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
相册
日志
群组
记录
银行
勋章中心
道具中心
在线会员
会员排行
帖子排行
鄂尔泰
窃臣敬陈所知一摺。荷蒙朱批。治天下惟以用人为本。其余皆枝叶事耳。览汝所论之文武大吏。以至于微弁。就朕所知者。甚合朕意。但朕不过就目前之所见。断不能保其后也。钦此。臣身受殊知。不忍自弃。虽为国家得人之义。未敢忘公。而虚明觉照之诚。实难斯信。捧诵天语。内顾惊惭。臣独何心。敢不益自奋励。凛体终身。至于明试以功。临事经验。信其已往。观其将来。杜窥伺欺饰之源。别庸碌才情之用。敬绎宝训。目朗心开。此固经权之极则。政事之要枢。觉因材器使之论。犹属后起未为先觉也。恭惟我皇上至诚至明。无偏无倚。如日在天中。魑魅魍魉。无所逃遁。而寸木小草。均被栽培。若或自避阳和。何由曲施化育。人皆自取。天本无心。大小臣工。知审所自处矣。臣念可信不可信。原俱在人。而能用不能用。则实由己。忠厚老成而略无材具者。可信而不可用。聪明才智而动出范围者。可用而不可信。朝廷设官分职。原以济事。非为众人藏身地。但能济事。俱属可用。虽小人亦当惜之教之。但不能济事。俱属无用。即善人亦当移之置之。臣尝对属僚言。贪官之弊易除。清官之弊难除。实缘贪官坏事。人皆怨恨。乐于改正。清官误事。人犹信重。碍即更张也。但有守有才者实难多得。而有才无守之人。驾御稍疏即不用于正。惟能动其良心。制其邪心。使彼熟知利害。渐爱身名。然后可以济事。臣自揣不逮。然不敢不勉。至臣屡奉恩纶。比儗逾分。一言一字。熟会深思。敬念我慈父午夜披览时。心驰神依。无以自解。臣复何言。惟益努力勉之而已。
窃惟国家政治。只有理财一大事。田赋兵车刑名教化。均待理于此。财不得理。则诸事不振。故孔子不讳言财。曰有大道。本诸絜矩。而财非人不理。人非用不得理。故为政在人。人存政举。归诸修身。是用人一事。自大吏以至于一命。皆有其责。而一身之分量等级。庶政之兴废优劣。胥视乎此。未可不勤勤加意者也。独是政有缓急难易。人有强柔短长。用违其材。虽能者亦难以自效。虽贤者亦或致误公。用当其可。即中人亦可以有为。即小人亦每能济事。因材因地因事因时。必官无弃人。斯政无废事。臣昨岁赴都。侍五日。亲聆天语。以用人为要。以得人为难。推诚布公。虚衷实践。行如日月。天下皆见。小试之则小效。大试之则大效者也。臣跪诵之下。心目洞豁。浮气顿除。深绎熟思。欢忻累日。伏念国家设官分职。凡以为民耳。但能利民。则宽严水火。皆所以为仁。而劳怨非所恤。如不能利民。则刑名教化。皆足以为病。而廉惠非所居。谬拘臆见。薄务虚名。不以民事为事。不以民心为心。固未有能奏效者。恐廉吏与贪吏罪相等。好事较误事害更大。见小不成。欲速不达。莫之或出此矣。臣仰体鸿兹。凛遵宝训。镂心刻骨。敢一饭之偶忘。宣化承流。期三年而报可。但所有是非可否。俱未敢自信。惟有实据所知。不敢略有隐讳。陈请圣鉴。以申愚悃已耳。除已经奏闻。及未经亲见人员。不敢冒昧开注外。谨将滇黔大小文武。另开一折。各详注名下。恭呈御览。伏乞训示。
录自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贲然来思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引用 大学士、云贵总督鄂尔泰服膺雍正鉴衡用人的“宝训”,在回应皇上教诲的密折中自述用人心得时说:“大小文员内,才守兼优者料难多得,须先取其才干,次论其操守”。又说:“忠厚老成而略无材具者,可信而不可用;聪明才智而动出范围者,可用而不可信。朝廷设官分职,原以济事,非为众人藏身地。但能济事,俱属可用,虽小人亦当惜之教之;但不能济事,俱属无用,即善人亦当移之置之。”“有才有守者,实难多得,而有才无守之人,驾驭稍疏,即不用于正。惟能动其良心,制其邪心,使彼熟知利害,渐爱身名,然后可以济事。”这位被雍正誉为“督抚标榜”的人物断言:“贪官之弊易除,清官之弊难除,实缘贪官坏事,人皆怨恨,乐于改正;清官误事,人犹信重,难即更张也。”总的看来,在用人思想上,鄂尔泰不出雍正之范围,这是不言而喻的;只不过雍正以之鉴衡、使用督、抚、布、按等所谓封疆大吏,而鄂尔泰则以之推广及于督抚之下属道、府、州、县而已。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时满汉臣工的居官立身之道,正是以这种思想为指导而日渐塑造成型的。其流弊是,清官不容于世而能吏大行其道。
嘿嘿,也是“颂圣”的好东东,呵呵,过两天我抽出时间好好看看《抚豫宣化录》,那本书也颇能反应某人的吏治思想呢。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想起郭成康那篇《宁用操守平常的能吏,不用因循误事的清官》的文章来了。雍正心中早有名实之辩的定见横于胸中,鄂的想法倒是与其不谋二合了,抑或是投其所好。(http://www.ourjg.com/bbs/dispbbs.asp?BoardID=5&replyID=4033&id=674&skin=0)
鄂深知用人之难,他所说的道理,雍正何尝不知。他自己就颇为感慨的说“柔善将就之风其来已久,若不如此,内外不容,原难处也。”一个内外不容,真的让人慨叹不已啊!
另,看到“敬念我慈父午夜披览时。心驰神依。无以自解。”觉得有点心疼的感觉呢,看来就像雍正对年希尧说的,朕之勤奋,想必你有所耳闻,某人半夜批折子,人尽皆知吧,呵呵,就连杨公道也不免记上一笔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