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稗类抄·爵秩》:
议政王
定制,亲王、皇子等不得干预政事。咸丰辛亥,文宗崩,穆宗冲龄,国内不靖,孝贞后谦谨,不敢负重任,孝钦后位卑,恐不孚人望,思得一重望之亲贵佐理之。於是廷议推恭忠亲王奕欣为议政王,总理军机大臣,此本为权宜之计,非永远定制也。同治乙丑,诏罢恭之军机处议政权,并撤去一切差使,然自此以後,屡有亲贵执政矣。
至亲王秉政时之称谓,向例,亲王、皇子与大学士相见,行半跪礼,称老先生,如兼师傅者,或称老师,自称或门生或晚生。恭既议政,於是向之以老先生、老师称大学士者,遂一变而为官称,如称李文忠为李中堂,左文襄为左中堂,而大学士之对於议政王,则自称晚生矣。及光绪时,醇亲王载沣又呼李文忠曰少荃,是尤非尊重大臣之意矣。
P.S.汗,不知道这规矩从啥时候开始的,大概又是从小四乾开始的吧,康熙的儿子们对老师们可都横得很~~~~~~~称字还叫不尊重,那咋样才叫尊重?还有,那个定制亲王、皇子不得干预政事,也是乾隆以后定的规矩吧,我晕,乾隆到底在想些什么~~~~~怪不得《清史稿》上面小四乾儿子们的传都写不了几行,有啥好写的呢?他倒是安全了,儿子们没个出息的!嘉庆一亲政,就让几个兄弟管部,永璇管吏部,永瑆管户部三库,但一个月之后就命令俩人不必总理,四年十月又把永瑆赶出军机处了,说什么“与国家定制未符”,倒地身亡~~~~~~~倒是咸丰是真喜欢用宗室(虽然他不喜欢小六),定亲王载铨,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还有端华弟弟肃顺~~~~~~都是些远枝~~~~~~充分体验到小六是多么逆天而行,也越来越痛恨某只看“仁义”的宣宗,国家都那个样子了,需要的不是守成之君好吧~~~~~~~~
其实清代宗室王权力的曲线,可以做一篇(甚至一本)很好的东西了,不过得对清史得有比较好的整体感,这个比较麻烦~~~~~貌似还没人做(至少没人系统的做)。乾隆对怡府的压制,我觉得应该放在这个大背景下来看,为什么他抬高功封诸王,实际上是借他们来压后来的恩封,而他们实际上又根本掺和不上事情。他在礼仪上可能提高了皇子的等级,但在权力上,却剥夺得很厉害。实际上,不仅所谓宗室王难以从皇权中分到羹,被“抬高”了的皇子们也不行~~~~~~康熙时,皇兄弟、皇子还能任大将军,到了乾隆的时候,连想都不要想~~~~~~~小四乾不能接受“合作者”,即使稍有合作者倾向的也不行,他需要的是“器”。我很怀疑宗亲担任实际“职务”(除了那些都统什么的),也是从小四乾开始的,当然也不一定,因为看清史稿,十六十七还没说任某某职,嘉庆初年也是让亲王总理某部,到了咸丰的时候,就有宗王任步军统领了。(找个地缝钻进去,看得确实少,谁对乾隆朝比较熟的~~~~~`?帮帮忙)
我不行了,受刺激了~~~~~~~~~我发现尊孝静为皇太后可能真是道光生前的意思,我过两天把那一段录上来(不是明旨,是内务府档案的),哭啊~~~~~~~不孝的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