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厦无烦暑,精盘贮碎冰;凉逾箑脯扇,色似玉壶凝。
——乾隆御制诗《冰》
世界上最早的电冰箱制造于1923年,中国的首台冰箱则于1958年问世。如今冰箱、空调等家用电器,早已融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可是却很少有人了解,其实早在明清时期,冰箱便作为一种重要的祛暑器具,在皇宫里就已被广泛使用了。当然,那时的冰箱并不用电,而是使用冬季储存在冰窖中的天然冰块。
用冰消夏 历史悠久
我国北方夏日暑热,冬日寒冷,冬季储藏冰块供夏季使用的风习,由来已久。早在周代就设有“凌人”官职,专门掌管采冰、储冰和用冰之事。当时藏冰的冰室称为“凌阴”,相当于后来的冰窖,建筑构造已经比较科学,可以把冰保存到夏天;夏日专门存冰的器具则叫“冰鉴”,用铜制成,存放食品可以保鲜,作用如同今日之冰箱。考古发掘中也曾发现冰窖遗迹,时代最早者为东周时期。
2000多年前的《诗经》中,亦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四之其蚤(早)献羔祭韭”的诗句。说的是周人于腊月采冰,正月往冰窖里存冰,二月用冰镇的羊羔肉和菲菜上供祭神。因为古人祭神、祭祖仪式十分频繁,祭献的供品一定要清洁新鲜,否则就是不敬。祭献之后,还要把祭肉分给亲贵们食用,名曰“散胙”,使他们都能分享福佑。王者还常常将冰颁赐给群臣,用来防暑降温、制作冷饮及食品保鲜。
春秋末期,在诸侯的宴席上就出现了冰镇米酒。《楚辞?招魂》称:“挫糟冻饮,酎清凉些。”王逸注曰:
言盛夏则为覆蹙干酿,捉去其糟,但取清醇,居之冰上,然后饮之。
酒寒清凉,又长味好饮。
也就是说,夏天将酿制好的米酒滤去酒糟,然后进行冰镇,饮之则清凉味甘,身心皆爽,可以驱暑避热。《楚辞?大招》:“清馨冻饮。”也就清澄醇酽的美酒经过冰镇后,非常宜于夏季饮用。楚国地处南方,所用之冰不知出自何处,但盛夏时能够饮用冰镇米酒,的确属于难得的享受。
到了唐代,市场上开始出现卖冰的商人。《唐摭言》载:“蒯人为商,卖冰于市。”大诗人杜甫的《陪诸公子丈八沟》中,则有“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的诗句,称自己在长安丈八沟喝到了贵公子调制的“冰水”,吃了歌妓亲手做的莲藕。只是当时藏冰不易,价格昂贵,“长安冰雪,至夏月则价等金璧”。(《云仙杂记》)大约到了唐朝末期,人们在生产火药时开采硝石,又发现硝石溶于水时会大量吸热,能够使水降温结冰,此后人们也可以在夏天制冰了。
宋代冷饮更为发展,人们把果汁、牛奶、药菊、冰块等混合调制成冰冻的饮品,名叫“冰酪”,大约与今天的刨冰相近。南宋诗人杨万里对此大加赞赏:
似腻还成爽,才凝又欲飘;
玉来盘底碎,雪到口边消。
仅从字面上看,北宋汴京的“沙糖冰雪冷元子”、南宋临安的“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等,也都属于此类。这时的冷饮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享用者也由官宦贵族扩展到了庶民百姓。
元代商人在冰中加蜜糖和珍珠粉,提高了冷饮的质量。元世祖忽必烈更用牛奶和冰水制成冰雪状食品,《马可?波罗游记》称之为“冰奶”,实际上就是今天“冰淇淋”的雏形。
明清时期,不仅宫中在盛夏时节大量用冰,而且民间用冰也已相当普遍。我们从清代诗人王渔洋的诗句“樱桃已过茶香减,铜碗声声唤卖冰”中,可以了解当时北京的卖冰者以铜盏相碰作响,招徕顾客。人们含冰核,吃刨冰,想来应该十分惬意。
清代的冷饮花样更为繁多,其中以“冰镇酸梅汤”最负盛名。这种上好的夏日饮品,经清宫御膳房改进后又传入民间,具有除热送凉、祛痰止咳和生津止渴等功效。北京的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随处可见卖酸梅汤的摊贩。摊上插一根牙戟,表示前一天夜里刚刚熬煮,再挂上一幅写着“冰镇热水酸梅汤”的牌子。摊主手里拿着一对小青铜碗,不时敲击发出“铮铮”的声响。路人闻声已有望梅解渴的清凉之感,待到饮下一碗,暑气顿时全消。“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郝懿行《都门竹枝词》描绘的正是这样一幅市井消夏图!
