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暖春,康熙巡幸江南,驾临太湖东山峰下。他见太湖万顷碧水,烟波浩渺,帆影点点,湖两侧的东山和西山青如粉黛,又听说这里是吴王夫差与西施踏青避暑胜地,他十分贪恋这里的山光水色,决意微服游览。他只带了一名贴身护卫,就潇潇洒洒地先来到太湖的东山游山踏青。
时近晌午,康熙来到一座寺庙前,方丈见康熙龙姿凤目,气宇不凡,忙请进禅室敬茶款待。
康熙正口渴难忍,本打算端起杯来,一饮而尽,谁知道这茶异香扑鼻,沁人心脾。康熙不由地将茶杯放还桌上,细细观赏。只见其茶色泽碧绿如清波,叶片舒卷似海螺,最奇怪的是,茶冲泡出来,叶片浮悠浮悠地一起一落。康熙虽饮遍天下好茶,却没见过这样的茶,他忙问方丈道:“老方丈,此茶卷曲如螺,白毫显露,银绿隐翠,清香袭人,令我一望而解干渴,实在是绝妙佳品,但不知其名为何?”
方丈道:“说起此茶,其香虽浓,其质虽妙,但其名甚怪,只因它产自东山太湖庵中,每逢风起,便发出呜呜咽咽的哭泣之声,令人闻之毛骨悚然,所以人们都叫它‘吓杀人香’,其实这茶树一共只有4棵,还是三年前才突然长出来的,由于茶叶怪异,又是祛病的神药,这名气传遍了太湖南北。施主您再细品品这茶的滋味吧!”
康熙端杯呷了一口,其茶果然鲜爽生津,滋味颇佳,然而细品余香时,却忽觉得苦涩钻心。这令康熙十分好奇,便辞别僧人,带着护卫往东山峰上登攀,他要亲眼看看那4棵奇怪的“吓杀人香”茶树。等他走到离太湖庵还有几里之遥时,山风吹来,一阵浓香扑鼻而来,紧接着就
传来了一阵哀怨凄凉的泣诉声。
康熙听了,只觉得心中顿生怜悯之意,他加紧脚步,赶到太湖庵前。
太湖庵老尼姑正站在4棵苍翠欲滴的茶树旁黯然垂泪,见一施主带一仆人到来,连忙擦去泪痕,上前见礼。
康熙还礼毕问道:“请问师太,这4棵茶树叫什么名字?可是叫……”
康熙一言未毕,那老尼姑眼圈儿一红,哀怨地道:“碧螺春!苦命的碧螺春!”
康熙奇怪地问:“老师太,我闻山下人及那老方丈言,此茶树名叫‘吓杀人香’。您为何却叫它‘碧螺春’呢?”
老尼姑长叹一声道:“施主,我是一时失言说错了话,这茶树果然不叫碧螺春,是叫‘吓杀人香’,您又何必多问呢?”
康熙见老尼姑满面忧伤,一脸愁容,似有难言之隐,他想了一想,开口道:“老师姑,非是我多管闲事。只因康熙皇帝下江南,私访太湖,在东山峰庙宇品茶,那‘吓杀人香’茶先甜后苦,一反常态,令他生疑,特命我上山查访此事。老师太有什么难言之隐,此时不诉,更待何时?”
老尼姑听了,又惊又喜地问:“那么,您是……”
康熙身边的护卫刚说了一句:“咳!这位就是当今……皇上派出的钦差!老师太,您有什么冤屈隐情,快快说出来吧! ”
老尼姑早听说当今皇上已驾临太湖之滨,她见眼前主仆二人举止不凡,口气不小,就眼泪汪汪地对康熙说:“原来是钦差大人微服到此。恕老尼失敬之罪!皇上疑这茶中有隐怨,果然如此呀!”
康熙惊问:“老师太,自古只有入冤,哪有茶冤之事?还请明教。”
老尼姑说:“大人有所不知,19年前,老尼在山下抱回一个被人遗弃的女婴,苦心抚养成人。她容颜秀丽,好着碧罗之衫,每临风而立,犹如仙女下凡,老尼悉心教她诗书经文,琴棋书画,取名碧螺春。碧螺春尤其嗜爱茶树,曾亲手盆植一棵,精心培育。并在茶树旁一块石碑上写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8个大字。哎,谁知这8个修身自好的座右铭,竟召来一场杀身之祸!”
康熙越听越感到奇怪,细问根由,才知道三年前,太湖庵中来了一位董巡抚,见了这8个字,知是碧螺春所写,便将她唤来问:“小小女子,知道什么道理文义,胡乱舞文弄墨,擅自在佛门净地自立碑文,真是亵渎神灵,侮辱斯文,还不快将此碑撤去!”
碧螺春年幼气盛,只知念经理论,不晓世事,她见来人气势汹汹,出言狂妄,就生气地说:“大人,您可知此话并非是我所撰,实是出自《国语·周语》,说的是人无论贵贱,皆应一心向善,而向善之难,有如登高越险。人若不一心向善,必坠恶流。虽然也能暂时居高位、享荣华,久之必败,如山崩地陷,落个富贵皆空。小女子常常以此自警,临先贤之语而立碑,望与天下众人共勉之。大人,您难道连先贤之言也不许宣扬吗?”
