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人发私信询问我,了解雍正应当从哪本书入手,刚开始的时候,我可以说是不假思索就给直接给出答案来了,然而随着自己涉猎的越来越多,反而不敢轻易给大家答案,以免对大家产生误导。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很简单,如果启蒙读物选择不好的话,虽然同样能够激发你的兴趣,但是,太多东西先入为主了,难免会影响你的思路,以至于很长时间陷入进去,无法再前进一步,你会陷入到某些阴谋论的怪圈中,走不出去,而这一陷很可能就是好多年,即便你觉得这个观点有疑问,但是还是会长时间影响你的。因而我先不开列书目,先把一些容易走的误区在这里谈一谈。 本贴仅从业余的角度来阐述我个人的观点,算是对于大家的回复,私信里就不一一细谈了。
(1)有人认为普及读物越通俗越好,但我不那么认为。因为当一个人毫无历史基础的时候,对于那些媚俗的质量低下错误百出的读物,完全没有免疫力,分辨不出真伪。这样受到的负面影响会更大,因而建议普及读物要选择大家的作品,树立一下你的史学观,不要一上来就直奔宫闱秘闻或者后妃这类的,对这类有兴趣的话,可以循序渐进来。我比较庆幸,看到的第一本启蒙书籍是杨启樵先生的《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当时是在超星图书馆看的80年代出的繁体版,而那个时候超星还是免费的呢。看这本书的缘由很简单,因为在网上看到文章,提到这是第一本为雍正翻案的书,所以通过搜索就找到该电子书了。那个时候网上关于这些内容的信息并不是很多,但是反而让你能够很轻松就找到最好的了。杨启樵先生的书对我的影响是,他告诉我们历史要根据史料来做出判断,而不是一味的靠臆测来解决问题,而对史料要有辨别力,也不要轻信(但是有些人故意误解其本意,对于自己不认同的观点,一味的打出历史是胜利者的历史,历史都被篡改了的万能理论,这实在是令人很是啼笑皆非)。而且杨先生对于自己的错误也是勇于承认的,这点我很欣赏。而有些人抓住他这一点,指责他观点反复前后矛盾,不足论的,这种人的文章单纯就是为了辩而辩,实在是毫无价值可言。
(2)不要迷信任何人,哪怕是你所崇拜的专家。对于一位学者的尊重并不是体现在盲目崇拜上,而是对于知识的追求,任何人因为涉猎的不同,都有知识的盲区,像杨启樵先生和冯尔康先生我比较崇敬的两位大家,他们的书中也有不少错误的,所以不要迷信权威。更不要迷信那些已经出版的标榜正史的跟风读物,像我先前就是觉的能够出版历史读物是很神圣的,认为既然标榜为历史读物,应当都是有据可循的吧,但是实际上很多读物都是攒的,而且也有不少攒这类书的人基本的史料掌握的并不是很多,因而他们会和很多普通网友一样,将小说中的,当做是真实的,举个例子,就是那首所谓的允禵的七律诗,“仰首我欲问苍君,祸淫福善恐未真。豫让忧死徒吞炭,秦桧善终究何因。无赖刘邦主未央,英雄项羽垓下刎。自来豪杰空扼腕,嗟吁陵岗掩寸心。”这首诗出自二月河的小说,因为先前看到雍正御批等书纷纷转引,所以一时竟认为这确实是允禵的手笔,现在想来实在是很可笑,这就是所谓的三人成虎,很多人告诉你这是真的,你就自我催眠相信这是真的了。
上面这种是以讹传讹,还有一种,其实是很严谨认真的考据,但是在史料证明与推论不符,也要以史料为准,就比如穆景远的死,有枭首示众和在西宁被毒死两种说法,都来源于传教士的书信,对此国内莫衷于是,印象中好像是陈垣先生曾经做过如下的推断(查笔记没查到,也许记错人了也说不定,呵呵,在此仅仅是举个例子),他是认为穆景远既然已经被押解至京,那么没有必要再押返西宁,所以不可能被毒死,这个推论其实很符合常理,跟索隐派的那种悖理了现实凭空臆测完全不同,但是根据原始的朱批档案,则可证明这个猜测实际上是错误的,事实上穆景远确实是被重新押回了西宁,最后被毒死了。这个其实对我触动很大的,就是告诉我们无论作什么样的推论,有条件去查证的一定要查证,不要对于自己的猜测轻易的下结论,因为再合理的推测,实际发生的时候都可能不按规矩出牌。
(3)在没有把握的前提下,尽量不要去买跟风的作品,比如像带智经、经商智慧还有像某某那些事、正说这类的跟风之作,因为绝大多数都是攒出来的,质量参差不齐,我曾经在书店中看到过一本清朝那些事,里面的内容就是把清朝野史大观里的相关内容白话化而已。其质量之差令人极为内伤~~
