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药最初是指经过烧煅升炼得到的药物。汉末张陵创立正一道,以符箓金丹为修真大法,“丹”字始与道教结缘。烧炼所得丹药多为粉末,例如孙思邈的“太一神精丹”,主要成分为砷的氧化物粉末(大致上也可以说是砒霜)。后人为了方便贮藏和服用,将丹药制成丸状,才会有影视中的那种外型。
道教所谓“丹”分为外丹和内丹。外丹即上述升炼药物。内丹则是一种气功修炼方法。外丹法至唐末逐渐式微。内丹法经宋代张伯端、王喆等人提倡,在后世道教修炼中大为盛行,习练有素者其健康状况确实比常人稳定。
外丹中多含重金属元素及硫、砷等共价化合物,往往有毒,但运用得当则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在没有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年代,这些有毒化合物有时甚至是治疗某些疾病的不二法门。例如民国时有军官患梅毒,起初用西医注射治疗,病情反复不断,后来发展至针剂无效,张锡纯以轻粉(主要成分为氯化亚汞)、红粉(主要成分为氧化汞)为主药制成“洗髓丹”,服三剂后痊愈。又如早年常用的红药水,即为汞化合物溶液。此外张锡纯亦曾用铅化合物治疗癫痫。至于古代将砒霜用于治病,中外记载俱多。服丹中毒者,是古代对毒剂认识不深时发生的事故。服丹羽化者,书中频载,而人所未见也。
后世医道杂流,疗效显著的药物往往冠以“丹”名,其中未必含有烧炼过的化合物。雍正所服既济丹,很有可能是不含毒物的滋补药。雍正十三年陶承熹刊行的《惠直堂经验方》中有“水火既济丹”一条,用茯苓、山药、柏子仁、当归、生地黄、五味子、桂圆、芦根、芡实制为丸药。按《易》之“既济”卦为坎上离下,应水升火降之象。五行学说以肾为水,以心为火,肾水上行而心火下降,与任督流注相合,是养生家素所向往的健康状态。陶氏此方确有引水降火之功,为滋养心肾之良方,故名。至于陶氏所载是否即为雍正所服,俺手头资料不足,只能佐证,未可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