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哭~我们家的东西!好想摸摸~
不过……这么模糊的印,叫俺们怎么认定么~
再说了,景,这是《张好好诗》,注意看卷轴~哈哈~
小杜的字儿写得还怪不错~雄健张扬,正是我们少爷会喜欢的风格~
我看北美惠友书店的简介上这么介绍的:
《张好好诗并序》,麻笺纸本,墨迹。唐杜牧于大和八年(八三四)三十二岁时书。行书,四十六行,三百二十二字。纵二十八点二厘米,横一百六十二厘米。钤有《宣和》《政和》《内府图书之印》《秋壑图数》《弘文之印》《项子京家珍藏》《宋荦审定》《张则之》《梁清标印》《年羹尧字亮工别号双峰》《乾隆》《嘉庆》《宣统御览之宝》等鉴藏印。前有宋徽宗泥尽书签“唐杜牧张好好诗”。帖后有元吾衍,伯颜,清年羹尧,张孝恩等人官宽和题跋。曾经宋宣和内府,贾似道,明项子京,清梁清标以及乾隆,嘉庆,宣统三朝内府及近人张伯驹收藏,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杜牧,唐德宗贞元十九年至唐玄宗大中六年(八零三——八五二),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太和二年(八二八)擢进士第,后举贤良方正,尝为监察御史,左补阙史馆侯撰,黄池睦湖州刺史等,至中书舍人杜牧善属文,工于诗,人称“小杜”。其行草书风格雄健。《张好好诗》书风遒劲,章法疏郎,用笔甜熟,给人一种不同于唐代时尚行草书行笔流畅的风格,而融六朝人的厚重于行笔中。明董其昌《容台集》云:“樊川此书,深得六朝人风韵,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牧之,亦名家也。”明顾复《平生壮观》云:“牧之词诗,纸墨颇佳,书欲成舞。”
牧太和三年,佐故吏部沈公江西幕。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来乐籍中。后一岁,公移镇宣城,复置好好于宣城籍中。后二岁,为沈著作述师,以双鬟纳之。后二岁,于洛阳东城,重睹好好,感旧伤怀,故题诗赠之。
君为豫章姝,十三才有余。翠茁凤生尾,丹叶莲含跗。
高阁倚天半,章江联碧虚。此地试君唱,特使华筵铺。
主公顾四座,始讶来踟蹰。吴娃起引赞,低徊映长裾。
双鬟可高下,才过青罗襦。盼盼乍垂袖,一声雏凤呼。
繁弦迸关纽,塞管裂圆芦。众音不能逐,袅袅穿云衢。
主公再三叹,谓言天下殊。赠之天马锦,副以水犀梳。
龙沙看秋浪,明月游东湖。自此每相见,三日已为疏。
玉质随月满,艳态逐春舒。绛唇渐轻巧,云步转虚徐。
旌旆忽东下,笙歌随舳舻。霜凋谢楼树,沙暖句溪蒲。
身外任尘土,樽前极欢娱。飘然集仙客,讽赋欺相如。
聘之碧瑶佩,载以紫云车。洞闭水声远,月高蟾影孤。
尔来未几岁,散尽高阳徒。洛城重相见,婥婥为当垆。
怪我苦何事,少年垂白须?朋游今在否?落拓更能无?
门馆恸哭后,水云秋景初。斜日挂衰柳,凉风生座隅。
洒尽满襟泪,短歌聊一书。
这图只有杜牧的字,不见年糕的题跋和序啊,泪,年党们,大家继续努力找全轴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