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主题 : [分享]雍正皇帝上谕与多元文化教育
舜颜 离线
级别: 版主
UID: 1727
精华: 2
发帖: 167
金钱: 500 枚
威望: 995 点
金币: 100500 个
在线时间: 8(时)
注册时间: 2006-09-11
最后登录: 2013-06-2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0

[分享]雍正皇帝上谕与多元文化教育

以下文字取自雍正的上谕。这篇上谕,最初是在《大藏经.十善业道经》前面上谕代替了序文。但是这个上谕不完整,只有一半,它是节录的。但在《道藏》总目录前面有雍正五篇上谕,这篇也在其中,是完整的。知道《大藏经.十善业道经》前面这一段只节取了一半,这篇文章是雍正皇帝自己写的,非常难得。
意外从关于佛经的文章中看到「雍正皇帝上谕」。原来某四在十一年就提出「三教合一」。那个时候中国的宗教有儒、释、道三家,这三家彼此互相批评,互相毁谤,雍正他提出他的研究,他的看法,认为三教在形式上虽然有不同,但是在实质上是相同的,无非是教人为善,这是相同的。那么在道教里面,它也有这篇上谕,而且比藏经里面多了很多;我才晓得藏经里面是节录的,道藏里面是完全的。所以雍正皇帝真正是提倡现在国际上所讲的多元文化的先驱,我们可以认定他是多元文化的创始人

惟三教之觉民於海内也。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贯通。於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

  这是第一段。第一段雍正皇帝叙说当时社会三教鼎立纷争的状况。这个状况不但不能改善,而愈演愈烈,现在不但是三教纷争,自己宗教里头也是门户对立。以佛教来说,佛教传承到中国,在隋唐时代祖师大德依照经论修学,建立了十个宗。十宗所依据的经论都是佛说的,都是佛的学生,就像现代一个大学,宗就如同学院;这个大学有十个学院,同一个宗下面又分很多派别,这宗派的形成。派别还是依照本宗所依靠的这些经论为主修,也有采取其他经论做为补充教材。
宗教教育都是圣贤的教育,雍正皇帝讲得好,『朕』是他自称。他对於当时社会的宗教,只有三教,那时候还不称宗教,儒教、道教、佛教。实在讲,在那个时候这个『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社会教育,儒家的社会教育,道家的社会教育,佛家的社会教育。雍正那个时候「宗教」这个名词可能刚刚传到中国来,宗教这个名词是西方的,西方有宗教,先传到日本,由日本传到中国。这三教教学的目标是『觉民』,都是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这叫觉民。儒、释、道,三道教学的目标都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宗旨跟目标完全相同。雍正高明,他明了。『海内』,这两个字是代表全中国,在全中国的教学宗旨是破迷开悟,目的是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理同出於一原』,这个理非常之深。『道并行而不悖』,这个道是讲方法,教学的方法、教学的手段没有违背。佛教化众生不违背破迷开悟,不违背离苦得乐。儒也是教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道家亦复如是,所以理跟道的原理原则跟方法手段没有违背。不但是儒释道三家理道不相违背,在这个世界上东西方所有的宗教,我们把宗教的创始人用现代学术名称来称,宗教家,基督教的耶稣,摩西,伊斯兰教的穆罕默德,这些人物你仔细去观察,他们所讲的理,他们所行的道,有没有违背破迷开悟?有没违背离苦得乐?没有,都是教人破迷开悟的,都是教人离苦得乐的。
  这两句话不容易说出,我们常常讲要不是过来人说不出来。过来人就是底下讲的『豁然贯通』。雍正皇帝是豁然贯通,他能说得出来。所以他对於儒释道平等的恭敬、平等的尊重、平等的学习,他得受用。可是社会上一般人,学道也好,学佛也好,学儒也好,学得都不够。譬如我常用树木在譬喻,我们现在用手指,好像这是儒、释、道,这是基督、这是伊斯兰,这是五个教,五个教彼此对立。
下面讲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就是互不相让,这个错了。雍正这些话我们能够体会到,他为这些事情非常惋惜,我们读了也感觉到深深的遗憾。积极的方面我们要知道改正,要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人生在这个世间真正目标是要提升自己的灵性,换句话说,就是破迷开悟。离苦得乐那是果报,那是自然的,必定得到。四四是不是对当时兄弟之间的争权夺位也感到了遗憾……
我们再看第二段。
  【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於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这一段雍正说出他对於三教的看法,确实跟一般人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贯通了。第一句话说得好,他对於三教『亦惟得其平而已』。平是平等,平等是道,所谓道也者就是自然的法则,自然的运作是平等的。在佛法里面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佛是不是从心想生?是的,佛是从什麽样的心想生出来的?大乘教上告诉我们,平等心。诸位要知道,这个佛是指包括法身大士,也就是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教初住菩萨得平等心;平等心是真心,平等心是大菩提心。佛是从平等心生的,菩萨是六度心,缘觉是因缘心,声闻、阿罗汉是四谛心,再下面是六道,六道讲天道十善心,人道五戒心,畜生道愚痴心,饿鬼道贪吝心、悭贪心,地狱道瞋恚心。十法界的业因虽然很复杂,复杂里面最重要的佛给我们说出来,你看看雍正为得其平而已。下面这是说明平等心看这个问题是什麽个现象。
  平等心『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异,我们常讲存之;同,求之。这我们容易懂,我们对一切宗教它有相同的地方我们求,把它发扬光大,不相同的地方暂时放在那个地方,连讨论批评都不需要;就是不一样的地方我们不谈,同样的地方我们把它发扬光大。这在修行、求学是正确的态度。为什麽?我们现在看到形迹之异,不一样的地方,也许我们入的深度还不够,所以看到有不同的地方。如果达到一定的深度才晓得里头有它的道理在,没有矛盾、没有冲突。现前看到矛盾冲突是我们自己智慧达不到,所以才有这种现象发生。不但理深,事也深。所以那不一样在外面,外面它的仪规不相同。
-------------------