碧螺春这番话,语中暗藏讥讽,那董巡抚本是一个大贪官,听碧螺春当众句句刺中他的心病,顿时恼羞成怒,拔出佩剑就要砍杀碧螺春,被他的儿子童大少爷死命拉住,好说歹说,拉他下山去了。
董巡抚父子俩一走,老尼姑就埋怨碧螺春不该当众使性子冲撞巡抚大人。碧螺春冷笑一声说:“像他这样臭名远扬的大贪官,也想来教训人,真怕脏了人的耳朵!碧螺春宁做剑下鬼,也不受他这份窝囊气!”
老尼姑见碧螺春年轻气盛的样子,十分后怕地说:“算了,算了,快闭上你的嘴巴吧,今日要不是多亏了董公子,你的小命可就要完了呀!”说罢,将碧螺春带回庵房,二人歇息了。
谁知半夜时分,忽然闯进一伙强人,个个面戴黑巾,只露双眼,将老尼姑推出庵外,欲对碧螺春进行非礼。老尼听到庵内发出一声惨叫,接着强人匆匆离去。急忙进入房内看时,见碧螺春已是气绝身亡。老尼姑伤心欲绝,只得忍泪吞声,将碧螺春的尸首埋葬在东山峰上,并将她生前所植的心爱的茶树移栽到坟前。谁知第二天,坟头上忽然又长出了3棵茶树,其叶如碧螺,风吹叶响,便发生呜咽之声,茶香声苦,可冷碧螺春的命更苦啊!
老尼姑说到此处,早已泣不成声。她苦苦央求定将此冤转奏皇上,为她养女雪冤报仇。
康熙听老尼姑哭诉了一遍,心中早有三分明白。他好言劝慰了老尼姑一番,下山去了。
第二天一早,董巡抚便接到圣旨,康熙命他带大公子至东山峰上太湖庵侯驾。
这爷儿俩心怀鬼胎,又不敢抗旨,只得乖乖前去,到了山上一看只见康熙皇帝早已先到庵中了,文武侍从排列两边,几个仵作正在茶树下挥锹舞镐,不一时坑中出现一位女子来。只见那女子死而不僵,面色如生。
董巡抚父子俩看了,顿时吓得魂不附体。康熙说道:“董公子,听说当日你随父游庵赏碑,你父与碧螺春争辩不过,举剑杀害于她,是你鼎力将她救下,看来你与你父截然不同,倒是一个大大的好人!可惜那碧螺春,白日虽蒙你相救,夜里竟又死于好色的歹入之手,实在可怜!你曾是她的救命恩人,今日朕在此已开棺验尸,欲为她雪冤,朕还要借助你一臂之力呢!”
董大少爷做贼心虚,忽然听皇上夸他是一个大大的好人,惊喜地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那日家父多喝了几杯老酒,借酒发疯,不过是要吓吓那女子逗乐罢了。我怕家父酒后失手,死命拉住,这点小事,值不得圣上如此夸奖!圣上如此看重小民,我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辞!”
董大少爷正云山雾罩地瞎“摆唬”,就听康熙大吼一声:“我要你快把那死人口中的东西取出来!”
这一句话不打紧,董大少爷当时就趴在地上冲康熙连连磕头,声嘶力竭地喊道:“万岁爷,冤枉啊,碧螺春嘴里咬的可不是我的手指头啊!”
康熙听了,冷笑一声说:“既然碧螺春之死与你无关,你怎么知道她口中有断指呢?来人验尸!”
仵作一验尸,果然从碧螺春口腔中取出一截断指,正与董大少爷手指断指相合!董大少爷只得低头认罪,承认了自己因贪碧螺春美色,当面假充好人,背地里却假扮强盗,深夜入庵,对碧螺春施暴。在遭反抗咬断手指后,一怒之下,杀死了碧螺春。
原来,康熙那日私访下山后,立即派人去巡抚衙门探问,知道董大少爷正是在碧螺春死后当天,手断一指的,心中更添了几分把握。只因没有真凭实据,这才邀董家父子上山,开棺验尸,果然破获真凶,斩了董大少爷,罢了董巡抚。
老尼姑见康熙亲自为碧螺春雪了深仇奇冤,万分感恩戴德,代碧螺春之魂敬献康熙一杯香茶,只见纤芽细粒受热气后,螺叶纷纷沉落水底,舒展自如,那茶叶愈加浓烈芳香! ’
康熙在太湖品茶雪冤,为民除害,心中十分畅快,当即传旨,将“吓杀人香”改为“碧螺春”,又提笔将太湖庵改为碧螺庵,来表彰这位洁身自好、嫉恶如仇的节烈女子。
那4棵茶树在霞光的映衬下,枝舒叶茂,清风徐来,叶枝沙沙,再无悲泣之声。康熙见此茶树前后判若两样,龙心大悦,命人重新厚葬了碧螺春,又在茶树下凭吊半天,才起驾下山。从此“碧螺春茶”名扬天下,连东山峰也被人们改叫碧螺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