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
主题 : [分享] 清宫悬案之太后下嫁
倾莫苌妍 离线
级别: 七品翰林院编修
UID: 2527
精华: 1
发帖: 92
金钱: 142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14
最后登录: 2008-06-28
楼主  发表于: 2007-03-22   
0

[分享] 清宫悬案之太后下嫁

申明下。资料来源txt论坛。我下载的书籍。挑选部分贴出来。

清宫悬案     作者:凌力

  清初三大案中的“太后下嫁”、“顺治出家”两大悬案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堪称千古之谜。著名历史小说家凌力的新作《清宫悬案》,凭借学者型作家深厚的学养和广博的学识,旁征博引,剥茧抽丝,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研究成果。
  孝庄太后一步步走上权力顶峰的辉煌,始终伴随着身为女性的艰辛苦涩。绝顶聪明的顺治独具的文人和情人气质,使他在超越时代的政治理想受挫和爱妻仙逝的双重打击下,选择逃遁之路……理解了政治语境和爱恨纠葛中挣扎的帝后,也就不难理解他们的选择。

古今罕见的太后下嫁(1)


  “下嫁”这个词,多用于贵女出嫁,即地位身份家境高的女子嫁到低一等或几等的男家去。因此,又成为娶嫁中男方的谦词。但后来,它几乎成了公主出阁的专用语,凡皇帝的女儿结婚都称下嫁。想想也有道理,普天之下,论地位身份家境,谁还能超过皇帝呢?
  皇帝的女儿下嫁,不管怎样礼仪重、排场大、花团锦簇,却是朝朝代代屡见不鲜的。
  而皇帝的母亲皇太后,怎么可能也与“下嫁”这个词相联系呢?
  在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皇帝是君父;至尊至贵的皇后是国母。那么君父国母的母亲,当是天下万民的祖母了,这样的祖母竟公然下嫁,这样的事竟发生在视改嫁为耻辱、把失贞当罪恶的素称礼仪之邦的中华古国的历史上,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太不成体统了,可谓千古奇闻。
  然而,历史上倒有过这么惟一的事例,那就是近三百年来传说纷纷的清朝太后下嫁的故事,如果是事实,便也可上得“无双谱”了。只是遍查目前可以看到的官方史书史料,还没有找到关于太后下嫁的任何记载。
  当然,史书上没有记载不等于历史上没有发生。
  这一段引人注目的历史公案的主人公,下嫁者据传说是清世祖顺治帝福临的母亲孝庄太后;下嫁对象据传说是当时权势极大的摄政睿亲王多尔衮。
  太后下嫁的故事不仅流传很广,版本也有多种。现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介绍如下。
  第一种可称为“报恩说”,多见于文人笔记。
  清太宗皇太极去世,有人劝睿亲王多尔衮以弟承兄继立为帝,多尔衮却扶六岁的侄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登基,自己仅称摄政王,并且首先下拜。各王公大臣感戴多尔衮的诚意,共同呼拜,顺治帝位于是得定。不久,多尔衮率大军杀进山海关,击走李自成,乘势进踞燕京,入驻明朝紫禁城宫殿,仍不以帝位自居,迎请顺治帝移驾南下京师即皇帝位,幼年福临得以成为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天子。
