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utou:
上来小摧一下十三,我其实只要是跟十三有关的材料我都会喜欢,都想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也会有收获。而且这些东西真得很反映十三的本性,他真的不是小四口中的那个“标兵”似的人物。他是一个好政治的人,而不是好正直的人,那样他没法生存的。我觉得得一个能把皇帝搞得无可奈何的,言听计从的十三好可爱呢,做臣子做到这份上多不容易呀,就是委屈四四了。再说,我感觉那些小说把十三写得都太单纯线性,缺乏一点让人感同身受的感觉呢。
洗桐女史:
其实我是觉得雍正在惩治一个人之前,还是会给这个人一个机会的,警告过后依然故我的话,他才会动手~更何况有怡亲王的面子在里面呢~而且这么做,也可以示人以公,对十三还是大大有益的。
顺便摸摸悠悠~很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是觉得喜欢一个人就应当了解他的全部,他的好,和他的不好。如果把自己对他的感受束缚在既定的模式中,那只是一个想象中的虚构的人物,徒具其名而已,这对于你所喜欢的人又是何其的不公啊!
另,咱们一起边护边摧吧,倒影MM现在也开始步入了这个行列,大家就为了让大家去了解那个真实的他们而努力吧~
toutou:
所以我一直不太喜欢看小说,因为自己明明白白知道这是虚构的,就根本不会被感动。尤其是历史小说,即使你觉得故事的情节已经非常引人入胜,但既是一个称呼的错误,或是一个现代性很浓的词汇的使用,就能让你立刻消失在作者尽力构建的场景之中。
洗桐女史:
我会把小说中符合某人性格的那些段落好好的看上几遍~不过说真的,十三要比雍正更难琢磨,更难落笔呢,毕竟雍正那是喜怒行之于色的,摸他的脉络,似乎比摸十三容易。
toutou:
写王爷我觉得就是一句话:“体朕心为己心,视国事为家事”。感觉十三的揣摩功夫真是太强了。
我觉得曾静案的问题上,王爷一定是狠劝过小四不要扩大范围,不要把政治案弄成思想案。不要把主犯由曾、张变成吕留良。可小四一定不听,所以王爷才一改私下解决的作风(她在敏感问题上真是很少公开表态),公然领衔上奏杀曾静,148个朝廷重臣呀,要换了别人早被打成朋党了。
梦DU:
“他是一个好政治的人,而不是好正直的人,那样他没法生存的。”这句话我是极其同意的,历史也好,政治也好,没有一件事情是可以用好坏二字来评价的。必有其所谓的背景决定结果。
只不过有时候会觉得很累,谁让我喜欢的是二月河写的那个十三爷(我觉得电视里的十三还要简单上几分……)呢,看到那些史料时总是可以理解或者原谅他种种,常常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把他想的太过好了呢?我希望自己可以客观的去看历史,可惜做不到……
历史政治错综复杂,就像一纸奏折,十个人读过有十种不同的理解,十种不同的猜测。历史小说家把这种猜测赋予纸上,又不落前人故事俗套,自成系统的才是好的历史小说。好的历史小说就是让你明知被欺骗,还心甘情愿的读下去。像《三国演义》不就把孔明写的太传神了吗?“其实孔明不善军事,否则就误魏吴的立足之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