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边制述略陈芳芝
清代中国领土,依政治组织之区划,可别为二部:曰本部,即内地十八省;曰边区,即东三省内外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内地为汉族根据地,边区分布满蒙回藏
诸族。内地与边区,相依而不可分,如脏腑之与肢体。自秦以还,吾国政治历史常循环于大一统,小一统,偏安三种局面之轨道,其递嬗几完全以边陲与内地之关系
为决定因素。中国盛,威力足以统驭边徼,边区领土入隶中国版图,则局面即为大一统,从而国家鼎盛,社会安泰,疆场宁谧。汉,唐,元,清之全盛时代,即为大
一统之局面也。其次中国势力不足以控制边区领土,退而防守内地外围以御边区民族之内侵,此时之局面则为小一统。西晋,北宋及明代即其适例。在小一统局面之
下,边患频繁,从而国家多事,社会贫乏。一旦边区民族崛起,复乘中国之敝,大举入寇,如中国不能抵御,势须放弃黄河流域,退守长江以避之,因成偏安之局,
国势阽危,终且流于灭亡。若五胡之乱晋,辽夏金元之逼宋,满洲之灭明是也。循环轨道,伊古以来,未之能易。故曰:中国安危,系于边陲统双之得失。而中国之
绥服边陲部落,亦实为国家争取生存保护封疆不得已之自卫,非穷兵黩武,好大喜功,专以务远略臣异域为快者也。
中国历代统驭边陲部族,目的既在自卫,故其所取之政策,亦与现代帝国主义之开拓殖民地者迥异其趣。帝国主义之征服殖民地,着重于夺取原料,发展市场之剥削
政策。中国数千年来,绥服边藩,惟求相安无事。边族若无寇掠之势,例即采用怀柔政策,或和亲,或封赏以羁縻之,冀其宁人安境。反之,倘边族有寇掠之虞,则
不得不以兵威镇摄之。用兵次数愈多,则统驭政策愈积极,而统治权力亦愈伸张。于是设官以治其民,驻兵以守其地,建城屯田,其制度略等于直接统治。然中国即
在极盛时代,其统治边区,亦未曾剥夺被统治部族之自治与经济上之自给。统治权力达最高度时,亦从未曾采用夺取原料发展市场之剥削政策。此中国经济边陲策略
之异乎欧西帝国主义者也。
清代为中国大一统朝代之一。武功之盛,疆域之广,超乎汉唐。其边徼建置,虽多取法于唐,而其经营缔造,且多凌驾前代。乾隆以后,国势中衰。兼之欧西势力东
侵,中国封疆,一再割削,然而大一统之局而,犹能勉强支撑,终其朝代。民国成立,继承清季版图。而政体改革结果,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主客无分。其边区政
制自亦应随新时代而有所改进。惜夫三十余年来,内地省分,干戈连年,边疆远隔,形同秦越。至于今日,边区政治制度,若蒙古之旗分,回疆之伯克,西藏之僧
治,一承有清之旧,相沿不改。抗战结束后,中苏缔结条约,而外蒙古宣告脱离中华。中国边防前途如何,个人知识所不逮。但欲明症结所在,则前代递嬗之迹,亟
应详其因革。爰不揣锢陋,略述清代统治边陲制度。
一 满洲
满洲者,爱新觉罗氏龙兴之地。太祖努儿哈赤,以宁古塔族贝勒,崛起辽东,征服建州部,又灭长白山部,北服扈伦部,拓疆开原,铁岭,东降东海部,际日本海。于是统一女真部落,建国号曰金1。皇太极嗣立,北入黑龙江,勘定索伦,达呼尔,鄂伦春诸部。改国号曰清。2
满洲为清朝所肇基,昔日飘泊无定之部落,一跃而为统治阶级。其地方行政组织上之种种特征多为表示满洲氏族之尊贵。然满洲究为国家边地,计边防之安全,不得不借重军政制度以统治之。清季虽改置行省,而军府制度,始终未经废除也。
清朝入关以前,以盛京为国都,设六部承政等官。世祖入主中夏,定都燕京,盛京六部悉裁废之,派内大臣为留守。虽然,盛京终以历史上之关系,设为留都。3后
置盛京五部,即户,礼,兵,刑,工各部是。惟自职务之繁简轻重论之,盛京五部,固非可与京师六部同日而语。且盛京军政实权,俱归将军掌握,五部所管理者,
仅其本身所关之事务而已。将军初为昂邦章京,驻防盛京宁古塔各一员。既称镇守将军,移宁古塔将军驻吉林乌拉。康熙征罗刹,添设黑龙江将军。三省之治,肇端
于是[4]。三省军政统治,程度不一。盛京军政民政并行,吉林军政略兼民政,黑龙江全以军政统治地方。盛京除将军外,又设奉天府尹。一治旗人,一治一般人
民,但以将军威权所及,府尹职掌,不免受其掣肘。吉林将军兼领道府县厅。黑龙江几无民政可言,纯为军政区划,盖地方土著特殊情形有以使然也。
满洲族勃兴之始,即创立特殊军事组织,所谓八旗是也。自太祖努儿哈赤统一建州郡,其用兵,以族党为单位。其后征服邻部,每三百人设一牛录,共分四旗,继添
为八旗。蒙古人及汉人之叛明降清者,亦编入八旗。太宗皇太极时,更以汉人蒙古人各编八旗,合满洲共二十四旗。但旗族人数,以满洲八旗为最繁。5旗分佐领编
户。凡户口人数,新生子女,皆由旗官登册。旗人出境者,验其符信,定其程限。每佐领下,各设族长,以管束其族人。旗人为特殊阶级,由政府予以多种特权,若
授予土地,若俸给恤赏,若入官学,若除官袭职,皆所以保持满人之政权而维护其统治地位也。6
满洲八旗,除满洲本部外,尚有新满洲,即满语所谓伊彻满洲。清室起于辽东,及其向外发展,东至吉林,北至黑龙江,其征服诸部落,编佐领,隶满洲旗籍,名之
伊彻满洲。7其为游牧部落者,有札萨克图蒙古,有巴尔虎,有厄鲁特蒙古。其为打牲部落者,若吉林乌拉之锡伯,伯都纳之卦勒察,若乌苏里江以东现俄属海滨省
之窝集或称鱼皮鞑子,包括库尔喀,黑斤,费雅哈三部落,8又若黑龙江之鄂伦春,索伦,达呼尔,毕喇尔等均是。
黑龙江打牲部落,由黑龙江打牲处管辖之,统于将军而隶于理藩院。打牲处设满洲总管一人,由黑龙江将军选拟,送理藩院引见补放。各部落编设旗分,达呼尔三
旗,索伦五旗,鄂伦春八旗,每旗设总管一人,副总管,佐领,骁骑校若干人。毕喇尔设二佐领。各总管,佐领,骁骑校等缺出,由将军会同满洲总管遴选,咨理藩
院引见补授。9
由是观之,黑龙江打牲部落,其地方虽属满洲区域范围内,而其统治则异于满洲部族而侪于藩属。乾隆时,清廷以若干打牲部落,随处游猎,未被教化,将其合族编
