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log.sina.com.cn/u/497ff0dc010009kg
我无语了,也不知道是谁思维混乱,请就我驳斥的作出回答啊。
我晕了,那个是朝鲜世子好不好。我服气了!难道您不懂反问是什么意思么,这不能怪我语气不好,而是太好笑了~~没法子,修养功夫没学好,抑制不住。有人既然脸皮那么厚,把红楼梦糟踏成这样,还怕人家说了?
另,真蒙看重阿,居然专门写文批我。那好,请就我说的观点进行反驳吧,也不知道谁上纲上线。
册立皇后和册立皇后的典礼不是同时举行的,比如雍正的皇后元年册封的,到了三年二十七个月过去之后才举行册封礼。乾隆也是一样的,你说他为了等什么香玉,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为什么据此您解释不出来了。
您啊,如果说我对您的态度不好,请看您怎么说朱先生的。圆明园没有假货笑得我肚子疼了半天。汗,照您的理解,收藏仿哥釉的都是冤大头了,而唐英毫无建树,整个一造假货的头子~~
哈哈,且不说你这些偷换概念,你说这话本身就有问题,谁说皇家没有假东西了,簪子上就有假珠子,造办处上皇帝的谕旨里就说要将假珠子如何如何处理的。
我乐死了,今天搜其他资料才发现被点了名。笑,在BLOG上被人批评谁没有啊,哪个不是在挨骂的那个博文下辩驳,值得这样煞有介事的。话说早就看您的观点哗众取宠、断章取义很不爽了,没想到还真不怕砸,居然开了BLOG。所以一时没忍住,只顾图个痛快,事后很后悔,因为我好友已经批评我了,她说,这些人既然敢写这样的东西,就不在乎脸面了,你这样一去,不正好给他们机会拿来说事了么,没想到果然如此~~咳咳~~我还是老实待着吧~~反正看你给的回复,也知道你答不上什么来了~~
汗,我正是年轻气盛、口没遮拦的时候,如果真到了杨启樵先生那个年龄,恐怕会温存很多。杨先生已经很有涵养了,我得好好学学。
以上是我的回复,我本想心平气和的回这个帖子,不过,你关于永琏的解释让我捧腹不已,我就是想不用讽刺的语气也不行了。
说真的,也就是没人和你们好这个气,要真是好这个气的话,我就把你引文的前后文全都贴出来,不用加以评论,人家一看就知道真伪了。
不过我想,想必全文您自己都没看过吧,杨先生这点说的很对,你们只会图省事,把别人论文中的引文拿到自己文中,而不会去花功夫,看全文,如果你看了,世子的事,你就知道我说的是什么。而且也就知道,你说乾隆即位初没有太后是多么的可笑了。
还有,网络就是这样的阿,您多去一些门户网站就习惯了,网络词汇也值得您搬出胡锦涛来,汗~~~
如果我要是专门写文来批你兴许会搬出写论文的样子来,故意加点敬语什么的。但是现在,让我看到这些要立即反应出,我这面对的不是“一般的网友”,而是“红学家”,要注意自己的言论,我还真反应不过来。我那天半夜看到你的BLOG,什么都没想就回了,话虽然刻薄可理不薄。JJ写文的作者,碰上批评的,尚且有肚量加精呢,只要觉的人家说的有道理,不论态度如何,可你们凡是批你们的就都是错的,可是错在那里指的出来么?全把矛盾指向人家语气如何如何了?那我写一篇语气好的如何?还不是一样被转移视线?说真的,我语气是故意的,为什么?因为我知道您看了这样的语气的留言会很生气,也想让你们明白,别然看你们的那些信口开河的“考据”,是怎样的一个心情,将心比心,对别人多一份尊重,别人也会尊重你们。
也希望博主真的能记住胡主席的指示。也希望您要批我也请批我的观点,OK?
不过看您批杨启樵就知道,这是不可能了。
好了,下去睡了。我知道我又孩子脾气了,可能又得惹您生气了。汗,我今天下去就去找我好友道歉,她警告过我,不要再来这里了。但我真的忍不住阿!我看到这个标题就进来了~若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只怕你们该自我反省才是,若论此,谁能比得上你们呢。
我深知同一种盲目的信仰争辩往往无济于事,虽然这同其本人的本质可能并不相符。只是,我真的很想知道,你们自己本心真的相信什么香玉皇后么,还是只把红学当作终难捷径,为了名利而不惜掩耳盗铃。这也是我上次留言的本意。我很好奇这一点。
网络上吵架见得多了,但是像您这样的,真是少之又少。我兴许确实有点恶作剧的心态在里面,因为很想看看你们就此的反应。我说了,你们一遇到批判就打着权威围剿的大帽子转移视线,但是你们也不要妄想别人都是傻子。随着出版业的发达,大家接触的原始资料越来越丰富,不是任何人都能为你们的言论所欺骗的。
而你对我,对另一位批评你的网友,如此煞有介事,如临大敌,则不是心虚的表现么?如果观点能够经受考验,怕什么呢?