(4)如果判断力不够强,特别是年纪比较小的朋友,虽然可以通过白话史书+小说笔法这类读物增加兴趣,从而来进一步了解历史,但是要看历史的话,应当尽量的把这类看到的东西忘记,启蒙的书建议不要看这类的,等稍微有基础还好些,因为有时候看多了这类的的东西,会有代入,甚至因为印象深刻,以至于以后你再看一些史料上的记载,记忆会比较混乱分不清哪些是史料确实记载的,哪些是作者发挥想象的,虽然有些作者会在表述中表面这是推测的。所以极有可能将这二者混在一起,这种混搭的效果其实很幻灭的,在这里不介意自曝己短,这种不靠谱的错误,我自己身上就发生过。
(5)如果不是为了应试以及评职称等需要,单纯是出于个人兴趣,在经济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尽量不要选择通史,以及那些著述甚丰,其作品年代跨越很广,但是出书频率很高,每本作品出版的时间间隔很短的作者的作品。因为每个人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盲区。我对于那些大量转引二手资料,没有自己东西,人云亦云的比较反感,这类错误往往很多,而作者却不自知。特别是有些知名的学者,出的书,打个比方吧,原资料实际是乾隆朝的记载,但是他只看到别人转引的那几句话,没有查实,就武断的断定这是康熙末年的记载。这类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所以要想得到可靠的,要么自己看第一手资料,要么去看一些专门研究这类问题的作者的专著。
(6)索隐派的书是一大雷区,建议大家不要去看。
(7)一切以史料为准,除了不要过分迷信书本上的内容,更不要过分相信百度百科,百度百科有很多内容都是将N个不同作者的观点,复制粘贴拼凑而成,甚至这些作者的观点彼此还矛盾。而且很多撰写百度百科的网友的水平有限,他们撰写百度百科不直接转述原文,而是将其意用自己的理解表达,因而会出现断章取义曲解原作者意思的情况。
(8)术业有专攻,任何人都不能保证绝对的正确,可以和几个同好做好分工,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进行研究,有不懂的,问专门研究这一问题的朋友,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任何人都有知识的盲区,我你他谁都都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借他人之力为己力,比如像玉牒这个问题,很多学者都说,凡是宗室子女必记录玉牒,但实际上,弃子有专门的档案,我看过康熙实录中有记载这个问题,而且像我和橘子聊天,从中也知道宗室中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有时候多交一些在某些方面十分精通的朋友,其获益处是看书看不到的。当然啦,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想交到史料控,首先你自己就得是史料控,其实私下里在谈到很多问题的时候,由于涉及到我的知识盲区,理解错误了,没少挨说,但是讨论问题面红耳赤是难免的,有时候这类朋友是吵来的,而不是阿谀来的。而且即便是平常聊天,你是史料控,还是小说YY控,也会一目了然的,比如夏天小盆友,就因为一个艰难的决定的造句,她改了一句,说是应当改成“如此欺朕你也忍得?”比较符合雍正口吻,我就当时就觉的她应当是有看过雍正朱批的,进而通过深谈,发现她对年羹尧的资料了解很深,所以就成功勾搭上了,哈哈~~
不过有时候因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实在是很没有天赋,因而精通这方面的朋友就成了被压榨的对象,瀑布汗~~
(9)关于如何选书:我的窍门是:a、可以根据你正在阅读的学者的作品上面的引文来源来按图索骥,查看原文。;b、找一些目录版本学史料学的作品,比如冯尔康先生的《清史史料学》、来新夏先生的《清人笔记随录》,基本上可以拿来当做买书红宝书来用,当然他们提及的很多书是馆藏的,没有出版的,或者是已经出版了的,但是是整套出版价格昂贵,让人望尘莫及的,比如《历代日记丛钞》,那上面真的是有很多正史没有记载,却十分弥足珍贵的记录啊,可惜不单出,只能去图书馆看了,或者知道单册书名看看有没有单本流出的;同时还可以找一些期刊目录,根据自己的喜好看一些期刊。这是比较基本的。
(10)推荐一些书:我的建议是从史料着手,但是一些人由于看不惯繁体竖版的,所以不妨拿一些东西练练手。我觉的馆阁体的看着还算蛮舒服的,比铅印的更能让大家适应,有些朋友对于铅印的小字特反感,所以会看不下去。所以可以买四库全书荟要版本的御制文集,价格还算适中,印刷也挺不错的,虽然我更钟意于故宫出的版本,因为有交辉园遗稿,但是这个市面上已经见不到了。
