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人真少见多怪,清朝人用夹剪将银子夹碎,以验银锭是否是铅心,或者银子的成色如何(纯度)是平日再通常不过的事情,而且银元宝用夹剪剪碎后才便于流通使用,以前的使者如果没有这么做过,只能说明他们和贾宝玉一样没有生活常识,《红楼梦》里有贾宝玉和丫头麝月在晴雯病后,请大夫来看病,袭人正好不在,这二位夹剪也不会用,称也不会用,银子几两也不认识,简直不知怎么办才好。原来朝鲜人的这位史官,也是这样的生活白痴啊,连日常银子来往,银子的成色要检验,都不懂的么?
有位学者,名叫邓云乡,专门以红楼梦为例,讲过清朝人是怎么用银子,验银子,将银子兑换制钱的,回头我找出来贴到清史撷英版面去。
——分——
说起分辨银子的成色真假,突然想起我前些天翻译给家中某人听得一段清朝小说,寄生氏的《五美缘》中的情节了,这小说的店主请银匠来看银子成色,发现银子是假的,这段描述的有生有色,发上来给大家看:
忽有一人走进却是个银匠,系绍兴人,在这南京开了个银铺。是店主请来要看银子成色。店主人道:“请坐!”银匠道:“有坐!”他又拆了一封倒在天平内兑一兑倒出来,银匠一眼瞧去,伸手拿了一锭在手,细细一看,又在桌上将银子翻来覆去,那银子在桌上,两边歪了一歪,就不动了。银匠叫道:“是钻铅。”店主人吓了一惊道:“那有此事?”银匠道:“你若不信,剪开看来便知。”随即一剪,只听得格擦一声,剪成两段,大家一齐观看,外面是一层银皮,内里是铅,忙取第二锭剪开,俱是一般样的。一时剪了八九锭俱是一样,再将未兑的拆开,一样如是。…… 众人将魏临川扭至县前,正遇上元县知县升堂,将魏临川带至堂上,知县问道:“甚事喧哗?”缎店主人跪下禀道:“小人是老爷的子民,开了一个缎店,这个光棍说是杭州人,到小人店中来买缎子,讲明价钱,共核银二千五百两,不想他的银子俱是钻铅假银,来拐小人的绸缎,故此扭来,求老爷做主。”知县听见叫魏临川问道:“你这奴才是那里人?叫什么名字?从实招来!因何用假银子买他的缎子?”临川道:“小人是杭州人,名字叫魏临川,特来此地置买缎子。小人的银子俱是一色纹银。这店家无故把小人打得浑身是伤,求老爷做主,救异乡孤客还乡。”缎店主人道:“有光棍的假银子在此为凭,他把假银哄骗缎子,俱发下船去了,是小人赶得快,连血本都骗了。”临川道:“小人原带来银三千整,价兑了二千五百两,现有五百两在船上箱内,怎么他就说是假的?分明是害小人。”知县道:“既然存有余剩银两,两下取来一对便见分明。”即刻差人到两处取银来比较,本县在堂立等,差人答应,来至两处将银取来对证,抬至县堂,知县先将缎店银两封封拆开,用剪剪开,锭锭俱是钻铅;又将船上取来的银子,剪开一看俱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