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太祖死后,大福晋和她三个儿子,便成为孤儿寡妇,阿济格只有二十一岁,多尔衮十四岁,大福晋的悲惨末日跟着到来了。
据《清太祖武皇帝实录》:
(孝慈后)崩后复立兀(纳)喇国满泰贝勒女为后,饶丰姿,然心怀嫉妒,每致帝不悦,虽有机变,终为帝之明所制,留之恐后为国乱,预遗言于诸王曰:“俟吾终必令殉之。”诸王以帝遗言告后,后支吾不从。诸王曰“先帝有命,虽欲不从不可得也。”后遂服礼衣,尽以珠宝饰之,哀谓诸王曰:“吾自十二岁事先帝,丰衣美食,已二十六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下。吾二幼子多儿哄(多尔衮)、多躲(多铎),当恩养之。”诸王泣而对曰:“二幼弟吾等若不恩养,是忘父也,岂有不恩养之理?”于是,后于十二日辛亥时自尽,寿三十七,乃与帝同柩,巳时出宫,安厝于沈阳城内西北角。又有二妃阿迹根、代因札亦殉之。
这部太祖实录是各版中最早的一种,尚未删改,这一段又很质朴地记载了一幕活生生的人间惨剧。
活人殉葬本是蛮性的遗留,这种残酷的风俗远在殷代已经盛行。郑天挺《探微集》中曾举清太宗死,二章京殉死,世祖死,栋鄂妃殉死,孝慈后死,太姐命四婢殉之,多尔衮死,侍女吴尔库尼殉死等事件。可见妻妾殉夫,奴婢殉主,是满洲的旧俗,并不限于殉君上。殉葬的理由是赴阴间去侍候主子,皇帝对后妃其实也是主子。其中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强迫的,自愿者恐也是极少数。太祖大臣雅荪,曾自誓欲殉葬,后又图谋逃奔,因而为太宗所杀。
但从上述《实录》首段来看:太祖恐怕大福晋日后将乱国,所以“俟吾终必令殉之”,那等于太祖预谋要杀死大福晋了,后段又谓大福晋说“吾不忍离,故相从于地上”,岂非自相矛盾,欲盖弥彰?大福晋如不死,阿济格、多尔衮的年龄虽比皇太极少,但任她的才能,使儿子践位为君,颇有可能,所以对太祖“遗命”,学者曾有怀疑。
太祖病重时,为什么又召大福晋来?是不是特地要她来殉葬?这是很难说得通的。太祖晚年,对过去幽弟杀子的举措已隐感痛心,不至再有这样忍心的“遗命”。多尔衮是他心爱的儿子,他怎么会让十四岁的儿子成为无父无母之人。他对大福晋还是有感情的,大福晋和代善有暧昧关系当是事实,要杀早就杀了。病重时要她前来,自是病量身后之事。
日本稻叶君山《清朝全史》(但焘译)第十二章,对此事曾有评论:
吾人推求其故,当由于太宗争夺汗位,出此隐谋。谓出于太祖之遗言,其实与事实上适相违反也。就朝鲜所闻,则太祖临死时谓贵永介(指代善)曰:“九王(指多尔衮)当立而年幼,汝摄位后,可传九王也。”贵永介以嫌疑,遂让洪太氏(指皇太极)。……以太祖欲以最宠所出之多尔衮继汗位,因子幼母寡,暂以长子摄位,其心苦矣。然而太宗前半生之骨肉相贼(残),祸因亦自此始。
文中的“就朝鲜所闻”,是指朝鲜人李肯翊所著《燃藜室记述》二十七记所记,但这时多尔衮地位还不高,还未成为一个旗主,所以太祖已有传位于多尔衮之意未必符合事实,不过,她的能干的生母大福晋如活下去,对皇太极自必成为一种威胁,稻叶氏推测逼上梁山继母殉死,出于皇太极争位的隐谋却是很有道理的。
总之,大福晋的被迫自尽,反映了宫闱之间十分尖锐的皇权之争,也可以说是政变的隐蔽表现。
顺治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儿子,孝慈皇后的嫡亲孙子。多尔衮是大福晋的儿子。这两位皇后都姓纳喇氏。入关以后,她们都已身殁,而属于这两个女人系统的明争暗斗,却仍很激烈,顺治的生母,却又有下嫁多尔衮的传说。民间本有“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谚语,到了宫闱之间,又介入政权的争夺,便显得错综复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