝亲自书写的“为君难”。为君与为臣孰难?乾隆帝有个解释:“为君难,为臣不易。”创业与守成孰难?乾隆帝也有个解释:“创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将为君与为臣、守成与创业之两难算都说全了。

  雍正帝为此殿命名为“勤政”,是他的一种理政价值取向。在中国皇朝历史上,纵观中国历史上349位皇帝,像雍正帝那样勤政的君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在位期间,自诩“以勤先天下”,不巡幸、不游猎,日理政事、终年不息。仅以朱批奏折而言,雍正朝现存汉文奏折35000余件、满文奏折6600余件,共有41600余件,他在位12年零8个月,实际约4247天,平均每天批阅奏折约10件,多在夜间,亲笔朱批,不假手于他人,有的奏折上的批语竟有1000多字。所以,“勤政”两字是雍正帝为君的一个特点。

  雍正八年(1730)八月十九日,京师地震。雍正帝“偶先登舟”,游荡水中,虽有地震,未受惊吓。

  有犬马之好的节俭皇帝

  圆明园内廷是雍正帝及其后妃生活之区,建筑繁多,景色秀丽。

  “正大光明殿”的北面有湖,湖后为“九州清晏殿”。这是雍正帝寝息之所。以“九州清晏”为殿名,寓意国泰民安,海宇升平。乾隆帝曾作诗道:“昔我皇考,宅是广居,旰食宵衣,左图右书,园林游观,以适几余。”它的前面第一层殿,悬挂康熙帝御书“圆明”匾额。其上二层就是“奉三无私殿”。殿附近有牡丹台,乾隆帝改为“镂月开云”,为圆明园全盛时四十景之一。这里有一个故事。康熙六十一年(1722)三月,康熙帝游幸圆明园,雍亲王胤禛和后来的乾隆帝弘历,在牡丹台迎驾銮舆,聆听训诲,陪侍赏花,与宴引觞。祖孙“三个皇帝”聚于一堂,其乐融融。可说是清代历史上的一桩政坛趣事,也是一桩家庭趣事。后来乾隆帝题其额为“纪恩堂”,以纪念这件旷世盛事。

  “慈云普护”在“九州清晏”后湖对岸,是一所观音庙。雍正帝写诗云:“夜静梵音来水面,月明渔唱到窗边。虚堂虑息难成寐,冰簟心清即入禅。”说的是他夜深人静心绪万千的心境。雍正帝崇佛信道,他延请道士张太虚、王定乾等到圆明园内炼丹,以求吞服灵丹妙药,长生不老。结果不灵,还是死了。雍正帝刚死,新君乾隆帝下令驱逐张太虚等道士,并严谕他们不许透露宫中只言片字。乾隆帝对圆明园中道士的严厉态度,从侧面反映出可能同其父食道士烧炼丹药致死有关。但这类宫闱秘事,要确证定论,说易而实难。

  圆明园西边有西山,借景入园,北远山村,西峰秀色 湖光山水,令人心旷神怡。雍正帝有“四宜书屋”景区。“四宜”取意“春宜花,夏宜风,秋宜月,冬宜雪。”一年四季,宜于居住。雍正帝常休憩于此,他的诗集名《四宜堂集》。另外,还有“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杏花春馆”、“鱼跃鸢飞”、“平湖秋月”、“万方安和”等景区。

  “万方安和”建筑在水上。图呈※字形。构思巧妙,建筑奇特,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乾隆帝诗云:“四面尽通廊,中间正且方;周旋皆中矩,镇静以持纲。”它四面通明,冬暖夏凉,沿廊漫步,如在水上。所以雍正帝乐于在此游览,赏心悦目。

  雍正帝在生活上表面节俭。举一个例子。福建巡抚黄国材雍正三年(1725)六月初三日的奏折上,雍正帝朱批道:“奏事的折子也一概用绫绢为面,物力艰难,殊为可惜,以后改用素纸就行了。”虽然折子面用绫绢有限,但说明他惜物节俭。雍正帝遗留下的朱批谕旨,许多是把纸张裁成小条,表示他注意节约纸张。

