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雍正朝文玩专号]雍正宝玺珍赏
作者:收藏杂志社
来自:玉龙收藏网
2005年10期《收藏》推介文章,阅读全文请看《收藏》杂志
Appreciation on Yong Zheng Seal
北京 恽丽梅 / yun limei
北京故宫博物院现存清代皇帝《宝薮》均为实物钤印,但遗憾的是惟独缺雍正皇帝《宝薮》,所以曾经使人误认为雍正皇帝宝玺无实物存世。其实,雍正皇帝宝玺不仅有160余方,而且质地、做工很精。如果不算乾隆二十五宝,雍正皇帝闲章是清代皇帝一级品数量最多、最精的。
故宫博物院现存清代皇帝《宝薮》应是清代同治光绪时期钤印的,因为《宝薮》有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咸丰、慈禧六位帝后,同治皇帝以后三位皇帝均未钤谱。《宝薮》包装统一,均为线装。从钤印数量和内容看,尽管各朝皇帝的宝玺有不同程度毁坏、遗失,但在宣统三年以前是比较完整的。不过故宫博物院现存清代各朝皇帝宝玺实物与《宝薮》有出入,可能是在宣统三年以后溥仪小朝廷时遗失的。就此问题笔者特意查清宝善后委员会接管时登记的老账号,雍正皇帝的这批宝玺当时大都存于清宫内的颐和轩、景祺阁、重华宫厨房等处。但同光时期这批宝玺存于何处?为什么没有钤谱?至今仍然是个谜。
收藏情况
雍正皇帝是我国封建社会晚期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的杰出历史人物,是一个勇于改革、励精图治的封建君主。雍正皇帝的宝玺反映了他的思想和心理活动、志趣与情感。雍正宝玺分为两个时期:一、雍正被封和硕雍亲王爵号,受赐圆明园,即康熙四十八年至康熙六十一年(1709~1722年),故宫现存这一时期的宝玺计50余方;二、雍正在位期间,即雍正元年至雍正十三年(1723~1735年),故宫现存这一时期的宝玺计100余方。
第一个时期的名号玺有:“胤禛之章”“雍亲王宝”“皇四子和硕雍亲王宝”“和硕雍亲王宝”“圆明主人”“破尘居士”等。斋堂玺有:“朗吟阁”“御赐朗吟阁宝”“圆明园”“煮字亭”“五福堂”“竹梅烟舍”“学书草堂”“乐山书院”“洗桐山房”“深柳读书村”“芝兰居”“松柏室”“芝兰室”“敬持斋”“花圃”“谦斋”等。记事及吉言成语玺如:“清可”“禅悦”“溪云”“啸歌”“临池”“进德”“问芳”“得妙”“任运”“适兴”“越力”“娱耕织”“山水趣”“自在禅”“泉石云林”“高山流水”“冰壶秋月”“放情物外”“博闻约礼”“墨池清兴”“若木一枝”“朗吟珍赏”“朗吟阁书画记”“恭临皇父御笔”“收”等。当时雍正帝还是一个皇子,赐邸圆明园,并未过多参与政事,名号和斋堂玺多与圆明园有关,记事吉言玺多记述他在圆明园内的活动。
第二个时期宝玺有:“雍正亲贤之宝”“雍正尊亲之宝”“亲贤爱民”“敬天尊祖”“雍正敕命之宝”“雍正御笔之宝”“雍正御览之宝”、“雍正宸翰”、“朝乾夕惕”、“雍正之宝为君难”“兢兢业业”“花押”“时中”“喜起”“诚求”“嘉乐”“宝贤”“协和”“静观”“诚和”“松掘”“用中”“中于民”“勤政殿”“四宜堂”“养心殿”“崇实致”“懋勤殿”“勤政亲贤”“正大光明”“天清地宁”“九州清晏”“万方安和”“四方宁静”“精一执中”“主善为师”、“诚和万民”等。
雍正喜欢和常用的宝玺和经常出入的宫殿的宫名玺往往镌刻多方,如:“和硕雍亲王宝”5方、“御赐朗吟阁宝”10方、“亲贤爱民”5方、“雍正宸翰”4方、“敬天尊祖”4方、“朝乾夕惕”6方、“为君难”5方等。
镌刻制作
笔者查阅了雍正朝清宫造办处档案,了解到雍正宝玺制造情况。
