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
主题 : [选录]朝鲜《承政院日记》中的雍朝见闻(不断更新中)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6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4-06-11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5   
0

[选录]朝鲜《承政院日记》中的雍朝见闻(不断更新中)

我只选录一些,我所感兴趣的,朝鲜使臣的亲见亲闻,相对来说,有一定可信度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

文命曰:……臣留馆时,连见其国印出朝报,皇帝明察太过,文辩有余,专以摘发群下之欺隐为事,此固非帝王正道,而但批旨间辞语,或有切近人情事理微密之处,若果有实德,而政令间文采,又如此,则其国,姑无可忧,即今天下事,十三王,无不总理,……近以年羹尧事,观之,羹尧之勋名权势,隆爀一世,而一朝败后,疏章继起,羹尧受赂用权之事,无不摘发告讦,无微不露。

朝鲜《承政院日记》雍正三年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6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4-06-11
14楼  发表于: 2007-02-15   
嘿嘿,白菜你猜朝鲜人后面那句说的什么,可把我笑死了,他们对比自己国家的情况,觉的这方面确实不如清朝,他们说“俗所谓朝鲜人无声,则不能成事者,诚实际语,而抑土风使然耶!”哈哈,笑死我了,当真贴切啊,难怪他们能YY出那么多八卦以飨我们。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大白菜 离线
级别: 贵宾

UID: 1139
精华: 25
发帖: 3026
金钱: 500331 枚
威望: 5000 点
金币: 300000 个
在线时间: 274108(时)
注册时间: 2005-11-16
最后登录: 2010-01-18
13楼  发表于: 2007-02-15   
引用
臣昔赴燕时,见皇帝出入,则只见烛笼之光,闻马蹄之声而已,寂然无喧聒之事,其纪律可知。(《承政院日记》,雍正五年三月初九)


雍正五年三月的纪录,哈哈,足见四御下之矜肃了,雍正五年六月,范时捷只是因为引见人员站的班列不整齐就被从都统上革职了呢,而且四接着把他骂了一个狗血喷头,用词儿超级难听的——当然,四也是打心眼儿里瞧不起这些劾年糕而自保的年党旧部,五年这不是正整蔡珽的么,他就借这点小事发作范家了。桐桐不是爱看四骂人么,我去抄这段给大家看去,哈哈!总之阿,都统都这么不客气,那些吊儿郎当的侍卫们大概更要怕死他了!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大白菜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6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4-06-11
12楼  发表于: 2007-02-14   

臣昔赴燕时,见皇帝出入,则只见烛笼之光,闻马蹄之声而已,寂然无喧聒之事,其纪律可知。(《承政院日记》,雍正五年三月初九)


PS:看这段——“只见灯笼之光”,不禁让我想到了王朝的某些情景。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大白菜 离线
级别: 贵宾

UID: 1139
精华: 25
发帖: 3026
金钱: 500331 枚
威望: 5000 点
金币: 300000 个
在线时间: 274108(时)
注册时间: 2005-11-16
最后登录: 2010-01-18
11楼  发表于: 2006-12-11   
其实有道理,无赖汉和不务正业者往往娶不到媳妇~哈哈~~~引申义是不是?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大白菜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维乐 离线
级别: 认证会员

UID: 2200
精华: 5
发帖: 1294
金钱: 1026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50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1-12
最后登录: 2008-05-18
10楼  发表于: 2006-12-11   

谢谢姐姐!!!!!!

没想到“光棍”竟然来源于“鳏”,真是~~~~~~~

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乐由天作,礼以地制。……仁近于乐,义尽于礼。(《礼记·乐记》)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维乐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6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4-06-11
9楼  发表于: 2006-12-11   
以下是引用维乐在2006-11-26 17:40:32的发言:
真不知道光棍是什么时候变成现在的意思的,好像当时的明发上谕里都有不少光棍的说。

刚刚查了书,光棍指无妻室者,这种用法,早已有之。

《宋元语言词典》在光棍条下有如下解释:不务正业者,无赖汉。亦称无妻室者。而雍正上谕中所指的是前一种意思。

而《北京土语辞典》的解释就更为清楚的道出了为何光棍指无妻室者:

光棍子(光棍儿),未婚的男子。当是“鳏”字分音而成词。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大白菜 离线
级别: 贵宾

