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桐女史:
引用
料你知道,我素日也无钱,不能多帮。
呵呵,我发现十三和雍正一样,都很喜欢自我撇清啊。其实他说自己无钱我倒是相信,但我是相信与和他同等身份的人相比,他算无钱的。我记得以前看《红楼梦新证》,那些有不少房产和田地的官员,都被康熙算在穷人之列呢~
不过十三确实比四大方多了,他和十三相比确实有点小家子气。
引用
我必奏明皇上,不是私与你的。
这话无疑对李卫来说是一颗定心丸。康熙末造,皇子斗争激烈,李卫也怕站错队,无缘无故的被牵扯进去啊。日子久了,他也就明白了雍正和十三那是一体的,不需要再担心什么了。怡亲王的意思其实就代表了雍正的态度。呵呵,13是雍正朝政治的风向标啊。
引用
今天去图书馆抄十三的资料,我的关于十三资料的纪录终于记完了两个活页本了,好开心哦,抱着我的本本酣然入梦
汗颜,你们都是勤快的人啊,我向来只记页码的,以前曾试图抄过雍正朝引见单,但抄了不到五十个人的就放弃了。而且我是把页码记录在纸上夹在书里的,结果毕业回来,丢失了N多,更要命的是,由于我是躺在床上记的,所以字迹无比潦草,有些感想都不知写的是什么。竹子MM就比较善于整理,所以在她的带动下,我准备整理满文奏折,但素MS就半途而废了~~
还有啊,我再八卦一下,影MM也有个本子记十四哦,不过上次上自习的时候落在实验室了,影MM那个懊恼啊,生怕本子被打扫卫生的阿姨捡到,看到上面写的什么东西,这会让她脸红~不过好在最后本子找回来了~呵呵,还素我保密工作做得好,有雍正字样的书全都包上书皮,而且感想也写得含糊其辞,除了我之外,谁都不知我在HC什么~噢耶!
toutou:
桐好饱汉不知饿汉饥,小四的资料有多少呀,汗牛充栋啊,我可怜的王爷的一颦一笑都夹杂在小四的大量的喋喋不休中了,不记下来,下次就找不到了。我前天刚在学校看了一个关于王爷得很好玩的奏折,想起《起居注》上一条内容,可这一条只写了“户部议覆”,我当时一偷懒就给让过去了,现在怎么也找不着了,急呀!!
另,小四把一个人交给王爷,简直就像把王爷当保姆一样,什么都要管。李卫后来在云南吐血,怡亲王还得负责给他找药。山东巡抚黄炳交十三转奏折,这马屁精三天两头给小四送东西,什么酒啊,水果啊,土特产的,都送到怡王府交给十三转送,难不成让王爷天天抱个酒坛子去见小四,整个一倒爷。再说了,知道的是给外省督抚转递,不知道得还以为王爷自己天天往宫里送东西呢,影响多不好!!
洗桐女史:
引用
我当时一偷懒就给让过去了,现在怎么也找不着了,急呀!!
你一说这个,我就有撞墙的冲动,类似的后悔,我不知道有过多少次呢。这就是懒人的代价啊。
引用
另,小四把一个人交给王爷,简直就像把王爷当保姆一样,什么都要管。李卫后来在云南吐血,怡亲王还得负责给他找药。山东巡抚黄炳交十三转奏折,这马屁精三天两头给小四送东西,什么酒啊,水果啊,土特产的,都送到怡王府交给十三转送,难不成让王爷天天抱个酒坛子去见小四,整个一倒爷。再说了,知道的是给外省督抚转递,不知道得还以为王爷自己天天往宫里送东西呢,影响多不好!!