雍正元年正月十七日懋勤殿首领太监苏培盛交寿山石夔龙钮宝一方,上书朱字“雍正御笔之宝”。奉旨:篆样呈览过再镌刻。钦此。于正月十九日翰林张照篆样一张、技艺人滕继祖篆样一张、南匠袁景邵篆样一张、刻字人张魁篆样一张。怡亲王呈览。奉旨:张照篆样文范,但笔画微细,照袁景邵篆书的笔画另篆。再滕继祖篆样上“之”字篆法好些,问张照“之”字篆法有何讲究。钦此。于正月廿二日翰林张照篆样二张、技艺人滕继祖篆样三张、南匠袁景邵篆样三张、刻字人张魁篆样三张,怡亲王呈览。奉旨:准张照古篆“雍正御笔之宝”,将“之”字下横取平,选吉时照样镌刻。钦此。于正月廿九日照翰林张照篆样镌刻得寿山石“雍正御笔之宝”一方,毋怡亲王呈进讫。奉旨:将此宝样好生收着。钦此。
正月二十三日怡亲王交红色寿山石双螭玦钮长方引首一方、红色寿山石飞熊钮图书一方、红色寿山石苍龙教子钮图书一方。奉旨:双螭玦钮长方引首下边砣做圆形,镌“为君难”。飞熊钮图书镌“朝乾夕惕”,苍龙教子钮图书镌“雍正宸翰”。钦此。于四月十九日刻得。
二月二十六日怡亲王交斗钮雕锦地夔龙凤寿山石图书二方,合牌锦匣盛。奉旨:此图书样式雕刻做法俱好,嗣后若有如此图书俱照此样式做。钦此。
八月十七日怡亲王交太平有象寿山石图书一方。奉旨:镌“雍正尊亲之宝”。钦此。本日郎中保德交袁景邵、滕继祖各篆字样二张。呈怡亲王看。王谕:准袁景邵篆的三行样式,但笔看掩草,收拾好再照样镌刻。遵此。于九月十四日太平有象寿山石图书一方,镌刻“雍正尊亲之宝”完,怡亲王呈进。又刻寿山石宝五件、象牙图书二件、各色石图书四十五件,又二十二件引首,又洞石图书三件。
雍正元年正月二十二日,怡亲王交六兽钮黄寿石头“体元主人”图书一方、双龙白玉“万几余暇”图书一方、檀香木“敬天勤民”图书一方。奉旨:白玉图书上“万几余暇”字磨去,将檀香木图书上“敬天勤民”字砣在白玉图书上,其檀香木图书不动。再将白玉图书上“万几余暇”字照“体元主人”图书式样,另寻寿山石补做一方。钦此。于二月初四日刻得寿山石图书。三月初一日砣做得白玉图书。二十三日怡亲王交白玉双螭龙钮宝一方,王谕:砣做“雍正御笔之宝”。遵此。于四月初八日砣做得。
雍正二年四月十二日总管太监张起麟交四阿哥玉图章一方,上书“勤学好问”;水晶图章一方,上书“存诚至敬”;寿山石图章三方,一方书“乐善堂”、一方书“永言配命”,一方书“聿修厥德”。说怡亲王谕:俱照原书字篆书镌刻,配匣。遵此。
雍正三年七月十五日懋勤殿首领太监苏培盛交九福门白玉宝一方、坐龙白玉宝一方,传旨:着刻“雍正御笔之宝”。八月十四日刻得一方、廿三日刻得一方。
雍正五年八月廿二日副总管太监苏培盛交来御笔“崇恩寺”匾文一张、弘阐法匾文一张、碑文一张。传旨:着填钩。记此。于九月十二日将碑文一张、匾文一张俱钩填墨完。刻字人佛保交苏培盛收讫。
雍正五年三月三十一日苏培盛交来寿山石无字图章大小五十七方,篆字人徐国政持赴圆明园。传旨:着照养心殿、圆明园等处“雍正震翰”字样,或引首,或图章刻几方。九月十六日,苏培盛交来景陵圣德神功碑文八张,汉字底文一张。传旨:此字笔画略单些,俟落石时放憨些。将摺纸双钩填墨钩。再随落石用的油条子亦钩八张。钦此。于六年二月初六日刻字人吴自德钩得汉字景陵圣德神功碑文一卷。
从上面档案我们得知雍正在位期间的宝玺主要是雍正元至六年完成的,有的宝玺是用康熙帝的宝玺磨刻的。
《寿山石与清代皇帝》
清代从顺治元年(1644年)始,至宣统三年(1911年),计267年,传10个皇帝,几乎每一个皇帝都特别喜欢福州的寿山石。如康熙皇帝就极喜欢寿山石制成印玺。他曾用田黄石刻成“体元主人”小玺和“万机余暇”闲玺,爱极备至。此外他还有“坦坦荡荡”、“景运耆年”、“康熙宸翰”、“保合太和”、“佩文斋”、“戒之在得”、“御赐朗吟阁宝”等等寿山石制成的印玺。其中“御赐朗吟阁宝”是赐给四皇子的,为寿山芙蓉石,刻双狮钮,形象逼真生动,雕工流畅细腻,曾于1983年在北京故宫皇极殿的“寿山石展”上展出,时人叹极其风采。