某四的造诣真的很高,我好开心呀。这个PDF文件一共有5个,前面我试着发了1个,但显示是一个“X”的小图表……谁有需要的话告诉我,我转发到你邮箱。
此帖售价 0 金钱,已有 1 人购买
若发现会员采用欺骗的方法获取财富,请立刻举报,我们会对会员处以2-N倍的罚金,严重者封掉ID!
时迟迟其日进兮,年忽忽而日度。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舜颜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大白菜 离线
级别: 贵宾

UID: 1139
精华: 25
发帖: 3026
金钱: 500330 枚
威望: 5000 点
金币: 300000 个
在线时间: 274108(时)
注册时间: 2005-11-16
最后登录: 2010-01-18
1楼  发表于: 2006-11-27   
《大义觉迷录》实在是好书,一再申讲“华夷”不可“殊视”的道理。

孙中山原来喊的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后来看了《大义觉迷录》,也搞起五族共和来了。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大白菜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桃佑 离线
级别: 认证会员
UID: 1557
精华: 0
发帖: 252
金钱: 324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18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04-08
最后登录: 2010-04-13
2楼  发表于: 2007-06-14   

求证!!

下面这篇,除了第一第二段,其他的应该也是某四的原文吧?那么这个最初是出自哪里的?我只知道时间大概是十一年。

雍正皇帝上谕

  朕惟三教之觉民於海内也。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人惟不能豁然贯通。於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闢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
  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於善。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於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

  昔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何尚之对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於家,万刑息於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
    而佛教之化贪吝、诱贤良,其旨亦本於此。苟信而从之,洵可以型方训俗,而为致君泽民之大助。
    其任意詆毁,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论者,皆未见颜色,失平之瞽说也。

  朕居藩邸。留心内典。於性宗之学。实深领悟。御极以后,宵旰靡遑,且恐啟天下以崇尚释教之疑,是以未尝形之谈论。欲俟庶政渐理,始举三教合一之旨,提撕警觉,以明互相詆毁者之非。今邇十年矣,听政餘暇,偶将朕之所见,并昔人论说数条,举以示天下之学道者:
  一、古人有曰:「周孔六经之训,忠孝履其端。李老二篇之言,道德创其首。瞿曇三藏之文,慈悲为其本。事迹虽异,理数不殊,皆可崇可慕者。」
  二、又有曰:「儒以正设教。道以尊设教。佛以大设教。观其好生恶杀,则同一仁也。视人犹己,则同一公也。惩忿塞欲,禁过防非,则同一操修也。」
  三、又有曰:「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
  四、又有曰:「佛之言性,与诸书同,圣人同,其性则广为道德。人能同诚其心,同斋戒其身,同推德於人,则可以福吾亲,可以资吾君之安天下。」
  五、又有曰:「佛之道与王道合。王道者,皇极也。皇极者,中道之谓也,佛之道亦曰中道,不偏不邪,其旨相同。」
  六、又有曰:「佛教之设,使人弃华而就实,背偏而归善。由力行而造於安行,由自利而至於利彼。其为生民之所依归者,
  七、又有曰:「人谓释氏惟务上达而无下学。不思释氏之六波罗蜜,由禪定而到彼岸,岂非下学上达之旨乎。」
  八、又有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盖道者,先天地而生,亙古今而常存。圣人得道之真以治身,以其绪餘土苴治天下国家,岂不大哉。」
  故圣人,或生於中国,或生於西方,或生於东夷,西夷。生虽殊方,而其得道之真,若合符契,未始殊也。以上八条,皆於圣贤之理,同流共贯,未见其为谬异也。
  三教虽各具治心、治身、治世之道。然各有所专,其各有所长。各有不及处,亦显而易见,实缺一不可者。
    夫习释道之学,虽有偏有正;而习儒者之学,亦有真有伪。即如释中以狂空欺世;道中以邪术愚人,是固释道之罪人也。亦如儒中博览诗书,高谈仁义,而躬蹈乱臣贼子之行者,谓非名教之罪人乎。
  若掩人之长,而斥其短;隐己之短,而夸其长。互相肆口詆排者,皆私诈小人形态,非仁人君子,怀德抱道之所为,亦徒见其不自量耳。
  数年来,有请严禁私自剃度者;有请将寺观改为书院者;有县令无故毁庙逐僧者,甚至有请僧尼悉行配合夫妇,可广增人丁者。悖理妄言,惑乱国是。不思鰥寡孤独,为国家所矜恤。彼既立愿出家,其意亦为国家、苍生、修福田耳。乃无故强令配合以拂其性,岂仁君治天下者之所忍为乎。因皆下愚小辈,朕亦未穷治其妄诞之罪。至於品类不齐,其中违理犯科者,朝廷原有惩创之条。而其清修苦行,精戒明宗者,则为之护持。其邪说外道,则严加惩治。如道忞、行峰、之纪载谬妄;法藏、弘忍、之魔说猖狂。朕悉降旨指摘,决不令混冒正法,以致真伪罔辨也。朕於三教同原之理,探溯渊源,公其心而平其论。令天下臣庶佛仙弟子,有各挟私心,各执己见,意存偏向,理失平衡者,梦觉醉醒焉。故委曲宣示,以开愚昧。凡有地方责任之文武大臣官员,当诚是朕旨,加意护持出家修行人,以大公同善之治。特諭。



扶风而立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桃佑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雍正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Tai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泰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