  其时,举朝都因此替顺治帝感到过意不去,非有所报答不可。多尔衮看准了时机,与大学士范文程密议定计,授意亲信在朝廷中倡言,说:
  “摄政王功高望重,又谦抑自持如此,让位之德,亘古少有。我皇上虽想要报答,可这么大的恩德如何能够报答得了呢?正好,摄政王是皇上的叔父,今日让位的事,就跟皇父传位其子的意思一样。摄政王既然像对待太子一样对待皇上,皇上也应当像对待皇父一样对待摄政王,以此作为报答,诸位觉得如何?”
  众人都附从此议。范文程于是出面提议说:“近日闻说摄政王妃新亡,而我皇太后又多年寡居无偶。皇上既视摄政王如父,自然不可使父母异居两处。宜请摄政王与皇太后同宫而居。”
  众人又都附从。于是史官乃大书特书,记载于册曰:“皇太后下嫁摄政王。群臣上贺表。”
  相传婚礼之盛,为从来大婚所未有。京师除一二自命清流者外,多播为佳话,同瞻盛典。当时又有恩诏宣示天下,也系汉人手笔,其略曰:
  “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摄政王,现方鳏居,周室懿亲,元勋贵胄,其身份容貌,皆为国中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体慈怀,敬谨遵行。一应典礼,着所司预办。”
  直到乾隆朝,主管修史的纪昀(字晓岚)见到这则记录,惊异道:“这种事怎么可以传示后人,以彰其丑?”立刻请示乾隆帝,将有关内容全部删削。此后,便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了。
  第二种可称为“私通说”,多被演义小说采用。
  清太宗之后博尔济锦氏有殊色,肌肤莹洁如玉,宫中私号为“玉妃”。入宫之初仅为才人,但慧黠有智谋,言必称“皇上旨”。洪承畴降清,使清朝尽得关外大片领土,多因博尔济锦氏劝诱说降,其功不在开国元勋之下。因此玉妃得以参与帷幄机谋,权力日进。又因为生皇子福临,遂得正位为皇后。
  博尔济锦氏有亲妹,嫁九王多尔衮,美貌白皙不亚于其姐,人称为小玉妃。姐妹俩十分亲密,劝降洪承畴,小玉妃也曾参与计议运筹,太宗因此待九王也格外优厚。虽然清朝定都沈阳后,起居仪从渐仿汉制,宫禁也稍稍森严,但九王以参与密谋,总能出入自由。
  太宗因频年用兵,东征西讨,几乎没有一天安宁,经年不还宫中,则内务琐政,尽都由九王决断,而九王又都是奉大玉妃意旨,逢迎无所不至。大玉妃往往留九王居住宫中,经旬不得归私第。借议军国要事之名,行私通之实。一时人言藉藉,颇多秽声,于是大小玉妃由姐妹变情敌。
  不久,李自成兵破北京,吴三桂将引清兵入关,大军行至途中,小玉妃贿通的某王向太宗进言,将大玉妃与九王私通丑事一一禀明。太宗震怒,说:“朕不处分此獠,何以取天下!”立即下令返师沈阳,准备先正宫闱而后出兵取明。但还宫不到一天,便以暴病崩逝。人们都疑心是被大玉妃和九王所害,但当时九王党羽极盛,无人敢撄其锋。不久,九王竟奉遗诏为摄政王,率师入关进燕京,从此恒居宫中,政事机密,大玉妃全权委任给九王办理,于是朝廷大权,九王独揽。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倾莫苌妍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倾莫苌妍 离线
级别: 七品翰林院编修
UID: 2527
精华: 1
发帖: 92
金钱: 142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14
最后登录: 2008-06-28
1楼  发表于: 2007-03-22   