入八旗,实属不便。因特许其出旗为民,但须按期至打牲处登记,并纳貂皮之贡。此种出旗部落,有索伦,达呼尔,鄂伦春之使犬使马使鹿各部,奇勒尔,赫哲,及
库页岛土著。其丁壮仗好者,遇征戍亦可调遣,惟不似满洲氏族之合族编入军事组织。10
二 藩部
满洲以外诸游牧部落统称藩部。漠南曰内蒙古,漠北曰外蒙古,漠西及西南曰额鲁特,天山南路曰回部,西藏曰唐古特。
藩部之治理,分设中央地方监督机关。中央设理藩院,置尚书满员一人,侍郎满员二人,蒙员一人。凡外藩之政令,爵禄,朝会,刑罚等事,皆由理藩院定议。地方
监督制度,有自治部落与非自治部落之分。自治部落设土官及派遣官。土官,为各部落所自行推选者,于内外蒙古及额鲁特称札萨克,为世袭职官。回部称伯克,西
藏有喇嘛,噶布伦等。派遣官有将军都统大臣,所以监督土官并节制藩部兵队。非自治部落即内属部落,无推选土官权利,概由中央派遣之官吏管辖之。各藩部,因
历史之迥异,其统治言法颇有不同,兹分述之。
甲 内蒙古
内蒙古为满洲以外游牧诸族之最先归附清朝者。当努儿哈赤崛起,明朝兵力不能制之,乃嗾内蒙古察哈尔部之林丹汗与相对抗。林丹汗志在统一诸鞑靼,竟不专力应
付满洲,而从事侵略蒙古诸部,尤与科尔沁部为敌。努儿哈赤先发制人,即与科尔沁贝勒奥巴缔攻守同盟,并结为姻戚。卒击败察哈尔。当时内蒙古各部落随科尔沁
归附清室者,有巴林,扎噜特,乌珠穆沁,敖汉,奈曼,喀喇沁诸部。清太宗立,合满蒙之众大举攻察哈尔,林丹汗走死青海,察哈尔平。此后内蒙古协助清室经略
中国,满洲入关时,以蒙古兵为向导。定鼎之后,内蒙古世姻清室。11其首长享受种种特权,为其它藩部之所无,盖亦基于累代之夙好也。
内蒙古自治部落,分六盟四十九旗。一、哲里木盟十旗:计科尔沁部六旗,扎赉特部二旗,杜尔伯特部及郭尔罗斯各一旗。二、卓索图盟五旗:计喀喇沁部三旗,土
默特二旗。三、昭乌达盟十一旗:计敖罕部一旗,奈曼部一旗,巴林部二旗,扎鲁特部二旗,阿噜科尔沁一旗,翁牛特部二旗,克什克腾部一旗,喀尔喀左翼部一
旗。四、锡林郭勒盟十旗:计乌珠穆沁部二旗,浩齐特部二旗,苏尼特部二旗,阿巴哈部二旗,阿巴哈纳尔部二旗。五、乌兰察布盟六旗:计四子部落一旗,茂明安
部一旗,乌喇特部三旗,喀尔喀右翼部一旗。六、伊克昭盟七旗,皆属鄂尔多斯部。12
旗为自治单位。每旗设世袭旗长,称曰扎萨克。合数旗为一盟,设盟长、副盟长,由理藩院开列盟内扎隆克,奏请清廷选任之。内蒙古之特权有二:一为兵权之掌
握。各旗之兵其扎萨克及盟长亲自节制。但遇国家征戍,必须奉调,并轮班驻防各省及各边区。一为领内行政,实际不受派遣官吏之指挥。察哈尔都统,热河都统,
绥远将军,仅管辖非自治游牧部落而已。
扎萨克受清廷封爵,其尊贵拟于皇室。受爵者各以其班定期入觐。并轮流在宫门行走,参与朝会,燕饷,狩猎等。各旗岁纳羊酒刀械等贡。13种种形式之执役,所以表示各部落对清室之臣服也。
非自治部落,其统治原与自治部落无异。后因叛变取消其自治权利,拨归派遣官员直接管辖。并自治部落,在内蒙古有土默特,察哈尔,达什达瓦额鲁特等。归化城
土默特初隶卓索图盟,为察哈尔部林丹汗所征服。及林丹汗败亡,土默特遂降清。天聪九年,其酋俄木布叛。平之,分其众为左右翼,设都统二人领之。乾隆二十八
年,以土默特属绥远将军,共四十九佐领。14察哈尔为内蒙古最强部落,其酋林丹汗战死,察哈尔部始降清。康熙时复叛,削平之,编为八旗。其后各蒙古有内附
者,陆续安插于察哈尔,编为佐领,有科尔沁,乌拉特,茂明安,苏尼特,伊苏特,喀尔喀,巴尔虎,新旧额鲁特诸部,合察哈尔部共一百二十佐领,直隶于察哈尔
都统。乾隆平定新疆,移察哈尔十七佐领游牧伊犁塔尔巴哈台二地。额鲁特之屡次叛乱及勘定经过,当详下文。其安插于内蒙古之热河者,有达什达瓦额鲁特部,属
热河都统。乾隆年间,移其一部于伊犁。15
乙 外蒙古
外蒙古之众,称喀尔喀,初分三部,曰土谢图汗部,曰车臣汗部,曰札萨克图汗部。三部札萨克,与内蒙古浩齐特,苏尼特,乌珠穆沁,敖罕,奈曼,鄂尔多斯,札
噜特,巴林,克什克腾,喀尔喀各部诸长,同为明代鞑靼达延汗之后裔。清太宗平定察哈尔后,喀尔喀之车臣汗遣使通好,献马貂武器等。太宗令其岁纳白马八,白
驼一,谓之九白之贡。然尚未内附也。顺治三年,内蒙古苏尼特部之腾吉斯者,为清室额附,与摄政王不协,挟公主北投喀尔喀,引喀尔喀入寇。清廷命豫亲王会内
蒙古之兵征之,大破喀尔喀于漠北。诸汗势蹙,与腾吉思奉表谢罪,复九白之贡,并遣子弟如北京乞盟。清室遂设八外札萨克以治外蒙古。16
康熙初年,喀尔喀内讧。土谢图汗与札萨克图汗构衅,连年不解,喀尔喀西接额鲁特。时准噶尔台吉噶尔丹,统一额鲁特四部,兼并西套,回疆各地,威震青海西
藏,见喀尔喀内乱,遂乘机进兵外蒙古,蹂躏喀尔喀,东至东臣汗地。于是三汗部众,分路投漠南归附清廷。噶尔丹以追捕土谢图汗为名,越沙漠南下,入犯内蒙古
乌珠穆沁部。圣祖以社稷安危所系,决以兵力与争,经七年大战,三次亲征,始逐噶尔丹出外蒙古界。当喀尔喀之投降清朝,圣祖欲有以抚绥其众,乃亲巡塞外,大
会诸部落于多伦诺尔编审旗分,授三汗以爵位,令与内札萨克同列。17清廷统治外蒙古,始于是时。
康雍间,准噶尔再侵喀尔喀。喀尔喀诸汗畏葸不敢敌,独土谢图汗部属三音诺颜,刻苦磨砺以应战,大败准部之众。清廷嘉其功勋,晋授大札萨克,不复隶土谢图汗,自是三音诺颜为独立部落,地位与车臣汗,土谢图汗,札萨克图汗三部相埒,合三汗称外蒙古四部。1
喀尔喀分四盟,八十三旗附三旗。一曰克鲁伦巴尔和屯盟,会车臣部二十三旗。一曰汗阿林盟,会土谢图汗部二十旗。一曰札克毕赖色钦毕都尔诺尔盟,会札萨克图汗部十八旗,附辉特一旗。一曰齐齐尔里克盟,会赛音诺颜部二十旗,附额鲁特二旗。19
喀尔喀之自治,若世袭札萨克及盟长副盟长之设立,其情形与内蒙古同,所异者,惟无兵权。喀尔喀兵队,直隶于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其领内行政,受将军及
