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乾隆继位初说的是什么——“揆之人事之悦耳,论之阴阳则伤化”,把前朝的政策视为败政,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将父亲苦心孤诣一手建立的制度横加指责,一味的搞翻案,博得了一个“乾隆宝,增寿考”的民间口碑。他不过才刚刚继位,就是因为好名,善于包装,所以一开始就获得肯定,而胤禛呢,十三年的辛劳却得不到一个“是”字。
胤禛有一则上谕用来衡量什么是好官的,其实感觉就是说他自己,他认为那些在任名声好的并不一定是好官,也许是沽名钓誉之辈,只有那些在任的时候,人们不觉的他非常好,但当他离任以后人们却觉得离不开他,对他的怀念越来越深,这样的官才是真正的好官~
说句实话,当初看到这段的时候我眼泪不禁往下流,唉,即使回这个帖子心里也是不好受,没办法,我是太容易全情投入了。而且近来心脏不是很好,所以暂时回到这吧,等心情好点,我将这段录给大家,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和我一样产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