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我首先要告诉你,改朱批就是能够改的意思语气完全不一样。不信你可以拿一本雍正自己的朱批和收录在四库全书里的雍正朝朱批对比。在遣词用句上有了很大的不同。你说加一个字能使意思更加通顺,那为什么同是册封的贵妃佟佳氏也就是后来的孝懿皇后为什么不加?为什么只有孝昭一个人加了一个妃字?难道当时孝懿的待遇还不如孝昭吗?难道当时抚西额驸的女儿连一个主位的待遇都没有吗?另,敏妃追谥文我一直没找到,雍正自己母亲的册嫔文也同时没找到,若雍正有心抬高自己和13母亲的出生,在修纂康熙实录的时候故意不写入有什么不对?何况我说雍正出手篡改也不过是一种可能性。
第二,正因为我认为康熙是理性高于情感的人,所以我才会认为他不会给与一个出身包衣的女人越过嫔级直接晋到妃的可能。观康熙朝61年,排除那几位出身名门的女性之外,唯一越过嫔级直接晋妃的只有7的母亲成妃,但是她受封妃时年纪已经有60左右,明显是康熙晚年的一次补偿。其余人等无论康熙在某一段时期如何喜欢都无此例外。诸如此类的例子有德妃,和妃和密嫔。死人和活人不一样。给一个追封和生的时候给于名分那完全是两种情况。这种情况在外朝也是一样的,某官员身前未能做到官位死后可以追。死后追封不但和康熙本人拘泥出身不矛盾反而相符。他就是不乐意给活着的人,死了另当别论。
第三,我从来没说过前清没有礼制,而是相对乾隆正式修订完善清朝礼制来说比较混乱。康雍两朝还有庶妃说法,乾隆朝开始就没有了。雍正在即位后的册妃文中还写着妃xx册为xx,乾隆开始,皇子即位后给与潜邸妻妾册封都写为更加符合情况的庶妃xx册为xx。大清会典自顺治朝开始就有,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几乎每朝都修订了自己的会典,但是若纵向对比,很明显能发现礼制是在不断完善的。比如顺治朝无皇贵妃附葬条例,到了康熙去世之后,雍正为了提高13母亲的地位特意加封她为皇贵妃附葬景陵。皇贵妃附葬也自此成为制的一项。
第四,大义迷觉录是雍正的一次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行为,这不是我说的,而是300多年来普遍认为的。不是你说我相信雍正是合法即位的这就不是此地无银了。纵观大义迷觉录出现之后,民间一片嘲讽和流言蜚语更加滋生,足见这本书是4叔一生一次处理问题的失败了。4叔本人在处理这种皇室隐秘问题上,他实在是过于感性了。怎么不见乾隆也写一本书澄清断发皇后以及他和傅恒的老婆没奸情呢。还有,我说过了,4叔本人经常干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事,你若不信可以去雍正版看看,等你看过了你再来和我讨论4叔本人的EQ问题也不晚。
第五,前有帖子曾经说过,妃的丧葬是需有皇子成服的,也有人推测三被指名去成服,若是如此作为一个丧礼的重要成员并扮演着儿子角色的人在未满百日之前剃头,这难道不是不孝吗?此时死的就算不是敏妃,是荣惠宜德中的任何一个,三的下场都是一样的。百日内剃头违制这本来就是罕见的事,其他类似事情大多都发生在皇帝皇后太后丧礼上,你就拿这么两个偶尔例子作为判断依据未免太有失偏颇了吧。
