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清宫之谜》第193页
在故宫博物院和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里,藏有许多清代帝后的宝玺,这些印玺或为金质,或为玉石,琳琅满目,多姿多彩,均为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和珍贵的文物资料,这些印玺是怎样镌刻制作的呢?
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顺治初年定,凡铸造宝印,礼部铸印局执掌,印文清文左、汉文右。字样由内院颁发,金银硼砂于户部移取,祭物于光禄寺移取。”而更具体的详细情况就不得而知了。但从保留下来的印样及一些零星的档案记载来看,帝后宝玺的制作大致是这样的一些程序。
首先,由礼部依据成例,奏报所要制作的宝玺,以征得皇帝的指示。然后由造办处用纸、木。绢或蜡制成印样,手写宝文,呈请皇帝御览。皇帝同意后,再由礼部主办者发印样于造办机关,依印样铸造或镌刻。
制造镌刻过程则是首先奉旨由造办处领取铸宝所用材料,经钦天监选定开工吉日,由造办处负责依据宝样铸刻印体。包括纽制、整形、磨光、兑验。然后存入广储司银库以待镌字。镌字时,由钦天监依皇历选择镌字吉期,由礼部奏报批复,届时把宝送至内阁,在内阁大堂行礼后由镌刻人按内阁翰林院预先撰发的宝文镌刻。完成后收存内阁大库,迎娶皇后时的“皇后之宝”直接由侍迎正副使提取。如果是其他宝玺,则镌字后便可直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