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做起,倡导节约型社会的皇帝?-雍正节约谕令
看过梅朝荣先生的《大改革家雍正》,虽因感情流露而有过多溢美之词,但并不影响其成为一本好书。因为书中引用大量史料,以史为据,也不失客观公正。看得出梅先生是研读了浩繁的史书的,是大家。大家的大作实不是福缘善庆小可能妄加评论的,只好拾人牙慧,抓住梅先生大作的一鳞半爪,细作品赏。
书中提到的宪皇帝撙节惜粮实令人钦佩而又让人温暖。
令人钦佩,因为他能做到以身作则、身体力行: 张廷玉在《澄怀园语》中记载:“世宗宪皇帝时,廷玉值内廷。上进膳,常承命侍食。见上于饭颗饼屑,未尝费置纤毫。每燕见臣工,并以珍惜五谷,暴殄天物为戒。”
“饭颗饼屑,未尝费置纤毫”,果真如此吗?纵小民百姓如此,也稍嫌寒酸吧。
“每燕见臣工,并以珍惜五谷,暴殄天物为戒”,谆谆教诲,是好为人师,还是殷切希望呢?
“朕生平爱惜米谷,每食之时,虽颗粒不肯抛弃。以朕玉食万方,岂虑天下无庚之不给?而所以如此撙节爱惜者,实出于天性自然之敬慎。”(不知出自何处,可有记载?望诸大人赐教则个。)宪皇帝的话恰是对张廷玉的记载的最好的注解吧。
他是皇帝,自己都做到了,就有权利要求别人,首先是要求身边的人。雍正二年(1724年),宪皇帝专为剩饭处理谕令膳房,让人温暖的正是这道谕令:“凡粥饭及肴馔等类食毕,有余者切不可抛弃沟渠。或与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则哺猫犬,再不可用者则晒干以饲禽鸟,断不可抛弃。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且不说他煞费苦心地从人食、猫食、到鸟食把剩饭安排地妥妥贴贴,但就“晒干”二字,呵呵。。。还真是暖人心地琐碎啊。
许是真的温暖琐碎以致稍欠力度吧,数年之后,他得知膳房沟水内仍有倒掉的饭食,于是又训诫膳房太监说:“膳房沟水内魁弃饭粒甚多。从前不时晓谕,尔等并不严饬所管人役。如朕再行查出,必不轻恕尔等,不单罚尔等之俸、革膳房人等钱粮而已。慎之!慎之!” 还真是有始有终啊。不过这次的训诫真有力度了,“不单罚尔等之俸、革膳房人等钱粮而已。慎之!慎之!”,呵呵。。。是恐吓吗?
剩饭处理谕令,怕只宪皇帝有此“出奇料理”吧。
不独要求身边人,皇帝教化万方,自然要将撙节精神推广至全国。雍正五年(1727年)三月,宪皇帝颁布长篇特谕:“夫米谷为养命之宝,既赖之以生,则当加以爱惜,而不可存轻弃之心。且资之者众,尤当随时撙节,而不可纵口腹之欲。每人能省一勺,在我不觉其少,而积少成多,便可多养数人。若人人如此,则所积岂不更多,所养岂不更众乎?” “养生家以食少为要诀,固所以颐神养和,亦所以节用惜福也。况脾主于信,习惯便成自然。每见食少之人其精神气体未尝不壮,此显而可见者。” “米谷乃上天所赐以生养万民者,朕为天下主,惟有敬谨宝重,仰冀天心默佑,雨畸时若,岁获有秋,俾小民家有盖藏,人歌乐土。朕既为万民计,不敢轻忽天贶,尔等绅衿百姓,独不为一身一家之计乎?朝夕生养需用,既受上天之赐,若果加以爱惜,随时撙节,则上天必频频赐赉,长享盈宁之福;若恣情纵欲,暴殄天物,则必上干天怒,不蒙赐赉,而水旱灾棂之事不免。其理岂或爽哉!”
惜粮有积少成多,所养者众的经济意义;又有敬天天佑的精神意义;还没有少食伤身的顾虑。俨然撙节惜粮的可行性论证嘛。
有司衙门自然也在教化范围内,宪皇帝要求各地妥善保管粮食,还特意给京师管理粮食的衙门书写了一块“慎储九谷”的匾额,并题注:“三农生九谷,是惟民之天,生活之本。必高廪神仓储积充裕,斯可以足国而阜民,其慎之。赐仓场衙门。”
民以食为天,倡导节约型社会,由惜粮始,从我做起。宪皇帝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力倡惜粮,甚至感动着福缘善庆小可这个尽三百后的现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