第六,我告诉你,在对待妻妾上,康熙远不如乾隆。当然乾隆对继后那拉氏确实够狠,那也是那拉氏和他有怨隙在前,除了他之外的其他女人,乾隆比起老爷子要好的多。在乾隆朝只要是潜邸就入侍的,或者乾隆十年之前入宫的嫔妃,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她活的够长,挺过乾隆二十年之后都会晋到妃,贵妃,甚至于皇贵妃。裕陵里的令皇贵妃,也就是后来的孝仪皇后,淑嘉皇贵妃都是包衣出身,宫女入侍,孝仪在生前已经做到了皇贵妃,而淑嘉生前也已经是贵妃,死后追封皇贵妃,其他的还有葬在妃园寝的纯惠皇贵妃,庆贵妃(后来的庆恭皇贵妃),颖贵妃等等,乾隆在位60年,皇贵妃,贵妃的数量比康熙不知道多多少,其中许多人都是包衣出身宫女入侍。你看看康熙朝,老爷子家的妃以上哪一个不是满洲名门出身的女子?两下对比太过明显,康熙对自己的妻妾就是小气!你拿孝贤出来根本没有说服力,首先我没觉得孝贤的丧礼有什么越制问题,何况乾隆朝本就是礼制完善的时间,乾隆从孝贤开始完善皇后丧仪本就不能叫违制。其次如果我说乾隆并非真的如史实记载那般喜欢孝贤他为了体现所谓帝王家的和睦,帝后相处融洽,故意在有关孝贤的事情上表现的格外的夫妻恩爱你信不信?当然不能说乾隆和孝贤不好,只不过乾隆对她的好是出于她是皇后这点上。
我看康熙对人的种种从来都是从他本人性格去考虑,正因为我认为康熙是一个比较理性而非感性的人,加上他在位61年对待妻妾的种种,我才会一直认为无论他有多么喜欢某个女子,他都不会给她越过嫔级直接晋为妃的可能。正是基于这一点我才坚持认为敏妃并非追谥而是追封,因为追谥说明她本来已经在妃位,不过未及正式册封。但是若敏妃本就享有妃的待遇那她应该是居嫔位享妃位。目前未曾见到过敏妃晋级为嫔的任何记录。若是这纪录存在过应该不会也不可能消失。德妃当年一个人册为嫔在康熙实录中尚且有那么一句话。若真的敏妃曾经为嫔那为何不见只字片语?雍正能记载他生母曾经是嫔为什么不能记载13的母亲也曾经是嫔?既然找不到不见的理由,那只能说明她从未获嫔位,因此她直接越过嫔晋为妃的可能从康熙本人的角度和康熙朝的普遍情况来说是非常微小的。正式基于这种推论,我认为有两种可能出现实录中记载的“谥为敏妃”的情况,一是雍正出于想要提高13出身而加的。我也举出了孝昭两份册文的不同,德嫔册文的模糊,以及4叔本人喜欢篡改康熙实录的旁证。另外一种我认为是前清礼制的不完善,导致在康熙朝当时就对所谓追谥追封不太明确。维乐也提出过白菜见过当时的礼制书中关于敏妃,平妃慧妃等人均记载为追封。此外正由于礼官们脑子没有所谓非常明确的妃死后追谥和追封的分别所以容易在记录的时候出现错误。清宫内档中出现此种重大错误不止一次而是很多次。康熙朝的错误更加是滑稽到你认为不可以思议的地步。比如宗人府在记录皇子出生,皇孙出生时竟然让一个女人在3月月内连续生了两次,还有乾隆生母到底姓什么等给后来带来无穷麻烦的笔误。所以我才会认为另一种可能就是由于当时礼制的不完善导致的记录错误,误把追封写成了追谥。毕竟敏妃的追谥出现于实录而非康熙本人亲笔书写的朱批,目前看不到康熙的亲笔一切的笔误可能都是合理的。
你如果非要认为康熙是如何宠爱敏妃,不仅宠爱她本人,而且宠爱13,更爱屋及乌宠爱她的两个女儿,那我只能说你走入了一个误区。康熙疼爱13是大部分的原因是基于13本人的聪慧过人,文武双全,外加自幼丧母此外13本人和康熙长的非常相似也是康熙喜欢他的原因。至于对敏妃的两个女儿,我看不出康熙有半点超越其他公主对她们更加疼爱的地方。老爷子疼爱敏妃是实事,但是有两点我喜欢筒子们明白,一,他的迷恋时间太短,敏妃得宠的时间大约在康熙二十四年至康熙三十二年之间,也就是差不多八年的时间。这之后李煦为康熙在江南购买了大量的汉妃,敏妃之类的满洲女子自此就完全没戏了。敏妃本人在康熙三十八年病故,对一个久病在身相对其他人又年老色衰的嫔妃,康熙对13的喜欢只会出于对他本人不太可能对他母亲。二,康熙本人对妻妾的考量是基于三点,一,是不是名门出身,二,是不是能生,三,是不是年轻漂亮。对前一类他毫无吝啬,时间到了就给与高位,对后两种,最高也只有妃,而且是自贵人,嫔,妃,一步步慢慢爬上来的。
所以无论康熙如何喜欢敏妃,他不是为爱神经不正常的皇太极和顺治,也不是讲求活得越长越有希望的乾隆,而是实实在在从理性出发,注重出身的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