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每日膳食花样多,品种丰富,且山珍海味,燕窝鱼翅一应俱有,而饺子也是经常要吃的。皇帝结婚也有吃饺子的仪式。同治十一年(1872)九月十五日,皇帝载淳和皇后阿鲁特氏举行大婚礼,洞房设在坤宁宫东暖阁。据载,暖阁内“铺设龙凤喜床,中置宝瓶,所装为珠宝、金银、米谷等物。皇后梳双凤髻,戴双喜如意,御双凤同和袍。……皇上、皇后坐龙凤喜床,食子孙饽饽……至晚,皇上、皇后用长寿面”。(《清宫述闻》卷四“内廷一”)
辞旧迎新时吃饺子,是清朝历代皇帝极其重视的一件大事。它不仅仅是应“岁更交子”之典,更重要的是不忘祖宗,不忘清朝发祥地。清皇室在入关之前,依照满族的生活习惯,过年吃冻饺子。东北气候寒冷,除夕前要包很多饺子,先放在室外零下四十多度冷冻,然后再贮存在大缸里。用这个方法可以把饺子存放两三个月之久。什么时候想吃饺子,取来冰疙瘩似的冻饺子,放在冷水锅里煮熟,味道鲜美如初。满族风俗,从除夕夜开始吃饺子,连续十几天不间断,表示吃隔年饭,连年有余的意思。还有的包一个钱币为馅的饺子,混煮在锅里,谁吃到它,则认为谁在这一年最吉利、顺当。清代宫廷过年一定要吃饺子,而且吃的仪式隆重、繁缛。乾隆帝认为,除夕“子时”是“一年分新旧,祈年愿屡丰”(《高宗御制诗》二集)的重要时刻。辞旧岁,迎新春,皇帝在宫内要进行许多瞻拜活动。弘历迎新禧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到养心殿东暖阁明窗前举行开笔例典。丑正(夜二点)到钦安殿、天穹宝殿、奉先殿、坤宁宫等佛、道、萨满教及列祖圣容前拈香。寅初一刻(凌晨三点)弘历到圣人、药王前拈香。寅初一刻(三点十五分)弘历到乾清宫左侧的昭仁殿内吃饺子。嘉庆四年,除夕之夜,太上皇弘历忽觉身体不爽,嘉庆帝一人拈香礼佛,,辞旧迎新,祭拜祖宗。嘉庆帝是在寅初三刻(三点四十五分)才吃饺子的。
皇帝的瞻拜活动,是在总管太监的引导下进行的,本来没有绝对严格地时间规定。但是,御膳房的厨役们对煮饺子的时间,必须要掌握得十分准确。皇帝一到昭仁殿,饺子就得出锅,旋即端上膳桌。膳房厨役是如何掌握时间的呢?清宫规定,皇帝出门、入门,都要放纸炮作前导。听炮声的远近,可以推测出皇帝的行踪。据档案记载,皇帝颙琰在奉先殿行礼毕,下台阶时,膳房即开始煮饺子,他刚到昭仁殿,太监立刻传谕:“送万岁爷煮饽饽一品。”
清宫中有礼佛奉道之所。元旦日,宫中讲究吃素,饺子也必须是素馅的。因为皇帝信佛,故而皇帝吃的饺子要与敬佛的饺子同一锅煮出来,以求新的一年平安、素净。素馅的饺子以干菜为主,有长寿菜(马齿苋)、金针菜、木耳,辅以素三鲜:蘑菇、笋丝、面筋。用的膳桌、餐具也极为讲究,非同常日。据嘉庆四年档案记载,元旦日皇帝吃饺子时用黑漆描金葫芦图案的“大保吉案”(膳桌),上面书“一人有庆”、“万国咸宁”、“甲子重新”三吉语。铜胎珐琅浅碗三个,分别盛着南小菜、凉菜、姜醋,各压在一句吉祥语上。宝案四周绘有金色的葫芦万代花边。靠近皇帝座位的桌边,摆放着象牙包金筷子、擦手巾。皇帝坐稳后,首领太监捧进红色雕漆飞龙宴盒一个副,内置“三羊开泰”瓷碗两件:一碗内装素馅饺子六个,另一碗内有乾隆通宝、嘉庆通宝各一个。首领太监将饺子放在大吉宝案的“吉”字上,然后跪下道:“请万岁爷用煮饽饽。”皇帝用毕,小太监用磁碟盛饺子一个、红姜一块供在昭仁殿的小佛堂前,以示敬佛。(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宫中档簿·宫中杂件》2222号)
清末,也有正月初一吃饺子的记载。光绪十一年 《膳食档》记载:正月初一,万岁爷在养心殿进煮饽饽。第一次进猪肉长寿菜馅煮饽饽十三个,猪肉菠菜馅煮饽饽七个。第二次又进猪肉长寿菜馅煮饽饽七个,猪肉菠菜馅煮饽饽十三个。
慈禧专权,连吃饺子也别出心裁。年前,她邀请各王府褔晋、格格到宫中“度岁”。除夕夜十二点刚过,慈禧命众人一起动手包素馅饺子。到天朦朦亮时,又召集大家坐在一起。待宫女将煮熟的饺子端上桌时,慈禧对大家说:此刻是新年、新月、新日、新时的开始,我们不能忘记去岁的今日今时。今天我们能吃一顿太平饭,这是神佛的保佑,列祖列宗的庇护。说完,众人向慈禧叩头谢恩,然后才开始吃饺子。吃毕,礼毕,各府褔晋、格格才能回家过年。(叶赫颜札·仪民《清末宫廷过新年》,《燕都》杂志1986年第一期)
摘自紫禁城出版社《明清宫廷趣闻》第337-3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