古今罕见的太后下嫁(2)


  小玉妃愤恨不平,进宫寻姐评理,大肆诟骂,大玉妃拒不相见。小玉妃无奈回府,与多尔衮争吵之

后,当夜就宣称暴亡。
  摄政王妃既亡,身为太后的大玉妃便名正言顺地下嫁了多尔衮。
  第三种可称作“保皇说”。
  清太宗初崩,太后原有垂帘听政的意向,但恪于祖训,怕宗室中有人挟此名义别生枝节,反而动摇

福临的帝位。睿亲王多尔衮在诸王中树党自固,最有实力,因其福晋是太后的同姓姐妹,原本亲如家人

,多尔衮更因才智过人,素受太后信赖,此时太后自然要借重多尔衮。多尔衮于是献计用摄政制,而许

以内权让太后。这样,福临得即皇位,多尔衮为摄政王,成就了清朝入关的局面。
  太宗未崩之前,多尔衮就与太后关系暧昧,只是秽迹未显。至福临即位后,方腆然不讳。不过入关

以后,顾及汉制,多尔衮与福临成了内则父子、外则君臣的特殊关系。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多尔

衮虽居摄政王位,见福临还得援君臣之义,行跪拜之礼。
  随着摄政王权势日重,多尔衮每入宫,或遇宴会,王公大臣对他也开始北面而朝了,这使太后十分

疑惧。她故意下诏命诸臣议尊崇摄政王的典礼。内三院便以皇叔九千岁的礼仪进上。多尔衮一时昏昧不

察,竟欣然接受。从此诸臣见摄政王便都一跪三叩首了。
  一日,太后与多尔衮同游海子,并辇而行。侍卫前来奏事,都是先皇帝太后,再及摄政王。多尔衮

偶有奏对,鸿胪寺赞礼者也如常仪一般在旁边三呼跪拜。多尔衮大为不满,翌日不上朝,不进宫,只遣

人奏报太后说:“臣终不能与太后共享安乐了。以臣职分所限,君臣安得敌体。今又心劳多病,请罢摄

政,闭门思过,不复能见太后颜色了。”
  太后得奏,心中十分懊丧,福临年幼,国事离不开多尔衮;但多尔衮专擅,又威胁着福临的皇位。

既能笼络多尔衮,又能保住福临皇位的办法只有一个,便是太后下嫁。于是太后立命内大臣往摄政王府

议下嫁之事,并命内三院拟太后下嫁及称尊皇父的典礼。
  其时明朝旧臣陈之遴任内院大学士,闻命十分惊异,咋舌道:“这种礼也能议吗?”在侧的满官将此

言上告,太后大怒,立论陈之遴死罪以示威。幸而有大臣相救,奏告说:“下嫁是大喜事大嘉礼,不宜

用刑。”这才免陈之遴死罪,但仍将其谪戍吉林三姓城入军籍服役。
  有关传说还有很多种,有些故事荒诞不经,显然为了猎奇;有些更如同淫秽小说,令人难以置信,

就不再引用了。
  太后下嫁以后的故事,也有种种传说。
  如说福临年长后,渐觉多尔衮专擅之非,愤愤不能平,往往见于词色,常使多尔衮自危不安,便请

喇嘛用摄魂术:取摩天岭千岁鹿之皮,使巧匠用人发缝成人形,敷上鱼脂,几乎与活人一样;再照福临

模样绘出皮人面目,然后将皮人悬挂坛上,由喇嘛诵经画符,不停诅咒,令福临得病,心神不宁、日渐

衰弱。多尔衮向患怯症,常感怔忡烦躁,其时正在南苑行猎。侍者稍不称意,多尔衮便鞭挞诛戮,日必

数起,弄得人人自危。一小侍卫衔恨,向福临告发了皮人的事。福临派心腹探明实情,立将皮人没收,

移放别处。多尔衮的从人赶去南苑报告阴谋败露的消息,正值多尔衮驰马逐猎之际,闻报大惊,失足坠

马而亡。
  也有说多尔衮之弟多铎平定江南后,要求封为江南王,多尔衮恪守祖制,不肯答应,多铎遂生怨恨

之心;又因多铎时在江南,习于汉族清流之讽议,常以太后下嫁一事为满人的污点,甚为不平。福临既

长,多尔衮仍居摄政王位不退,激起福临羞怒之心。多铎与福临先后都曾派人刺杀多尔衮未遂,后来福

临决意密遣亲信召多铎于江南,召杰书于关中,以清君侧,除掉多尔衮。然而老天爷竟保佑清室,使九

王自毙,免除了同室操戈、宫廷喋血的惨剧。
  还有说多尔衮坠马死后,福临立刻就要议罪处分,太后不许,反以帝王之礼安葬。多铎入朝后便与

大臣们联通一气,敦请太后幸五台山进香。太后自知所作所为不得人心、不成体统,郁郁不乐地动身去

了五台。途中,传来朝廷追论多尔衮罪行并夺其位号、籍其财产、碎其功德碑的消息,太后愧怒交并,

对从行者说:“既如此,我再无回居宫中的道理了。论富贵荣华我业已达于极点,此生无憾,不如出家

清修,以了世缘。今以常服衣饰为纪念物,交付皇上存之,他日尚可相见。”太后从此出家五台不归。

福临常陈太后之衣饰于前,涕泣不可抑。自念不但未能报答太后的养育之恩,还因九王之故重伤太后之

心,实在是为子的终天之恨。所以,后来世祖便以董妃之死,解脱尘缘,飘然出世,其实是往五台访母

去了。
  更有传说在多尔衮削爵夺号之后,太后仍居睿亲王府,直至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崩逝。临死

时,自觉曾经下嫁了小叔,对丈夫不起,无颜与太宗皇帝皇太极合葬,遗命在儿子顺治帝福临的孝陵边

为自己建陵,便是有名的昭西陵。
  拿上面这些形形色色的传说来对照历史,似乎都有一点根据,有真实人物和真实事件的影子,但也

仅只是一点影子而已。不但很不确切,而且错讹百出。特别是这些传说从故事构成到思想情绪,字里行

间充满着讥讽和嘲笑,恶意是显而易见的。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倾莫苌妍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倾莫苌妍 离线
级别: 七品翰林院编修
UID: 2527
精华: 1
发帖: 92
金钱: 142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14
最后登录: 2008-06-28
2楼  发表于: 2007-03-22   

古今罕见的太后下嫁(3)