采冰窖冰 服务宫廷
旧时夏日用冰,基本上都取自冰窖。自周朝开始直至近代,这种方法几乎一脉相传,冰窖也就成了历代宫中必不可少的服务设施。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说:
《周礼》有冰人,掌斩冰、淇凌。注云:凌,冰室也。其事始于此。《邺城旧事》有冰井台。《魏志》云:建安十九年,魏王曹操造此台以藏冰,为凌室,故号冰井。《宋朝会要》曰:建隆三年,置冰井务,隶皇城司也。
到了清代,冰窖又可分为3种,即官窖、府窖和民窖。
官窖即官方建立和管理的冰窖,特供宫廷和官府用冰。朝廷特设满、汉冰窖监督各1人,掌管藏冰、颁冰等一系列事务。当时北京城共建有4处官窖,总计达18座之多:
紫禁城内窖五,藏冰二万五千块;景山西门外窖六,藏冰五万四千块;德胜门外窖三,藏冰三万六千七百块,以供各坛庙祭祀及内廷之用。德胜门外土窖二,藏冰四万块;正阳门外土窖二,藏冰六万块,以供公廨……之用。(《大清会典》“工部都水清吏司藏冰”条)
城外海淀亦设冰窖2座,主要供应圆明园、颐和园夏日用冰。此外,遵化东陵、易州西陵和热河行宫等处,也都设有官办冰窖。
官窖藏冰主要用于宫内各处的消暑降温、防止新鲜食物变质和冷藏各类祭祀大典的祭品,并供应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官员和皇族贵胄。
府窖即专门为王府建立的冰窖。但并非所有的王府都有资格建窖储冰,而是只有少数几位曾为朝廷立过汗马功劳的“铁帽子王”,经皇帝特许后才能建立府窖。所以,尽管当时北京的王公府第很多,但府窖却只有6处。官窖、府窖均由内务府和工部共同管理,经费全部由国库承担。
民窖则是由商民设立,专门用于商业经营的冰窖,官窖藏冰不敷用时也从民窖采买。到了晚清时期,由于夏季卖冰获利颇丰,每百斤冰价可达5两银子,有的商人又开始对府窖进行“承包”经营。再后来,由于国库入不敷出,官窖也都纷纷转为“公私合营”或干脆改为民办了。
这些冰窖又有砖窖、土窖之分,所藏冰块因水源不同,冰质也有高下之别。砖窖就是用条石和城砖砌成的冰窖,保温性能较好,冰质也比较纯净,主要用于坛庙祭祀及宫廷生活,土窖则是仅挖土坑、筑土墙,上面搭盖芦席棚顶的简单冰窖,保温、保洁效果均不及砖窖,所藏之冰主要用于各官府衙门。
各冰窖储藏的冰块,都是冬季从河、湖中开采的天然冰。每年立冬以后,要先期“涮河”,即捞去水草杂物,开上游闸门放水冲刷,再关下游闸门蓄水。冬至后半个月便开始在紫禁城筒子河、北海及中南海、御河等处采冰,开采前还要由工部派官员祭祀河神。工部都水司有采冰差役定员120名,人手不足时还要加雇短工,由官家提供皮袄、皮裤、专用的草靰鞡鞋和长统皮手套。每次都选取明净坚厚的冰块,切割成一尺五寸见方,每块重量约80千克。采过冰的水面再次封冻后,还可以继续开采,一个冬季可以重复采冰“三茬”到“四茬”。采得之冰,先由短工运至冰窖,再由技术熟练的差役由里向外、由下到上,一直码放到窖顶。然后便封闭窖门,直到次年夏天取用。夏季供冰时间也有明确规定,即从旧历五月初一开始,至七月三十截止。
今天,冰窖早已失去了它的实用价值,昔日窖址大都湮没无存或仅存地名。值得庆幸的是,紫禁城内尚有4座官窖保存基本完好,景山西门外也有两处残存。
