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统计排行 搜索 帮助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45»Pages: 1/9     Go
主题 : 为二附中有纪连海的这样的老师深表遗憾
toutou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31
精华: 40
发帖: 2871
金钱: 500114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01551 个
在线时间: 2780(时)
注册时间: 2005-07-08
最后登录: 2012-12-13
楼主  发表于: 2008-04-15   
0

为二附中有纪连海的这样的老师深表遗憾

昨天上我的初高中母校——北京师大二附中的校园网上溜达一圈儿,乱点,顺便点开了纪连海老师的博客和帖吧。纪老师在百家讲坛上的表演(他手舞足蹈唾液横飞的形象,恕我不敬,只能用表演一词来形容)我是一次也没听过。其一,他讲的内容我都知道;其二,他那点水平我也很了解(话说世上蒙谁都行,就是不能蒙熟人)。据说他很自豪的声称通读《清史稿》,好吧,我想先让他搞清楚,在清史研究的学术史上,有多少人反复阐明过《清史稿》的史料价值是多么的差!!一个做清史的人,完全可以不看《清史稿》,做政治史的,他可以看官史比如实录、会典、续三通、清三通、方略......作社会经济的,可以看地方志、文集笔记、金石墓志......还有那么多的档案......实在不行,就是看《清国史》也比《清史稿》强啊!纪老师,如果您说您看过孟森先生的《清史讲义》和《明清史论著集刊》,我都会更相信一点你在研究的是“历史学”,而不是打着学者旗号的评书表演艺术家!!

下面是纪老师帖吧里贴的他的错误集锦

纪连海对清代官员制度知识了解不够,而又不去查证,望文生义,如:  

纪连海对尚书房总师傅的望文生义解释,认为这个官职就是六部尚书的总头,带领六部尚书上朝。  
而实际上清代尚书房是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尚书房师傅是皇子们的老师,尚书房总师傅是总负责。  

纪连海对军机大臣的望文生义解释,认为军机大臣相当于当今的国防部长,主管军事。  
而实际上清代军机大臣是主管全国各类事务,是最重要的职务,类似于当今的政治局常务。 (悠注:这个解释也是错误的) 

 纪连海连历史上一些基本常识性知识都不具备,例如:  
纪连海称唐高祖李渊禅让给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第1号禅让的皇帝,乾隆禅让给嘉庆是第2号. 在有人提出还有 唐玄宗-唐肃宗 ,就加上这一例;又有人提出还有宋徽宗-钦宗,在新出版的书中又加上这一例。并没有认真地以治学严谨的作风去查证中国历史上到底有多少皇帝禅让。实际上中国历史上有相当多的皇帝禅让,仅唐宋就还有:唐睿宗-唐玄宗,唐顺宗-唐宪宗;宋高宗赵构-孝宗赵眘, 宋孝宗赵眘-宋光宗赵敦,宋光宗赵敦-宋宁宗赵扩。这些都是老皇帝主动禅让的,没有人逼迫。只有翻一翻的唐宋历史就能找到。 就是在唐朝以前还有很多禅让的皇帝,唐高祖李渊禅让并不是第1例。  (悠注:不用翻遍二十四史,赵翼《廿二史札记》里专门有《太上皇》一篇,学历史的没看过三大考史名著,我没话说了) 
  
连海称清代有武英殿、文华殿、东阁、体仁阁等6个殿阁,每个殿阁有6个大学士,共6×6=36个大学士。   
查阅清代政治制度之类的书籍后,可知:  
实际上大学士是清代文官的最高官阶,正一品,相当于宰相,如兼任军机大臣就掌握大权。每个殿阁只有1个大学士,有时空缺,大学士总数一般为4个,协办大学士2人,总共才6人,满含各半。 (还六六三十六,数学学得倒不错) 


纪连海先生在讲解过程中的低级错误  
一是他引用乾隆一道下令向民间征集图书的诏令,中有“寿以梨枣”一句。古代常用梨木、枣木作为刻书的书板,所谓“寿以梨枣”即是说将征集来的书梓行出版,以便流传千古(按:《四库》是手抄本,诏令谓“寿以梨枣”并非写实,只是将收集来的书抄撰成书,传以后世的意思。)而纪先生怎么解释的呢,他是说皇帝对献书的人加以奖赏,除了赏钱外,还赏赐些食物(!),似乎竟将“梨枣”理解为梨子和枣子了。(稍有国学素养的人哪里会不知道)  
    
二是他引用了纪晓岚的一首诗,是写其编撰《四库全书》情况及感悟的诗。中间有“牙签”一词。“牙签”是古时候的一种图书标签,以便查检方便,多用象牙制成。韩愈有诗曰“邺侯家多书,插架三万轴。一一悬牙签,新若手未触。”韩诗和纪诗中的“牙签”都是说的是古籍的图书标签。而纪先生怎么解释的呢,他讲纪晓岚说自己编纂《四库全书》时很悠闲,经常无事拿着牙签玩(!)他在这似乎把它理解为剔牙的牙签了。(笑~~大笑~~)