UID: 1139
精华: 25
发帖: 3026
金钱: 500331 枚
威望: 5000 点
金币: 300000 个
在线时间: 274108(时)
注册时间: 2005-11-16
最后登录: 2010-01-18
8楼  发表于: 2006-12-08   
朝鲜人真少见多怪,清朝人用夹剪将银子夹碎,以验银锭是否是铅心,或者银子的成色如何(纯度)是平日再通常不过的事情,而且银元宝用夹剪剪碎后才便于流通使用,以前的使者如果没有这么做过,只能说明他们和贾宝玉一样没有生活常识,《红楼梦》里有贾宝玉和丫头麝月在晴雯病后,请大夫来看病,袭人正好不在,这二位夹剪也不会用,称也不会用,银子几两也不认识,简直不知怎么办才好。原来朝鲜人的这位史官,也是这样的生活白痴啊,连日常银子来往,银子的成色要检验,都不懂的么?
有位学者,名叫邓云乡,专门以红楼梦为例,讲过清朝人是怎么用银子,验银子,将银子兑换制钱的,回头我找出来贴到清史撷英版面去。

——分——

说起分辨银子的成色真假,突然想起我前些天翻译给家中某人听得一段清朝小说,寄生氏的《五美缘》中的情节了,这小说的店主请银匠来看银子成色,发现银子是假的,这段描述的有生有色,发上来给大家看:

忽有一人走进却是个银匠,系绍兴人,在这南京开了个银铺。是店主请来要看银子成色。店主人道:“请坐!”银匠道:“有坐!”他又拆了一封倒在天平内兑一兑倒出来,银匠一眼瞧去,伸手拿了一锭在手,细细一看,又在桌上将银子翻来覆去,那银子在桌上,两边歪了一歪,就不动了。银匠叫道:“是钻铅。”店主人吓了一惊道:“那有此事?”银匠道:“你若不信,剪开看来便知。”随即一剪,只听得格擦一声,剪成两段,大家一齐观看,外面是一层银皮,内里是铅,忙取第二锭剪开,俱是一般样的。一时剪了八九锭俱是一样,再将未兑的拆开,一样如是。…… 众人将魏临川扭至县前,正遇上元县知县升堂,将魏临川带至堂上,知县问道:“甚事喧哗?”缎店主人跪下禀道:“小人是老爷的子民,开了一个缎店,这个光棍说是杭州人,到小人店中来买缎子,讲明价钱,共核银二千五百两,不想他的银子俱是钻铅假银,来拐小人的绸缎,故此扭来,求老爷做主。”知县听见叫魏临川问道:“你这奴才是那里人?叫什么名字?从实招来!因何用假银子买他的缎子?”临川道:“小人是杭州人,名字叫魏临川,特来此地置买缎子。小人的银子俱是一色纹银。这店家无故把小人打得浑身是伤,求老爷做主,救异乡孤客还乡。”缎店主人道:“有光棍的假银子在此为凭,他把假银哄骗缎子,俱发下船去了,是小人赶得快,连血本都骗了。”临川道:“小人原带来银三千整,价兑了二千五百两,现有五百两在船上箱内,怎么他就说是假的?分明是害小人。”知县道:“既然存有余剩银两,两下取来一对便见分明。”即刻差人到两处取银来比较,本县在堂立等,差人答应,来至两处将银取来对证,抬至县堂,知县先将缎店银两封封拆开,用剪剪开,锭锭俱是钻铅;又将船上取来的银子,剪开一看俱是一样。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大白菜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6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4-06-11
7楼  发表于: 2006-12-08   

本想睡觉的,可是看到雍正元年,朝鲜人YY的,我顿时睡意全无,大家看这两段:“台佐曰,今番勅使,躬执银称以称之,手破银子以验之,所为如此,不可以人理责之。次通官金世伦,即一奸人,中间操纵,作弊无穷。雍正即位以后,敕使之来,凡三次,而二使无状,康熙六十年间,未尝如此矣。

“去番上使,是银匠;副使,雍正少时所与游者,故多怪骇之事。”

天哪,不会吧,某啊,你还真是任人唯亲啊!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6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4-06-11
6楼  发表于: 2006-12-08   

又所启,今番使行还后,闻彼中事势,涂听之言,虽未尽信,忧虞之端,有不胜言。胤祯咆哮之说,亦未知其实状之果如何,而既已革爵,则兄弟之乖张,盖可知矣。且大宛、蒙古部落最盛,所谓一部,其数满万,若合十部为十万兵矣,闻方称以康熙会葬,将将入北京,雍正只许其一部之迭相入来,此说果如所闻,则雍正之患其难制,亦可知矣。

《承政院日记》雍正元年四月初六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Pages: 1/2     Go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雍正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Tai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泰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