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
主题 : 孝恭之死(合棺之憾节选)(录入by韩弄潮)
梓轩 离线
级别: 永久屏蔽
UID: 11649
精华: 7
发帖: 297
金钱: -1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3-30
最后登录: 2006-06-22
楼主  发表于: 2005-04-06   
0

孝恭之死(合棺之憾节选)(录入by韩弄潮)

不过,尽管胤禛心机缜密,处事周详,却仍然避免不了难以预料的麻烦。他的生母乌雅氏的所作所为,就令他十分闹心。
  乌雅氏非常看不惯胤禛的做法。《雍正朝起居注》叙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二月乌雅氏的原活,称“钦命予子缵承大统,实非梦想所期”。在她心目中,十四皇子允禵才是她的亲骨肉,才是她的希望所寄。允禵本来极有可能继承父业,如今却被胤禛夺去了。乌雅氏焉能不气。而且,更可恨的是,胤禛一直对她玩弄两面手法,运用力荐允禵出任大将军之计将她蒙骗过去。她当时满以为胤禛开始听她的话了,谁知却是个大骗局。如今真相大白,乌雅氏憋了一肚子火。同时,她还担心允禵的安危。
  允禵心高气傲,当时正在西北掌握着兵权。得到胤禛继位的消息,真想就此拥兵称帝。只是由于受到已晋升为川陕总督的年羹尧等人掣肘,使他不敢轻举妄动。只好愤愤然听从胤禛谕旨,返回京城。见到胤禛后,允禵显得狂傲不羁,不把新皇帝放在服里,做出种种抗议的举动。胤禛一怒之下削去他的王爵,将其囚禁起来,这也激化了胤禛与乌雅氏的矛盾。
  胤禛即位后,乌雅氏自始至终态度反常。她的第一个反应是主动要求殉葬,欲相从圣祖康熙皇帝于九泉之下。这简直就是对胤禛强烈的挑战——儿子继位,生母寻死,这可是历史上破天荒的怪事!胤禛十分着急,再三谏阻,乌雅氏初不答应,后来勉强“以老身若逝,伊亦欲以身从,雪涕含哀,情辞恳至”为由,改变了主意。
  胤禛当上了皇帝,乌雅氏理当晋升皇太后。胤禛拟给她上徽号“仁寿皇太后”,请他从原来居住的永和宫迁到皇太后的宁寿官。乌雅氏再次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一概以在丧中而不接受,使胤禛十分尴尬,倍添怨怼之心。
  尤其令胤禛耿耿于怀的,是发生在举行登极礼仪前的事。按照清朝惯例,皇太后应接受皇帝行朝贺礼,这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式,显示皇帝以孝治国。然而乌雅氏偏偏我行我素,断然拒绝,言:“皇帝涎膺大位,理应受贺,与我行礼有何紧要!况先帝丧服中,即衣锦服受皇帝行礼,我心中实为不安,下旨请大臣着免行礼。”这使胤禛再次陷入难堪的处境,急令总理事务王大臣缮折奏请,但仍遭拒绝。最后,胤禛不得不硬着头皮亲自出面,再三叩请,乌雅氏方勉强答应,传下懿旨:“大臣既援引先帝所行大礼,恳切求请,我亦无可如何。知道了,今晚于梓官前谢恩后再行还宫。”
  诸多事情,乌雅氏均以守为攻,以拖延推辞为能事为难胤禛。这使得母子之间矛盾剧增。很显然,在这场静悄悄的战争中,胤禛从一开始便处于劣势。然而,当胤禛决意予以反击时,形势马上走向另一极端。
  乌雅氏最大的特点亦即最大的弱点是太过于护着允禵。当允禵被囚禁后,乌雅氏一下子着急起来,于是第一次以皇太后的身份主动召见胤禛,吩咐胤禛不要难为亲弟弟允禵。胤禛对此极其反感,嘴上虽然应承,但内心里十分怨恨乌推氏,认为她太偏心了。等退出宁寿宫后,胤禛仍然怒火填腐膺。他并没有宽宥允禵,反而奋笔疾书写了一些话,令人呈给皇太后。
  乌雅氏展卷观读,见呈文上写着《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的大部分文章。主要内容是:郑武公的妻于武姜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庄公,二儿子为共叔段。由于生庄公时难产,武姜不喜欢庄公,只喜欢共叔段,屡次请求让共叔段继承武公的职位,被武公拒绝,郑武公死后,郑庄公即位。武姜又屡次为小儿子请求封地,庄公将共叔段安排在京。郑庄公对母亲武姜及弟弟共叔段可谓尽到做儿子及做兄长的责任。然而武姜并不满足,她与小儿子共叔段密谋,想要里应外合把大权夺过来。不料郑庄公早有准备,一举击败他们的阴谋,共叔段逃亡.武姜被囚禁起来。郑庄公气愤之余,对武姜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本来,这后面还有一些文字,写郑庄公与母亲武姜如何和好如初,然而胤禛在文字中偏偏不写后面,只写到“不及黄泉无相见”,表明他断然绝然的感情。
