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丽
茶具一般是指人们饮茶时的用具,有时也称做茶器、饮具等。
从古至今,中国的茶具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广义上讲,茶具可以包括采茶、制茶、贮茶、饮茶等多种茶事活动中的用具,如陆羽《茶经》“四之器”中所列之二十四器,宋审安老人《茶具图赞》所绘十二种,以及明人屠隆在《考槃余事》中所列之二十七种茶具等。狭义上的茶具则主要是指人们饮茶时的用具,主要有银、铜、玛瑙、水晶、脱胎漆、陶、瓷、竹、木、贝壳、椰壳等,贵重的还有金、玉茶具。
清宫茶具以康熙、乾隆时期最为繁荣,并以景德镇瓷器和宜兴紫砂器最为出色。所产茶具有壶、盖碗(盅)、罐、茶盞、茶盘、茶船等。瓷茶具有康熙青花洞石花卉茶盅、青花仙鹤茶盅、洒兰描金寿字茶壶、仿嘉靖款青花博古茶壶;雍正青花人物茶壶、东青釉茶壶、黄釉白里茶碗、仿官釉茶船、乾隆绿地粉彩勾莲茶船、仿雕漆茶船、青花淡描勾莲长方茶船、白地红花长方茶盘、柳下钓鱼茶盘、白地轧道红彩龙凤纹盖碗,白地红御题诗盖碗、白粉地油红勾莲茶壶、勾莲茶壶、勾莲瓜愣茶壶、开光菊花茶壶、粉地粉彩开光菊花茶壶、粉地粉彩瓜蝶瓜式茶壶、粉彩开光人物煮茶壶、珐琅彩胭脂红茶壶、绿地粉彩开光菊石茶壶、白地红花开光荷花茶壶等。以上这些茶具以壶器形繁多,有扁平形、高桩端把式、提梁式、竹节式、石榴式、佛手式、桃形倒流式、人形、鸟形及做成福、禄、寿、喜字形的;另外还有菊瓣式、瓜式、梨式、莲子、方体和直流式等茶壶。清宫还藏有大量的紫吵壶,其装饰手法非常讲究,有画珐琅、描金、炉均、雕漆、包漆、色泥堆绘等,造型有扁圆、瓜棱、包袱、树瘿、菊瓣、莲瓣、竹节、桃式等。
下面就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茶壶加以介绍:
乾隆粉彩绿地开光菊花壶
口径6.5、足径9.2、高13厘米。壶扁形,一面有流,一面有柄,圈足。壶身绿地粉彩团花地,俗称皮球花,两面开光粉彩绘橘石灵芝。足内豆绿地抹红篆书6字款,壶盖亦绿地粉彩团花金纽。外底“大清乾隆年制”款。
乾隆粉彩黄地开光茶壶
口径6、足径6.2、高15.9厘米。壶方形,平肩,折底,圈足,一面有长流,一面有曲柄,壶身通体黄彩凤尾锦地四开光,一绘折枝牡丹,一绘折枝梅,两面山水人物,肩上几何锦纹一周,柄流均为缠枝宝相花纹,足边下垂蕉叶纹一周,底豆绿地蓝料方栏堆书4字款“乾隆年制”。壶盖圆钮四方形,直口,壶面绘下垂变形蕉叶纹饰二层。
乾隆粉彩开光人物壶
口径5.5、足径6.3、高12.6厘米。壶圆形,一面有流,一面有曲柄。壶身米红色凤尾绵粉彩团花地,前后各有两个开光,一面绘煮茶及人物山水和洞石蕉叶,一面题“雨中烹茶泛卧游,书室有作”七言诗一首,足内豆绿地中心白地青花6字三行篆款“大清乾隆年制”,壶盖直口莲花式圆顶,盖面豆绿色凤尾绵纹一周,下边为米红凤尾锦地绘粉团花纹。
乾隆款胭脂红珐琅彩茶壶
口径6.9、足径7、高11.8厘米。壶直口,微敞,圆腹,圈足。壶身一面有长流,一面有半坡形曲柄,外部施满紫红色,肩上流及底边各刻变形蕉叶纹一周。壶盖圆顶,子口,内敛,盖边刻瓣纹及卷线纹各一道,盖顶刻花瓣纹,底蓝料堆书4字款:“乾隆年制”。
乾隆款宜兴紫砂胎珐琅彩描金菊瓣壶