  无论是曾经删削或是原本就没有,既然史书史料上没有关于太后下嫁的记载,那么这些传说是从哪

儿来的呢?有清一代文字狱最为严酷,思想钳制超过历朝历代,一般士子百姓多不敢谈论朝廷所忌讳的事

,但说清世祖之太后下嫁摄政王,则无论南方北方,无论男女老幼,凡爱说故事讲传奇的,没个不知道

。这也很奇怪,不但太后下嫁本身是个谜,这也是个谜。
  仔细推究起来,似有两个形诸文字的来源,形成了两次议论传说太后下嫁的高潮。
  第一次在清初,著名的抗清文人、南明大臣张煌言,写了十首著名的建州宫词。
  张煌言,字玄箸,号苍水,浙江宁波人,生于1620年。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军占领南京后,

他与钱肃乐等起兵抗清,奉鲁王朱以海监国,据守浙东山区和沿海一带,官至兵部尚书。后鲁王政权覆

灭,他又派人与荆襄十三家农民军联络共同抗清。至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他见大势已去,遂解散余

部,隐居浙江南田县的一个岛上。不久他被一个旧部出卖,遭清军逮捕,解往杭州,拒绝投降,被杀。
  为了全面了解,现将建州宫词十首都摘录下来:
  平明供奉入彤闱,亦舞霓裳唱羽衣,
  千乘骖骅知狩猎,挥鞭驰道拥明妃。
  毳殿春寒乳酷香,侍臣偏得赐新尝,
  老不识驼酥味,犹道天厨旧蔗浆。
  盘龙小袖称身裁,马上离弓抱月开,
  太液池边金鞅解,疑从紫蹇射雕来。
  弓鞍椎髻缀天魔,胡女宫装新样多,
  醉捧官家还笑问,燕支山色近如何?
  朝罢瞿昙次第迎,内庭深处说无生,
  不知鹦鹉能胡语,偷向金笼诵佛名。
  十部梨园进上方,穹庐天子亦登场,
  缠头岂惜千金赏?学得吴进一觞。
  上寿称为合樽,慈宁宫里烂盈门,
  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
  掖庭又说册阏氏,妙选孀闺足母仪,
  椒寝梦回云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
  六曹章奏委如云,特敕写书翻译闻,
  笑杀钟王多妙楷,而今鸟迹是同文。
  玉几凭来顾命新,负闻道有家臣,
  从今赌却钻刀咒,不信华人信满人。
  这十首宫词,可说是极尽嬉笑怒骂、讥刺嘲讽之能事。从衣饰(弓鞍椎髻缀天魔)、住处(毳殿)、食

物(驼酥)、坐骑(紫蹇)、信仰(朝罢瞿昙次第迎)、娱乐(穹庐天子亦登场)、文字(而今鸟迹是同文)、习

惯(赌却钻刀咒)直到习俗,都在被贬损之列,并处处以一种明显的优越感,拿来与中原汉族相比较。其

中第七、八两首,特别是第七首(上寿称为合),被认为是太后下嫁的明证——因为这是当时人写当时事


  但苍水先生自1645年即顺治二年以后,直到他就义杭州,再不曾北上渡过黄河,更没有到过北京,

与新入关的清朝统治者没有直接打过交道。对满族皇家与贵族的生活习性和种种故事,他只能是耳闻而

非目睹。苍水先生是抗清义士、南明大臣,又是一位诗人。诗人作诗,必须有想像力,必须渲染、夸张

。都说诗言志,好诗人的诗,必定浸透了作者浓烈深厚的感情。所以只凭这首诗便认定太后下嫁是史实

,似乎难以服人。
  要是身为敌国大臣的张煌言都能听到太后下嫁的传闻,足以证明此事在当时确实沸沸扬扬。尤其在

反清情绪十分强烈的汉族地区,人们以此为笑谈,指斥新来统治者的悖德乱伦,形成议论太后下嫁的第

一次高潮。
  第二次高潮在清末民初。
  清末,社会风气渐开,一些禁书逐渐流行。张煌言的《苍水诗集》出版,建州宫词重面人世,言之

凿凿。不久辛亥革命成功,民国建立,教育部整理旧礼部所积的历科殿试试卷,发现清初时,凡抬写皇

上处,都加抬写皇父摄政王。于是轰然传遍,都认为既然有皇父之称,摄政王必定娶了世祖之母,而后

尊之为父。后来大库红本尽出人间,人们发现顺治五年以后,内外奏疏中,也多称皇父摄政王。时值辛

亥革命“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反满宣传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之际,太后下嫁便又一次成为丑闻,成为

抨击清朝腐败统治的一颗有力的子弹。和其他历史事件相比,这故事带有“脏唐臭汉”的宫闱秽史味道

,又是“偷小叔子”类的桃色新闻,所以流传格外广泛长久,格外令人们津津乐道。
  本世纪30年代,清代各朝实录全部面世,清世祖实录里,不但没有太后下嫁的踪迹,皇父摄政王称

