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弄到一本朝鲜书,已被译成中文,名曰《伟人-金正日》,全书十分有趣,主要内容伟人金正日同志的种种伟大事迹故事集。
节摘一二,飨之同好:
熟悉雞的生態
金正日同志于1967年1月初的一天傍晚訪問了一個養雞場。
他一一悉心察看雞窩,走到一個雞窩前停下腳步說:
“你們看那些雞。‘主人’已睡著了。”
他面帶微笑,望著在昏暗的雞架上豎起鮮紅的雞冠排成一行的雞。
他無意中注意到擺在地上的飼料缽。
“為什麼雞不吃食呢?”
養雞場幹部自以為然地說:
“天擦黑雞就不吃食,上架。”
金正日同志聽了他的話沉思一會兒,問:那麼為什麼雞窩裏不開燈。
那位幹部又平淡地回答說,天擦黑雞就上架,所以不想給雞窩開燈。
金正日同志想了一會兒,為開導那位幹部講了這樣的話。
你們在用養豬的方法來養雞,這不行。應該好好觀察雞的生態,研究養雞法。夏天到農村去看,晚上為了趕蚊子,家家戶戶把電燈掛在屋簷下,在院子裏燃艾草熏蚊
子,全家圍坐在那裏有的搓草繩,有的修理農具,談談笑笑。這時候,雞也在燈光明亮的院落轉著圈,繼續覓食,我看可以利用雞的這種習性。
金正日同志接著強調說:
“如果給雞窩開電燈,供給飼料,那雞就不會一到傍晚就上架,而會繼續吃食。那麼,就能加快雞的肥育過程。
“這種工作並不費工,稍加努力就可以做到的。”
幹部們聽了他的話,不禁欽佩。這是連專家也沒想到的問題。
從此以後,養雞場遵循金正日同志的指示,夜間給雞窩亮了電燈,供給飼料,改善飼養工作。用這種方法飼養的雞比用從前的方法飼養的,每只體重增加0.6~0.8公斤。這在整個養雞場來說,是很大的成就。
※ ※
+過了幾個月後,他又來到了這個養雞場。
這天,他明確指出養雞場前進的方向,視察了雞窩。
他來到10號雞窩的時候雞群從雞窩出來到場院裏閒遊,有的雞走進自動開啟的箱裏下蛋。
金正日同志手扶走廊的門柱,望著肥雞,滿意地現出微笑。
幹部向他說,這是用偉大領袖金日成同志送來的雞蛋孵出的第一批肉雞,取名叫“萬壽雞”。
金正日同志滿意地說,雞名起得好,雞的體格也挺大,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肥大的雞。
他久久望著雞窩,對一隻雞細心觀察,突然問道:
“那只也是肉雞嗎?就是那只啄食特別急躁的雞。”
幹部們向他所指的方向望去,那裏確實有一隻雞動作異常,啄食顯出很急躁的樣子。
金正日同志又問:
“會不會是蛋雞混進了肉雞群裏了呢?”
幹部們發愣,無法立刻回答。
原來,他們為了保持原種雞的純種,按種類或系統,分門別類地進行飼養管理。但是儘管在盡力徹底去作,從幾千幾萬個蛋裏孵化的雛雞裏難免要混進一兩隻不夠標準的雛雞。
金正日同志望著站在那裏發窘的幹部們溫和地開導他們說:
“肉雞性子溫順,不慌不忙,但蛋雞的特性是性子急躁。恐怕那只是個很能下蛋的雞。”
一位幹部聽到他的話就跑去捉來了那只雞。
悉心觀察那只雞,它前胸的骨骼與蛋雞相同,體重比肉雞輕得多,並從日誌裏查出那只雞下的蛋個小,色白。
正象金正日同志所指出,那只雞是具有與肉雞完全不同的特性的下蛋多的雞。
幹部們愣了半天,他們心想:他們天天在雞窩裏轉,為了不叫不同種類的雞混在一起經常檢查,然而是金正日同志一眼就看出了他們都沒友現的那只雞。
金正日同志對雞的生活習性那麼清楚,在那麼多雞的雞群裏一眼看出一隻不同種類的雞,使他們驚歎不已。