紫禁城内冰窖坐落在隆宗门外西南的造办处外,现存的4座形制完全相同,均为南北走向的半地下形式。外表与宫内一般规格的建筑无异,黒筒瓦元宝脊,硬山顶,灰色墙面,无窗,只在山墙两端各开一券门,从门洞拾阶而下可至窖底。地下部分深约1.5米,窖内净宽6.36米,长11.03米。地面满铺大块条石,一角留有沟眼,融化的冰水可由此流入暗沟。四壁自下而上先砌1.5米高的条石,再砌条砖至2.57米高,然后起条砖拱券,形成券顶。窖墙厚达2米,隔热效果极佳,至今进入窖内,仍有寒气袭人之感。
《大清会典》中记载的景山西门外冰窖,又名“雪池冰窖”,位于今北海公园东门外的雪池胡同,胡同亦因冰窖而得名。目前残存的两座均属于半地下式建筑,其中一座为东西走向,另一座则为南北走向。地上部分边墙长约20米,宽约10米,墙高仅1米有余,山墙最高处亦不过4米。硬山式屋顶,上覆黃色琉璃瓦,为皇家建筑的特有标志。只是由于废弃已久,百余年来从未进行维修,琉璃瓦已经残存无几,窖顶积土成丘,长满了杂树荒草,从外表看去很像一座巨大、低矮的破败老屋。两端山墙上各开一个宽1米、高2米的拱门,有台阶通往窖底。里面以条砖起券的拱顶,如果没有两端的山墙,与一座巨大的城门洞无疑。墙体、屋顶很厚,故此密封隔热性能很好。据说,附近居民曾在里面存储新鲜的蔬菜和饮料,效果十分理想。
大约从上个世纪20年代开始,雪池冰窖便一直被废弃。目前残存的两座冰窖,一座已被全面废置,内外堆满了各种废弃的杂物,另一座则用于某单位的自行车存车处。它们虽然早已残破不堪,但原状基本尚存。据了解,北京西城区已决定对其进行全面修缮,相信不久以后,这两座历经沧桑而幸存下来的清代皇家冰窖,一定会再现出往昔的风采。
清宫用冰 逸闻种种
旧时官府署衙多有夏令颁冰赐冰的习俗。被认为是夏朝历书的《夏小正》中,就有“颁冰”的记载:“颁冰也者,分冰以大夫也。”此后这一习俗作为统治者实行“仁政”的重要举措之一,被大多数王朝所沿袭和继承。明清时期,此俗更盛。北京各衙署官员都按各自的级别,领取皇帝赐给的冰票,然后凭票领冰,从入伏一直持续到立秋。清人《燕京岁时记》引《帝京景物略》称:“前明于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又记本朝习俗:
京师自署伏日起至立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差等。
除此之外 ,官府还在北京正阳门、崇文门、阜成门、安定门、地安门、朝阳门、东直门、西直门、德胜门、宣武门各城门外,以及东四、西四牌楼,东单、西单牌楼前设署汤14处,以供京城军民消暑。
当然,夏日用冰最多、普及程度最高的,还是非宫廷莫属。《清宫词》中就有描述宫中用冰消夏的诗句:
首下园林署未蒸,九华初御转凉增。
南熏殿里笙歌起,四月清和已进冰。
(《冰窖》)
蝉噪宫槐日未斜,液池风静白荷花。
满堆冰果难消署,敕进金盘哈密瓜。
(《冰果》)
其中后一首诗下,还注明了“冰果”的具体制作方法:“以杂果置盘中,浸以冰块,都中夏日燕饮必备。”
皇帝本人也有不少咏叹夏日用冰的诗句,如乾隆《冰椀》:
浮瓜沉李堆冰盘,晶光杂映琉璃丸。
解衣广夏正盘礴,冷彩直射双眸寒。
雪罗霜簟翩珊珊,坐中似有冰壶仙。
冰壶仙人浮邱子,朝别瑶宫午至此。
