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康熙的位置,设身处地思考过传位者,以为十四是最合适人选。我用我小说中人物的嘴这样分析:
“传位之事我最清楚。二废太子后,先皇一直在考虑诸君人选。他不想传给年纪太小的阿哥,以免辅政大臣把持朝政,又希望储君在位时间长些,故诸君年纪不能太大。身体也不能柔弱。其生母还不能是汉人蒙古人。惟生母为满人,没有民族偏见,满蒙回汉一视同仁,方能逐渐融合各民族。还须弟兄情深,方能保住骨肉不相残杀。又须能调和众妻妾,其大福晋不能嫉妒凶残,后宫才能和谐安静。最要紧的须具仁心,‘治大国如烹小鲜’,能细心化解危机,绝不能遇事便急躁,或喜怒无常。
“按此排下来,十四最合适。虽先皇未宣布立十四为诸君,只是精心培植他,众人却都心知肚明。先皇命十四一直居住宫中,以便十四的福晋们熟悉宫中行事,继位之后不致慌乱无章。一面命许多年轻王贝勒随十四西北用兵,期结成生死之交,日后倾心辅助。
所以在我的心中,四因为年纪过大,和做事急躁喜怒无常被排除。老大也因年纪大,且名声已被污排除。老三学者型,年纪也大排除。七、十三因身体弱排除,八 因老婆容不得其他女人被排除(做皇帝就要有很多女人!)十五、十六、十七,因汉女所生被排除。九因贪财好勇无谋被排除。五因汉文化素养不够被排除。二十以下年纪太小。康熙对放弃的皇子们,采取削减权力或者名声的办法,使之无法与储君相抗衡。
不过,历史常常会开玩笑——
另外,四和十四的后人对这事的态度,我觉得也可推敲。
十四的后人公开用文字表明,康熙不是传位与四的。如果没有这事,他有何脸这么说?他不怕众人(皇室后裔)群起攻之?可是他公布了这一消息后,皇室无人反应。说明什么?说明他没说谎。
相反四的后代却不谈这个问题,启功只说记载是不可信的。
再者,有说雍正曾让十四出来,十四说,杀了谁谁,才行。让人觉得好笑,一定是假的,根本不可能有这样的事。
可是,如果我是十四,我也会拒绝。因为自己名声被污,如果继位,将不得不杀很多人。即算自己不杀,至高无上的皇权也容不得曾经污蔑过皇上的人。我看十四的画象,觉得他那种与世无争中有一种慈悲心肠。
清史中的谜太多了。
请四粉们原谅,其实我真的好心疼四,觉得他在那钢丝绳上好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