大臣之监督。外蒙古札萨克之封爵,入觐,执役,纳贡等,亦与内札萨克相同,惟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车臣汗,土谢图汗,遵历史传统,岁进‘九白’之贡。20
清廷统治喀尔喀,设定边左副将军及办事大臣各一员,分驻乌里雅苏台及库伦两地。定边左副将军,总统四部兵,兼理札萨克图汗三音诺颜两部事,库伦为外蒙古喇
嘛教首都,乃教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驻锡之地。清廷之设立库伦办事大臣,所以连络喇嘛教,藉其宗教势力以绥服蒙古也。库伦办事大臣兼理车臣汗,土谢图汗两
部事,北徼恰克图买卖城中俄互市事宜,亦受其管理。21
清廷统治外蒙古,尚有喇嘛教之利用。噶尔丹东侵时,喀尔喀三汗之入降清帝,主其谋者实为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22。多伦诺尔会盟时,圣祖待以喀尔喀百官首班
之礼,并封为大喇嘛,给予印信。其后蒙古各大喇嘛,俱皆受清廷之册封。哲布尊丹巴及其它呼图克图之继承,以化身方法推选之,即所谓呼毕勒罕者也。雍正以
后,呼毕勒罕之选定权亦归于清廷。初将掣定权移于西藏,于西藏之布达拉大昭设奔巴金瓶。凡蒙古呼图克图圆寂后,将报出之呼毕勒罕数人名字缮谶,入奔巴金
瓶,由驻藏大臣监看掣定之。既而掣定权移于北京,设奔巴金瓶于雍和宫,其内外札萨克等所奉之呼图克图,如力不能赴西藏识认者,即令盟长拟定,报院缮谶,入
雍和宫奔巴金瓶内,由理藩院大臣监掣。高宗时,土谢图汗与车臣汗各欲以哲布尊丹巴之呼毕勒罕出于己族。清廷乘其相争,令呼毕勒罕出于西藏。并领禁令,蒙古
王公札萨克等子弟,指为呼毕勒罕者,概行禁止。23喀尔喀喇嘛教势力,遂入清廷掌握矣。
清廷因保卫喀尔喀,屡征额鲁特,其结果,不惟绥服外蒙古,且相乘机戡定乌梁海。乌梁海在乌里雅苏台之北,康熙五十四年征策妄阿拉布坦,唐努乌梁海归顺。其
后旋叛旋服,乃编其众为四十六佐领,分隶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札萨克图汗,三音诺颜汗,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24至于阿尔泰乌梁海及阿尔泰诺尔乌梁海,
则于乾隆时内属,隶科布多行政。其情形别于下节述及之。
丙 额鲁特
喀尔喀以西,为额鲁特。清代以历史之原因,将额鲁特并入外蒙古。其实二者各有独立之政治组织,彼此并立,不相统属。其情形诚有堪注意者。额鲁特,西籍称曰
喀尔母克(Kalmuk),25其与蒙古是否同种,学者颇有疑问。26姑无论其血统关系如何,自政治组织观之,额鲁特与蒙古,自明初即已彼此独立,明代蒙
古称鞑靼,额鲁特称瓦剌。两部互相敌视仇杀。宣德年间,瓦剌曾兼并鞑靼之众。后二十年而鞑靼势力复兴。二部又交斗。明末鞑靼之在漠北者,称喀尔喀。漠西则
为瓦剌,或称卫拉特。27亦曰额鲁特,聚牧天山之北,阿尔泰山之南。额鲁特旧分四部。曰和硕特,游牧于乌鲁木齐。曰准噶尔,游牧于伊犁之谷地。曰杜尔伯
特,游牧于额尔齐斯河上流。曰土尔扈特,游特于塔尔巴哈台地方。后和硕特准噶尔二部甚强。和硕特袭据青海西藏,准噶尔则凌压四邻部落。土尔扈特不堪其扰,
从牧俄罗斯窝尔加河。而有素未著名之辉特部,代居塔尔巴哈台地方,与杜尔伯特同臣服于准噶尔部。合准噶尔,和硕特,杜尔伯特,辉特,仍称额鲁特四部,此十
七世纪初年事也。
清太宗崇德二年,青海和硕特部固实汗遗使入贡,是为额鲁特通贡清朝之始。28固实汗喜用兵,复乌鲁木齐,并前藏,又侵入西套。康熙初年,准噶尔部有噶尔丹
者,枭雄桀骜,弑兄自立为台吉。噶尔丹欲恢复瓦剌族霸业,先侵青海和硕特部,袭杀其汗而并其地。又引兵逾天山,南征回部,统一天山南北路。于是南联西藏,
西结俄罗斯,赫然中央亚细亚一大汗国,欲与东方新兴之满清互争雄长。时清朝南有三藩叛乱,北有罗刹侵扰,噶尔丹休养生息,遂马首东向,侵略外蒙古,大破喀
尔喀联军。追击至于漠南,掠及内蒙古部落。准噶尔部与清朝之冲突于是乎始。
准噶尔部之大举南犯,自满清视之,为国家民族存亡关键。圣祖雄略英明,知非以全力周旋不可。遂自率禁旅,亲幸边处征噶尔丹。一战于漠南之乌兰布通,再战于
漠北土拉河上流之昭莫多,复幸宁夏循贺兰山出边,历时七载。然犹赖准部内乱,噶尔丹穷途饮药自杀,朔漠始告平定。准噶尔部虽降,其部众及阿尔泰伊犁牧地,
归噶尔丹之侄策妄阿拉布坦管辖,部落势力仍保全生聚。29溯自清朝建立国家,靖边定乱,迄未有若准部之顽强难制者也。
康熙晚年,准噶尔再兴。策妄阿拉布坦并吞天山南路回部并举兵袭据西藏。清廷出师征之。历时数载,奠定西藏。但准部仍雄踞天山南北。雍正元年,又有青海和硕
特部之乱。经年羹尧,岳锺琪等进兵讨平之。叛酋罗卜藏丹津北遁投准噶尔,清室亦无如之何。策妄阿拉布坦死,子噶尔丹策零立,复入寇边地,屡败清兵,遂北侵
外蒙古,东犯奇台哈密。幸喀尔喀三音诺颜部起而御敌,雍正帝复调满洲护军助战。准噶尔部不得逞,请和。清廷亦无力深入犁庭,遂罢兵。和议成,以阿尔泰山为
界。30俨然敌体之国也。
乾隆十五年,准噶尔内乱,诸台吉争位,互相残杀。辉特部台吉阿睦尔撒纳及准部头目多人来降,欲借中国兵力入主伊犁。帝正以两朝锋镝,未能戡定漠西为患。视
阿睦尔撒纳归顺,为千载难逢之良机。即兴大军出塞,随阿氏直捣伊犁。三月平定准噶尔。旋阿睦尔撒纳复叛。清廷两路西征,师老无功。适准噶尔痘疫盛行,帝命
兆惠率征远军,深入准噶尔盆地。准部病死者多,无力抵抗,清军所向克捷。清廷以准部旋服旋叛,南北边备,三朝不得息肩,决殄其种族,永安边徼。遂搜剿其
众,虐杀骈戮之。自康熙征噶尔丹,至乾隆荡平准部,前后用兵凡七十年。至是夷其疆域,空其部落。将其孑遗仅存者,徙移分散,安插于各地而统治之。31清初