古人点石能成金,吾今化冰将作水。
道光《冰鉴》
日至颁冰候,凌人纳鉴中。
贮饔能致爽,沁齿似生风。
……
诗中都说到把冰块放在宫殿内降温和用来冷镇食物。其中,“冰椀”则是冰镇的各类水果,藕、莲藕、菱角等河鲜,以及其他各种甜食小吃。
清朝晚期,慈禧太后食用的冰镇小吃也有很多花样。金易《宫女谈往录》中说到慈禧在颐和园消暑时,就有这样的叙述:
宫里头出名的是零碎小吃。秋冬的蜜饯、果脯,夏天的甜碗子。甜碗子是消暑小吃,有甜瓜果藕、百合莲子、杏仁豆腐、桂圆洋粉、葡萄干、鲜胡桃、怀山药、枣泥糕等等。甜瓜果藕不是把甜瓜切了配上果藕,而是把新采上来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里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镇了吃。葡萄干、鲜胡桃,是把葡萄干先用蜜浸了,把青胡桃(南方进来的)砸开,把里头的带涩的一层嫩皮剥去,浇上葡萄汁,冰镇了吃。……其它像酸梅汤、果子露就不在话下了。
为太后服务的当差者有时则仗势欺人,横行霸道。当时颐和园用冰均取自海淀冰窖,据说运冰的车套了一匹瞎马,赶车的是个独眼龙。每当盖着画龙黃布的御冰车走到狭窄的路段时,其他车辆行人必须赶紧让路,否则它便横冲直撞。所以当时有“三瞎”,即“瞎人、瞎马、瞎横”之说。
皇帝夏季外出巡幸、狩猎,地方官员一般也都为其准备大量冰块。可是,庚子年间慈禧、光绪仓皇西行,兵荒马乱、地方却无从预备藏储。据当时的随銮者回忆,慈禧在西安时想吃冰镇酸梅汤,但当地向无存冰,御膳房计无所出。这时,有人建议说:西安城西南百余里有座太白山,山中有一岩洞,深邃阴凉,存有千年不化之冰。于是,慈禧太后便命地方官每日派人前往太白山运冰,供御膳房使用。
冰箱珍品 回归故宫
清代宫廷已经普遍使用以天然冰制冷的木质冰箱,这种器具当时被称作“冰桶”,“洋桶”,是由古代的盛冰容器——“冰鉴”演变而来的。它们一般为木胎,多用红木、花梨木、柏木等材料制成。外形口大底小呈斗状,上面以厚木板为盖,腰部上下箍铜两周,箱的两侧设置便于搬运的铜环,四条腿足为硬木活中的敼腿膨牙做法。足下安托泥,用以隔湿防潮。
这种冰箱不仅外形美观,而且结构科学合理,与现代冰箱有异曲同工之妙。箱内一般采用导热性较弱的铅或锡为里,这样既能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延长天然冰的使用时间,又可以避免融化的冰水侵蚀木质箱体。盖板通常为两块,其中一块固定在箱口上,另一块是活板。使用时可将活板取下,先在箱内放入冰块,然后便可以将瓜果、饮料等食物镇于冰上。箱底有小孔,可以随时排放冰水,保持箱内清洁;箱盖则雕有镂空的通气孔,用于散气通风,在保鲜食物的同时,亦可借助里面排出的冷气降低室内温度,进而起到“空调”的作用。
由于木冰箱的成本较高,使用场合主要限于宫廷和上层权贵之家,因此流传至今的实物并不多见。目前,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冰箱同样为数不多,但其中一对清代乾隆年间的掐丝珐琅制品,却独具特色。非常值得一提。