口径6.5、足径8厘米。器内为紫砂胎,外罩绿地珐琅彩描金纹,壶身略呈扁圆式,器身凸起数道菊瓣形瓜棱,短弯流,曲柄。外底绿色地上有“大清乾隆年制”6字篆书描金印章款。壶盖及腹所绘花纹均以金彩勾勒轮廓。
清宫茶具,由于同时期陶瓷工艺的发达而使其质地更为精良,形制变化更加丰富,釉彩也更为雍容华贵。专为宫廷制作的茶具,其风格顷向于富丽浓艳、纤细繁缛,尽显宫廷用器之奢华。就茶壶而言,由造办处出样,严格按皇室要求,不惜工本,往往融绘画、诗词、书法、文字、篆刻于一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清宫茶具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超越以往各朝,与清皇室盛行的饮茶之风及关涉茶礼的活动密切相关。
清宫设有茶库,每年收取进贡名茶30多种,每种各数瓶、数十瓶至一百余瓶。据《内务府奏销档》记载:“乾隆时,各省例进方物,茶叶一类,两江总督进碧螺春茶一百瓶,银针茶、梅片茶各十瓶,珠兰茶九桶。闽浙总督进莲心茶四箱,花香茶五箱,郑宅芽茶、片茶各一箱。……四川总督进仙茶、陪茶、菱角湾茶各二银瓶,观音茶二次二十七银瓶,春茗茶二次十八银瓶,名山茶十八瓶,青城芽茶一百瓶,砖茶五百块,锅焙茶十八包……。“所进贡的茶叶除宫中品饮,还赐与大臣。宫中设有御茶房、皇后茶房、寿康宫皇太后茶房、皇子皇孙娶福晋后,亦有茶房。清宫许多茶具就是保存于皇室成员所住的殿所中。如寿康宫、体和殿、皇极殿、重华宫、景阳宫、南三所等地。可见清宫茶具反映了当时的茗饮生活泛用之广。
清宫的许多礼仪活动也多与茶礼有关,在万寿礼、大燕之礼、大婚之礼、命将之礼、太和殿筵宴、保和殿殿试、重华宫筵宴等大型礼仪活动中都有茶礼一项。
如大燕之礼:“……礼部堂官奏请御太和殿,皇帝礼服出宫,前引后扈,午门鸣钟鼓,中和韶乐作,升座,乐止,鸣鞭。……尚膳、内管领、护军参领升,迩御筵降,乃进茶丹陛。清乐奏海宇升平日之章,尚茶正率尚茶、待卫、执事等举茶案,以次由中道进至檐下进茶,大臣奉茶入殿中门,群臣咸就本位跪。进茶大臣由中陛升至御前跪,进茶,退立于西旁,皇帝饮茶,群臣均行一叩礼。进茶大臣跪受茶碗,由右陛降,出中门,群臣咸坐。侍卫分赐王公大臣茶,内府护军、执事等分赐幕下大臣官员茶,尚茶正等撤茶案、乐止。”
重华宫茶宴始于乾隆间。一般于元旦后三日举行,与会者以内直词臣为主,饮茶赋诗是其主要内容。据《国朝宫史续编》记载:乾隆圣制《三清茶》诗,以松实、梅花、佛手为三清,每岁重华宫茶宴联句。近臣得拜茗碗之赐。有清一代在重华宫举行的茶宴有60多次。此外,在康乾两朝还举行过数次规模巨大的“千叟宴 “。如康熙五十二年,皇帝六十大寿,在畅春园举行盛宴,由65岁以上的退休文武大臣、官员及士庶1000余人参加,开宴时还有向皇帝及王公大臣献茶的隆重 “进茶之仪”。
综上所述,茶事活动在清宫廷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茶礼成为关涉到安邦治国的礼仪制度中不可缺的重要事项、与之密切相关的茶具则是进入宫廷茶礼活动关键性的、最终的、决定性的媒介,茶具是体现宫廷文化的一个表征,是清代宫廷茶文化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