号的来历也十分清楚合理。太后下嫁之谜仍然还是个谜。
  纵观我国历史,凡是敌对势力,无论争夺地盘还是争夺全国统治权,除了军事对抗之外,也很重视

政治上的打击。称之为对敌方的揭露、批判、抨击,其实也可能是诬蔑、丑化、诋毁。这里面有正有误

,有真理有偏见。研究历史的人,需要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理清头绪,以弄清历史的真实面目。这往

往是十分困难的事。
  三个多世纪已经过去。岁月的流逝理当涤去蒙在人们意识深处的那些历史偏见和民族偏见,给历史

人物和历史事件以公正的评价。
  近些年,对太后下嫁事件的观念已有很大改变。但说下嫁者与说未下嫁者仍然各执一词,不能相下

。双方各有道理,但基本上还是属于分析考据。

 
古今罕见的太后下嫁(4)


  不久前得到一则史料,说是宣统初年,内阁储存档案的大库围墙塌圮,当时任阁读的刘启瑞奉命检

查库藏,从中得到了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的诏书,便向朝廷作了报告。主下嫁说的研究者便认为

疑案得到了解答,有了直接的证据。主未下嫁说的学者们并未认输,因为下嫁诏书只这么提了一句便没

了下文。除非亲眼看到这件最重要的、货真价实的证据,否则下嫁说仍不能成立。
  还是把目光投向历史吧。
  近些年,史书史料的挖掘整理有了很大发展,为历史研究提供了极丰富极广泛的基础。只要较为深

入地进去走一走,就会发现,真实的历史要比传说中的故事更错综复杂、更曲折多变。
  这里,把这一事件的历史背景、有关的历史人物的来龙去脉,摆一摆,谈一谈,或许对有兴趣追寻

太后下嫁之谜的读者有点帮助。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倾莫苌妍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4367
精华: 0
发帖: 35
金钱: 19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3-31
最后登录: 2007-10-01
3楼  发表于: 2007-04-01   

应该不太可能!孝庄太后是很伟大的,怎么可能下嫁

这是野史

生命,那是一个奢侈的代名词
它的内面,有花有草有世外桃源。
“飞翔吧----
到天堂去----”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紫嫣ず血燕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晴明岚雪 离线
级别: 九品司书
UID: 3751
精华: 0
发帖: 1
金钱: 11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3-06
最后登录: 2009-07-16
4楼  发表于: 2007-04-02   
孝庄并没有电视或野史中所说的那么伟大,除了抚养康熙,在顺治朝她几乎没有对政治起过什么作用,看正史中的记载就知道了。至于“下嫁”,偶认为是没有的,多尔衮没那么笨。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晴明岚雪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江宁婆婆 离线
级别: 贵宾
UID: 4446
精华: 4
发帖: 243
金钱: 112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4-02
最后登录: 2008-10-17
5楼  发表于: 2007-04-03   
推荐看孟森的<太后下嫁>,那才是历史,历史学家的态度.
寒冰木落琴音静,
暖日花飞曲韵喧.
  ----------风姐姐....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江宁婆婆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镶黄旗主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3295
精华: 0
发帖: 26
金钱: 50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9(时)
注册时间: 2007-02-11
最后登录: 2011-02-13
6楼  发表于: 2007-04-03   
女人历来为了政治和亲的不在少数   难保她不会为了她儿子的地位笼络多多同志哦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镶黄旗主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小玲玲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14229
精华: 0
发帖: 18
金钱: 27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8-01-09
最后登录: 2008-01-12
7楼  发表于: 2008-01-12   
个人认为有这个可能,那个时候满人入关不久,汉化不深,满人习俗本来就可以兄死,弟弟接收他的财产及妻子。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小玲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凉月满天 离线
级别: 七品翰林院编修
UID: 12595
精华: 0
发帖: 78
金钱: 82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12-19
最后登录: 2008-12-19
8楼  发表于: 2008-01-13   

这几个版本都拍成来电视剧!!!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凉月满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弥生 离线
级别: 九品司书
UID: 15854
精华: 0
发帖: 1
金钱: 11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8-01-31
最后登录: 2008-01-31
9楼  发表于: 2008-01-31   

拜托.,....下嫁是不可能的

但是应该是会有暧昧情缘在里面.,.

尽管满族有父死则妻其母后、兄死则妻其嫂的习俗,但是入主北京的皇室上层则已完全汉化,他们以汉族儒家的礼教传统作为行动的指南。尤其是皇太后更不敢明目张胆地公开下嫁,福临这一关也不可逾越。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弥生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乾隆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YU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裕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