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幣制是屬於一種銀錢並用的雙本位制度。在貨幣中流通最廣為民生日用所不可或缺的就是錢,這是一種以「文」計算的計數貨幣,其形式、文字、重量、成色,
都有定制,由官府設局鼓鑄,稱為制錢。清初銀錢比價是以紋銀一兩兌換制錢一千文為標準,在一千文以下時,即形成銀賤錢貴的現象。清朝初年,社會經濟上非常
嚴重的問題,就是銅觔短缺,私鑄盛行,銷燬制錢的風氣,極為盛行,以致銀賤錢貴。順治通寶定制,以紅銅七成,白鉛三成搭配鼓鑄而成。康熙年間,以銅六鉛四
搭配。雖然錢文字畫清楚,但因銅多於鉛,民間暗中銷燬制錢,改造器皿,以致錢價日昂。康熙四十五、六年間(1706~1707),紋銀一兩,僅兌錢七、八
百文。雍正皇帝在藩邸時,已經深悉其弊,他御極後,即令錢局以銅錢各半搭配鼓鑄,使民間無銷燬之利,同時嚴禁使用黃銅器皿。其後錢價漸平,紋銀一兩,可兌
制錢一千文,小民可受其利。曾靜著《知新錄》一書中所稱「即觀鑄錢一事,自癸卯到今六年,尚鑄箇錢不順,勉強鑄就的糊糊塗塗,不明不白,民間無人肯受。謠
曰:雍正錢窮半年,若身上有一箇雍正錢,即投之溝壑」等語,幾乎視雍正年間的制錢為廢錢。曾靜所稱雍正錢投溝壑的意思,主要是指多用白鉛搭配,銅量減少,
雍正錢的價值,不能和順治錢、康熙錢相比。雍正皇帝指出,銅鉛各半搭配鼓鑄,「其錢文字畫雖未甚精工,然惟銅鉛相半,方能禁止其銷燬,而制錢可得流通便
民,並非吝惜銅觔而多加鉛兩也」。雍正皇帝鑒於民間銷燬制錢,以致錢量短缺,為使制錢流通便民,遂令銅鉛各半鼓鑄,曾靜不知錢法,所以肆意譏議。
——节选自《雍正事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