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基本上都是从老康对十四的宠爱及晚年对其委以重任“推断”出,二废太子后的老康必是把四和十四两人列为大统继承人的后选,甚至之前还看到过论坛里有MM推测,因为老康死得突然,来不及把十四召回,导致四四“捡”了个皇位。但我倒有些不同的看法,一废太子后,老康就未想过把皇位传给十四!理由如下:
1、一废太子之后,因为老八的"能量"让老康起了戒心,不得不复立太子以稳定当时的局式。当时的十四算是八爷党的一员干将了,他还为老八被削爵与老康起过正面冲突。那么,在当时的情况下,老康即对老八党如此忌惮,怎么可能还从老八堂里挑一个人做继承人呢?即使有这么个动作,也应该是做给别人看的,主要是为了安抚一下老八这一党的人。
2、吾等非帝王,不懂帝王心术。然,“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法并不新鲜,老康若是吸取了胤礽的失败教训,怎么可能还公开对未来大统的继承人公开宠爱?要知道,胤礽多少也是毁在过早确立了储君的身份和老康的过度溺爱里。而下面这些大臣们也时时都在揣测圣心,公开新储君的身份,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a新储君变成太子一样,b新储君被八爷党...(胤禔当年可以用法术设计太子,老八不可能么?)。
3、有一种政治手法叫“掺沙子”。专门对付那种“铁板一块”一群人的。采用向里扔不相干的人,或是有打有捧的,让其内部开始分化、瓦解。当时的八爷党,包括:八、九、十、十四。其中九、十算嫡系,而十四则是旁系。而这四人里,八擅拢人,九擅理财,十四擅带兵。应该说,这一党派是里是文武兼备了。从一个团队来讲,应该是很全才的。可对帝王来讲就是“很可怕”的!因此,将十四从这一党里分化出来,即可彻底打击、瓦解这一党,又可以挽救十四将来性命,对老康来讲算是一举两得的事。
4、武将称帝并非没有,但多做为开国皇帝,所谓“创业难,守业更难”,但凡过了朝代的开创期,立的储君(如果有选择的话)多以文治为主。老康儿子里带兵最有名的应该是胤褆和胤禵了,虽然胤祹等其它阿哥也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胤祥貌似没有带过兵),但与胤褆、胤禵等人还是没法子比的。因此从治国角度来看,胤禵并非上佳人选。
5、十四是典型的性情中人,这一点做为父亲的老康不可能不知道。虽然熙朝最有名的棱头青是十阿哥,可十四也不是个省心的。与老十不同的是,十四在闹事儿的时候,多少带点撒娇的感觉,而不似老十那样混。做为父亲,这样的儿子固然是个宝,可做为帝王,这样的继承人就不一定是后选人了。
6、最后,就还是二月河借邬斯道分析的那点,老康即已不久于人世,何必还让默认的继统远发西北?虽然老康最后病情恶化得有点突然,但当年不比现在,胤禵就算接到圣旨立即返京,没有个把月也到不了吧?(别忘了当时没电话也没电报,传旨的人还得先跑过去呢!)因此,老康不可能等到自己都感觉自己真的不行了,才召回继承人。再以当时夺嫡时的凶险,储君如果没时间在京城内做一定的安排布置,老康的圣旨完全可能被矫,而矫旨的最可能一个后果,就是圣心默认的储君会被新君一并处理掉。(当年唐太宗若不轼兄杀弟也登不上九五之尊的么?)
以上观点但并不是说,老康一早就默认了四四,或许老康也还考察过其它阿哥(像老三,甚至老五、老十二等),但十四应该早早就随八爷党一起出局了。以上全为一已猜想,若谬误,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