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阿塞在2005-10-07 22:01:42的发言:孟森《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末云:“屠弟一款,尤为世宗所自称不辩亦不受者。夫不辩是否即受,论者可自得之。”此话耐人寻味。但观允禟之死的整个过程,我相信世宗有暗中“指使”之嫌:
1.自雍正四年五月二十一日侍卫纳苏图来到保定,口传上谕,命直隶总督李绂,将允禟留住保定, 至八月二十七日允禟终于死去,君臣之间的密札,非常频繁诡秘。 六月二十七日,李绂奏折中说:“虽皇上更有宽大之恩,亦非臣民所愿,岂敢失于宽纵?”世宗朱批云:“凡有形迹,有意之举,万万使不得,但严待听其自为,朕自有道理,至嘱至嘱,必奉朕谕而行,干系甚巨。”这里可见四爷在怎样处罚九爷的问题上也比较犹豫。那么为什么在侍卫胡什里押解允禟从西安至京师的路上,世宗突然改变主意了呢?疑点一
2.在允禟被押保定中,传出世宗授意李‘便宜行事’的说法。虽然在后来李绂奏折中有这样的话:“至于‘便宜行事’,臣并无此语。原谓饮食日用,待以罪人之例,俱出臣等执法,非敢谓别有揣摩。臣覆奏折内,亦并无此意也。” ,但我想这可能是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传言。不仅如此,后来世宗召集诸王大臣告谕说:所谓“便宜行事”之语,已于李绂奏折中朱批严饬之,李绂奏称,并无此语。这事情应该可以了结了。疑点二, “便宜行事”的话应该事出有因!
3. 看看李绂的下场还是不错的。当时刑部严审李绂后,奏请治罪,世宗却从宽了之。至高宗时,李绂以内阁学士致仕。我想虽然李在允禟死后为世宗担了责任,但可见在整个行事过程中,李绂是让四爷满意的!也就是说有可能是李理解了皇上的真正意图,“便宜行事”的结果。
4.允禟当时并无他病,住在李绂于总督衙门前预备的三间四面加砌墙垣的小房里,很快就会病逝。即使不是“他杀”,允禟也绝没有收到一般犯人的待遇。但我相信在没有四爷“密诏”的情况下,李绂是不敢这样做的!
综上所述,虽然不相信傅杰先生发现“密诏”的言论,但四爷对八爷九爷是有“屠弟”的嫌疑的。
“朕不辩亦不受”,我认为是"我有错所以不辩,无罪所以不受"雍正已经很明白的公布了老八,老九,的罪名及处罚但谣言还是出现了,再重申一次就能辟谣吗?而且"杀弟"之罪并没篡位,弑君,逼母那么严重,也没有"淫乱"那么难听,有必要在解释吗?越描越黑雍正真的不懂(谣言止于智者"大义"只要挽回一些智者的心已足够,那些好事者他们要得只是饭后的谈资,不是事实的真相)?何况这点罪名他还是背的起的,就算是他做的又能动摇他的帝位.说的好像哪个皇帝没杀过人似的,那十条罪名摆在那里,雍正的名声已不可能更糟了.
1.李绂本就是雍正"近臣"他们之间的信件来往频繁不奇怪,而且老九在那即便是李向雍正报告老九的情况也需这样做,而且李除了老九还有政务吧信件频繁便得出诡秘 .那我今天心血来潮的发了这么多的贴才叫诡异呢
2便宜行事便是指杀老九吗?也许是让他好好的招待他呢,还有为什么就一定是老九这件事呢?李绂没其他的事吗.便宜行事事出有因,但未必就是指对老九"便宜行事"
3李绂的下场不错因此雍正与这事脱不了干系?李绂是雍正的亲信之臣这事就是他自作主张,雍正也会放过他的,不论雍正有没有过暗示过,他都不会因老九而处置李绂.还有照这样推理十二那时没死是因为他照雍正的意思"看"死了弘时,
4第一次听到雍正朝的"一般囚犯"能住套间 什么叫做"并无他病",是说没有明显的病状吗?没有症状不代表没病,没病也不代表不会死啊.例如老九的胖就是一种病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