此外,根据大家的经济情况,可以选择购买这些书:
上海书店出的《“大义觉迷”谈》和《“名教罪人”谈》每本加上邮费不到十块,可以一买,有大义觉迷录和名教罪人诗的全版,千万不要买《雍正自白》这类的,带文白解释的大义觉迷录的版本,内容不好。
如果你的古文比较好,而且你适应了繁体字竖体版,想从原档入手的话,那么现在市面上最便宜的就是天津古籍的《上谕旗务议复》,和上面一样加上邮费也不到十元,不过这个书校对的不是很好,人名有错误的。有些地方要对照影印版来看。
如果对年羹尧感兴趣的话不妨买一本天津古籍出版的《年羹尧满汉奏折汇编》,是比较不错的选择。
至于其他的比较昂贵,如果不是那种特别痴迷的,可以通过国学数典网站,下载电子书来阅读。不过看繁体字都不适应的朋友,看起这类电子书的效率可能会蛮低的。
如果暂时看不了起居注、实录、永宪录这类影印的竖体字繁体版的,可以去买一本人民大学出版的《清史编年·雍正朝》这本书虽然也是有错误吧,但是瑕不掩瑜,这本书对于启蒙的读者了解雍正朝历史,是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可以用作资料书。(不过人大的清代人物传稿,个人觉的不是很好,不要买,还不如对着清史列传和碑传集自己整理呢)
《清史编年》是按年编写的,还有按照专题编写的,南开大学编写的《清史纪事本末· 雍正朝》,也不错的(这个是新编的,和清末民初黄鸿寿所著的是同名但是不是同一本书),但是这个一般不拆开卖。这两本书,个人觉得比《清史通鉴·雍正朝》编写的要好。有这两本没必要购进清史通鉴了。
至于专著嘛~~推荐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看一下杨启樵先生的《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以及《揭开雍正皇帝隐秘的面纱》。
而现在目前市面上常见的纪连海的《说雍正》,都是取自《雍正传》和杨珍先生的《清朝皇位继承制度》,建议大家看李逵而不是李鬼~~除此之外像《正说雍正》、《雍正事典》和《雍正写真》、还有《清朝通史·雍正朝》这类书相较冯尔康先生的雍正传而言,新的东西也不多,可根据自己喜好来决定是不是要买(冯尔康先生挂名主编的好多书,都是一个意思,买一个就好)。以前推荐过《雍正传》要看三联版的(人民版的缺少曹家一章,学苑版的《雍正皇帝全传》是白话版的,印刷不好,还超贵),现在据说又有新出的版本了,我没看过,所以不好推荐。至于《清朝皇位继承制度》要看远流版的(有增补和修正了一些错误)。不过《继承制度》着眼于继位问题,而且对雍正偏见太大,对于允禩允禵等人则过分抬高,有失公允,而且臆测过甚,挺明显的就是力证允祥为反太子党那段,没有足够的证据就把雍正所说的理由否定了,但是实际上通过现存的证据,允祥跟太子的关系是不错的,而且他们一家一直以来都跟与太子有密切关系的人十分亲近的。个人建议看这个之前应当有一定的知识储备,特别是里面说允禵如何受异宠,可以参考同为贝子的允禟的例子,参考康熙朝的会典就可以一目了然了,而对于其中指责雍正的,则存着允禩允禵等人是否有同样的行为的疑问就OK了~~
除此之外,王志明先生的《雍正朝官僚制度研究》还有佐伯富先生的《清雍正朝的养廉银制度》中文译本,史景迁的《皇帝和秀才》,以及高翔先生的《康雍乾三帝统治思想研究》(虽然对雍正不恭,但是书很不错),都很不错,值得一读。
反正这种东西因人而异的,挑书要根据自己的偏向以及适应程度来选择,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可以通过别人的经验找到你自己最合适的。而且相关书目非常的多,没有办法逐一介绍。如果大家关于购书有疑惑的话,比如你看中某一本书,有好几个版本,不知道选择哪个好,可以在本贴下跟帖,就不要再发重复的提问帖子了,凡是我知道的,可以一一作答。
对了,发现大家都挺喜欢八卦的,最后推荐一本比较不错兼及八卦和知识于一体的《清宫述闻》,出新版了,虽然校对还有错的,不过已经算是很不错了,里面有不少宫闱掌故,采自档案和清人笔记,相当不错的呦,如果你去故宫旅游,不妨带着这本去,可比导游强多了。
好了,就这么多了,发现我废话真的超多,不过整理完这个帖子之后,可以一劳永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