游牧诸族,分漠北,漠南,漠西,青海四大部。22乾隆平定准噶尔后,欲消灭额鲁特部族个性,遂统称之曰外蒙古,不复用漠西之名称。33近世学者,每不细察
原由,剽袭相循,竟将额鲁特列为外蒙古。34际此外蒙古独立,中蒙疆界尚待勘定,额鲁特与外蒙古之别,殊不容忽视者也。
清代视额鲁特为累世大患,其戡定之也,曾有此贼不灭天下不安之誓。故迁其部落,分插于科布多,青海,阿拉善,额济纳,天山北路五地而统治之。科布多额鲁
特,为杜尔伯特,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三部。杜尔伯特于乾隆初年准噶尔台吉争位内讧时率族降清,并从清军西征伊犁,为额鲁特之首先内附者。清廷嘉其归顺,
依蒙古例编旗设盟,共十四旗一盟,附辉持二旗,封世袭扎萨克,立正副盟长,游牧科布多,金山,乌兰固木地,设科布多参赞大臣统辖之。35新土尔扈特,在科
布多城西南。初,土尔扈特部与准噶尔绝,徙投俄罗斯,独舍棱一支附牧伊犁,为准噶尔台吉。乾隆西征阿睦尔撒纳,舍棱独抗拒不降,窜入俄境,号新土尔扈特。
乾隆三十六年,舍棱部落随旧土尔扈特自俄罗斯返伊犁投诚。清廷以其自拔来归,诏宥前罪,封舍棱为世袭扎萨克。但为预防其复叛,迁新土尔扈特于科布多,编为
二旗一盟,附新和硕特一旗,与杜尔伯特,同归科布多参赞大臣管辖。36新和硕特部生齿日繁,渐与新土尔扈特不睦,嘉庆元年,二部分牧,新和硕特独设一旗,
直隶于科布多参赞大臣。37科布多额鲁特各部之兵,概由参赞大臣统辖之。此外由该大臣兼辖之部落,尚有明阿特部一旗,扎哈沁部一旗,阿尔泰,乌梁海七旗,
阿尔泰诺尔,乌梁海二旗。38此等部落,以捕猎为业,间有从事畜牧者,原役属于准噶尔及俄罗斯。及准噶尔部全归清廷统治,其役属亦随之而内附焉。39
青海额鲁特,有和硕特二十一旗,绰罗斯二旗,土尔扈特四旗,辉特一旗,清初和硕特固实汗自西北侵入青海,崇德年间通贡。康熙既败准噶尔,青海台吉咸内附。
雍正时,罗卜藏丹津叛,平之,始编设旗分,封未附叛之台吉为世袭扎萨克。绰罗斯者,故准噶尔族也,以不从噶尔丹,徙青海。康熙中平噶尔丹,遣使招抚青海绰
罗斯。罗卜藏丹津之叛,绰罗斯未从。雍正时授世袭札萨克,牧青海东南岸及西北岸。土尔扈特之一支于清初随和硕特入青海,与和硕特族错居。授世袭札萨克。辉
特旗亦授世袭札萨克,牧巴彦诺尔之南。40以上青海额鲁特各部二十八旗,附喀尔喀部之迁徙青海者一旗,及隶属大喇嘛察罕诺门汗部众合编一盟,惟不设盟长,
其事务及兵队,概归中央派遣官西宁办事大臣统辖。此外尚有青海土著,设土司四十,纳赋于西宁办事大臣。41
阿拉善额鲁特,为和硕特部之一支,在河套以西,亦曰西套额鲁特。噶尔丹以兵袭西套,和硕特部逃窜近边,求给牧地。康熙帝诏于宁夏甘州边外画界给之。三十六
年编佐领授札萨克。乾隆时,阿拉善部随征阿睦尔撒纳,其札萨克以功晋世袭和硕亲王。自为一部,不设盟,袭宁夏将军管辖。42部兵之统率及征调,则照内札萨
克例归阿拉善亲王自理。43
额济纳额鲁特,为土尔扈特之一支,在阿拉善旗之西。初,土尔扈特走俄罗斯,然未忘情于故乡,康熙中屡入贡清廷。并信奉佛教如旧,常通西藏达赖喇嘛。康熙四
十二年,土尔扈特汗阿玉奇遣族子阿喇布珠尔假道准噶尔至西藏报聘。既而阿玉奇与准噶尔修怨。阿喇布珠尔自西藏还,以准噶尔道梗,滞留嘉峪关外,因请内属。
诏封固山贝子,使辖众于额济纳河。乾隆时,授世袭扎萨克,编一佐领,不设盟长,归陕甘总督管辖。44部兵待遇同阿拉善。45
天山北路为准噶尔幕庭。准部既平,清廷惩前毖后,故别创经制以绝隐患。其为制一曰设镇守官,置伊犁将军,参赞大臣领队大臣驻惠远城。于杜尔伯特部旧地设乌
鲁木齐都统及领队副都统,迪化城设绿营提督,巴里坤及古城皆设领队副都统,库尔喀拉河设领队大臣。于土尔扈特及辉特旧游牧地设塔尔巴哈台参赞大臣及领队大
臣。二曰建城,凡伊犁所属城九,乌鲁木齐所属城十六。三曰改置府州,置迪化州于乌鲁木齐,设镇西府于巴里坤,改安西府为安西州,裁安西道。46四日驻防开
屯,设满兵驻防,汉兵屯种,皆携眷移戌。伊犁置驻防惠远城惠宁城满兵,自热河西安等处移往。其伊犁河南岸分驻锡伯,索伦,达呼尔兵,自东三省移往;察哈尔
蒙古兵,自张家口外游牧移往;额鲁特沙毕纳尔兵,则由新附编入。伊犁新建六城,分驻绿营,自陕甘二省移往。其携眷兵丁,开屯兴筑,与伊犁城环峙。塔尔巴哈
台亦设满兵驻防。其他乌鲁木齐,巴里坤,古城,乌什等地,分设驻防满兵及屯田绿营。47五曰殖民,徙天山南路阿克苏,乌什,叶尔羌,哈密,吐鲁番等地回民
驻伊犁,建宁远城,48又自中国内地招民户至伊犁开垦,称曰户屯。合兵屯回屯户屯,共屯田二十八万余亩。49此统治北路经制也。
自准噶尔与清朝抗争以来,其结果,不惟使漠西额鲁特人种全归清廷统治而已;影响所及,当有俄罗斯,土尔扈特之来归。
土尔扈特者,旧四额鲁特之一。遭准噶尔之侵略,徙入俄罗斯境,本文前已述及之。土尔扈特虽附属俄国,然心思故土。康熙中,其汗阿玉奇表贡不绝。准部策妄阿
拉布坦兴,欲绝土尔扈特贡道与赴西藏熬茶之路。阿玉奇与策妄交恶,至于战争。时阿玉奇族子阿喇布珠尔自西藏归还路阻于兵,乃入降清廷。康熙五十一年,阿玉
奇贡使假道俄境抵北京。康熙帝正以准部叛变无常为患,对土尔扈特入贡,深致嘉许,遣内阁侍读图理琛至其国报之。图理琛取道蒙古西伯利亚而至窝尔加河逾三载
始返。50俄政府对土尔扈特,初亦颇示殷勤,岁给玉帛货财以笼络之。其后俄与波兰,土耳其交战,对土尔扈特由羁縻变而为剥削。屡发令征其丁壮,增其税敛,
并占其屯田之地。土尔扈特苦于征役,死伤者多。由是怨俄51。乾隆之定伊犁,有投属准部未迁俄境之土尔扈特台吉舍棱独不肯降,率所部窜入俄界,与窝尔加河
土尔扈特部汗乌巴锡合,言伊犁空虚可据,劝乌巴锡返还故土。乌巴锡为所动,遽率部众十六万口启程东徙。沿途屡经其他部落邀截,又逢瘟疫大作,死亡过半。及
抵伊犁,仅剩七万余口,尫羸无人形。既见中国严兵备边,乃决计投降。乾隆帝大悦,召乌巴锡,舍棱等入觐热河,宥舍棱罪,分封各酋长为世袭札萨克,厚给牲畜