  乌雅氏一看到这些,马上明白。胤禛以庄公及共叔段比自己及允禵,将乌雅氏比作姜氏,使乌雅氏一下子跌入万丈深渊之中。乌雅氏心如刀绞,万念俱灰。在泪光中,她似乎正看到胤禛手举刀剑刺向允禵。她彻底绝望了。
  当天晚上,乌雅氏整夜未眠。据《清世宗实录》记载,乌雅氏在第二天未刻(即13—15时)得病,第三天丑刻(1—3时)毙逝。从病到死,不过十几个小时。
  由于乌雅氏暴卒之事疑点太大,所以有人传言:“太后要见允禵,皇上大怒,太后于铁柱上撞死。”这种舆论对胤禛极其不利,因此,他百般辩解。为表明自己的清白与仁孝,胤禛在乌雅氏陵前多次痛哭流涕,举行盛大的祭礼。他还特意在乌雅氏死后优待允禵,将其封为郡王,仍囚禁于景陵。向外宣称,此举乃告慰皇妣在天之灵。政治,有时候就是这样,不知道掺杂了多少虚伪的东西。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梓轩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习习 离线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27015
精华: 0
发帖: 38
金钱: 34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36(时)
注册时间: 2011-01-17
最后登录: 2014-10-24
17楼  发表于: 2011-06-03   
回 16楼(aliceliuling) 的帖子
不知道真假。
不过郑庄公也是我极欣赏的人。
微斯人,吾谁与归?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习习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aliceliuling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27782
精华: 0
发帖: 45
金钱: 5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01(时)
注册时间: 2011-05-16
最后登录: 2013-05-31
16楼  发表于: 2011-05-20   
引用
引用楼主梓轩于2005-04-06 16:18发表的 孝恭之死(合棺之憾节选)(录入by韩弄潮) :?
乌雅氏最大的特点亦即最大的弱点是太过于护着允禵。当允禵被囚禁后,乌雅氏一下子着急起来,于是第一次以皇太后的身份主动召见胤禛,吩咐胤禛不要难为亲弟弟允禵。胤禛对此极其反感,嘴上虽然应承,但内心里十分怨恨乌推氏,认为她太偏心了。等退出宁寿宫后,胤禛仍然怒火填腐膺。他并没有宽宥允禵,反而奋笔疾书写了一些话,令人呈给皇太后。
  乌雅氏展卷观读,见呈文上写着《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的大部分文章。主要内容是:郑武公的妻于武姜生下两个儿子,大儿子是庄公,二儿子为共叔段。由于生庄公时难产,武姜不喜欢庄公,只喜欢共叔段,屡次请求让共叔段继承武公的职位,被武公拒绝,郑武公死后,郑庄公即位。武姜又屡次为小儿子请求封地,庄公将共叔段安排在京。郑庄公对母亲武姜及弟弟共叔段可谓尽到做儿子及做兄长的责任。然而武姜并不满足,她与小儿子共叔段密谋,想要里应外合把大权夺过来。不料郑庄公早有准备,一举击败他们的阴谋,共叔段逃亡.武姜被囚禁起来。郑庄公气愤之余,对武姜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本来,这后面还有一些文字,写郑庄公与母亲武姜如何和好如初,然而胤禛在文字中偏偏不写后面,只写到“不及黄泉无相见”,表明他断然绝然的感情。?


.......