  雍正帝在园中,喜欢雕虫玩物、西洋奇巧。一次他给内务府的上谕中,详细说明所需香袋的制作式样:“著照现在挂的香袋式样,用象牙雕刻透花做一对。象牙墙像火镰包的掐簧,两面盖,透地糊纱,或盛鲜花,或盛香,皆用得。香袋边不必做挑出去的丝子挂络,底下要钟形,上边要宝盖形,中间或连环、方胜俱可。钦此。”雍正帝还有犬马之好,屡次谕示制作狗衣、狗笼、狗窝、狗套头等。他还亲自规定样式,做成后又多次修整。对于西洋器物玩意,他很喜爱,如通天气表(温度计)、千里眼(望远镜)、眼镜等物,并令内务府造办处仿制。

  雍正帝在圆明园中是否喝酒?他的父皇康熙帝不大饮酒,更反对喝得酩酊大醉。《大义觉迷录》中曾静列雍正帝十大罪状之一为酗酒。当时传说他天天饮酒,有时与隆科多喝到深夜,把隆科多灌醉,让人抬出园去。又传说他与诸王、大臣在龙舟上赌博酗酒。这些多是野史传闻。雍正帝的《花下偶成》诗云:“对酒吟诗花劝饮,花前得句自推敲。九重三殿谁为友,皓月清风作契交。”这说明雍正帝喝酒,但是否喝得烂醉,本文就不作讨论。

  雍正十三年(1735)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死于圆明园九州清晏寝宫。

  乾隆继位后,开始大兴圆明园工程,圆明园进入鼎盛时期,成为汇聚中华五年文明的精萃的“万园之园”。而1860年的英法联军入侵和1900年的八国联军再次入侵,使圆明园最终遭受焚毁,“可怜一片繁华地,空见春风长绿蒿。”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jiojio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张宝儿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2174
精华: 0
发帖: 18
金钱: 36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6-11-10
最后登录: 2014-03-21
1楼  发表于: 2006-11-14   

好文!我就纳闷,圆明园早已焚毁,怎么阎老师知道得这么清楚?可惜我们的四四啊,虽然是位勤政爱民的好君主,可惜竟然相信长生不老之说,听道士胡诌,也不想想在他之前有哪个君主靠服丹药长生不老过呢,真是郁闷!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张宝儿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司徒凌月 离线
级别: 认证会员
UID: 1543
精华: 0
发帖: 130
金钱: 146 枚
威望: 100 点
金币: 500 个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6-04-07
最后登录: 2013-06-20
2楼  发表于: 2006-11-17   

阎崇年还说过四的好话啊?看来是我冤枉他了。

一直就不喜欢他,现在想起来都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了,我一直以为是因为他说雍正不好才讨厌他的,既然不是,那我当初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讨厌他呢?

某月无限疑惑中。。。。。。



天不能拘,地不能束,心之所至,言必随之,行必践之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司徒凌月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6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4-06-11
3楼  发表于: 2006-11-17   

汗,我之所以对他感觉不好,是因为错漏太多。比如说老爷子拔出小刀要杀的不是十四,而变成了九;比如把雍正的元配的姓氏说成他养母孝懿仁皇后的姓氏。

不过他清代前期的讲的倒是不错,因为他专门研究那个的么。说真的,我觉得还是请在各个阶段有深入研究的不同学者来讲比较好。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xmflower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5986
精华: 0
发帖: 48
金钱: 67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6-01
最后登录: 2008-07-26
4楼  发表于: 2007-06-28   