我不过是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学的也不是历史专业,不是权威,所以您用批判权威的那套万能理论对我不适用。
而那位批您的网友,我看到他的言论,知道他只是喜欢红楼梦,对于历史知识所知甚少,即使如他,你们都不能容得,何论他人。
前一阵子看恰同学少年,演到袁世凯觉得元宵不吉利,改为汤圆,毛泽东说,汤圆,哈哈,足见其心虚到何种地步,连元宵都不准叫了,其灭亡还不是早晚的事,我觉得很有感慨。
其实,没有什么权威围剿,一些不过是你们自圆其说的借口而已,作为中国的学者,如果看到你们这样的言论,不但不加正本清源,予以澄清,反而加以称赞,不知道知识分子的风骨何在,不知道知识分子的良心何在。
我想你们自写红楼解梦以来听到的批评已经很多很多了吧,我之所以一直用调皮的洗桐女史发上面的言论,就因为我有一个孩子一样天真地想法,希望如此能起到一个激将的作用。毕竟你们年长我很多,可能还没有受到过被如此年轻的“娃娃”如此批评、“讽刺”过吧,这是一种“耻辱”么?人知辱而后强。我如此直言,如此刻薄,就是希望你们能明白这一点。知道如此下去,人们会怎么看你们?
其实关于你们的有些看法,有些更难听的话,我还没有说呢。很多人从心底怎么看你们,我想你们很清楚,你们说“我们是自豪的解梦派”不是很阿Q么?
自豪不是自己封的,得是所有人的感受。但你们现在这样不过是给大家塑造一个急功近利的榜样而已。
既然我说了,索性说个痛快。你们可以去天涯等处看看,在你们的推动下,红学都研究出来什么。康熙皇子是太监的推论,黛玉是朱三太子,比你们的噱头如何?这样的白痴观点居然振振有词,为什么?还不是你们起的好头,历史上没有记载的都是被篡改过的,自己想象出来的一定是真实的。我自己做了一个雍正病情的文章,结果被人拿去,证明秦可卿患病,这都挨得上边么?我不明白,为什么你们可以把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扯到一起来。真的不明白。
您们说是为了推动红学,刘心武也说为了红学普及,可是你们普及的效果呢?是更多的人关注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了么?是更多的人看到红学有利可图,不惜为此胡编乱造,语不惊人死不休。难道你们因此而自豪?只有最离谱,没有更离谱,你们开了这样的先例,难道不内疚么。你说我捣乱也好,是胡闹也好,但我告诉你不是,这就是我想当面问你们的。你们觉得这样让人关注红楼好么?不过和明星做秀一样,他们靠绯闻上位,而你们为红楼编造“绯闻”上位,如果真的要靠这样红楼梦才能为人所重视,不知道是不是曹雪芹的悲哀。因为他的作品不是靠文学魅力吸引读者,而是借着大家猎奇的心理而赢得读者。
我是越说越收不住了,就此打住,还有一句话,什么“好不好”、“哈哈”之类的是语气助词,表达我的情感的,至于我的观点,您没有加以批驳,请就您所说的乾隆继位初没有册立皇后,崇庆皇太后没有即刻颁敕做出回应。
恕我直言,如果您只会揪住我的语气大做文章的话,你不但说服不了别人,连自己只怕都是违心的。编造了一个大的谎言,就必须用更多的谎言来弥补。
我自信,就观点您批不倒我,不是我有自负,而是我自信。因为我知道您引得资料是断章取义的,我看到原文,被您奉若法宝的朝鲜史料,是怎么和你写的正好相反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我还是能做到的。您不是说朝鲜史料正确么,我就让您看看朝鲜史料正确么?我想你该不会说,是清朝统治者让朝鲜人刻意加进去的吧。
好了,如果您回答不上来的话,那就不要转移视线,使得没有看到我原文的人不知道我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否则的话,一定以态度平和的口气奉上一篇文。但我想无论态度好坏,只怕你们都无法接受,谁会愿意让别人拆穿自己的谎话呢。
言尽于此,尊严是自己给的。
还有,如果您真的想看的话,我一定原文奉上!!我还是那句话,不要把别人都当傻子。
还有也请您不要曲解杨先生的话,人家说百分之百信史了?您还说自己不断章取义。人家的原话是“朝鲜当时臣属于清,每逢新正、冬至等令节,必遣使朝贺; 中原有大事,也必持节通告。凡此种种,朝鲜皆有记录,这可以说是第一手信史,皇后册立也在其中, 且看其记载。”
我真想听我好友的话,不和你们较真,但我越看越觉得可笑,你们不但歪曲史料,连别人的观点都歪曲了。您要是想要这样一篇态度平和的切磋之文,我这就“赠”您一篇如何?不但引朝鲜原文,而且把杨先生原文引给大家看!但有一个要求,请您必须针对我的观点逐一进行解释,而不能顾左右而言他!!!
朝鲜既是“属国”,在牵涉到乾隆皇帝皇位是否合法等等大问题上,如当清廷篡改、删削历史后,也必然要求“属国”朝鲜采取相应的措施,作为“属国”的朝鲜可能拒绝吗?
——————————————————
您知道马牌事件么?这个不仅李朝实录有,那本很普及的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中也有,您去看,就知道自己这么说,多可笑了。
我不敢保证自己说的对不对,但是不断章取义,我还是可以做到的,困死了。如果您肯答应,如果我写文就我的观点与我展开辩驳,而不是抓住细枝末节,并且如果我能证明,你所说的确实是错的,用你所说的朝鲜史料证实。我希望您公开承认自己观点的错误,而不是一味的狡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