悠评:苍天啊,您老人家如果看过《清史稿》的话,不至于连职官执掌都搞不清楚吧!!我记得高中历史是有讲军机处的,明明是秘书决策机构,怎么就变成“国防部长”这样的实体部门了呢?那兵部有是干什么的?您这样乱讲一气,就不怕误人子弟呀,学生高考考到军机处,可怎么办啊!!枉您还是首师历史系毕业的,您不会是工农兵大学生吧?就您这水平,要是现在的本科生考研去,不叫考官给踢出来呀!!即便这样,纪老师仍旧出书不辍,既不发表纠错表,也不公开承认自己所做的不是历史研究,而是历史故事讲述,这就让我不得不怀疑您上电视的目的了!!身为人师,学不能精、心不能诚、态不能端,穿梭于各大电视台,满嘴跑舌头,还说什么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因为婚外恋!!!你欺负死人不能从棺材里爬出来呀!!

纪老师自称新儒学的支持者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者。我只能遗憾的说一句,你老人家要真是活在儒学为意识形态主流的时代,早被当成异端打入十八层地狱了!!
 

另,纪老师思想极左,曾在课堂时直呼日本为“小日本儿”,且说什么“我要当了国家主席,就仍颗原子弹把日本炸平了”。就这一句话,高下可见。
  






世间公道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toutou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charlesv 离线
级别: 二品内务府总管
UID: 7530
精华: 3
发帖: 1107
金钱: 1174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7(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14-10-23
84楼  发表于: 2008-09-23   

这是一个阶段的现象,以CCTV的百家讲坛、当年明月的网文为代表,说明人们从以戏剧、评书等虚构阶段走向了求真的阶段。


 


专业的论著一般人看着吃力,而且写得缺乏故事性,因此有着各种专家头衔的纪年海们获得了一个宝贵的机会,以不严谨但通俗易懂,甚至有评书技巧的表述方式获得了普遍的认同,这也可以算是一个进步。纪年海不是其中一个非常成功,错误也较多,评书腔最重的极端代表。


 


这只是一个阶段,这个阶段肯定也会过去的。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charlesv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亦超 离线
级别: 四品都察院六科掌印给事中
UID: 2473
精华: 0
发帖: 304
金钱: 359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58(时)
注册时间: 2006-12-08
最后登录: 2019-02-22
83楼  发表于: 2008-09-23   
就一中学老师,这种说法,在中学课堂上应该还满受欢迎的,反正他误的都是对他教的课程无关紧要的东西,也不算误人子弟,不过,摆到电视上,就是测试中国有多少人还停留在中学生的水平了。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亦超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应弦月 离线
级别: 八品司务
UID: 1819
精华: 0
发帖: 25
金钱: 35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6-10-02
最后登录: 2009-03-14
82楼  发表于: 2008-09-13   

oh my god...TOUTOU竟然是二附的~我来认亲了~校友校友啊~还是非常喜欢我们学校的~人文气息太浓了~


 

弦月穿针节, 花阴滴漏声.
守陵人,世世代代
永不离弃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应弦月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toutou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31
精华: 40
发帖: 2871
金钱: 500114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01551 个
在线时间: 2780(时)
注册时间: 2005-07-08
最后登录: 2012-12-13
81楼  发表于: 2008-08-08   

有个泰斗的名头就好了?君不见而今的“专家”都成贬义词了?在大陆当“泰斗”还不够丢人呢,那是要遗臭万年的,还是不当的好!


周汝昌还可以吧,我对他印象挺不错的。他本是西语专业,以研究诗词为主,文学出身,史学不精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错处。谁让他们拿着人家的话当圣旨信了,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不懂?我想他红学的东西总还是好处多吧,与胡、俞齐名也非浪得,对红楼的文学艺术理解上也是很不错的。至于索引,一家之言也非不可啊,难道要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统一理解才是好的?

世间公道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toutou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6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4-06-11
80楼  发表于: 2008-08-08   

我说的是他写得清朝的皇帝啊,这个他可是当作历史著作来着,我看他写董小宛那一段,比周汝昌解诗迷猜字猜得更有蛊惑力。其实偶那天有个感受,挺不能理解为啥你的老师那么BS高阳(是因为高阳拿着孟心史的观点说事,觉得他狂妄?),我觉得他可真是生不逢时,或者说待错了地方,要是在大陆,保准现在对他的评价也是某某泰斗之类的,有了这个名号,管他怎么“胡说八道”,圈子里的人即使对其底细门清,也不会说出来的,即便是批驳一二句,也得恭恭敬敬的~(难道小悠不觉得高阳比起周汝昌要强多了?呵呵,就算清史泰斗混不上,在大陆红学泰斗也没跑吧)哈哈哈哈哈~~~其实我那天回那个帖子也想拿他和百家讲坛那群子人比的,不过一想起刘心武那样的,我就觉得恶心,拿他这号人和高阳比,还真觉得糟蹋了高阳呢~~~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级别: 六品内阁侍读
UID: 1807
精华: 0
发帖: 146
金钱: 69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17(时)
注册时间: 2006-09-30
最后登录: 2023-01-18
79楼  发表于: 2008-08-07   

悠悠姐你回来了~鼓掌~青海之旅一定很愉快吧~强烈要求上照片!!


