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房是备膳的厨房。清宫内有皇帝、皇后用的御膳房、御茶房,有皇太后用的寿膳房,皇子皇孙们用的饭房及掌宫中大宴的外膳房、御茶膳房等专用膳房。其他无力附于御房的主位,则自立或合立饭房。
早在清入关前的后金时期,后金宫廷就设有御膳房和专门厨师为汗王努尔哈赤备膳。太宗皇太极时期,在盛京的清宁宫后建有“仓后阿毋孙房东西所十四间”。“阿毋孙房”,乃满语,汉意为“膳房”,亦御膳房,是供皇帝、皇后、妃等内廷主子们制作珍馐肴馔的地方。当时,还建有十间存储各种肉食野味的转角“肉楼”,大清门还建有熬蜜房、放炭楼以及东果楼五间、西果房五间、粉子房三间、蜜库两间。
清皇室入关后,沿袭明代皇帝的膳房为御膳房。明代的御膳房设在紫禁城内西路养心殿南面的一座院落里,是明代祖制宫中膳房。膳房门原在北墙设门于养心殿院落相通,同使用一座门,即膳厨门。清承明制,以明御膳房为清帝膳房,但对膳房院落作了修改。
清代御膳房在养心殿一区的遵义门南另辟一东向门,成为独立的膳房区域。
清代有十位皇帝的日常膳食都是出自这里。御膳房南北面七间通连大房,院内有两口水井,供御膳房食用及洗涤。御膳房后有一独立院落,称“养南大库”,使御膳房临时存贮粮、油,食用调料的地方。清代皇帝自雍正开始都以养心殿后殿为寝宫,在养心殿前殿办公。依清帝的饮食习惯,用膳有固定时间,无固定地点。卯时起床,开始办公。一日两正膳,早膳辰正,晚膳申时,早膳大多在哪里办公就在哪里传膳。养心殿与御膳房为相邻的南北两座院落。皇帝在养心殿正殿批阅奏章、召见臣工、处理政事之后,就到养心殿冬暖阁休息、进早膳。只要皇帝说一声“传膳”,背桌子的太监立刻把三张正方形的膳桌一字摆开,送膳太监手捧膳盒,从御膳房一溜小跑到养心门。然后放慢脚步,一个挨一个,整齐有序的排着队走进养心殿,把饭、菜、饽饽、粥、汤等逐一摆在长长的膳桌上。长桌摆满,意味着御膳已齐,膳房首领太监,请皇帝进膳。
清帝膳房还有重华宫厨房。重华宫是明清皇子居住的乾西五所之一的“二所”,乾隆皇帝继位前的潜邸。乾隆当皇帝后,早膳经常在养心殿的冬暖阁,晚膳和酒膳就在重华宫和重华宫西部的漱芳斋等处。
皇后、皇贵妃等膳房都设在她们居住的东西六宫内。清中期的寿茶、寿膳房在慈宁宫;晚期的在宁寿门外东南的一排大房里。
厨师是清代宫廷御膳的实施者,清宫厨师来自三个方面:清代入关之后,从盛京带来一些满族厨师,他们大多为世传技术,父传子艺,子承父业,是清代宫廷饮食中的核心;其次是沿袭了明代宫廷留下来的山东厨师;第三部分则是以清帝、后饮食爱好所选用的厨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