茶米氈棉等物52。舍棱部号新土尔扈特,设二旗一盟,赐牧科布多。乌巴锡部号旧土尔扈特,设十旗四盟,分四路游牧。北路三旗一盟,牧塔尔巴哈台城东由塔尔
巴哈台参赞大臣兼辖。东路二旗一盟牧库尔喀喇乌苏城西南,由该城领遂大臣兼辖,归乌鲁木齐都统节制。西路一旗一盟,牧伊犁城东,由伊犁将军兼辖,以上三路
皆在准噶尔游牧旧地。南路四旗一盟,牧天山南路喀喇沙尔城北,旋徙附近之牧珠勒都斯河,与同自俄国来之和硕特部三旗一盟共牧其地,由喀喇沙尔大臣兼辖,伊
犁将军节制。53
丁 回部
回族为回纥之后,居天山南路,初奉佛教,元时,大食回教传入天山南北,遂改奉回教。明朝以回纥故地封元裔忠顺王安克帖木儿。明末,天方回教首逾葱岭东迁喀
什噶尔。于是回部有元裔之酋及回教之酋。清初,吐鲁番哈密回部遣使人贡,自称成吉思汗裔。噶尔丹兴,侵天山南路,迁元裔诸汗及回部领袖于伊犁。以后天山南
路为准部占据,前后凡七十八年。及噶尔丹走死,其族子得其骨走哈密,回部送之于清廷。诏封回酋为札萨克,其部众编旗设官。其质伊犁之回汗,亦因噶尔丹败
亡,自拔来归。清廷使返叶尔羌故土为汗。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兴,又臣服回部。吐鲁番众不从,入降中国,清廷安插之于肃州,既又徙诸瓜州,编旗队。54西徼
叶尔羌回酋,则复为准噶尔所袭执,幽诸伊犁,并羁其二子,长曰布那敦,或称布罗尼特,次日霍集占,即所谓大小和卓木者也。
乾隆定伊犁,释大和卓木,送归叶尔羌,使统其旧部,而留小和卓木于伊犁,使掌天山北路回务。南北回部实际仍听准部阿睦尔撒纳之指挥也。二十一年,阿睦尔撒
纳叛,霍集占助之。清军再定伊犁,欲席余威羁属南路,遣使往定贡赋,未得要领。而霍集占亦自伊犁南遁,嗾其兄倡议独立。布那敦从之,并诛不应命之回首。由
是抚议决裂,而有回部征剿之役。乾隆二十三年,清军万余人,自吐鲁番进攻库车。以围城不严回部突围远飙。帝怒诛诸将。命北路名将兆惠移师南下。兆惠先定戈
壁北境诸城,再攻叶尔羌,经里水营困战,大败回兵。和卓木兄弟走巴达克山,天山南路平。55
回部既定,其统治经制,照天山北路例。一、设派遣官镇抚其地,以喀什噶尔为参赞大臣注节之所,总辖南路诸城。各城大者设办事大臣,小者设领队大臣。二、建
城,建八大城,曰喀什噶尔,曰英吉沙尔,曰叶尔羌,曰和阗,曰阿克苏,曰乌什,曰库车,曰喀喇沙尔。大城而外建小城十,曰哈喇哈什,曰玉龙哈什,曰塔克,
曰克尔班,附和阗;曰赛里木,曰拜,附阿克苏;曰沙雅尔,附库车;曰布吉尔,曰库尔勒,附喀喇沙尔;曰徕远城,喀什噶尔参赞大臣驻焉。56三、殖民,康雍
年间哈密吐鲁番回众内附,迁人陕甘内地,至是令其徙回原地。哈密部兼屯垦乌什,吐鲁番部则屯垦喀喇沙尔,辟展,英格,喀喇库尔,喀喇和单等地。又移其一部
驻伊犁。57四、设自治官,回众惟哈密吐鲁番二部,以其首先内附,照蒙古例各编一旗,设世袭札萨克,治其部众,
归哈密,吐鲁番二处办事大臣统辖。58其年班及岁贡,亦照蒙古例隶理藩院。59其他回城,设三品至七品土官,称伯克,其三品至五品者由各城汇齐拣选,经参
赞大臣具奏补放,六七品则由各城办事大臣拟定,咨军机处拣放。凡回民钱粮,田地,教化,商买,税务,捕贼,刑名事务,归伯克职掌。其总办地方一切事务者,
称阿奇木伯克。60五、护换防之兵,更番轮戍。凡哈密,哈拉沙,叶尔羌,喀什噶尔,阿克苏,英吉沙尔,库车,和田,乌什,赛里木各地,皆绿旗兵,由内地陕
甘及乌鲁木齐分年派往。惟喀什噶尔,叶尔羌,英吉沙尔三城骑兵,则由伊犁派往。初议三年一班,后改五年一班,归各城办事大臣或领队大臣统辖。换防兵而外,
有回部土兵,分隶各城伯克,归大臣兼辖,此南路经制也。61合南北路统称新疆,归伊犁将军节制。
与平定新疆事相因而至者,有哈萨克与布鲁特之内附以及西属国之绥服。哈萨克分三部,在准噶尔西及西北,为游牧行国,而非准非回。阿睦尔撒纳叛,走哈萨克,
诱煽其汗同拒清廷,为清师所败。将军兆惠复以兵西追深入,乃降。清廷分封各汗及台吉,定三年一贡。每遇冬季,许其部众在附近卡伦牧放牲畜度冬。每马百匹例
收税马一匹。秋间至伊犁塔尔巴哈台贸易,经卡官兵查明始准放入。62布鲁特分东西部,近葱岭,奉回教。旧游牧于特穆图泊左右,为准噶尔所迫,西迁安集延。
清师定伊犁,布鲁特始复其旧地。兆惠追额鲁特逸众,至其界,遣使谕降,遂内附。乾隆戡平回疆,移布鲁特十九部游牧于伊犁,阿克苏,喀什噶尔,叶尔羌各地。
其头目称比,由伊犁,喀什噶尔两处参赞大臣奏放。近伊犁者间岁遣领队大臣亲往巡查一次。平常约束,则归喀什噶尔参赞大臣专辖。布鲁特每岁贡马,酌给绸缎羊
只。商回以牲畜皮张贸易,税减内地三分之一云。63
清师之定新疆也,已拓地数千里,本无意于葱岭以西诸国。而声威所播,诸国畏慕奉表。其人贡者有敖罕,巴达克山,爱乌罕等国。惟其朝贡献见,或有常期,或无常期,不设治理之官,盖若属国之列耳。64道咸以后,中国衰弱,西鄙斩为俄罗斯所侵吞,不复属我范围之下矣。
乾隆平定新疆,策划善后,创立经制,设军府,驻重兵,以镇慑边民;兴屯垦,修牧政,以广筹经费;封爵位以羁縻首领,允自治以抚慰百姓。百余年间,边陲宴
然。汉唐以还,未有若斯之盛者。咸同之际,边防废弛,官吏贪婪,民心渐失。于是新疆回变,蔓延天山南北。安集延酋阿古柏乘机入寇,自立为汗。而俄罗斯藉代
中国收复为名,入踞伊犁。新疆纠纷,益趋复杂。时清廷大吏,多主张放弃新疆。独左宗棠力排众议,坚持收复新疆。大军西指,卒恢复所失故地。左宗棠乃建议开
行省设郡县,革除旧俗,渐以华风,以为长治久安之本。光绪七年,新疆置省之议定。设巡抚于乌鲁木齐,归甘肃总督兼辖。并设甘肃关外等处布政使一员,兼管全
疆刑名驿传诸事。全疆改设道府厅州县,自光绪八年至二十八年,凡设道四,府六,厅十一,直隶州二,州一,县二十一,分县二。65其文职设治民之官,若知
府,若知州,若知县,一革军府之制而变为郡县之制矣。66至于新疆军政,亦照内地行省改制。巡抚兼兵部侍郎,统辖全疆官兵。全省设兵镇四处。北路乌鲁木齐