这对掐丝珐琅冰箱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每件箱重102千克,高45厘米,上下均呈正方形,其中口部边长72.5厘米,底面边长63厘米。箱体为木胎、铅里,表面均采用掐丝珐琅工艺。盖面和箱体四周为缠枝宝相花纹,底面为冰梅纹饰,色彩艳丽,工艺十分精湛。盖的边缘采用鎏金工艺,并饰以“大清乾隆御制”款。箱底一角留有一个圆形小孔,盖面则有2个铜钱状通气孔。箱体两侧共有4个坚固的双龙戏珠提环,造型别致美观,便于搬运抬放。此外,每件冰箱还配有一个高31厘米、重21千克的红木箱座,四角包镶兽面纹饰,座的造型与工艺同样别致、精细,与安放其上的冰箱浑然一体。
与其他质地的古代文物相比,珐琅工艺品数量较少,且多用于制作瓶、碗、炉、盘等小型案头摆设,而与这对冰箱类似的大件生活用具则十分罕见,其文物价值很难用今天的市场价格加以衡量。然而如此珍贵的清宫旧物,却曾在清朝灭亡后流失出宫,在痛苦的流离中见证着中国社会的变迁。
关于它们的出宫经过,目前存在两种说法:一是1924年,逊帝溥仪被驱逐出紫禁城时曾偷偷带走许多文物,这对冰箱也在其中。溥仪住在天津时,冰箱就一直存放在其张园、静园寓所。1932年,他在日本人的策划下潜往东北,因为冰箱又大又重而不便携带,于是就在天津卖掉了。二是清朝退位时,冰箱就存放于中南海,徐世昌当中华民国大总统时将其化为已有,运到天津拍卖了。
20世纪30年代初,天津一位名叫陆观虎的中医在古玩店中发现了这对冰箱,于是慧眼识珍,花重金买了下来,充当经纪人的便是徐世昌的胞弟徐世章。陆先生并非富豪,购买如此贵重之物也非易事,只是看到文物瑰宝大量外流,纷纷落入外国人之手,才不惜重金购买此宝,并将其视若奇珍,精心呵护。后来,陆先生曾担任天津市及河北省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天津中医院院长等职务,是位享誉海内的著名中医。
50年代初,陆观虎之女陆仪迁居北京,冰箱也被运了过来,由她继续珍藏。岂料到了那个革文化命的年代,红卫兵抄了陆仪女士的家,这对凝聚着父女两代人的心血的珍品也未能幸免。文革结束后,国家落实政策,退还被抄物品。此时,陆观虎先生已经过逝,陆女士为了查找这对冰箱又费尽周折。功夫不负苦心人,1985年11月初,她终于接到了有关部门的认领通知。全家人大喜之余一致认为:此物原系宫廷陈设,若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将来对外展出,供世人参观,使更多的人了解我国古代的工艺珍品,欣赏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比放在自己家中更有意义。
1985年11月6日,陆仪之子潘大维先生代表全家到故宫办理捐献事宜。他一再表示:“这对冰箱捐赠给故宫博物院是物得其所,理所当然,我们无意索要任何报酬。”至此,这对在外流落半个世纪之久的文物瑰宝,终于伴随着陆氏祖孙3代的拳拳之心,回归故宫收藏。
出自《紫禁城》总第125期
转载至[皇城艺术在线]:http://www.bjdch.gov.cn/n1569/n2315473/n2315505/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