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谈康熙末年储位斗争问题,只谈一个父亲对亲子的呵护与关怀。此贴是根据杨珍女士的《康熙皇帝一家》和各方资料综合起来进行整理编辑的。康熙二十七年正月初九,皇十四子胤祯出生在永和宫内,依照清廷祖制,皇子在婴幼儿时期并不与生母一处,通常情况下都是居住在宁寿宫、景福宫后的兆祥所中(PS:也有交给朝臣、太后抚养的,那是特例)。新生的皇子需要由内务府负责挑选乳母喂养,乳母之子再由内务府出资(
PS:大约一百二十两银子)购得奶妈喂养。胤祯在婴幼儿时期也有乳母喂养,而且此事由其父亲康熙皇帝亲自过问(
PS:其实老爷子对家务事管得特宽,皇孙弘暾的喂养问题就素典型。)他首先按例着内务府挑选适合的乳母来为新生子喂养,很快内务府便做出安排,将莫尔浑佐领下萨哈连之妻选为十四的乳母,可是好景不长,这位乳母在喂养十四近一年之后却被康熙发现身份卑微,担不起喂养和管教的重担,下谕重重斥责了内务府负责挑选乳母的官员,内务府立刻做出反应又重新挑选松喜管领下闲散披甲巴图之妻为其新乳母,并且为保万一,还另外准备了旺健管领下护军莫尔纳之妻为备用乳母。进入少年时期,康熙皇帝还特意为他和胤祥选择了自己的表兄法海(佟佳氏,)在撷芳殿进行一对一授课。其他皇子的师傅多半是科甲出生的汉人,也有文才斐然的满人,其中不乏大儒徐元梦(舒穆禄氏)之辈也不缺何焯这样工于楷书的艺术家。但是他们都与皇子毫无血缘关系,在朝中地位卑微,而且动辄被皇帝斥责。法海不仅在政治上保守未曾参与党派(就是脾气直了些)且是皇帝最亲近的外家兄弟,学识也不在徐、何等人之下(
而且是参见科举获得的进士出生)。所以我想,康熙为十三和十四挑选法海为师能增加师徒之间的亲厚感,不至发生在太子等人身上出现的为礼不敬的现象,何况康熙深对法海正直的人品有所体察,有这样学识、人品一流的表伯为师,应是十三、十四人生一大幸事吧。康熙为帝并不满足于朝臣在奏折上通篇对盛世的吹捧,他更注重体察民情,实事求是,想亲眼真切地感受国家在其治理之下的发展情况。他一生南巡六次(除去四十一年半途而废的那次),从第三次开始每次出巡都会带出皇子若干随行,康熙三十八年的这次南巡他就把当时还不满十二岁的小儿子胤祯带在身边,让他见识南方不同的风土人情,虽然这是他唯一的一次随皇父南巡经历,但这样难得的机会应该不是所有人都能得的。(
根据《实录》所载,粗略统计了一下,发现十三每次都出现在名单之中,达5次之多;太子因为有监国任务只去过4次;老大、老四分别2次;三、五、七、八、十四、十五、十六各1次;九、十、十二各0次。)随着胤祯一天天长大,聪明勤勉的他其学识也为康熙岁“稔知”,从已被确认的胤祯诗作来看,他在作诗方面才能一般,但是他其在书法表现与兵法演练方面的天赋却日臻突出。虽然由于史料缺失,我们很难找到有力的证据去向大家展示其才华,但是仍然可寻到一些蛛丝马迹来。他的书法究竟有多好,虽然并未留下墨迹,但是从康熙末年,当时身为大将军王的他收到的乃父发来的朱批谕旨中,我们了解到,皇帝考虑到十四“
字写得好”,于是特地赏赐给他很多空白扇面,或者写来自己把玩,天热了拿来扇扇,或是题字送人应酬老往属下人员,听凭他自行安排。
此帖售价 0 金钱,已有 19 人购买
若发现会员采用欺骗的方法获取财富,请立刻举报,我们会对会员处以2-N倍的罚金,严重者封掉ID!
康熙五十八年,当这几件大事办妥当了,皇帝便在胤祯奏折中欣然写到:“你家嫁女儿,娶媳妇的是事,都已喜气洋洋地办妥了,不要对家里稍有惦念。”(估计十四在奏折中提到想家了,老爷子为了让他专心打仗,上赶着把这心苗给灭了,太毒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