设抚标,归中军参将管辖;伊犁设军标,旧有各处旗丁,悉并归伊犁,即以伊犁将军与塔尔巴哈台参赞为驻防旗制。南路阿克苏设镇标,归镇守阿克苏总兵管辖;喀
什噶尔设提标,归喀什噶尔提督管辖。从前南北路之都统办事协办领队各官,概予裁撤。67光绪三十三年,后变通旧制改练新军,编巡防营队,并拟设陆军小学
堂,以奠造就初级军官之基础。营伍之制盖数嬗矣。68
戊 西藏
西藏即唐古特,别称土伯特。凡四部,曰卫,曰藏,曰喀木,日阿哩。卫,俗称前藏,其首城曰拉萨。藏,俗称后藏,其首城曰札什伦布,喀木即今西康,其首城曰
巴塘。阿哩居藏极西,有城曰拉达克。西藏在唐宋为吐藩,元明为乌斯藏地。69唐时天竺佛教流入西藏,变为喇嘛教。70渐成统治势力。元世祖封乌斯藏高僧八
斯巴为帝师大宝法王,使掌管政教大权,后嗣世袭其号。明朝因仍旧贯,分封僧侣,以教治民,边藩赖以绥服。
西藏喇嘛教旧皆红教。明初宗喀巴始创黄教,不蓄妻子。其衣钵由二大弟子世以呼毕勒罕转生承继,二大弟子即达赖喇嘛及班禅喇嘛是也。第三世达赖,置第巴代理
兵刑赋税。弟子称呼图克图,分掌教化。时黄教尚未行于蒙古。明正德间,蒙古鞑靼部族,入据青海。明廷莫如之何,封其酋俺答为顺义王。时达赖三世,声教极
盛,俺答迎至青海传教,于是黄教北传,大行于蒙古及卫拉特诸部族。而漠北诸部,奉宗喀巴第三弟子哲布尊丹巴及后身为大呼图克图,驻库伦以总理教务,位与班
禅相亚云。
明之季世,漠西额鲁特(即卫拉特或瓦剌)兴。和硕特固实汗袭据青海,又自青海南下吞并西藏之喀木。其卫地则达赖班禅居之,属黄教范围。藏地则藏巴汗居之,
属红教范围。崇祯十五年,即清太宗崇德七年,固实汗,达赖,班禅及藏巴汗,各报使至盛京,清亦遣使存问之,是为清朝与西藏通聘之始。71顺治初,清统一中
国,达赖五世亲至北京入觐,备受优遇,封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剌达剌达赖喇嘛,赐金册印。72
达赖五世之第巴曰桑结者,与后藏藏巴汗不相能,遂谓藏巴汗虐部众毁黄教,乞师于固实汗剪除之。固实汗引和硕特兵入后藏,击杀藏巴汗。尽逐红教诸领袖,以其
地居班禅喇嘛,与达赖分主二藏。留长子鄂齐尔汗辖其众,次子佐之。至是全藏实权,殆归和硕特部掌握。鄂齐尔汗传位于达赉汗,达赉汗传于拉藏汗。康熙二十一
年,达赖五世圆寂。第巴桑结以议立新达赖故,与拉藏汗交恶。桑结交结天山北路准噶尔部,唆其汗噶尔丹侵略西套青海和硕特,既又嗾其残喀尔喀以斗中国。桑结
遂自立新达赖。并监视班禅,使不得通北京。及噶尔丹败亡,拉藏汗集众讨诛桑结。清廷以拉藏汗有功于中国,诏封之,使仍镇藏地。于是拉藏汗废桑结所立达赖,
另立新达赖六世。而青海诸台吉不信之,别立达赖于青海,与藏中所奏互相是非。清廷恐其构衅,诏青海达赖暂居西宁,一面派侍郎赫寿驻西藏协理藏务。是为西藏
设派遣官办事之始,然犹非常置也。
当青海西藏和硕特各立达赖,争议未决,而准噶尔策妄阿拉布坦扰藏之事起。策妄赘拉藏汗子,以护送新婚夫妇归藏为名,派精兵绕戈壁逾大雪山入藏,袭杀拉藏
汗,虏其妻子,劫取各庙重器,擒拉藏汗所立达赖而拘禁之。西安将军出兵援西藏,为准噶尔所败。廷臣以藏地险远,主张罢征。圣祖独排众议,决然出兵,由青
海,四川两路入藏,准部大溃,逃归伊犁。于是封青海所立达赖,留蒙古兵二千驻西藏。确立中国在西藏政治势力之基础。虽然,当时清廷尚无直接统治西藏之意。
政治实权仍交回和硕特部,以拉藏汗旧臣康济鼐掌前藏,颇罗鼐掌后藏。数十年来争立达赖纷扰,至是始定焉。78
世宗时,撤驻藏防兵,设戍于察木多。前藏和硕特有通准噶尔者,聚兵袭杀康济鼐。诏川陕滇兵进讨。未至,而后藏颇罗鼐已率兵平乱,擒其首逆。遂晋封颇罗鼐,
使总藏事。清廷有鉴于准噶尔部之觊觎西藏,因留大臣正副二人领川陕兵二千,分驻前后藏镇抚之,是为大臣驻藏之始。又收前藏东西之巴塘,里塘归四川,设宣抚
土司法之。其中甸,维西隶云南,设二厅治之。惟察木多以外各土司仍隶西藏。十二年,清政府与准噶尔和议,藏地宁谧,乃减戍藏兵四之三,并以巴塘,里塘商税
还西藏,地仍内属。
乾隆朝代,国势鼎盛,边防经营益趋积极,其于西藏治理,尤发展直接统辖制度,至是西藏自治程度,仅拟于未设行省以前之新疆回部矣。乾隆十五年,西藏郡王朱
尔墨特谋叛,阴通准噶尔为外应。驻藏大臣诱诛之。此从西藏不封汗王贝子,废世袭番官制度。74和硕特统治西藏实权,从此消失。于是培植喇嘛教,藉其宗教势
力以绥服唐古特众。以达赖为全藏政教首长,兼辖康,卫,唐古特众。以班禅掌后藏寺院与教民。地方行政事务,一方设噶布伦,戴俸,郎仔辖等土官分别职掌,多
立头目,以免一人擅权。一方增加驻藏大臣职权,使严密监督西藏政教事宜。乾隆中叶,廓尔喀入寇西藏,清廷出兵戡定之。至是统治西藏制度,始臻完备。征廓之
役,另详下节。兹述乾隆末年治藏制度。
前藏,后藏设驻藏大臣,帮办大臣各一人,分别监督达赖,班禅。清廷派驻藩部统治官之职权无大于驻藏大臣者。一曰总揽行政。大臣督办西藏政务,其职位与达赖
班禅平等。所有番目及事务喇嘛,分系属员。无论大小事务,俱禀明大臣核办。一曰任用番官。文武番目,及各大寺坐床堪布喇嘛缺出,由大臣分别会同达赖班禅补
放。仅最低级番目及小寺堪布缺出由前后藏自行补放,仍禀知大臣注册存档。一曰管理兵备。西藏分设驻防兵及土兵,其营寨安设,兵队操练,以及西藏边隘之设
防,统归大臣监督。一曰监理喇嘛教务。凡大喇嘛之呼毕勒罕,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喇嘛签定之。又蒙古,青海,廓尔喀,布鲁克,哲木雄等地与西藏来往通问布
施,由驻藏大臣定其法制,给照稽查之。此外,关于西藏财赋之核定,藏民罪刑之断拟,藏民与外民之贸易,概属驻藏大臣掌管范围。
西藏设自治土官,名目繁多。前藏有政事官,军事官,喇嘛官三种。政事官最高级者为三品总理事务噶布伦三人,喇嘛噶布伦一人。其议事堂曰噶厦。噶厦办事官有