为什么有些人一听到炼丹服药就认定是寻求长生不老呢?或许不过为治病救人而已。方法好不好另说,目的见识总是有别的。

我的一位长辈,大学教师,也算是文化文明人了。到了癌症末期,我们通常的“科学方法”已束手,只能病急乱投医。也看着老军医小广告之类,死马作活马医了。更何况古人呢。雍正七八九年那场病后,只怕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说到阎崇年,那天上书店,看到一溜子“正说清十二帝”,“正说清十二臣”,“正说清十二王”,“正说明十二帝”等等,书面装潢也类似。一架子排开,蔚为大观,百家讲坛火爆可见一斑。不知这是不是有益于普及,而有害于研究呢?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xmflower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水佩风裳 离线
级别: 七品翰林院编修
UID: 2093
精华: 1
发帖: 83
金钱: 252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15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02
最后登录: 2009-11-25
5楼  发表于: 2007-06-28   

今天在颐和园写生,真是车水马龙,人满为患。而经过圆明园时虽然是第十二届荷花节,却总觉得只是外表富丽,实在难掩内部的萧条。前一段时间在圆明园测绘时,有同学感叹说,要是圆明园没被烧,颐和园现在就得是免费,还没人看。

现在圆明三园中只有绮春园和长春园开放,真正的中心——圆明园是看不到的,万方安和、九州清晏等四十景只能完全靠文字和图咏来想象了。老康和四四的手书也是无缘得见。

另,四面尽通廊,中间正且方。这也叫诗啊!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太上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钟,正在吾辈。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水佩风裳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董鄂德云 离线
级别: 四品都察院六科掌印给事中
UID: 1750
精华: 0
发帖: 315
金钱: 383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34(时)
注册时间: 2006-09-23
最后登录: 2017-09-01
6楼  发表于: 2007-06-28   
以下是引用水佩风裳在2007-06-28 16:55:45的发言:

今天在颐和园写生,真是车水马龙,人满为患。而经过圆明园时虽然是第十二届荷花节,却总觉得只是外表富丽,实在难掩内部的萧条。前一段时间在圆明园测绘时,有同学感叹说,要是圆明园没被烧,颐和园现在就得是免费,还没人看。

现在圆明三园中只有绮春园和长春园开放,真正的中心——圆明园是看不到的,万方安和、九州清晏等四十景只能完全靠文字和图咏来想象了。老康和四四的手书也是无缘得见。

另,四面尽通廊,中间正且方。这也叫诗啊!

     可是有好多人相信乾隆是清朝甚至整个封建社会少有的皇帝诗人,真叫人无语!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董鄂德云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羽扇纶巾 离线
级别: 九品司书
UID: 6405
精华: 0
发帖: 9
金钱: 50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6-20
最后登录: 2007-08-18
7楼  发表于: 2007-06-29   

今天在土豆网里看了<圆明园>纪录片.乾隆一生写了几万首诗呢~

可惜四四顾着朱批,没留下多少诗..

四四喝酒是正常事叻~~

..能见上雍正一面就好了!(哈哈..开个玩笑..)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羽扇纶巾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阿响 离线
级别: 六品内阁侍读
UID: 2438
精华: 0
发帖: 125
金钱: 151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05
最后登录: 2012-07-29
8楼  发表于: 2007-06-30   
乾隆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流传下来的却没几首,你就知道他这水平了...........
在梦境与黎明的交接,曾经是我红底金字的爱。最明亮时总是最迷惘,最繁华时也是最悲凉。重重烟树,浩浩云山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阿响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梨花若雪 离线
级别: 版主
UID: 4220
精华: 0
发帖: 318
金钱: 717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7-03-26
最后登录: 2012-02-21
9楼  发表于: 2007-06-30   
以下是引用阿响在2007-06-30 06:58:12的发言:
乾隆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诗,流传下来的却没几首,你就知道他这水平了...........

乾隆的诗作有大概四万二千多首,差不多跟《全唐诗》有一拼了,不过数量上去了,质量就难说了,传世的佳句着实不多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梨花若雪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乾隆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YU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裕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