这一段是真的吗???
如果是真的,我真的要替四四叫屈了,虽然之前的感情不是很深,但毕竟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呀!偏心得太过了点,四四我一直认为他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呵呵,我是一直喜欢孝懿仁皇后的,难怪四四后来会这么怀念这位养母了,即使隆科多犯了这么大的罪他也不忍心杀他,还让爵位沿袭,嗯!真的不难理解四四那么护着他的十三弟了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aliceliuling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端静蝶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27499
精华: 0
发帖: 17
金钱: 27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5(时)
注册时间: 2011-03-22
最后登录: 2011-05-12
15楼  发表于: 2011-05-12   
历史上的真实没人能知道,我想真正的四爷母子的关系也差不到哪去,之上所说有些不过是民间传说而已,真正的历史谁知道谁知道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端静蝶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4910
精华: 0
发帖: 16
金钱: 2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52(时)
注册时间: 2007-04-19
最后登录: 2015-12-03
14楼  发表于: 2007-05-03   

这是真的还假的,怎么看上去有点说书的味道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良辰美景 离线
级别: 七品翰林院编修
UID: 3921
精华: 0
发帖: 68
金钱: 78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时)
注册时间: 2007-03-13
最后登录: 2011-04-12
13楼  发表于: 2007-04-12   
在怎么说四四也是他亲儿子,他怎么能令四这样为难和寒心,我 想四四心里一定很难过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良辰美景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fanxinyue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3846
精华: 0
发帖: 41
金钱: 56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3-09
最后登录: 2009-02-16
12楼  发表于: 2007-04-07   
想来德妃在康熙朝混得也不错啊~三个儿子,荣宠不衰,总觉得她应该没有史书上说的那么没眼色吧?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吗?康熙朝那么多年是怎么混过来的?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fanxinyue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离线
级别: 九品司书
UID: 97
精华: 0
发帖: 5
金钱: 20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5-05-11
最后登录: 2007-10-13
11楼  发表于: 2007-03-03   
感觉德妃和四四的脾气都很倔强,两个人各退一步就好了,德妃关心小儿子的同时,多分一些关心给大儿子,四四也就心理平衡多了,四四即位之初本就不服者甚多,还有八爷党也虎视眈眈,自己的亲额娘也不给些温情,就关注小儿子,四四心理能平衡吗,加上感觉四四本身就爱恨强烈,hoho,两个人针尖对麦芒,PK的结果是两败俱伤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千里之外 离线
级别: 五品吏部给事中
UID: 2536
精华: 0
发帖: 273
金钱: 349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50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最后登录: 2009-08-11
10楼  发表于: 2007-03-02   
再说一句:世人所诟病的德妃拒不受太后称号一事,是通过太后的懿旨体现出来的,有可能这只是一种谦词,古人向来有“三让”之礼,最后她不是接受尊号了吗?她说自己从未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做皇帝,这是客套话,难道大咧咧地说自己就是太后的命吗?这也太可笑了。还有她说她认为自己之所以是太后,是因为有个做皇帝的儿子老4,至于14和普通的皇子一样,在她那里没有特殊待遇,这话也说得有理有节,事实如此嘛,这话哪里像是在耍脾气?
君子九德:宽而粟;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千里之外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千里之外 离线
级别: 五品吏部给事中
UID: 2536
精华: 0
发帖: 273
金钱: 349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50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2-15
最后登录: 2009-08-11
9楼  发表于: 2007-03-02   
抱着被打得体无完肤的危险,也要说一句公道话:德妃怎么了?她是有点偏心,那是因为大儿子从小不在身边,待回到自己身边时已接近成年了,已经有了自己的主意,想带也带不亲了。我想世上无不是的父母,她的孩子从小被夺去,虽然是宫中的成例,但那种伤痛,旁人一定是体会不到的。我想在4刚回到她身边的时候,她一定也曾努力想去尽量弥补这份母爱,但有些感情就是这样,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他们母子间的生疏与隔阂是短时间内很难消除了,再加上搀合进一个任性又倔强的14(其实这母子仨的个性差别不到哪去),搞得关系越来越僵,几近仇敌。其实我想雍正和德妃的心里都是有悔意的,只是不知怎么去处理这个业已成型的僵局,所以4才在母亲死后那么后悔,如果他们之间没有真情,那么4的那些接近表演的举动才真是“可怕”。
君子九德:宽而粟;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千里之外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乾隆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YU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裕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