雍正皇帝更喜欢寿山石,据统计他共用过200方左右的印玺,其中有160余方为寿山石所制,而且有一大部分为他还没有登基的时候所用。如雍正原被封为“和硕雍亲王”,受赐圆明园。于是他便拥有皇四子和硕雍亲王宝”、“圆明主人”、“竹梅烟舍”、“朗吟阁”、“洗桐山房”、“松柏室”、“御赐朗吟阁宝”、“敬持斋”、“圆明园”、“娱耕织”、“禅悦”、“高山流水”、“冰壶秋月”、“任运”、“放情物外”、“博闻约礼”、“墨池清兴”、“若木一枝”、“临池”、“朗吟阁书画记”、“朗吟珍赏”、“恭临皇父御笔”等等50余方,其石主要是高山石或芙蓉石,少数为田黄石。钮雕以狮钮为主。1723年雍正登基后,便开始大量用寿山石制成御用宝玺。绝大部分是用五色的寿山石雕刻而成的。其钮多为圆雕螭、龙等。雕工细腻,抛光圆滑,有很高的艺术水平。此后也还用寿山石刻过印玺。如雍正二年制的有“雍正御制之宝”、雍正三年制的“雍正御笔之宝”(2方),雍正六年制的“喜起”、“勤政殿”、“四宜堂”、“养心殿”、“崇实政”、“懋勤殿”、“诚和”、“勤政亲贤”、“协和”、“正大光明”、“建中于民”、“天清地宁”、“四方宁静”、“宝贤”、“精一执中”、“主善为师”、“松柏室”、“万国咸宁”、“用中”、“诚和万民”等,共31方。此外还有“壶中无”、“谦斋”、“膺天庆”、“诚求”、“和四时”等寿山石印玺。雍正在位13年,另加他当“和硕雍亲王”的时间,也才约20年,至今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就有约150方的用寿山石制成的印玺,可谓是洋洋大观,世无所匹。
乾隆皇帝也有寿山石印玺100多枚,而且有许多传奇故事。比如说他特别下旨征用福州寿山田黄石作为祭天的供品,兆“福寿田丰”的寓意,因此田黄石被誉称为“石帝”。他还选用一块田黄石镂空成了3条石链,每链系一方石印玺,分别文曰:“乾隆宸翰”、“惟精惟一”、“乐天”。现在我们称他为“乾隆三链章”,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其芳姿倩影曾经成为中国邮票和马达加斯加国邮票里的图案。乾隆特别喜欢田黄石。他的印玺几乎清一色都是用田黄石刻成的。如他有田黄组印“乾隆御笔”、“所宝惟贤”、“德日新”。田黄小玺;“信天主人”、“长寿书屋”、“三希堂”。田黄石回文9方套印:“循连环连环循环循连”(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嘉庆皇帝有“嘉庆御笔之宝”、“嘉庆尊亲之宝”、“嘉庆宸翰”等寿山石印玺。咸丰皇帝有“咸丰御览之宝”、“咸丰鉴赏”、“克敬居”等寿山石印玺。他另有用田黄石制成的“御赏”和白芙蓉石制成的“同道堂”印玺,临终分别赐给皇太子载淳和慈禧皇后。“御赏”作为“印起”;“同道堂”作为“印讫”。“印起”和“印讫”必须同时加盖于圣旨上,才生效力。这是咸丰皇帝用寿山石印玺平衡两宫权力的苦心孤诣。载淳登基后为同治皇帝,他用田黄石“御赏”的印玺统治了3个月,慈禧太后就发动了“祺祥政变”,把“御赏”也夺到自己的手里。此外,慈禧太后掌权后,另制有“慈禧皇太后御览之宝”、“慈禧太后之宝”的寿山石印玺,作为统治中国权力的象征。
我们没有见过光绪皇帝和宣统皇帝的寿山石印玺。但宣统皇帝却视乾隆皇帝的田黄石“三链章”为传家和传国之宝。当他为战犯被俘至苏联时候,还把“三链章”暗藏在皮箱的夹层里,以后经过思想改造,才献给国家。
寿山石的开采盛于康熙年间。在康熙之前的清代皇帝,诸如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和世祖顺治皇帝等不见有寿山石的印玺。但太祖努尔哈赤仍然与寿山石有缘。现在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有一尊努尔哈赤坐像,便用寿山老岭石雕成。想是康熙时,或康熙以后宫廷工匠的作品,算是寿山石对清代入关前帝王的补课吧!
清代帝王对福州寿山石的敬重,说明寿山石在世界“玉石大家庭”中确实有不凡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