嘿嘿,谁让十三是雍正的大管家呢。不过现在越来越觉得,十三的死某人要付上很大一部分责任,就是铁人也不能这么用啊。难怪十三死后某人要内疚呢~
toutou:
不过李卫升官这么快,也着实得罪了在户部的同僚,后来挨蹩挨多了。
桐桐,你说十三要一直活着,小四会有对他失去耐心的那一天么
洗桐女史:
人越老就会越觉得孤单,从这一点上来看,他是很渴望有十三这样的知己的。可是就怕他越老也越多疑,就像朱元璋那样。
但我是觉得雍正晚年很多事情都宽松了很多,感觉他的心态比继位的时候要好一些,看不出有这个趋势呢,所以应当不会吧。
toutou:
希望如此,小四晚年确实宽了,感觉戾气少了很多。
今天看啸亭,感觉在出兵的问题上,张廷玉同志真是应该负点责任,傅尔丹是他力保的,打得这么差,他总要担点儿罪过吧,小四居然完全没反应,感觉本来是想用富宁安打北路的,可惜死得早。
洗桐女史:
二月河小说中说他面冷心善,说他之所以看起来冷是因为眼里不容沙子,这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是么?
从他的形式作风来看,他嫉恶如仇,而且恩怨分明,有人说他睚眦必报,但人若对他好,对他有恩,他也会以数倍报答的。
而且他一向对宠臣都是采取双重标准的,张、鄂等人都是,只要让他觉得他们一心为国,没有偏私,那么就会很偏护他们。
不过张这个人,感觉和高其倬差不多,应当不投某人的缘啊,可能是和某人的距离比较近,可以作秀给某人看吧,呵呵~雍正这个人表面上说不喜欢别人吹捧,但是他其实很喜欢别人哄他的,比如说那个祈求要把雍正身上的病转到自己身上的那位~
另,感觉雍正在《大义》中,雍正说“外国入承大统之君(指的是他们这些少数民族统治者),以为纵能夙夜励精,勤求治理,究无望于载籍之褒扬,而为善之心,因而自怠。”应当是他当时的真实感受,我是觉得他晚年真的有一点灰心。这个时候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大声喊着“此必系奸恶之徒不肯改过迁善,怨朕约束惩治甚严,故肆其鬼蜮之伎俩以摇惑众心,以希朕之畏而中止,大误矣!朕非庸碌之主也”,向谣言宣战的雍正了。
唉,刚才又翻了雍正辟谣这个帖子了,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replyID=17861&id=2541&skin=0,看到下面这句话,又不禁一酸~“凡尔远近良民,当共信朕断不肯为累民之事,一切浮言,彼此相戒,勿听,则俯仰顺适,寤寐安舒,永无仓皇失所之虑,庶不负朕勤民保赤之心。”
哦,对了,还有一点没说。晚年政局比较稳定,不像继位初那样危险丛生。这使得他的情绪也相对好些,没有那种深深的危机感。
toutou:
桐桐说得我还真是伤感呢,不管是宽还是严,小四总是处在一个被挤压的状态,都未必是他当时理想的选择。
洗桐女史:
我记得看《恨水东逝》,雍正说什么,有些事情不能往后拖,留给子孙就更难办,所以他一定要坚持做下来。
当时还笑呢,觉得二月河把雍正写的很矫情,不过后来看到折子上他亲口说类似的话,那种感觉就不一样了。
其实就算阻力有多大,估计他也是最大限度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的。所以了,当我看到我家某人对十三说,你若不能查出,朕必另派大臣查出,若大臣不能查出,朕必亲自查出,真的是很爽啊。最喜欢某人这副模样~~哈哈哈哈~
toutou:
哼,像我们王爷这么天才能干的人要是都查不出来,那他也就别想查出来了~
小四在奏折里骄傲的对大臣说:如今的户部非当日之户部,若不信,营谋作用试一试看!
洗桐女史:
呵呵,那是因为他得了十三啊,你看福建省,当初因为毛文铨案,是通省大换血,府县一级的官员在雍正四年、五年清查仓谷时,是通盘更易啊。可是才过了两三年,雍正七年的时候他就感到福建的吏治竟又开始腐败了,福建在各省中,“吏治竟成最下矣”~所以他也只能感叹不得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