大中译,单尼尔,小中译。其掌管前藏财务之官,有仔俸三人,稽查出纳;商单特巴二人,总理库务;其库藏出纳所曰商上。其他管理征粮土官曰业尔仓巴。管理刑
名之官曰协尔帮。管理实物之官曰第巴,若管糌粑第巴,管草第巴,管柴第巴,管门第巴,营牛羊厂第巴等是。管理街道之官称郎仔辖。管理布达拉番民之官称硕第
巴。军事官有四品总理兵丁戴琫六人,以下设如琫,甲琫,达琫,定琫等武职头目。各地土兵,分营塞,设边营官,大营官,中营官,小营官,喇嘛营官等管辖之。
营官兼为各城治民官。前藏喇嘛官,有喇嘛噶布伦,商上办事之济仲喇嘛及各喇嘛营官。后藏土官,皆喇嘛官,其政事官兵事官,皆由喇嘛充任之。
西藏土官缺出,其补放有定章。由驻藏大臣分别会同达赖班禅按土官升擢等次于应升人内选定之。达赖班禅,不得擅自选放,亦不得躐等超越。噶布伦职任綦重,遇
有缺出,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于戴琫仔琫商单特巴内,选定正陪,详其履历,奏请补用,俟朝廷拣放。其他文武土官喇嘛官缺出,由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秉公按次
升拔。戴琫缺出由各琫内拣补;仔琫,商卓特巴缺出,以业尔仓,协尔帮,大中译升补;大中译缺出以小中译,单尼尔升补;边营官,大营官缺出,以小营官调补;
其他类推。惟最低级事务官,管理茶叶柴草等事者,可由达赖班禅自行补放,但仍在驻藏大臣衙门注册存案。大小番目,及管事喇嘛需人,均不得以现任达赖班禅族
属挑补。应俟达赖班禅转世后,仍准其将前辈亲族量才录用。西藏世家子弟,称为东科尔。凡遇挑选办事番目,必于东科尔内拔等补用,但不得设传袭世职,并不得
以十八岁以下之人应名充数。至于武职,则不得限于东科尔升转。凡有材技出众者,不论出身,皆可按次拔至戴琫,不得以非东科尔世家阻其上进之路。75
西藏喇嘛教,既为清朝统治唐古特之媒介,其掌教喇嘛之受职,与寺庙管理事宜,自为清廷所密切注意者。西藏大喇嘛,达赖班禅外,尚有呼图克图十八人,沙布隆
十二人,皆出呼毕勒罕。堪布喇嘛,则拣放受职。清初各大喇嘛之转世,其呼毕勒罕,常出于达赖班禅或呼图克图之族属姻娅,递相传袭,几与世职无异。乾隆欲祛
除此私相传授积弊,遂设指认呼毕勒罕制度。由北京颁发奔巴金瓶一件,遇赖奈圆寂后,令大喇嘛寻觉呼毕勒罕若干,将其姓名生辰缮签入于奔巴金瓶内,由驻藏大
臣会同班禅及各呼图克图看视唪经,于大众前掣出一人,以为呼毕勒罕。遇班禅及西藏其他大喇嘛圆寂后,其呼毕勒罕,亦照此例,由驻藏大臣会同达赖办理之。其
达赖班禅之亲族,及蒙古汗王贝子公札萨克台吉之子孙,均禁止指认呼毕勒罕。除达赖班禅及所指定呼图克图沙布隆外,其他喇嘛不准寻呼毕勒罕。各大寺坐床堪布
喇嘛缺出,由达赖会知驻藏大臣及济隆呼图克图共同拣放,给予合印执照,派往住持。其小寺堪布喇嘛缺出则由达赖喇嘛自行补放。76
唐古特大喇嘛,受清室封号。其政教领袖定期入贡。归理藩院管理,一如内外蒙古额鲁特札萨克例。西藏每年遣使入贡一次,贡物定为铜佛,珊瑚,琥珀,念珠,藏
香等。遣贡使者,限于达赖,班禅各呼图克图,各诺门汗,各噶布伦,及商单特巴一人,间散辅国公一人,空衔札萨克一人。贡使皆以堪布充之。其出入境,由沿途
官吏护送。
凡喇嘛番民来往,皆令请领路票。蒙古额鲁特各部落赴藏熬茶者,令由原处请领路票。其延请西藏喇嘛赴该游牧诵经者,由西宁办事大臣咨驻藏大臣给予执照。廓尔
喀哲孟雄等地与西藏通问往来,由边界营官禀知驻藏大臣给谕,其部长赴藏熬茶者,限八年一次。唐古特一切大小番目,不得与各部落私自通信往来。
西藏兵备,分士兵驻防兵二种。士兵共三千人,前后藏各设一千人。其通内地之定日,江孜二要隘,各设五百人,就近选补,共设戴琫六人管辖之。其督率教演,则
归各驻防将弁担任。前藏士兵隶驻防游击。后藏士兵,隶驻防都司。统以驻藏大臣。驻防兵无定额。由四川总督派往分驻前后藏及定日,江孜。77士兵按期操演,
驻藏大臣每岁于五六月农隙之时亲巡查阅一次。西藏西南交界,堆设鄂博,定日江孜,特设边隘。驻藏大臣每岁于阅兵之便亲加巡察。79光绪季年,驻藏大臣仿内
地制设武备学堂,择驻防兵及唐古特各族之优秀者入学。79
随西藏内附者,有布鲁克巴,廓尔喀,哲孟雄,洛敏汤,作木郎等西南部落。布鲁克巴一名不屯或不丹,为红教根据地。雍正十年,部落分为二族,构隙相仇,一投
颇罗鼐,一投驻藏大臣。清廷派员前赴解劝,立契和好。遂入贡方物。80廓尔喀一名泥泡耳,即尼泊尔,藏人则称为巴勒布。旧分三部,于雍正十年各入贡方物。
后三部合并为一。乾隆五十三年,廓尔喀兼并哲孟雄,作木郎,洛敏汤诸部。81又因贸易与唐古特开衅,进侵后藏。帝命侍卫巴忠,将军鄂辉,成德等往查。巴忠
等私责后藏赔偿银两,按兵不战。以廓尔喀乞降奏。清廷锡封廓尔喀王爵。既而后藏偿币爽约。会班禅圆寂于北京,后藏大喇嘛争夺遗产,遂煽廓尔喀以索债为名,
再寇后藏,陷札什伦布。帝令将军福康安,参赞海兰察等调索伦满兵及屯练士兵由青海进讨。连败廓尔喀,遂大举深入涉敌七百余里,逼其国都。廓尔喀乞降。乃班
师,留番兵三千汉蒙兵一千戍藏,82诏廓尔喀五年一贡。83至清季贡献不绝。廓尔喀降后,作木郎,哲孟雄,洛敏汤三部先后请求脱离廓尔喀,直隶西藏。清廷
以廓尔喀王极为恭顺,三部地方并吞已十余年,不便更改境界现状,因不允所请。84其后英国侵吞廓尔喀,始将哲孟雄分出云。
注释:
1.魏源: 《圣武记》,道光二十二,卷一,开国龙兴记一。
2.柯劭忞等,《清史稿》(清史馆民十六),稿二,本纪二,太宗一。
3.柯桂等,《钦定盛京通志》(武英殿版,乾隆四三重修),卷卅九,职官一。
4.同上,卷二三,建置沿革,页二0——二一。
5.清仁宗敕撰:《八旗通志》(武英殿版,清嘉庆元年),卷一,旗分志一。
6.昆冈等:《钦定大清会典》,京师官书局,光绪二五,卷八四——八六,八旗都统。
7.长顺等:《吉林通志》(光绪十七),卷五一,武备志二,兵制二,驻防下。