我电脑坏了,已经n天没上网了~


要说yy苏麻与康熙,我记得有个叫郭秋良的人,yy得也挺早的。我从图书馆里接触那本书时,它看上去已经很古老了~后来康熙王朝播出,他有重新写了一本《康熙皇帝》,又重新yy了一遍,情节还和原来的不同,强~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一自文雨子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toutou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31
精华: 40
发帖: 2871
金钱: 500114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01551 个
在线时间: 2780(时)
注册时间: 2005-07-08
最后登录: 2012-12-13
78楼  发表于: 2008-08-07   

许先生貌似还是写晚清的小说更好些,毕竟家世在那儿摆着,原来我不愿意承认写小说也跟出身有关,不过看高阳金庸远到曹雪芹,这样说确也是有些缘故的。许先生是红迷,所以写雍乾时候小说也是以红为出发点的。许和周汝昌怎么能比,人家写小说,什么蛊惑不蛊惑的,谁让你当历史看了,周还是自诩信史不是么。所谓“有村镇处有高阳,不容青史尽成灰”,我觉得不光在写小说上,即便在传播通俗史学上,许先生也比百家讲坛那帮家伙强远了。


桐就是不容人家说你家四皇帝坏话,说他一句不是就一无是处了!

世间公道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toutou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洗桐女史 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3
精华: 166
发帖: 10196
金钱: 500671 枚
威望: 1000 点
金币: 1101539 个
群组: 四宜堂
在线时间: 1193046(时)
注册时间: 2005-03-29
最后登录: 2024-06-11
77楼  发表于: 2008-08-07   

嘿嘿,那你看到他怎么YY弘时的了么?


高阳老兄很牛,他说弘时结婚那么久了才有一个儿子,而且这个儿子死了就一直没有再生,而且他的这个儿子也是小妾生的,这说明弘时比较好色,而且因此戕害身子,搞得自己没有生育能力,所以四哥怕他绝嗣,因此才不把皇位传给他~~~~


神啊,偶滴神啊,为啥高阳动不动就把什么都归咎为好色,我真佩服死他了~~~~~~这个情节好“清宫小言”


另,高阳的一些推导其实比周汝昌更有蛊惑力,论学识修养,高阳其实很高的,算得上是一个才子了,不过感觉他的思维方式似乎和索引派是一个模式的,跳脱不出来。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洗桐女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菖蒲 离线
级别: 四品都察院六科掌印给事中
UID: 14932
精华: 0
发帖: 331
金钱: 311 枚
威望: 0 点
金币: 0 个
在线时间: 2(时)
注册时间: 2008-01-19
最后登录: 2011-08-09
76楼  发表于: 2008-08-06   

以前我去南图借过一本高阳的<<清朝的皇帝>>的书,我借的是雍正乾隆嘉庆的那一本,(不知道坛子里有没有在南京上学的,话说南图借阅小说区的书从来就没有整齐过,你想要把一系列的书全找齐那相当于是在做梦,所以其他皇帝也不知道在哪块趟着.....)不过这本书它还不是小说,拿回来就看吧,恩,不是说写的不好,而且从他引用史料的频率之高和种类之多看,绝对是个博学多才的人.问题可能也应该是出在我身上的,就是看下去不知道他究竟要说明什么,至少从我这个小白的角度看就是这样的,比如他要说雍正佼诏篡位的事,说了一会就引用史料,然后引用引用就转到其他话题上去了,可能跳到乾隆那再说说,然后就再也不回来了看的我脑袋大了两圈也不知道他究竟要说什么.......而且还没有目录,哎,第2天我就去还掉了.


   不过有些说的感觉还是有些道理的,(恩不是那些说十三替4顶罪,四吃春药是有道理的,我看的那本里没有这个,这个应该是在他的清史小说里吧)具体也是猪脑子记不清楚了...就记住看的时候有的那点儿感觉了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之有三;死之徒十之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发帖者若为原作者,则本文版权归菖蒲及『稽古右文·康雍梦华』共同所有,转载或引述请标明作者及出自www.ourjg.com;

若是转贴或引述他人原创内容,版权归属原作者所有;若为本站限制浏览之资源,未经许可前禁止转载!

 

上一主题下一主题
«12345»Pages: 1/9     Go
描述
快速回复

遵守版规,请勿顶帖,勿发表纯表情、纯引用帖;权限不够请努力发帖,勿发牢骚抱怨贴;历史讨论区请勿发表纯空洞、同情、花痴的慨叹水帖!
认证码:

验证问题:
乾隆的陵寝名,请输入拼音YU Ling对应的中文 正确答案:裕陵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