8.同上,卷一二一,志余上,真二一。
9.李鸿章等纂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商务,光绪三四),理藩院设官,黑龙江打牲处官制。
10.张伯英等:《黑龙江志稿》(民二一),卷二六,武备兵制,页四0,又,卷一一,经政志,氏族。
11.《圣武记》,卷三,国朝绥服蒙古记一,内六盟蒙古。
12.张穆:《蒙古游牧记》,咸丰九,商务,民二八版,卷一——六。
13.《大清会典》,卷六六——六八,理藩院。
14.同上,卷六四,理藩院。
15.同上,卷六七。
16.《圣武记》,卷三,国朝绥服蒙古记二,外四盟蒙古。
17.同上,卷三,康熙亲征准噶尔记。
18.祈韻士,《皇朝藩部要略》(浙江书局,光绪十),卷五,外蒙古喀尔喀部要略三,雍正三年条。
19.《蒙古游牧记》,卷七——十。
20.《大清会典》,卷六六——六八,理藩院。
21.《清史稿》,稿七八,志五三,地理二五,外蒙古。
22.松筠,《绥服记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南清河王氏版,上海著易堂,光绪三年),第三帙,页二九○上。
23.《大清会典事例》,卷九七四,理藩院,喇嘛封号;又大清会典,卷六七,理藩院,页二下。
24.《清史稿》,稿五二四,列传三一一,藩部七,唐努乌梁海。
25.Henry H.Howorth,History of the Mongols (London,1976),Part I,P497.
26.Ch’i-Yu Wu, 'Who were the Oirats’,Yenching Journal of Social Studies,vol.iii,no 2.(August,1941)pp 174-219.
27.张廷玉,《明史》(五洲同文石印,光绪癸卯),卷三二七,列传第二一五,外国八,鞑靼;
28.《皇朝藩部要略》,卷之九,厄鲁特要略一。
29.《圣武记》,卷三,康熙亲征准噶尔记。
30.同上,卷三,雍正两征厄鲁特记。
31.同上,卷四,乾隆荡平准部记,
32.同上,卷三。
33.参照《大清会典》,卷六六,理藩院。
34.参照《清史稿》,稿七八,志五三,地理二五,外蒙古。又萧一山,《清代通史》上(商务,民一六),第四编,清初中国社会之组织,页五O四。
35.《蒙古游牧记》,卷十三,额鲁特蒙古乌兰固木杜尔伯特部赛音济雅图盟游牧所在。
36.《清史稿》五二三,列传三一O,藩部六,新土尔扈特。
37.《蒙古游牧记》,卷十六,哈弼察克新和硕特蒙古游牧所在。
38.《大清会典事例》,卷九六六,理藩院。
39.《清史稿》,稿五二四,列传三一一,藩部七,阿尔泰乌梁海,阿尔泰淖尔乌梁海。
40.《蒙古游牧记》,卷一二,青海额鲁特蒙古游牧所在。
41.《清史稿》,稿七九,志五四,地理二六,青海。
42.同上,稿五二O,列传三O七,藩部三,阿拉善。
43.《大清会典事例》,卷九八一,兵制。
44.《清史稿》,稿五二O,列传三O七,藩部三,额济纳。
45.《大清会典事例》,卷九八一,兵制。
46.《圣武记》,卷四。
47.王树枬等:《新疆图志》,癸亥(民二)东方学会据志局本重校正增补;卷五O,军制二。
48.《清史稿》,稿一一七,志九二,职官四。
49.汪廷楷:《西垂总统事略》,民国重印清嘉庆十六刊本,卷一,伊犁兴屯书始。
50.《皇朝藩部要略》,卷十,康熙四十三年,五十一年——五十四年各条。
51.Hisiory of the Mongols,Part.I.pp.497—498.
52.《圣武记》,卷四,乾隆新疆后事记(注:《圣武记》误书乌巴锡为乌锡巴)。
53.《蒙古游牧记》,卷十四——十五。
54.《圣武记》,卷四。
又《新疆图志》,卷十七,藩部二,哈密回部,吐鲁番回部。
55.《圣武记》,卷四,乾隆戡定回疆记。
56.《西陲总统事略》,卷十,回疆各城事略。
57.《新疆图志》,卷十七,藩部二,哈密同部,吐鲁番回部。
58.同上。
59.《大清会典》,卷六八,理藩院。
60.和宁:《回疆通志》,吴兴沈氏铅印本,民十四,卷七,页十八——二三。
又《新疆图志》,卷二五,职官四,回部旧国官制表。
61.《新疆图志》,卷五O,军制二。
62.同上,卷十六,藩部一,哈萨克。
63.同上,东西布鲁特部。
64.《圣武记》,卷四,乾隆绥服西属国记。
65.《新疆图志》,卷一,建置一。
66.同上,卷二五,职官四。
67.同上,卷五十,军制二。
68.同上,卷五一,军制三。
69.《皇朝藩部要略》,卷一七,西藏部要略一。页一。
70.和琳:《卫藏通志》,渐西村舍刊本,光绪二二,卷一,考证。
71.《圣武记》,卷五,国朝服绥西藏记上。
72.王先谦:《东华录》(广百宋斋校印,光绪十年),顺治(七年)卷二十,页十三。
73.《清史稿》,稿五二五,列传三一二,藩部八,西藏。
又《圣武记》,卷五,国朝抚绥西藏记上。
74.《圣武记》,卷五,国朝抚绥西藏记下。
75.《大清会典》,卷六七,理藩院驻藏大臣条。
又《大清会典事例》,卷九七七,理藩院设官西藏官制。
又《卫藏通志》,卷七,番目。
76.《大清会典事例》,卷九七五,理藩院喇嘛封号。
又《卫藏通志》,卷五,喇嘛。
77.《大清会典事例》,卷九八一,理藩院兵制,西藏兵制。
78.《卫藏通志》,卷二,疆域,页一——二。
79.《清史稿》,稿一三七,志一一二,兵八,边防。
80.黄沛翘:《西藏图考》,光绪二十刊本,卷之八,附录外夷考,布鲁克巴。
81.同上。廓尔喀。
82.《圣武记》,卷五,乾隆征廓尔喀记。
83.《大清会典》,卷六七,理藩院,廓尔喀。
84.《卫藏通志》,卷二,疆域,页六——一三。
(资料来源:《燕京学报》第三十四期1948年6月,中华文史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